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08 13:12:3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当我们想要做某一个项目时,我们必然需要编制一份完整的方案,每一个方案的实施都有它的意义,是否有可以参考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门报告:学习状况调查汇报》,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城市学生眼界开阔但缺乏刻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农村学生的状况正好相反,所以这次我们去了河北省赤城县第三中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及调查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农村学生的学习状况好及时弥补我们的不足并和当地的学生进行交流。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访问。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学生早五点五十起床晚十点二十休息,学习时间占了其中大部分。本应有休息时间约为三个小时左右(休息时间加课间休息),但实际的休息时间仅为一个小时左右。当然这些时间不是凭空缺少的,而是三中的学生自觉自动的挤出时间学习。有的学提前起床到操场上去读书,天天如此,雷打不动;有的学生放弃课间和休息的时间伏在课桌上不停的写写算算。从当地的学生和老师那了解到,学生普遍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当然这种现象从学生们入学时的成绩就可以反映出来,总分只有两位数的学生大有人在。除此之外当地学生知识面不够广,掌握的知识也不够全面。

  记得在到赤城三中的第一个晚上,学校意外的停了电,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是一哄而散地出去自由活动,还是会回到宿舍休息,或是继续坐在教室里打手电,点蜡烛安静的学习我想大部分的同学都会选择前者,但赤城三中的同学们却选择了后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地同学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

  这种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体现在生活方面。从早上起床后的洗漱早操早饭再到课间操午休最后到晚寝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任何时候都没有老师监督的学生们没有一个人因为生活方面的事情而迟到或早退。就拿早操方面来说,这是洗漱后的第一件集体活动,也是最容易迟到或不到的,但出乎我们所有人意料的是他们竟没有一个人迟到,而且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队伍被整齐地带到操场上准备出操。而我们呢,即使是在有老师的情况下还是不能自觉的出好早操。我想老师带我们到赤城三中参观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当地同学们的自觉自律的好习惯吧。

  高中是没有主副科之分的,三中的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科都是十分认真的,无论是早自习还是晚自习都可以看到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的身影。虽然入学时的基础不够好,但是经过三中同学刻苦努力的学习,连续两年的地理会考都是全部通过的,总成绩也在全河北省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当地学生学习状况也有不好的一面,上课时在教室后面偷偷吸烟,早恋等情况也十分普遍,这也体现了学校管理不严格的弊病。针对上述同学学习时间较长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和学校都过于偏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课课时也只有每周的一节,所以可想而知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好。

  在和当地同学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更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我们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自然比他们要好,但我们缺乏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但是我想,我们生活优越,衣食无忧,虽然没有背负着改变命运的重任,但是为了我们的前途,为了国家的强盛,我们也要努力的学习。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在发展中,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时候,当我们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一分力量的时候,我们会无比自豪。

  三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相信在这次回来后,我们会把三中同学的学习精神带回海外,从而把别人的优点变作自己的优点,努力学习,为海外争光。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2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那么你知道标准的正式报告格式吗?以下是边肖编写的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声音,我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期望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以问卷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发放了40份问卷。受试者包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大部分小学生都能认同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基本认同课堂教学,认同教师的基本素质,认同家长的家庭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比如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和成绩的感觉矛盾,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更高。因此,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是我们成年人的紧迫责任。

  关键词:调查,教师素质,信任,考试

  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父母没时间学习或者陪自己玩,自己一个人出去玩。反而买了一大堆试卷去做,让他们觉得极度不平衡。在家不能尽兴,在学校也一样。你整天被作业包围着。你经常考试。做得不好,就得接受批评。孩子感觉压力很大。今年,不时有报道称,一些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

  3.对研究结果的思考和分析:

  1.大多数小学生都同意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据调查,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复大量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90%的小学生认为,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更重视老师的教学。我认为教师应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将其付诸实践。在教学中,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大多数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加工、转化、消化和吸收所学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工作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工作时间

  虽然多年来一直呼吁“减负”,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很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写作时间超标的比例都超过了一半。根据教育部的规定,4、5、6年级小学生的作业要在60分钟内完成。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在增加。至于“你每天想完成作业多长时间”,38%的小学生想在半小时内完成作业,53%的小学生想在一小时内完成作业,10%的小学生想在两小时内完成作业。虽然有一半学生的意愿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但可以看出,他们的实际操作时间远远长于预期。说实话,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算多,但是大部分家长“盼成龙”的心情,让孩子的负担更重,另外,还买了很多卷子给孩子看完。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其实作业量不多,但也还好。掌握重点就够了。老师不想看到他们上课老是打哈欠,无精打采的。这只会导致恶性循环,我睡不好觉,也不能做任何事情来学习。

  3.小学生最渴望获得父母的信任,最不满意父母的话

  社会的变迁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家庭的疆域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等等。这种各种形式的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小学生最渴望获得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不守信用。根据问卷调查,小学生最喜欢的父母做事:信任我(40%)、守信用(23%)、帮我做作业(37%)。另外,小学生对父母不满意:不守信用(35%),管我太多(25%),在家打麻将(40%)。以上数据表明,孩子希望父母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埃尔金德(David Elkinder)认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受到教育,有道德,就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儿童教育专家还认为,儿童的一举一动都源于他们从成人那里听到的和听到的。“我们应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只用言语来教会他们榜样所不能做到的事”——卢梭。在家里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在受人尊重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会尊重别人。

