观电影有感

时间:2022-04-18 18:46:12 电影 我要投稿

观电影有感(集锦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电影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电影有感(集锦15篇)

观电影有感1

  记得曾经从林达(旅美作家,一对夫妇合用的笔名,其所写的《如流星划过夜空》、《总统是靠不住的》等介绍美国司法体系、历史大案等方面的随笔集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笔者注)的文字中读到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在美国,如果他人发现父母打自己的子女或者有其他一些在国内看来属于平常但在美国却属违法、不利儿童的举止,他人会立即报警,涉事父母有可能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剥夺抚养权乃至承担刑事责任。

  林达的文章多产于上世纪90年代,直至今日,这种美式反应及处理方法在国内看来依然无法想象,犹如天方夜谭。笔者从未踏足美国,对林达夫妇所言一直抱有一种好奇的怀疑。

  一个周末所看的一部体育电影《铁拳》,却让我对美国"官方"在处理抚养权及类似家事问题等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深感林达夫妇所言非虚。从影片也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不同,对我们处理类似问题或可有所借鉴。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拳手霍普在丧妻后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然后重回巅峰的故事。与本文相关的是霍普在得知妻子过世后,因持枪、酗酒、酒驾等原因,被法庭剥夺对女儿莉拉的抚养权,直至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学习后,经法院判令恢复抚养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美国特色"的地方在于:

  一是论"行"不论"心",拳手霍普是一名非常有爱心的父亲,其在交通事故后经医院抢救后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女儿在哪,其出格行为更多的是因无法承受丧妻之痛而起,并非个人品质问题,而且其女儿也深爱父亲。但就是这样一名有"爱心"的父亲,被法院认定"无能力负担起应有的责任",暂时被剥夺抚养权,其女儿暂时由家庭服务处收养。

  二是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在被剥夺抚养权直至恢复抚养期间,霍普如需探望女儿,霍普必须上报头发样本检测结果、薪水、雇主信息、药物治疗结果后,经家庭服务处工作人员评估状态后,方可见到女儿。上述均为事先设定的程序,如果无法通过状态评估,霍普就无法见到自己的亲身女儿。

  三是不就"事"论"事",剥夺霍普的抚养权并不是法院的目的,实际这仅仅是法院为保护霍普的未成年子女所采取的一个临时措施,法院的真实目的是希望霍普能走出阴影,使这个家庭重新恢复健康的父女关系。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测试报告以外,霍普还需要系统学习保持冷静、克制愤怒的课程。法院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霍普完善人格,真正走出丧妻之痛。可以说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很难进入司法程序,霍普也不会经历一段父女关系的"冷战".谚语"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传统上官方对介入家事问题并做出处理的"矜持"与"慎重",传统手段更多是通过熟人劝解、开导的方式解决家事问题。霍普的经历在中国,估计很难会有官方力量的介入,好的话会有居委会大妈对其进行劝解,也许会号召邻里对一时穷困潦倒的霍普进行捐赠。能否达到影片中霍普的"脱胎换骨"?怕是很难。最有效的办法,恐怕还是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有效的良法以及一丝不苟的严格执行。

  作为一名执行员,同事之间经查会讨论诸如美国有无执行机构(美国法官肯定无法想象在我国执行案件堆积如山的`情况)、美国人为什么会乖乖执行法律文书的问题。影片中霍普的经历兴许能给我们一丝启示:不执行法院决定、判决的代价太高。霍普如果不"洗心革面",霍普将面临着被剥夺抚养权的情况。在美国,一旦进入失信系统,无论公司乃至个人,都将面临在整个社会"寸步难行"的境地,对当事人而言最"经济"的选择就是照法院说的履行。反观我们的执行工作,且不说居高不下的执行案件数量(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纠纷),执行员在工作要遭受种种委屈乃至生命危险。说到底,我们社会整体上对"失信人"太宽容了。幸好,我们的法院一直在为如何破解"执行难"问题做出种种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法院一家的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套用一句大俗话: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影片中让我感慨良多还有一个细节是霍普在得知自己必须与女儿分开一段时间后,一时无法控制情绪,对法官所说报以一句"That’s bullshit(你说的是废话)"后,居然因此被认定为藐视法庭而处以15天拘留,这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很难想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更多的是被告诫要抱着一种忍耐、不计较的态度来处理,殊不知,我们的司法权威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受损的。如果每一名法官都挺直腰杆,对类似问题"斤斤计较",严格依法处理,还会有这么多来法院无理访的吗?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法律人在看完一部电影后所得到的不成体系的想法,通过@海坛特哥 的微信平台,与有缘看到的法律人分享,记得有句话说的是: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在我们法律人身上,无论法官、检察官、律师,我们怎么样中国的司法就怎么样。

观电影有感2

  刚刚的话又看了一部电影,张松松自己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自己其实就看电影的话,自己可能会记住他里面的情节,但是就会忘记那些人究竟叫什么名字,以及他的电影名是什么,就像刚才自己看到了一部叫做亲爱的,然后自己就挺好奇的想要去看,结果就发现这一部电影其实是这上个星期看的,所以真的就很离谱是吧这在记忆这一方面人名以及什么地方名啊,电影名啊,书名阿这一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障碍的`,自我感觉是这样子,但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会起到特别的深刻。

