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时间:2022-06-25 05:51:21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份课件是必要的工作,下面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大家有没有信心?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

  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

  80:4  4:6   10:1/2

  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2)引导概括比例的意义。

  同学们,老师刚才写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例,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把比例的意义总结出来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例的意义。)

  (3)判断。举一个反例:那么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比值求出来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反馈训练

  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0.8:0.4和4:2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课本,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有关。

  ( 2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出黑板上各比例的内外项。

  (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在比例的内外项之间,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比例的基本性质),大家想不想研究?(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4.5×6=27

  两个内项的积是2.7×10=27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4.5×6=2.7×10

  (4)计算验证,达成共识。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判断前面的比例式,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

  (5)引导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通过计算,大家,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

  教师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4.5/2.7=10/6)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6)判断。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反馈训练: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一)判断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2.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 )

  3.8:2 和1:4能组成比例。 ( )

  (二)、用你喜欢的方式,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 6:9和 9:12  (2)14:2 和 7:1

  (3) 0.5:0 .2和 5:2  (4)0.8:0.4和0.3:0.6

  (三)填空

  (1)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其中一个内项是2/3,则另一个内项是(),如果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

  (2)如果2:3=8:12,那么,()x()=()x()。

  (3)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是()、(),组成比例是()。

  (4)如果5a=3b,那么,a:b=():( )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如果能,能组成几个?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 、3 、4和6

  拓展题:猜猜括号里可以填几?

  5:2=10:( ) 2:7=( ):0.7 1.2:2.5=( ):25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第二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

  理解一个比中各部分量的关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导语:神话总是在人们期待中变成现实,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那精彩的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请同学们把书轻翻到第43页看书中的插图。此时画面中航天英雄杨利伟向人们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师:这两面国旗都是长15cm、宽10cm,根据这两个条件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生自由汇报:

  ①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②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③15-10 表示长比宽多多少?或宽比长少多少?

  教师小结:表示这样的两个数量关系可以用减法,也可以用除法。在用除法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还可以用比的方式。怎么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板书:比的意义

  2、出示学习目标:

  ⑴理解比的`意义。

  ⑵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

  ⑶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二、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⑴看书自学第43----44页,思考:什么是比?你能结合书中的例子谈谈你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吗?

  ⑵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求比值呢?用序号①②③……标出你学会的内容。

  ⑶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汇报

  1、师:15÷10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10÷15表示什么?也可以说成谁与谁的比呢?

  生: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教师小结:长和宽表示长度,是同类量。同类量可以比,不同类量可以比吗?

  2、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离地面350千米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师边说边板书:42252km 90分钟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呢?

  生1:42252÷90 表示是飞船速度。(用除法算式)

  生2: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

  生3: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关系

  生4:42252÷90也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教师小结:长和宽的比是两个长度比,即同类量的比,表示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但它们是有关联的量,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出一个新的量。它们相除时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3、归纳概括

  师:观察上面这些例子,你能试着概括什么叫比吗?自说,同桌互议。

  生: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师板书)

  教师小结:我们把除法形式,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4、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求比值呢?(生继续汇报)

  生1:比号像冒号 “ :”

  师说明:比有自己的书写形式,写比时把比号写在两数字中间,读作谁比谁,

  如10:15读作10比15

  生2:比各部分名称(生举例说明)

  15 : 10= 15 ÷ 10 = =

  |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用前项除以后项 商 比值

  生3: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生4:比值表示方法有三种:小数、分数、整数

  师出示练习题求比值:

  10:25 0.5:0.05 :

  (指三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汇报,总结)

  生5:比值与比的联系与区别

  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来表示。而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不能读作分数,更不能用小数、整数表示。(即比是由两个数和一个比号组成)

  练习:p44 1题 做一做(填空汇报)

  生6: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师下发表格,小组同学共同完成)

  学生汇报填写下表: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讨论:

  ①为什么是“相当于”而不是是或等于呢?

  ②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呢?

  ③能否用字母表示出它们三者关系呢?a÷b= a/b = a:b(b≠0)

  三、归纳概括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怎样获取知识的?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06-2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06-2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06-28

小学数学好课件(精选10篇)08-13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课件(精选12篇)08-04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通用23篇)04-1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课件06-28

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件06-28

两端植树问题小学数学课件06-27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教学课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