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时间:2022-06-28 06:32:13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课件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快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由此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要体现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至13页: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共3课时

  比多少............1课时比高矮............1课时

  比长短............1课时

  五、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小明家做客。妈妈切西瓜招待大家,妈妈请小明把西瓜分给大家,你看每人一块,够吗?(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看分西瓜情境图。

  二、组织活动,进行探究。

  ㈠判断够不够分,理解“多少”的意义。

  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判断够不够,并在组内说明理由。

  提供素材:圆片和三角形。

  2、小组活动汇报。

  1、学生独立思考后,也许会有如下理由:

  ⑴看看就觉得西瓜比人多,够分。

  ⑵数数,数出西瓜有8块,人只有6个,一人一块,还多出2块。

  ⑶分一分,一人一块分好后,还有两块多。

  假如学生判断不够分就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帮助。

  3、揭题。

  比较西瓜的块数和人数,结果我们发现西瓜比人多,人比西瓜少。所以

  一人一块,已经够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比物体的多少。

  ㈡操作学具分西瓜,初步认识“一一对应”:

  ⑴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了西瓜够分,那你会分吗?请用学具代替小朋友和西瓜,试一试吧。

  学生用圆片代替小朋友,用三角形代替西瓜,尝试分西瓜。

  ⑵同桌互说,我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也许会有两种分法:

  a、第一排放8块三角形(西瓜),第二排放6个圆片,再一个一个对齐。

  b、先放6个圆,然后一个圆上放一个三角形,一一对应后,最后还多2个三角形。

  ⑶再来几个小朋友,西瓜正好分完?能摆一摆,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同样多”。

  学生操作学具,八块西瓜,8个人,正好一一对应,我们就说西瓜的块数和人的个数同样多。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童话故事,解答问题。

  A、听故事: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

  学生观察图画,师提问:你发现图画上哪些东西可以进行比较?然后随机进行教学。

  B、提问题。

  ⑴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⑵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⑶小猪搬木头,一次能搬完吗?

  ⑷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进行比较呢?

  2、做一做。P。8摆一摆1、2。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的第1题:

  (1)师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比一比哪个动物多?在后面的小方框里画“勾”。

  (2)学生独立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问:你是怎样想的?

  (3)老师出示幻灯片,做示范。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2、第2题:

  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引导学生用画线的方式,一一对应进行比较。

  1、第3题:

  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

  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2、第4题:

  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

  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比事物的多少,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吗?你们认为哪种最好?

  板书设计比一比多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颜色、长短不同的铅笔、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事物的长短:

  1、引导观察: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

  2、汇报交流:

  (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比的`方法。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

  板书设计比长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准备:积木块、椅子一张。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

  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2.板题:高矮。学生齐读题。

  二、探究比较高矮方法

  (一)直接比高矮。

  找两对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说说谁比谁高,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二)作记号比高矮。(间接)

  (1)请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师问:能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说出作记号比的方法。

  (2)师演示作记号比的方法,再请两个同学上台自己比。

  (三)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判断并说明方法。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3、列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好课件(精选10篇)08-13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课件(精选12篇)08-04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通用23篇)04-13

小学作文教学教案课件07-0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1-16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例07-03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7-0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学设计07-0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2-09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