  然后刚看的那一部电影是香港来的时候,在评论区里面大家都觉得很现实的一部电影吧,是讲的前几十个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个时候就没有什么指纹啊破案啊之类的这么明确的目标,但是就还是讲了这些人性吧,挺可怕的,人性的,虽然说我们就是不断的去感慨说人性很可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又没有什么办法,就是还是会选择相信人性。

  就像那个林生斌事件,就是说他对他的前妻啊之类的事情吗,然后大家都说人性太可怕了,包括自己现在身边的这个朋友,但也是要跟自己在看完之后跟自己感慨了一下说人性真的很可怕,但是他在跟自己说的时候,自己的脑子里面想的就是,虽然说我们是通过这个事情觉得人性很可怕,就是人心难测,但是我们却又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相信选择去依赖吧,最好还是祈祷说这种可怕的事情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但终究还是像那些评论区里面讲的那样子,不管怎么样防人之心不可无。

  刚刚看的那一部是讲的,当时有一个孩子就是男主,他是成绩也挺不错的,是班上第1名的学霸,然后也有了保送清华北大的名额,但是最后就是受其他同学的家长的这种视力的危险,因为那个同学家长是一个市长,然后可能受到他的视力威胁了,只能把那一个名额让给他的孩子,就他的孩子想,就是男主他想去找那一个男生讲清楚这一件事情,结果走错了家门,就人家以为他是小偷,然后就喂了去追逐他什么,在这个追逐打闹的这个过程中,男主角误杀了这个陌生人,后来他老爸又去给人家补了一刀,所以这件事情就是一直藏在他们两个人心中很久吧,然后也是过着头苟且偷生的生活,尤其是男主后来的生活实在是太糟糕了,当时的第1名学霸有着保送清华北大的这种气势,但是到最后就是过着偷鸡摸狗的生活,就是很害怕很压抑,不想要被别人发现他是一个杀人犯,然后一直在逃跑。但是最后也是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就和他的爸爸同归于尽。

观电影有感3

  我是看完张爱玲的书,才知道有《半生缘》这部电影的。它是许鞍华导演的,1997年上映,现在才看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于我自己总觉得是后知后觉的人,总也赶上不时代的脚步。我是未看《半生缘》这部小说的,看了电影后竟有点象看小说的欲望。

  影片基调是迷惘苍凉的,冬日的迷雾如影随形地环绕着整个影片:世钧打着手电在树林里给曼桢找手套,世钧和曼桢,叔惠和翠芝在南京的山上,世均扶着他爹的灵柩回南京。。。冥冥之中世钧和曼桢是走不到一块的。性格决定命运,世钧内向顾虑太多,他父亲在世他们走不到一块,他父亲不在了还是和曼桢失之交臂。叔惠对翠芝是有感情的,却又因为自尊因为没有翠芝家富裕就忽略了这段姻缘,直到十年后从美国回来,才发现心里爱的是翠芝,但这时翠芝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看完电影,总有一种造物弄人的感觉,感情阴差阳错,世钧和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门当户对,虽然组成了家庭,看似和睦幸福,却是同床异梦。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要结婚,等待一下多好。

  在爱情的路上千万不要“凑合”,终有一天会悔恨的。

观电影有感4

  哈里的父亲因袭击了一只母棕熊,并偷走了它的两个孩子,母熊便偷了哈里作为“人质”。在于母熊的朝夕相处中,哈里与母熊建立了很好的感情。最后,哈里回到营中,与坏人抗争,放走了被囚禁的两只小熊,他的父亲也被他感动,发誓今后再也不猎捕棕熊。

  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对大自然孕育的生命熟视无睹。而动物,它们却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同时,去保护敌人的孩子。我无话可说,但我还是要说些什么。

  宇宙创造了自然,自然孕育了生命。在生命的繁衍长河中,是无人类的席位的。从最为简单的低级生物――贝类,到花,树,草,虫,再到小型的动物。这也如同细水流过石块,尘埃抚过土壤,唯有经历这些一点一滴,才能水滴石穿,聚沙成塔。最后,出现了人类。人类的几千亿年历史中,与整个自然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人类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宏伟的功绩。他们发明了、。他们发现了火种、光源,他们打过两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他们到过了所有生物都不曾去过的宇宙。然而,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没有一个小小的细胞精密,如今的.任何的一部电影里的美景都不如亚马逊的丛林。人类的功绩,如此而已。自然的力量,所向无敌。

  躺在草地上,任阳光照射眼睛,任小虫在指尖爬过,如果你真的把自己融入这土壤,你就会感受到血液流入每一条叶脉,发丝连接了每一条根须。你会发现,自然是那么神奇,又是那么触手可及。

  亲近自然。去抚摸树叶上的每一条叶脉,其实它们也热血沸腾;去轻揉土地上的每一颗沙砾,原来它们也有着顽强的心;去呼吸自然里的空气,原来它们也心潮澎湃;去拨动沟渠中的流水,其实它们也有着温柔的情感。