  4.他们对成绩排名有自己的看法。一半的学生认为成绩是个人隐私,另一半认为考试成绩应该公开

  对考试的矛盾心理也体现在对成绩排名的态度上。调查显示,25%的小学生同意成绩是个人隐私,不应公布的观点,40%的小学生同意,12%反对,23%反对。可见小学生在年级排名问题上的态度也是很矛盾的。对年级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小学生对竞争的强烈需求,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根据学生成绩排名。但从学生强烈的竞争需求来看,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往往行不通,需要与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相匹配。就我的教学领域而言,我经常随机参加考试,对学校和班级进行排名,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当然,学生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觉得学生不知所措,不敢说出来。还是让“成绩排名”早点散了吧。

  四.建议:

  1.提高学生家长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家长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向家长和朋友传递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与家长和学校合作。

  2.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提高各方面素质。如:班主任进修、各科教师示范班、各种培训等。

  3.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从实际出发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4.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全社会意识,让人关爱下一代。

  5.教育部门要及时关注教育动态,用实际行动关注下一代。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九重镇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借着老师布置作业的机会,我于暑假在家乡通过走亲访友调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特做出如下报告:

  一.家乡留守儿童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家乡中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我的家乡,很多孩子的父母因为家里贫穷,却又渴求自己孩子上学,就被迫外出打工挣钱,一般留在家中的孩子只能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继为生。基本上在家乡,每十户人家大概有半数是留守儿童在家的。仔细的想想,在自己小时候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父母外出打工将他们托于奶奶爷爷的。

  2一般留守儿童得到的关心少,通过与家乡里那些留守儿童的接触,我发现,他们普遍害羞,遇见生人会胆怯,在吃的和穿的方面明显不如那些家长在家的孩子们。而且由于自己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必然有很多地方没有深入的关心到他们。比如有时候这些孩子生病了,或者受伤了,爷爷奶奶由于知识的缺乏,往往不能给与他们很好的帮助,可能会导致这些孩子发育不太健康,营养不是太良。

  还有就是在调查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往往需要在暑假或寒假才能到自己的爸爸妈妈那里去住,真正一年在一起的时间大概只有三个月,所以这些孩子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呵护必然是要少于普通儿童的。就拿我的表弟来说,大概在他上小学时我的姑姑和姑父就外出打工了,原本活泼的表弟变得有些内向,平日里感觉闷闷不乐,虽然有时候我的爸爸妈妈会给与帮助和关心,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和自己的奶奶在一起。我感觉在关心上面,表弟得到的并不够。

  3学习上容易放纵自己,通过询问和观察家乡里的留守儿童,我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呈现两极化,一些自制力强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仍能很刻苦的完成学习,最后有很不错的成绩,然而这些都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于自制力不强,平时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按量完成,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玩耍的欲望。还有就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不在家,当遇到难题时,没有询问的对象,得不到充分的开导与讲解,所以在学习上没有太高的成绩。

  关于自己的表弟,现在已经高三了,但通过平时的聊天,我发现他的学习欲望并不强烈,而他的学习也非常的不好,我觉得这和我姑姑,姑父的外出是有联系的'。

  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较弱,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和谁最亲近”“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谁经常鼓励你表扬你”5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亲、父亲和同学朋友,留守儿童则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较弱,而朋辈性倾向明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此外,还有17.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5留守儿童的情感比较薄弱,在我的调查中,我感觉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和谁最亲近”“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谁经常鼓励你表扬你”5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亲、父亲和同学朋友,留守儿童则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较弱,而朋辈性倾向明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此外,还有17.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6留守儿童的性格容易偏离正轨,通过与自己镇上的留守儿童一起玩耍,我发现在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亲情。尤其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我觉得性格上的缺陷在以后步入社会时会变得非常突出,如果留守儿童的性格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或许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和影响。

  二.我自己对于留守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思考

  1 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 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我觉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可能有自卑现象,这使得他们见人比较怯场,再加上别人的歧视,在这么弱小的年龄却要承受这么多的东西,确实格格不入。

  三.我的建议:

  我觉得吧,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然而这种留守式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没了茁壮成长,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想日后自己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误入歧途,或者得不到完善的健康心理,就应该尽量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尽量避免留守,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教他们如何做一个健全的人。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

  为了把历史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了解现行的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为正确的信息,以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益,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本校7—9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调查用的主要是问卷的形式,随即选出825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问题主要涉及到历史学习的兴趣、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的时间和态度、课堂参与的程度等方面。经过抽样统计分析,归纳调查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兴趣方面:尽管90%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但50%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至于电影、电视等媒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更有30 %的学生认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至于从小就喜爱历史,爱看历史故事书。 9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仅有少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应付中考。

  2.学习习惯方面:80%的学生没有课前按时复习的习惯,40%的学生承认只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内浏览预习,40%的学生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不预习。但98%以上的学生有上课认真记笔记的习惯。60% 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持续注意时间在35分钟以上,但在课后的复

  习巩固上60%的学生有时间就复习,其他学科作业多的时候就不复习,很多同学仅仅满足于课后老师布置的那一点有限的客观作业上,少数同学甚至抄答案应付老师检查。

  3.教学方法方面:50%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师生问答、谈话、讨论,30%—35%的学生更喜欢靠自己去发现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答疑、总结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动手进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

