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15:00:06 语文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一) 创设生活情境、以图设疑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1、 创设生活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生:扫地、烧饭、洗碗……(生自由说)

  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夸我很懂事,很乖,已经长大了……(生自由说)

  2、 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生自由表演)

  3、 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有三位妈妈,两个妈妈在吃力地提水。

  生: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在自顾自地展示歌喉(课件导入歌声);一个在翻跟头(课件出示动作翻跟头);最后一个在帮助妈妈提水。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同样你们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然后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回忆父母亲的夸奖,一下子就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为下面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最后利用课件导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在自主观察、探讨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住了重点,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 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课件出示:请你这样做)

  1、 标出课文自然段,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并圈出难读的生字词语。

  2、 同桌互相讨论讨论:你能用什么办法把这些生字记住。

  3、 读后请思考: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用横线在课文中划出来,并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所以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型。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通过孩子们自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等方式自学生字,找到了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并在此基础上自悟出自己就是妈妈时的语气和神态。

  4、 交流反馈

  ⑴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胳膊 嗓子 拎着水桶 聪明 走走停停 沉甸甸

  师:你能当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其他的同学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胳膊”读轻生,“嗓”为平舌音,“拎”为前鼻音……(生自由说)

  ⑵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男女赛读、开火车、齐读)

  ⑶课件出示多音字(晃荡 明晃晃)

  师:这一对词语你还能读吗?总结“晃”为多音字。

  (三) 朗读交流,体现阅读乐趣

  反馈: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你都在课文中找到了哪几句?

  (课件出示前两位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大家听听,他们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1、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很能干。如果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生:我认为我儿子是一个天生的歌唱神童。

  2、 交流提高

  交流一  师(面带微笑):我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自己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展示给同桌听听。(同桌互读两位妈妈的话)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妈妈,来自豪地夸夸自己的孩子!(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为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自由练读,提供朗读提高的空间。

  交流二  (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 提出疑问 前两位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 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3、 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妈妈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两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位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映是多元的,对不同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就非常必要了。

  (四) 自主发现,细小见真情

  1、 自读发现:三位妈妈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夸自己的孩子的?(生:井边打水时)打完水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7、8两节,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第8节)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 指名个别读,再齐读

  师:读了这段,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水很重。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很重?

  生: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水的重吗?

  3、 朗读提高(男女赛读 齐读)

  [设计意图] 自主发现是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的内容,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一个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让学生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和另外两个儿子的鲜明区别,体会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 这样重的水桶,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设计意图] 动手动脑,读读划划,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五) 体会感悟 挖掘内心想法

  师: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妈妈。

  师赞扬: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课文中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看到这三个孩子的做法,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体会了第一个孩子翻着跟头的本领很大。

  生2:我体会到了第二个孩子唱歌很动听。

  生3:我体会到了第三个孩子很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

  ……

  师小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都很大,但他们却没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能够?(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像第三个儿子那样把他发扬光大!

  (六) 开拓思维 发挥想象

  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势来练习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生1:一只小猫在美美地吃鱼,一只小猫在拼命地抓老鼠,另一只小猫在太阳下懒洋洋地打瞌睡。

  生2:一位老爷爷在打太级,一位老爷爷在舞剑,另一位老爷爷在慢跑。……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

  (七) 回顾课文 落实重难点

  师: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他看见的这个儿子指的是谁呢?

  生:老爷爷眼中的儿子是第三个儿子,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是孝敬父母的。

  (八) 总结课文 情感升华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王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 方少时 孝与亲 所当执(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验的升华。此时,不需要干涩说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这个意义世界。因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

  (九) 课外延伸

  最后老师还还给大家布置了快乐作业:(课件出示)

  1、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

  2、 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这时铃声响起)

  三、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问题。比如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就草草收场;在练习说话时没有很好的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课堂教学实录07-04

三个儿子课堂教学实录07-04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07-02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07-02

关于《三个儿子》课堂实录07-02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实录范文07-04

《鞋匠的儿子》课堂教学实录07-04

鞋匠的儿子课堂教学实录07-04

《儿子们》的课堂教学实录范文07-04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