  几千亿年的征程,几千亿年的艰辛,唯有常常流水奔腾不息。这短暂的是关于我们有何等珍稀?我们应该感谢阳光,感谢大地,感谢河流山川,自然哺育了我们的身躯和思想。落叶秋寒,浮云流水,生命最本质的道理就在这里。

观电影有感5

  这部电影以发生在1942年河南的旱灾为背景,讲述了少东家带领当地人民逃荒的路上发生的一系列血泪史,深触人心。

  当周围有些同学在絮叨着说看不懂时,我却看得流出了眼泪,我觉得我仿佛能身临其境,或许是因为妈妈平时经常给我讲这些吧,当看到电影中这么真实的场景,眼泪莫名其妙地也就掉下来了。

  电影场景中让我最受刺激的是卖人换米的情节。究竟是到了怎样一种绝境,才连人都要卖了呢?或许现在的我们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逃荒路上一路逃,一路死。全是被饿死的。路上还得吃柴火,吃柴火?这种苦我们能想象吗?那种难以下咽的感觉更是不可名状。小孩子因为吃柴火连屎都拉不出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饥荒,如果有粮食,那么这一切想必一定不会发生,更不可能有这么多苦难,那么我们生存在这个目前来说相对幸福的时代,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首先就应该珍惜粮食吧。我们既然已经通过影片已经看到了这么悲惨的情景,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应该敲响警钟。我们或许应该积极响应时下热门的“光盘行动”,反对浪费。

  我经常能在我们的饭堂看见许多浪费行为 ,桌子上一大堆没有动过的新鲜食物,而在每个应该装食物残渣的盆子里,更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白饭、蔬菜,有时甚至连一口都没动过的鸡腿也无奈地躺在里面。这种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斥责!如果我们从中学开始就这么做,那么这种行为不但得不到遏制,反而会更加严重,很快,再一次饥荒又该来临了,到时候,首先被饿死的就应该是这些人!

  因此,行动起来吧,积极响应“光盘行动”,这才是逃荒的根本办法!

观电影有感6

  恋空是本该属于我高中时代的电影 如果那时趁爸爸不在家的时候 偷偷租张碟 抱着西瓜慢慢看的。

  后来从好友那里知道有女主角被蹂躏了 于是看到美嘉在花丛里时 赶紧按了暂停 感到大事不妙的时候 就不敢继续看下了 后来 又知道男主角最后死了 就更不敢看完了

  一转眼5年过了 早已不再是要看什么需要偷偷楼下小音响店租碟的时代 风行上什么电影都有

  自己也不是那个连蹂躏都按暂停的小女生了,什么血腥大场面没见过啦。因为一个人在美国很寂寞 常常看些日剧。 吃饭的时候 也不会被家长催 不许看电视什么的了 能常常一天看好几集的电视剧 最近在追新垣结衣的一部当律师的刚出的日剧,看到娃娃头齐刘海的头型,想到了自己高中时的头型,哇简直一模一样啊,我当时3个同桌都是这个头型, 然后,突然想起来她的成名作,恋空,这段已经夭折了的老日剧。

  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

  原来我还是那么喜欢高中时的'故事。

  看到她暑假时一边干各种事情 一边接着弘树电话的时候 是每个女生都有过的时候吧。晚上窝在被窝里打电话,聊着聊着不小心就到了天亮的时候。在课上偷偷在课桌下面发短信。翻盖手机有着经典而单调的短信铃声。但是一听到铃声,心就会猛跳一下。戒指也是小摊上买的,圣诞节时要手拉手的在一起。都是日式的校服。坏男生穿的松松垮垮,总是一副要被老师找茬的样子。喜欢新桓结衣说话时轻轻柔柔,软软的感觉,哪怕收到尖锐的伤害时,还是抿了抿嘴唇,不会轰轰烈烈的报复怎样。

  乱七八糟的写了一堆,感觉今天要和高中时代的一些故事告别了。

  现在的男朋友买了订婚的钻戒,打算就过着被大海环绕的日子,充满依靠的日子。

  高中的那些心动美好和坦白裸的伤害就让它随着这篇日志慢慢被忘记吧。毕竟不是所有男生都是弘树,可以默默不语的深爱着两年。我也从来不是哪个温温柔柔的女生。

  生活就是这样,不管今天怎么,发生了什么,活着的人们都要继续走下。

  毕竟高中不可能再来一次了不是?