  4.历史学习上的'困难:30%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上的困难是时间概念不清,不会审题;20 %左右的学生认为平时其他学科的作业太多,花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太少,很多内容因为不能及时巩固,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希望老师也能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或课外活动。

  四、问题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差,只是一味地抄写笔记,不会及时消化、创新,他们的学习还停留在机械被动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地依赖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往往要等待教师去讲解,不会去主动发现、探究。

  2.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陈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往往不是在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使命。爱护和培

  养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想,为学生的禀赋与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要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

  随着实施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则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去思考、探索和研究总结。

  五、启示与建议

  初中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阶段特征决定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创新思维培养目标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 ——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分层次分别地培养。要遵循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基本能力——历史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创新思维各项指标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联系和综合功能。 培养的思维目标要以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也要靠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自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来达到创新思维之境界。

  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的

  练习,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树立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气氛,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针对主题的焦点,做多维度的思考,以寻求创新的见解。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准确贯彻课标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例如在第一课中,当我们讲到新航路开辟时,既要了解和记忆有关地理大发现的某些关键性史实,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包括时间和地理方位、航海路线沿途的地理状况等,如果有可能,还要训练学生默绘某些重要的航海路线图。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些知识仅仅知识化,而是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认识,一种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我们在课文后边设置了“每课一得”和“材料阅读”两个栏目,其中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历史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如第三课的每课一得,我们介绍了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这对学生来说,有些超过他们的理解力,但作为不考试的内容,它正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去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在这种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有关信息的能力。在第14课的材料阅读栏目中,我们提供了俄国农奴制法令的部分内容,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读懂的,用这些资料去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内容属于附设性质而忽视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二)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科学途径的探索。

  历史教育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但我这里不是笼统地说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而是说要重视对这方面教育的科学途径的探索,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目标,也是我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客观需求,而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于是在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中,不探索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以为只要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这方面的课程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还有的,为了完成这方面的教育目标,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一味地,不讲方法地进行灌输,结果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反,不是淡化了这方面的教育功能,就是扭曲了这种教育的本质,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历史的教育功效。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5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使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政府、学校、社会也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素质情况。然而,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技能等方面则成为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这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每个年级的学生态度积极的都至少有一半以上,但总体的变化趋向很不乐观,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反而对学习的态度越来越消极,功利化趋势比较明显,而在正常的情况下学生应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积极才对,而真正的调查结果却是一个相反的趋向。与此同时,随年级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处以消极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大一新生中竟然也有高达7 。 5 %的同学学习竟是为了通过考试,令人担忧。能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比例在2 2 % ~ 2 7 %之间,占所有学生的四成。

  (二)课外安排学习时间偏少,课余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平均每天能保证一个小时的课余学习时间的情况是大一是:5 5 %,大二是:63.4%大三是:44.6%大四是:6 1 . 7 % 。大一的新同学显然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似乎是不太会安排时间,将近一半的学生不能保证一天最基本的学习时间相比较起来大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比较积极。同时时间上也有所保证。6 3 . 4 %的同学至少每天学习一小时。大三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在忙于社团、学生会,因此学习时相对较少。可到了大四年级同学们学习的时间又有所上升,这可能与一些同学准备考研、出国有关。还有暴露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寝室主要是玩游戏,看电影。

  (三)出勤情况不够理想。

  若考虑到一些突然原因(生病等)造成的不能每次上课都去,我们分析学生每次都去的和偶尔不去的学生的比例。大一是:94.5%,大二是:92.5%,大三是:89.2%,大四是:87.2%,我们得出结论: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出勤率高一些,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但是,每个年级几乎都有基本不去上课的学生这似乎是造成挂科人数多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加强管理,杜绝不去上课的情况发生,保证基本的上课出勤率。

  (四)有一部分学生对老师授课方式不适应,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四个年级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特别是大三,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不适应。大一的新生也有近一半的同学出现这种情况,这也可以理解,可能是因为大一的同学刚进入大学还不习惯大学的环境。但是,有近3 0 %的大四的同学仍然不习惯老师的授课方式。这就要考虑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正确或是学生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心态。

  (五)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作息时间表,对时间没有统筹安排。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似乎都很不习惯为自己确立作息时间表。大四年级的同学则更注重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有接近8 5 %的同学都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安排了作息时间。当然学会自理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一个目标。同学们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到大四就应该学会怎样自理,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是我们进入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但是大一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二、建议

  从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时间没有统筹安排,想到什么做什么,学习效率低,课外安排学习时间偏少,存在比较严重的逃课现象,对老师授课方式不适应,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针对这些现象,我提出几点建议: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既不能放松,也不能急于求成。制定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一)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大学期间,我们必须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归宿,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前提,计划是策略,制定一个好的策略,并好好执行,可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缩短我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制定学习计划应该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爱好、考虑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量力而行,目标高低要合适。如果目标过高,力所不及造成心里受到挫折,丧失自信心;目标过低,实现的太容易不能使自己很好的发展;要由易到难,主次分明;确立自己的长计划和短计划,做到长短结合,在总的长计划下制定短期内的学习计划,并做到具体、细致、明确。学习过程中则要具体安排好时间,充分利用好大块的时间。对于零碎的时间见则可以安排一些花时间较少的工作。执行学习计划时则应该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学习时间的调整。不能一味的按照指定的计划。在执行学习计划是要有坚定的毅力,坚持执行计划,克服遇到的困难。