观电影有感7

  今天,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铁血》。

  ·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昆仑关战役的感人故事。第5军的全体战士得知昆仑关落入日军手中,主动请求出战。可是那时候,中国落后,装备不如日军精良,所以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一批批士兵冲上去,还没打伤一个敌人,就全部牺牲了,一拨拨中国士兵倒下了,那画面真是横尸遍野、血肉横飞。第5军伤亡过半,这时由一位叫杜聿明的排长带领的10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决心攻破敌人的防线,夺回昆仑关。这时许多日军的大炮都瞄准了他们,可是战士们毫不畏惧,把生死置之度外,英勇地冲了上去。尽管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但是昆仑关终于被英勇的战士们夺了回来。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为战役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使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无数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一定要热爱和平。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观电影有感8

  10月5号在万达影城观看了国庆档电影《夺冠》。与以往的观影不同。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真实。并且整个影片表达的并不曲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观看后,影片的场景总浮现在眼前,自有某种说不出的深沉打动心思。

  为什么打球?这是郎平问队员最多的一句话。这句富有哲理的话缠绕着我。为什么打球?为什么写作?为什么工作?对这类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我们这样问过自己吗?我们认真的.回答过这个问题吗?思想通则百通,为什么的问题解决了就不会迷茫,就会有目标感,就会有切实有力的行动,就会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

  影片中教练对队员施行魔鬼训练时说过一段话: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的故事也同样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任何技术只有勤学苦练、艰苦努力,认识客观规律后方能得心应手,进而享受做事的过程。华为广告中的那双芭蕾脚更是告诉我们什么叫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极致美丽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汗水和伤痕累累。

  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种团结协作、祖国至上的精神,成为真正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女排成为一种符号,更是代表了精诚团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承载着这种精神的冠军奖杯一次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志气与能力。

  郎平担任主教练提出全员作战,没有主力和替补之分,只有首发和非首发。不存在对球员的厚此薄彼,这是对每一个球员的鼓励,调动了每个球员的积极性,凝聚了他们专注打球、团结协作的力量。

  联系现实,夺冠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智慧,作为金晶一员,如何融入组织、团结协作,如何提高素养、提升技术,做事有责任、有担当,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观电影有感9

  本片描述了霍元甲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直至他逝世的生命旅程;从他刚起初的贪图名利到他在擂台上不为战赢,又为交友的转变,再到他发扬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思想过程,我为他的精神而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明白了为什么刚开始时,他父亲在擂台上没有伤人,甘愿把“津门第一”的称号让给别人;我懂得了为什么他在品茶时说:“茶,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他们都生在大自然中,他们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品茶人的心情和口味,而我(霍元甲本人)并不想品出它们的高低,只想把它们相同看待。”这都是因为他们心中知道练武不是为了与人一决高下,也不是为了伤人报仇,而是为了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互相尊敬,强身健体。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体会了到了霍元甲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他和他父亲为我们中华子孙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何不尝试着学会友善,学会朴素,学会宽容,学会自强呢?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向霍元甲学习,学习他那顾全大局,不贪图名利的品质,那么中国会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中国人会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人种。让我们努力去做,努力去做一个可爱的中国人吧!!!

观电影有感10

  十年前,我初读《狼图腾》这部小说,喜欢和反感并存,我喜欢书中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把蒙古草原的生活、草原狼讲得栩栩如生;我反感书中大量的议论,而且所占篇幅将近三分之一,充斥着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和歪曲历史的说法,以及武断专横的“文化考证”,乃至蒙古族历史学家都站出来纠正和批判。在这部小说畅销的十年间,吹捧它的人大多在“成功学”领域,在那些想赚钱且想一夜暴富的人群中,这让我有一种感觉:他们的信仰层面从科学时代急剧倒退,穿越宗教时代和巫术时期,退到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了。

  20xx年春节档的大片中,电影《狼图腾》脱颖而出,这部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蒙古狼、冯绍峰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于大年初一上映,赢得广大影迷一片赞誉,我也慕名前往欣赏。

  电影一开场就在极力证明自己忠于原著,男主角陈阵邂逅狼的场景,与小说一模一样,他在返回的山谷中遇到一群狼,急中生智成功脱险,从此开始敬畏狼,研究狼。

  电影画面和小说情节交织在我的脑海,我希望文字和剧情能对上号时,却发现导演开始把电影的主旨引入了另一个方向。

  原著中有大量关于历史和文化问题的讨论,并通过具体事例支撑作者的观点,电影中,导演完全摈弃这一部分,就事论事,把重点聚焦在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上的人们。

  渐渐的,我明白了,导演不是把原著搬上荧幕,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他用一种高明的手法,把电影展示的舞台锁定在草原,把影片的主题也锁定在人、草原和草原狼,跳出了民族主义和历史文化的桎梏,把主题升华到更广阔的空间,探讨人与自然的更大命题。

  电影的景色绝对是一大亮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十分唯美。剧情舒缓悠扬地渐次铺开,节奏循序渐进,陈述出原著一个个主要情节,勾勒出以狼为主线的故事,讲述了蒙古人从原始游牧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机械化农牧业转变的过程。

  狼马大战是电影的一个高潮,也是电影特技做得最出色的地方,剧组几乎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精心安排。我想,狼演员和马演员不知排练了多少次才拍出小说描绘的效果,整体看上去完全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纪录片。

  浪漫的法国导演插入一小段感情戏,这是原著中没有的,男主角和蒙古族姑娘之间含蓄而真挚的爱恋,这美妙的二度创作,为草原放牧生活描画出温柔浪漫的一笔,相比起原著动辄上升到民族性格高度的论述,这段爱恋很接地气,很逗人气。