  (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总结、作业几个重要的环节,有目的的研究学习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首先,抓取基本点,多阅读,整理记忆;其次,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贯串起来记忆;再次,是要根据知识点提问,并将它应用开来。

  (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大学期间,学生不光是学习,还要学会适应社会的本领。所以学生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要保持在参加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并将其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结语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然而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上大学是大家难得有的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识基础。这个阶段我们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教育家B。F。Skinner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6

  众所周知,物理难学。对于这样一门学科,我们的中学生学习状况如何?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些什莫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次问卷对我校初中学生共215人,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一、就物理知识难易程度而言;

  一、知识难易程度而言:

  调查从三方面入手,教材、实验、习题(课外)的难易程度,分三个等级。

  学生认为教材难的有占12.4%中等的57%容易的30.6%;认为实验难的有23.8%中等的有47.7%容易的有28.5%,习题难的有16.2%中等的36%容易的47.8%。单就知识难度而言学生应该多半掌握,可现实是成绩不理想。分析原因如下:

  1、教材内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完善教材衔接性,适当深化教材难度,提高知识点的坡度,培养学生应试的舒适度。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唯一标准。中学物理教学必须要以实验为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实验室设备的不断完善,我校申办标准化高中地进行,实验课以开足开齐为原则,无缺开现象,经调查有41.9%学生认为通过做实验对动手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有36.6%的学生认为较有帮助,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太大的帮助。可见,学生对实验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既然学生认为实验对他们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经常亲自动手做实验,进入实验室无所适从,这是不是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呢?

  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这种“边学边实验”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是有很多好处的。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它有利于扩大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物理教师不要随意取消或者减少课时。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组织好实验,要求学生按“预习研究——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捣蛋的学生实验中要严格管教,以防影响课堂气氛。

  (3)加强学生课外实验。课堂上的实验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毕竟数量很少、时间有限。而课外实验就不一样了,只要学生们愿意,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做任何实验。对于课外实验,可以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从旁辅导、指点的方法。采取“自设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次活动卡的设计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它增加了小实验的数量,那么,学生们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有34.7%的学生表示他们有时会亲自动手去做课本课后的小实验,经常做的不到10%,而40.6%的学生却从来不做。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反思。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7

  内容摘要:我们于20xx年8月~12月,对桃花江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态度、教育价值观、心理特点??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消极的心理我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具体目标

  ①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②调查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③研究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调查,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桃花江镇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调查问卷96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87份,无效调查问卷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3%,调查问卷有效率87%,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 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1.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表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都有较强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学生其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即使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用处,这是比较危险而严重的教育问题。13%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当代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习。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想学习的中学生数其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所讨厌的课程中,英语作为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

  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经过对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习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习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2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四、讨论(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习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 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成为中学生中途退学的隐性原因。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县市,尤其是农村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还要有关系。有权有势的

  进了机关等好单位,没有关系的孩子只能在家待业或到外地打工。这种现实使许多人有了“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的观念。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再抬头,这将直接导致中学生学习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学习、读书看成是一种“工具”,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学习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目的。因此当学习没有达到某种目的时,其积极性便荡然无存了。

  1.3学习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

  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对学习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习成

  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对策

  2.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2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习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习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8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较为紧缺,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信息时代英语教育的核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较为常用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师应该改变当前英语教学的观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及口语教学方法、途径、评价模式等。

  二、调查目的:

  长期以来的不少学校英语教学都只注重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而忽略英语的口语训练。不少学生及家长都认为英语只要考得好成绩就好了,而口语显得就不怎么重要,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只会做题,不重视将英语用于口语表达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就我校七、八、九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做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前中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其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三、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谈话交流。

  (二)调查对象:城关一中七年级(3)班、八年级(3)班、九年级(3)班。 为了避免部分学生产生思想顾虑,采取了无记名问卷方式和不定时找部分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交流。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情况及数据统计(本次问卷发出115份,共收回100 份),现根据三个班问卷情况,总结如下:

  1、你喜欢学习英语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D。很讨厌

  有11%的学生选A;45%的学生选B;30%的学生选C;14% 的学生选D。

  2、你想提高口语吗?

  A。很想 B。想 C。不想 D。无所谓

  有23%的学生选A;60%的学生选B;6%的学生选C;11%的学生选D。

  3、你觉得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吗?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D。不知道

  有18%的学生选A;58%的学生选B;10%的学生选C;14%的学生选D。

  4、在英语课上你学说英语吗?

  A。总是说 B。有时说 C。很少说 D。不说

  有5%的学生选A;40%的学生选B;31%的学生选C;14%的学生选D。

  5、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英语和同学交流吗?

  A。能 B。很少 C。不能 D。从来不用英语交流

  有4%的学生选A;43%的学生选B;38%的学生选C;15%的学生选D。

  6、你最喜欢哪种口语教学方式?

  A。讲故事 B。听录音跟读 C。角色朗读或游戏 D。小组讨论

  有11%的学生选A;45%的学生选B;26%的学生选C;18%的学生选D。

  7、你认为下列哪个活动对你提高英语口语最有帮助?

  A。听录音跟读 B。读故事 C。编对话 D。小表演

  有40%的学生选A;8%的学生选B;22%的学生选C;30%的学生选D。

  8、你觉得口语说得好坏会影响你的英语成绩吗?

  A。影响大 B。有一点 C。不清楚 D。无影响

  有17%的学生选A;50%的学生选B;20%的学生选C;13%的学生选D。

  9、在小组活动中你能按老师的要求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吗?

  A。能 B。基本可以 C。部分可以 D。不能

  有8%的学生选A;20%的学生选B;52%的学生选C;20%的学生选D。

  10、你想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吗?

  A。非常想 B。想 C。不想 D。无所谓

  有40%的学生选A;50%的学生选B;6%的学生选C;4%的学生选D。

  11、平时你敢大声地说英语吗?

  A。敢 B。基本敢 C。有时敢 D。从来不敢

  有17%的学生选A;14%的学生选B;51%的学生选C;18%的学生选D。

  12、你准备如何来学习英语口语?

  A。天天说英语 B。天天听英语 C。认真上课 D。没有想过

  有6%的`学生选A;9%的学生选B;60%的学生选C;25%的学生选D。

  13、你觉得学好口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A。经常说 B。背好单词和句型 C。经常看英文电影 D。不知道

  有49%的学生选A;43%的学生选B;1%的学生选C;7%的学生选D。

  14、在英语课上说英语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A。发音不正确 B。有语法错误 C。紧张 D。怕同学笑

  有38%的学生选A;29%的学生选B;21%的学生选C;12%的学生选D。

  15、在课外你喜欢听或唱英文歌曲吗?

  A。非常喜欢听 B。还可以 C。不喜欢 D。没有听过。

  有2%的学生选A;30%的学生选B;16%的学生选C;52%的学生。

  (二)谈话分析

  通过谈话交流获得的信息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平时很少与同学用英语交流,虽然许多学生都认为口语在英语学习中较重要,认为口语说得好或差不会影响自己的英语成绩。同时许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比较注重讲解知识,没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课堂上学生说的空间和时间不足,活动形式较为单调。有的英语课成了讲解课,让学生背诵句子和课文等。80%的学生希望老师能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口语交际活动。希望老师在上课时要安排专门的口语训练,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口语的机会,让学生锻炼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胆子和能力。当然,现在是信息科技时代,因此,除了课堂内外,许多学生也应参加其他途径的口语交际活动等。

  五、调查建议

  (一)教师坚持使用英语教学

  使用英语教学,强化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比例,是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措施之一。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

  (二)学生坚持开口学说英语

  学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学生开始学说英语时,难免有些紧张、害怕、害羞等,作为教师应多鼓励,及时给予帮助,适当给予引导,鼓励学生说下去。当学生能正确地说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教师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并产生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使用情境教学提高能力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交际训练环境,在课堂上经常创设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的句型与同伴对话,然后表演给老师和学生欣赏。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话题,如购物、打电话、看病、谈论天气等都是课堂上我们训练口语的材料。教师应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建立英语科学评价体系

  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是对学生日常英语口语能力的评估,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就某些交流性主题或交往场面、情景进行合适的表述, 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纠正失误,以利于他们的继续学习。评价要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口语水平,为学生学习和考评提供较为轻松的环境。

  (四)加强学生英语口语测试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英语考高分就行了,学习英语口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学校通过加试英语口语考试。让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口语,让他们觉得英语口语也是考试中的一部分,不容忽视。

  六、调查总结

  虽然调查的对象只是我校部分学生,但从中也可以得出当前中学生英语口语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形成了不爱开口学说英语的不良习惯。其中包含了很多原因,并且经长时间形成的,想要一下子改变还是比较困难。这样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下来,中学生学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日子便会指日可待。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9

  一、问题提出

  学习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迁移等。笔者于20xx年3月——6月对黄骅市吕桥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研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二、调研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3.学习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高中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高中数学的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一般可以从解题思路中表现出来。然而,现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无从下手,或是一做就错,或是解题往往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也就使一部分同学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但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是其中最主要原因。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这严重地影响了数学思想的确立与数学方法的形成,因此,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及如何矫正,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就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课后,老师不断地寻找所谓的“好题”塞给学生,以便学生迅速地掌握知识,而等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在数学命题中,命题者往往利用隐含条件设计一定的“陷阱”。比如:有的条件是题目中明确给出的,而有的条件却隐含在其它已给条件之中;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的限制条件中;特定的图形中等等…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虑问题不严密等毛病都容易形成思维障碍。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现象叫思维定势。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因此,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往往跳不出原有的框架,缺乏求异意识。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突破的对策

  1、培养兴趣,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能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例:高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一般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内容,而二次函数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我作了如下题型设计,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包括基础差的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始终保持活跃。设计如下:

  (1)求出下列函数在x∈[0,3]时的最大、最小值:①y=(x-1)2+1,②y=(x+1)2+1,③y=(x-4)2+1

  (2)求函数y=x2-2ax+a2+2,x∈[0,3]时的最小值。

  (3)求函数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活教活学,寻找最佳切入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会贯通。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连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让学生去掌握和学习数学。并提醒学生“活”学,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和对知识的切入点。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随时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能依据新的信息,及时调整思路,避免走进死胡同的被动局面,使思维过程灵活。实践表明,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用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发展教学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主旋律,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素质化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克服学生的各种思维障碍,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偏差。对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疏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就嫌弃他们,相反,教师不仅要关心爱护他们,还要针对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对症下药,不断优化疏导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合理的锻炼和最佳的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1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等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以找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我们于20xx年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其反映出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同类高校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在受调查学生中按系科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邀请200份,回复问卷101份,回收率为50%。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还通过与学生访谈、深入学生所在系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此次调查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努力程度、对学习的投入进行考察,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二是考察学生群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