  和小说一样,贯彻电影始终的是狼逐步被现代化农业打压直至灭绝的背景,但导演把人类杀狼的动机锁定在单一而有说服力的地方——人性的贪婪,把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政策环境抹去了,让包主任这个角色扛起反面的大旗,并设计几个小角色站在包主任一边。

  电影的第二个高潮是吉普车追杀狼群的片段,它包含了小说中最悲壮的故事,吉普车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无情地碾压了农牧文明的草原,不论狼群何等的机智、勇敢、桀骜不驯,也无法阻止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特别是狼被火烧的场景、狼跳崖自杀的场景,让我为之震撼,电影也以此表达了对狼的敬畏。

  最令我感动的是,电影结束后,字幕中出现的演员表中,赫然出现了一群狼的名字,是的,参演的每一匹狼都有名字。剧组花了三年左右时间训养了40多只狼,请来了世界顶级驯兽师安德鲁,制片人王为民花巨资在北京建立养狼基地,并亲自抚养带大了十几只狼崽。导演说这是动物电影,一点不假,草原狼在影片中的影响力超过了人物演员。

  再说二度创作,回家后我又翻开了书架上的《狼图腾》,查到最后一个情节的三个版本,即小狼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男主角一手抚养大的'小狼被放归大自然,成为一只真正的草原狼,主角返乡途中与小狼隔山相望,小狼仰天长啸,天空的彩云化为一个生龙活虎的草原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画卷呈现给观众,主角把对小狼的忧思寄予天空的彩云,寓意深长,电影结束,回味无穷。

  小说原著中,主角陈阵和其他知青准备返乡了,小狼长期饱受疾病困扰,不自由的生活已经使它患上忧郁症。草原狼已是处处被追杀的对象,小狼无法回到草原。陈阵最后终于有了“不自由、毋宁死”的觉悟,帮小狼像个武士一般光荣归天,用石头猛砸一下小狼的后脑,小狼保持着仰天长啸的姿势猝死,定格于生命的终点。

  故事还有一个搞笑版,在网上流传。《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本名吕嘉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某记者找到了当初和作者同时到内蒙草原插队的知青,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以前有一个知青(吕嘉民)喂过狼,后来把小狼给打死了。我问他为什么啊, 他说这小子居然敢对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死了……”

  在此,我不评判故事的真假、也不纠结故事的内涵,我只探讨故事的艺术熏陶作用:如果要弘扬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主题,用版本一;如果要弘扬“狼性”,映射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请取版本二;如果想创造媒体热点,制造舆论“爆料”,请炒作版本三。

  三个版本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只是待发掘的矿,唯有在生活基础上的二度创作,才能让我们步入艺术的殿堂!我反对市面上对《狼图腾》的粗浅解读,更反对把所谓的“狼性”引入教育、企业管理领域,但我崇尚二度创作,我提倡用爱与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并把它们展现出来。在草原狼的故事中,作者身份的姜戎描写狼、歌颂狼,把自己局限在“狼性”中;导演身份的让·雅克·阿诺以狼为切入点,描写大自然,歌颂对生命的热爱。

  在我看来,从企业的视角,导演比作者更具备企业家精神,作者的眼中只有策略、争斗和精神,充其量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境界;导演的境界更胜一筹,他懂得爱与发现,懂得重构和创新,这是导演的伟大之处,也是电影的感人之处,更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机融合!

  国家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民族的进步复兴需要创新。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更加珍视二度创作的精神,把好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并不断升华,这不仅仅是在电影或者艺术领域,而应当是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二度创作锦上添花的例子很多,譬如,电影《阿甘正传》,导演把原著中主角玩世不恭的态度全部改编,最终创作出一部励志而充满温情的电影,塑造了一个乐观、向前的阿甘,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代经典。

  生活本来就很残酷,社会本来就那么复杂,电影是给人带来美和艺术享受的。

  导演们,请给广大影迷带来更多二度创作过的作品吧。

观电影有感11

  刚开始看《男人上路》这部电影时,我是很不屑的。一开场,那七十年代的音画风格,显得些许粗糙,杂音颇多,这令我倍感不耐烦。但是渐渐地发现,那看似粗制滥造的配音与画面,看似老土乏味的剧情,却震撼了我的心灵。

  在新疆油田通往中原的小道上,庄大林开着车匆匆跋涉一千公里赶回家看儿子。那饱经风霜的脸庞、深邃焦灼的眼神,一下子就触动了我们的心。庄大林是个很苦的人,老婆米燕婚内出轨,儿子庄严离经叛道,像个小混混一样旷课、打架、染头、攀比,一副看破了红尘似的自大模样。不仅如此,庄严还极度厌恶他的家庭。可庄大林和随行孕妇、教师王晓月却用心良苦、不知疲倦地开导、教育他。庄大林用的是极端方式,是在“狂风暴雨”中训练出庄严的责任感;而晓月用的是平起平坐的沟通方式,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着庄严的爱心。这使本让我们以为无可救药的庄严渐渐地懂得了在成长路上该如何去爱,如何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真正的男人。

  从前的庄严是一个爱撒谎、爱败家、爱干一切出格却自认为正确的少年,那时的他,不羁、叛逆,连在屏幕外的我也觉得他是欠扁。但当庄严转变为一个明事理、懂得关心人、有担当的大男孩时,我开始为他的茁壮成长而感动。