  据统计,被调查学生中课程经常不需要重修的占76.8%,偶尔重修和重修课程没超过两门的学生分别占17.9%和5.3%,。照此推算,全校大约超过25%的学生都有重修课程的经历。

  导致逃课、重修的各种原因中,认为对此课程不感兴趣占73.2%、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占51.8%、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8.9%,其余的,认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30.4%、认为自己学校的效果更好的占26.8%、认为学生会、社团、兼职繁忙导致的占16.1%、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占14.3%,这说明学生认为原因主要在自身。从问卷看,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是学习不好的主导性原因。

  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19.6%,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只有53.6%;在课余时间,每天学习时间低于1小时的学生有37.5%,低于2小时的有39.3%,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和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分别是12.5%和46.4%,只有考试才会去的占21.4%。在访谈中,我们同样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根本不怎么学习,只是到了要考试时才突击一下。还有的同学常常通宵达旦地上网玩游戏、看小说。很多同学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学习的问题。

  (二)学生群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常集中发生在某一宿舍。不学习而天天看电视、玩游戏、打牌的行为往往是一整个宿舍的群体行为。这说明同一宿舍学生作为相互活动、接触较紧密的群体,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同学,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对对方的学习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访谈当中,如10.28%的学生在“其他同学作弊时,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想效仿”;26.54%和58.79%的学生常常想或有时想向其他同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6.26%的学生认为班级的班风好或较好,而39.35%的学生认为班风一般,还有14.39%的学生认为班风较差。有35.23%的学生承认同学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也有24.21%的学生说同学对自己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有48.4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经常逃课。这说明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气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风和学风建设。

  (三)几点基本共识

  1.从大学生中较大的课程重修比例和逃课率来看,大学生目前学的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学生们主要把它归结为自身的学习兴趣或对专业的兴趣等方面。但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精力投入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包括不上课、不做作业、课余不学习、没有学习计划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大学生群体行为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往往呈“从众效应”,好的班风和宿舍风气可以带动和约束其他学生学习,而不良的风气也拖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学习。

  3.学生渴望教师整体素质与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希望加强和改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少数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

  4.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风建设,强化校史教育、爱校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对当前大学生学风出现的问题,既不可对学生全盘否定,又不可放任自流,必须加以重视,抓住问题的关键,采取积极的引导和建设措施。

  (一)学风建设应作为对学生管理的首要任务

  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创建优良的学风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学风建设应作为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并重点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其二,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

  其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这三个方面是构成良好学风的必要条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抓好抓落实。

  (二)学风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学习纪律问题

  反映大学生学风不正的现象很多,如逃课、旷课甚至旷考,上课不专心、课后不用心,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表面上看,似乎大学生学风问题很多很复杂,但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还是学习纪律问题。在处理学生学业成绩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数人除了本身基础较差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共同原因就是长期逃课、旷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因此,没有严格的学习纪律,就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校必须通过有关规章制度规制学生在学习纪律方面的`约束性和行为的定向,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

  (三)学风问题的客观根源是教风和管理问题

  上面提到的学习纪律问题又包含了学生遵守纪律不严和教师及管理干部执行纪律不严两个方面。尤其是该抓不抓,该管不管,使学生学习的自律能力降低,对学风建设极为不利。主观上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都有追求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学不好呢?本人认为,部分学生有主观上努力不够的因素,但我们不可忽视教师教学和管理上的不尽人意,比学生个体因素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果教师教风不正、教学马马虎虎,课程设置和内容陈旧枯燥,学生能有兴趣学吗?学生即使到了课堂,他又能专心听课吗?因此,学风问题的客观根源在于教师和管理。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和学习过程要求不严是学风不正的催化剂。在教学原则中,教学的教育性是首要原则。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管好学生,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目前,多数高校的本科教学计划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课堂教学总学时都做了较大的压缩。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进行研究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的管理,有的上课从不或极少考勤,有的课后作业也缺少探究性或根本没有作业,表面上是给学生轻松,实际上是在糊弄学生,是对教学活动缺少设计和精力投入不足的表现。与国外本科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课外研究活动和阅读量太少,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教学管理体制本身不够完善以及有些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也是造成学风不正的间接原因。如课程设置和修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如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不严、课程考核的考风考纪不严等管理漏洞,往往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和侥幸心理,放松了对平时学习的要求。另外,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动态了解和关心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一些学生放任自流的重要原因。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2

  20xx年9月8日,我来到江西省修水县太阳升镇中学支教。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主要是针对英语这门课而言的。此次调查,我主要发现了偏远乡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两大问题:一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二是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很努力,学习效果不高。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江西省乡镇中学英语学习的状况,出现的问题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偏远乡镇中学英语学习的状况并发现问题

  2.分析偏远乡镇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3.探索解决如何解决该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调查对象:江西省修水县太阳升镇中学

  江西省修水县太阳升镇中学是一所历史较为悠久的中学,原名“太阳升公社中学”。规模虽小,但各种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教学楼很新,学生的桌椅和老师的办公桌也及时得到更换。配有多媒体教室,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个人访谈的方式,同时,笔者担任了初二3班和初二4班两个班的英语科任老师,长期和学生相处,很了解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有大量第一手资料。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该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长期偏低,中考成绩是修水县里几个乡镇里靠后的,近几年更是如此,甚至多次落后于附近的兄弟学校四都中学。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讨厌英语。老师教学很卖力,可谓是是出浑身解数,但是教学效果去不怎么理想。

  通过调查,该中学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问题一: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

  在调查中, 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英语。他们认为英语从小学到现在一直都在学,而英语在生活中没有任何用处。他们说他们乡镇中学不会见到外国人,以后也不打算学外语。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觉得过于枯燥,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但老师讲解的非常详细。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媒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

  问题二: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很努力,学习效果不高

  该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长期偏低,中考成绩是修水县里几个乡镇里靠后的,近几年更是如此,甚至多次落后于附近的兄弟学校四都中学。很多学生反应不会学英语,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学习效果就是不高。我认为,当地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针对这种情况,我制订了调查问卷,对中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查。

  1、预习情况。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习,而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很少。

  2、听课情况、方法。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他们说自己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3、课堂笔记方面,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

  4、作业情况及其方法。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

  5、复习情况和方法。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

  四、分析与解决

  问题一:如何提高偏远乡镇中学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1、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2、要把课堂教学丰富生动起来。

  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我们要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把枯燥的语言知识传输教学创新为生动有趣的语言欣赏与交流。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3、多和学生交流,组织各种学习英语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乡镇中学的孩子见不到外国人,不需要用英语交流,是不是说英语对我们就没有用了呢?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脱离英语生活了呢?绝对不是这样的。为了解决学生们的疑问,我找到学校政教处,要求每天早上上学的放学时间播放英语歌曲,特别是“god is a girl”(上帝是女孩)这样比较流行,单词句子又比较简单的歌曲。我教的英语班级,我平时上课,会有选择性地组织一些英语游戏,既有意思,又能学到东西。每两周,我还会留出课给他们放英文原声美国大片。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些学生喜欢上了英文歌曲,甚至几乎所有学生都英语电影感兴趣,尤其是邻家特工,哈利波特这样的科幻电影。当我再次问道他们;英语学习对你们有没有用啊?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英语,不仅是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现在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到处是英文歌,英文电影,甚至很多包装品袋上也写着英文。

  问题二,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但是,我认为学习方法不只是学生个人的事。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预习情况、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经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那些成绩偏差的学生则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还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针对此现象,我会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告诫学生记得预习,把预习规划到课堂作业的一部分中去。当然,更重要的是, “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专门传授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大体上可实行“读、划 、思、提、查、练、”六步预习法。

  一读:听录音初步掌握生单词的读音、读顺课文或了解新授内容;查出生词,标出读音,弄清词性,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并注意词性;

  二划: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划出看不懂的单词、句子;摘出课文中主要的词组和常用短语(包括已学过的)

  三思: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或结合课后内容,再读再悟;

  四提:在不明白处作?号,准备听课时向老师请教;

  五查:查阅资料,尝试弄懂不理解的地方;记下难点

  六练:尝试运用句型练习说话。也可通过提前做练习册或学习检测来检测自己的预习成效。

  七笔记:预习过程中要做好预习笔记。

  2、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种情况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笔者已在说明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有所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此外,我还要求学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看书。

  3、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说明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以便课余时间复习,有其被动的一面。基于从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如何做好笔记,我指导学生的方法是以下几点:

  ①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

  ②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

  ③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

  ④是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补充和延伸。

  ⑤通过抓住句子主干这一办法,将文章关键词挑出,增加自己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4、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先看书后做”的方法较理想,先看书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学习的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有的成绩优异的同学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使得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5、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当然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习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习。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红土地支教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我以江西省修水县的一个镇中学为例,探究江西省偏远乡镇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状况,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这次主要是发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二是有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很努力,学习效果不高。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分别进行阐述,提出了我的解决方案及一些建议。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解决方案也许不尽完善,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20xx-1-7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外出谋生,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班主任都谈及到留守孩子难管理,管不好,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我带着这一问题深入走访了车辆厂小学和崇仁小学,了解到有60%的家庭都有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长期与自已的子女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更不会主动联系了解学校教师,有的老师甚至无从了解到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希望老师们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1、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也不重视或很难与学校及老师配合沟通教育。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5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62%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3、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8%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8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6%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2、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5.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4、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5、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去年火石坝社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附近的水库中溺水身亡,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家庭教育方面:一是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

  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2、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三是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4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镇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紧张而又快乐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次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近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近的济平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

  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 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 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 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语言能力在人生中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

  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 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内容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近,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5

  一、引言

  这份调查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今后教育改革提供的一个参考,课题组在在大学生学习探索的基础上,确定了一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对象在男女平衡上比例,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交满意,说明大学生在对自己该选说明专业,合适说明专业所了解的。根据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课题问卷,本次调查除了考虑到男女比例外,还有被调查者的系别、专业问题。所以被在调查者在系别上也是较平衡的。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也是50份,经过逻辑检验,最终有效问卷50份。根据课题问卷需要,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二、正文