  晓月说,庄严是个青春期的孩子,他要的只是你(庄大林)的爱与关心。电影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特写了正处在青春期的庄严,把他身上所有的缺点放大,然后展现给观众,令观众深思:父母应该如何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应该如何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成长。看了电影,反观自己,原来,青春期的我们像一只刺猬,内心柔软却总是弓起身子,以一种浑身是刺的姿态戒备地对待这个世界。对自己最亲的人,我们用的是不耐烦的话语和不屑的白眼,我们把他们用谆谆的教诲,细细的关心编织起来的担忧与牵挂统统拒之门外;而对于其他人,为了谋一己私利,我们也时常带着古时后宫三千佳丽勾心斗角的心思,做出让他人尴尬心痛的事情。我们有时也像庄严那样,会为了生活看起来更“圆满”或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和地位而去编造一些易碎的谎言。即便你如何费尽心思地去圆这个谎,也只不过是在玻璃外边包上一层纸,但它依旧易碎,而你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动歪脑筋,去一次又一次地违背初衷说出那些虚假的话语。于是乎,你永远只会拥有一颗瑟瑟发抖的、敏感而脆弱的心。影片《男人上路》中的庄严重重地给了我们一记耳光,唤醒了我们:如何成长,如何上路。

  如何成长?如何上路?庄严独自走在新疆戈壁的小道上的坚持,是成长,是上路;庄严明白李家强哥哥可能回不来时的担忧,是成长,是上路;庄严争着抢着为晓月献血时的毅然,是成长,是上路;庄严扶着父亲跌跌撞撞走出丛林,带上结婚戒指赶到父亲的徒弟的婚礼现场时的执着,是成长,是上路……而我们也处在跌跌撞撞地走向成长的这个节点上。我们的成长,就是要主动地褪去身上的刺,如凤凰涅槃般重生,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生活。要和善,却不能一味忍让;要坚强,却不能像没有生命的钢铁一般坚硬冰冷;要自信,却不能狂妄到天下唯我最大的境地。我们的成长,就是敞开心扉,以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去迎接这个世界。社会它从来不乏谎言,只是你能否做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说出真话罢了。

  影片中的庄严,最终成为了一个真男人。其实作为女生的我认为,男人需上路,女性也要“巾帼不让须眉”。血性和洒脱,坚毅和刚强,不仅只是男人的代名词。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果敢的魄力、坚定的意志和对于生活潇洒豪放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都说“男人如钢,女人如水”,但水的最高境界是以柔克刚。作为女生,我们断然不能有公主病和玻璃心,也万不能逞英雄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有“不喧哗,自有声”的一种气质,学习能胜于宁静致远,锻炼能胜于坚持不懈。要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男人上路,同时也是女人上路。就像龙应台说过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迟早会独自从各自温暖的家中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走向一条叫作“成长”和“社会”的大路,也许会有坎坷,也许会有遗憾,但我们不怕。成长,上路,努力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奔去。

观电影有感12

  20xx年3月16日,我校组织3-6年级的同学到影剧院去看电影,我班的同学听了,都一蹦三尺高。下午,联想到第二节课下课就要去看电影,同学们纷纷激动不已,觉得好像度“分”如年,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了,终于下课铃打响了,我们如一群刚飞出笼子的小鸟,跑到操场上准备被出发。

  下午看完了电影,我心中有一番感叹:个叫作油麻地的乡村小学校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天生秃顶的秃鹤出于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在孩子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当校长的`严父终于流露出来的舐犊之情和初涉人生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本剧把主人公桑桑童年亲历的几个平常又动人的小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真诚又富于诗意地歌颂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展示了富有独特风情的人生画卷。

  啊!在这种艰苦环境中成长学习,是何等的艰苦。再看看我们,有着优越的条件,反而不知道珍惜,浪费着钱财。啊!同学们,让我们从“小皇帝”“小少爷”中走出来吧。

观电影有感13

  如果还在大学,也许又到了要三五成群,骑车踏春的季节了。如今想想,这样美好的画面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今年的五一假期,因为《致青春》的上映,让人总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暗恋、打架、社团、毕业、分手……电影里的一幕幕,就像回放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想不止是我,《致青春》应该是每个人的青春纪念册。

  毕业于工科类学校的缘故,所以笔者能深深的体会到在这样一种“狼多肉少”的环境里,男生对女生那种近乎狂热的追逐。当看到许开阳、张开和胖子站在路边盯着每一张青涩的新面孔时,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了那个熟悉的烈烈夏日。只可惜,男新生在工科类学校的待遇,就像这几天北京城上空飘过的柳絮一般,多如牛毛,惹人烦厌。郑微的待遇当然是不同的,她带着对这座城市,对这所大学,对这个人无比的憧憬而来,走进校门时,她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女孩,可是谁又能想象,当走出校门时,她的内心却留下了痛楚的烙印。