  1、方法:

  (1)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2) 具体方法:采用随机选取的方法;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分别进

  行调查。

  (3) 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目的就是

  了解大学生喜欢在那个时间段上课,觉得的学习的态度、目的、如何?对学习有没有计划等等的学习情况的问题。调查问卷由本小组成员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调查者发放给在校学生与回收(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调查者,填写完当场回收的,其他度是隔天回收),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要素情况如下表:

  2、问卷分析

  (1)88%的学生喜欢上上午三、四节课,很多人都不喜欢上早上一、二节和下午的课程;

  (2)30%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据了解有很多学生报了专升本,55%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不会是很大,15%的学生觉得对学习没有什么压力;

  (3)58%的学生没有逃过课,20%的学生只逃过一次,12%的学生逃过二次,10%的响声逃过三次以上,据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遵守校规校纪,学习态度认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逃课,学风比较良好;

  (4)关于学习目的,30%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40%的学生是为了自我更好地成长,10%的学生则为了更好地报答家人,20%目的不明确;

  (5)22%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是自信的,48的学生处于迷茫的状态, 10%的学生弃权回答,20%的学生属于其他情况,据统计数据来看,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6)对周围的学习氛围只有10%的学生感觉良好,64%的学生感觉一般,18%的学生感觉差,8%的学生觉得很差,说明学习氛围步够好,还需要有待提高;

  (7)58%的学生觉得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学习,还是有很多学生是想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8%的学生认为是恋爱最重要,8%的学生认为是社团工作,2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

  (8)对于学习问题,1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22%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10%的学生是认为参加太多社团工或者是兼职,2%的人认为是恋爱问题,52%的学生是其他;

  (9)14%的学生一直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心态,不受到别人的影响;22%的学生受到别人的影响较大,所以学习情绪波动较大;34%的学生觉得学习氛围没有高中那时候好,这也可能是老师没有那么严格,自主学习能力降低了;18%的学生认为是自身的原因;14的学生有其他原因;

  (10)22%的学生认为挂科很正常,58%的人认为是不正常,20%的学生是其他,还是有很多人努力不让自己挂科的;

  (11)在现在的社会竞争中,文凭、技术等的证书能在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就业的前提,是跟别人相考证比之下的优势,所以30%的人对 的欲望很强,20%的人较强,22%的认为一般,只有6%的人有没有都无所谓;

  (12)10%的学生很喜欢做作业,54%表示喜欢,36%表示不喜欢;

  (13)对于是否有学生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18%的学生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到考试就不用抱佛脚了;68%的学生在平时没有积累知识,在考试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很大功夫去复习;14%的学生平时都不学习,

  考试前很吃力;由以上情况的情况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学生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的;

  (14)10%的学生在平时学习和活动中做得很好,44%的学生能做到良好,38%的学生一般能按目标完成,8%的学生做得很差;

  (15)60%的学生能较掌握选修课的知识,40%的表示不能,所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对选修课比较重视;

  (16)28%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中能学到很多知识,26%的学生认为学到也用不上,38%的学生认为很一般;4%认为没有什么用和其他;

  (17)“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况”48%的学生表示很有兴趣,14%的学生认为无趣,30%的人认为不得不做,8%的人讨厌学习;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提高;

  (18)44%的学生有时候会制定学习计划,24%的学生很少制定学习计划,16%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6的学生有制定学习计划;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平时没有学习计划,浪费了很多该学习的时间;

  (19)10%的学生学习很努力,高达66%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14%的学生比较努力,10%的学生表示不努力;所以:在大学里的大学生学习自觉性需要很大地提高;

  3、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总体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1)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不是很重要的,但学习却有是在大学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只有不挂科就行了。之所以喜欢在九点四十分去上课,是因为大学生的学习氛围与积极性很一般,也就是说没有了像在高中那样,老师统一管理的情况;所以学生认为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明明知道学习也不在一时半刻就能学习学到,也要靠平时的积累;

  一、自身惰性;

  二、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自觉性不够高;

  三、是平时缺少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习惯。而且老师讲课讲重点或者只提及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学生自己去自学和挖掘新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从而感觉到迷茫了,故而也不喜欢做作业,不得不交作业的时候在找别人的抄,当完成任务就是了,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了。其实在大学里除了注重培养学习外,还需要培养其他能力。

  (2)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制定学习计划是必须的,平时要注重积累,不能光说不做。学习是很有用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选修课程也是可以掌握的。因为学习不单单是为了报答父母,也是为了自身成长和以后的就业,学习氛围是好的,别人左右不了自己,那些都是外在条

  件,所以从不逃课,考证欲望很强,对学习兴趣大,较努力学习,不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4、影响因素:

  (1) 自身原因:自身惰性,但一部分人却严格要求自己;

  (2) 受学习氛围的影响;

  (3) 受兴趣、爱好的主宰,追求的目标各有不同;

  5、总结和分析: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自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大学教育除了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自主性的特点,由于也要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故也呈现出专业性和综合性全面发展的特点。该学习什么,如何学习都靠大学生自身,有没有学习氛围也在于个人自身的看法。所以,大学期间除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合适的选修或其他方面的途径更好的发展自己。

【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03-17

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03-26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03-21

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01-21

学习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9篇)05-31

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08-02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5篇03-30

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5篇03-22

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4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