  说实话,《致青春》中最打动我的并不是爱情,因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太常见也太脆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觉得郑微对陈孝正的爱来的如此突然,甚至让人猝不及防;我觉得阮莞在说出“下不为例”的时候,她的.爱情已渐渐失去了颜色,我觉得大学里的爱情随着毕业而消失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无论多么悲伤的结局,我都已经做好了接受的准备。包贝尔对阮莞的感情是例外,不过那只能称之为爱,却不是爱情。

  相较爱情,更加感动我的是在爱情还未发生之前的疯狂和年少时光里无处不在的躁动。我的泪点不在陈孝正对郑微的浪漫告白,也不在阮莞的青春永逝,我的泪点出现在郑微站在舞台上那一曲不羁的《红日》。那种被掌声和灯光笼罩的亢奋,不仅让我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是因为这首歌在那个意境里所传达的一种情绪。“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 一生永远陪伴你。”这是郑微唱给陈孝正的承诺,也是留在青春里永不褪色的印记。朱小北的青春没有毕业,她的肄业典礼,停留在杂乱的小卖铺。假如换做是你,你是否有勇气对旁人冷漠的眼神发起如此猛烈的攻击?你说这样不够理智?青春又何来理智之谈?

  郑微的青春盛典本来是为林静准备的,但命运无常,这场盛典里注定没有林静的身影。高帅富的许开阳终究是输给了木讷的陈孝正,被表白的瞬间,陈孝正差点摔倒在地,那一刻,放映厅里哄堂大笑。爱情之于陈孝正,就像青春之于每个人,来的如此突然,甚至没有时间仔细品味。看到郑微追到陈孝正,转身走在雪地里,脚上的一双水晶鞋荧荧发亮,那一刻的幸福感让每个人感同身受,一生中又能有几回这样的幸福瞬间?

  曾经轻狂的许开阳,最后摸着女儿的头,幸福的走在路上,突然,又让人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青春只有回眸,连转身拥抱的机会都没有!

观电影有感14

  对于这部电影 ,我有很深的感触,但最让我作呕的并不是那些名为侵略者日本人,而是那个投敌卖国,却又在日本气数已尽时大喊无罪的中国人,他那虚伪的,卑下的言辞比起那些侵略者来,着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语文学科中那个常用到的一个修辞手法是对比,那么对比一下,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与中国究竟哪个国家的叛徒,卖国贼较多一些呢?恐怕结果显而易见吧?!

  谁都无法预料,明天,我们是否会在战场上相遇,是否会面临同多年前那样残酷的战争。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究竟又会涌现多少叛徒?一切都是未知数。我并不是想要批判什么,并不是丑化自己的`祖国。可,当日本孩子在思考中日如若再战的问题时,我们这些90后又在干些什么?我们在干些什么呢?吃着垃圾食品,听着暧昧的歌曲,每天泡在网吧玩着炫舞?有人说,我们是废弃的一代,我们堕落,我们颓靡,我们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古老的文

  明将在我们这一代荒废,甚至消失。也许,我们可以反驳。在汶川地震期间,有许多80后90后赶赴现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可,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功抵过的理由。

  我们也可以说日本无耻,他们贪婪,卑鄙,可,那个国家的人至少不会在祖国有难时背叛自己的国家,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缺少的一种精神。

  我不敢想象,若是真有那一天,中日真的再次开战,我们这些每天豪情壮语的90后,会有多少贪生怕死的“英雄”,胜利后又会有多少不知羞耻的大喊冤枉。

  反思吧,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作为。在痛恨日本的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

  我们并不颓废。

观电影有感15

  昨天去看了《小时代》,说实话我真的很失望,前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吐槽之作,我还在想,我到底还要不要去看啊,作为一个 SUPER FANS,我会不会看完也写一篇吐槽之作吧?现在看来真的不写不行了。昨天晚上我就想了一晚上,这应该怎么写,最后还是决定想到哪就写哪吧。对于电影版的《小时代》,我好想说,槽点真的是太多了。

  第一,开篇的那个友谊天长地久,看着那些个动作,我想起了在后台的时候,林萧问顾里 “你设计的动作有没有问题啊”,顾里说“你放心,我从初中开始看时尚杂志,我设计的动作一定是最fashion的”。我好想说,顾里小姐,这些个动作我们幼稚园就会跳了,还经常跳啊,用得着看时尚杂志么?虽然现在还流行复古,但你也表说这很fashion啊。

  第二,小四,我的御姐顾里呢?我怎么通篇都没看到啊。优雅坚强有个性的顾里,怎么一直在撒娇啊,怎么那么矮啊,你拍那个背影表拍脚啊。花了十几秒的时间去拍顾里那无亮点无意义的背影,为啥子啊!!我还是觉得就戚薇最适合这个角色。

  第三,为什么林萧一直在哭啊,林萧不是虽然平凡(幂幂整个人都有一种fashion的感觉,哪里平凡了?)但是挺坚强的么?怎么通篇哭哭哭……遇到什么都是哭。通篇小说,林萧是这样的么?最搞笑的就是,林萧去宫洺家,拉着保镖撒娇,怪不得保镖受不了,我也受不了了。啊啊啊啊~~~林萧我觉得陈意涵更适合。

  以上两个美女,拜托小四你给他们配个音呗。实在是挺不下去了,说话这么含糊,你以为你是周杰伦啊。我不讨厌郭采洁(也会听她的歌,但是她唱歌不会吐字不清啊,难道电影还是配音了?),杨幂(她拍的电影电视我都有看的,觉得还不错),只是真的觉得他们不适合啊。

  第四,美女南湘,森女南湘,小四,这明明不是你小说里的南湘啊。不是长发中分,不是穿长裙的就是南湘啊。

  第五,我觉得崇光靠在门笑的那个可以改一下啊。他说有胃癌,林萧说别闹进电梯之后的那个笑。可以改成,崇光看着林萧急冲冲进入电梯,他应该的表现是手按着胃,无奈的苦笑。而不是那个勾人的媚笑啊(?)这样一改的话,就可以跟最后一个镜头相呼应啊,最后崇光一个人换上病服,走进门,那个笑容…………

  第六,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能住一起啊,如果你要说顾里有钱安排成这样子的,或者就那么一句话,剧情需要。我也接受了。

  第七,电影名叫小时代,学校叫时代中学,她们四个人叫时代姐妹花。那这个电影里的人就叫时代家族吧。

  第八,顾里是富二代,从小就坐奔驰上学,这也算是小门小户么?顾源家是干嘛的啊,既然很有钱的人家,为什么袁艺留宿他家的时候,还要跟顾源搭床啊。木有客房么?好吧剧情需要。

  第九,按小说里的描述,M.E是很大的一家公司啊,我怎么看着电影里的M.E好小啊。你想说电影里体现给我们看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也接受了。

  第十,想宫洺那种男人,绝对的不会再看SHOW的时候跑去跟别人说,这个女孩不错,你可以签下。宫洺这是悄悄话么?你为什么做个说悄悄话的姿势误导我啊。还有这点,按照宫洺这个人,即使是有意帮南湘,也只会站起来第一个鼓掌啊,我觉得这里一看,宫洺cheap了。

  第十一,在各位大牌面前,他们居然手拉手走上T台,如果他们穿着南湘设计的衣服以T步走上T台,那才比较有意义吧。算是南湘的模特把南湘设计给他们的衣服展现在大牌面前。但是我真的不能理解他们怎么把一个正规的T台SHOW当成好像自己家的阳台一样。

  第十二,崇光是很帅,这不能否认,但是他的脸小么?KITYY对林萧说,你别被他那张无辜的`小脸骗了。

  第十三,BUG不少啊,顾源顾里吵架分手那段,顾源把鞋子丢在顾里面前,但是情景转换,夜黑了,顾里蹲下了,鞋子呢?顾里抱着么?貌似顾里蹲下的时候,没有那个捡鞋子的动作啊。这个情景了,那双鞋子是必须的好吧。

  第十四,宫洺帅啊,崇光帅啊,顾源也帅啊,但是为什么简溪长成这样子呢?连就一点点戏份的席城、卫海都比他帅啊。看顾源简溪开篇演出的时候,林萧那花痴样,我就郁闷,对着这样的人,还犯花痴。

  第十五,小四,你小说木有卖腐情节啊,为什么这电影一直在卖腐啊。圣诞节两男以失恋为借口的一起过,还“跟简溪睡的人是顾源”呢!!不过还真的,听到这句话,电影院里都是笑声。好吧,你卖腐成功了,我也笑了。

  电影看下来,个人觉得他们的爱情都只是过家家。吵架分手就把对方买的东西都还了。现在小学生谈恋爱都不会这个幼稚了。随便一点误会,随便几句话,好啦,各位就单身了。

  广告啊,广告。顾里把顾源送给她的东西还给他。为什么要给那个包装袋一个全屏的特写啊!!

  中途好几个人退场了,姐也想退场啊,有木有!但是既然掏钱了,既然有空了,那我就忍了吧。

  既然你要分几部上映,预告能不能表把下面几部的都放上去的。我看着很郁闷的,总在寻找预告里面的情节,还没找到,电影就完了。

  看完电影,我好想说,小四《小时代》是你的小说的,你是最了解这个小说的人,但是是谁把电影弄成这样子,没剧情没内涵。完全就只是一堆俊男美女堆砌的一场情景剧。不过这个电影最好的看点就是,俊男美女多,衣服多样好看,衣服也体现了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三千多的样衣不是盖的。

  HOLD姐是最好的女主角,全场戏下来笑点都是她给的,是四个女主角里面选角选得最好的。在这场戏里,就只有的她的爱情没有玩过家家。

  虽然槽点很多,但是作为小说的SUPER FANS,作为小四的粉丝。电影我还是会追下去,然后继续吐槽。期望太高了,失望就越大,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小四,最后,我好想说,是谁毁了《小时代》。

【观电影有感】相关文章:

观电影《爱心》有感09-23

观电影《爱心》有感09-23

观八佰电影有感10-16

观《2015》电影有感01-22

观电影芳华有感06-18

观电影有感15篇08-27

观电影有感(15篇)08-27

观电影《暖春》有感11-22

观电影《国王的演讲》有感11-24

观电影功夫熊猫有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