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优秀评课稿

时间:2020-11-13 11:33:02 语文 我要投稿

《抽屉原理》优秀评课稿

  廖老师上的《抽屉原理》一课结构完整,过程清晰,学生参与性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并学会了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首先,廖老师课前采用抽扑克牌魔术的.游戏导入,为学生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埋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中提出有关抽屉原理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有两张扑克是同一种花色?接着老师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吗?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不但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而且给予学生思维的导向,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抽屉原理作好了铺垫,。”

  2、借助直观操作经历探究过程。

  本节课教师组织的教学结构紧凑,实施过程层层推进,上得扎实有效。先用枚举举法,让学生把自己动手摆铅笔,并把所有情况记录下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接着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在大量的举例后使学生感知理解“铅笔比文具盒数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2枝铅笔。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抽屉原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动手摆,然后口头汇报自己摆出来的种类,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至少是“商+余数”,还是“商+1”个物体放进同一个抽屉,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互相争辩,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抽屉原理。

  4、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注重实效

  在学习《抽屉原理》时,把4枝我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再小组动手摆放进行学习和验证。因为有了前边的猜测,学生心中有了疑问再加上老师对合作学习要求明确,使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5、注意渗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教学中教师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中老师设置的教学例子如:在文具盒中摆放铅笔、鸽子回舍等,都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并反复强调“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事例中都是数学与生活的有效关联。

  6、注重向学生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枚举法、假设法之间的比较,让学生甄别。

  7、廖老师的教学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正是体现了我国古代道学派《老子》所说的“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的思想。

  本节课稍有不足的是教师的儿童语言相对少了一些,若能再给学生一些鼓励,我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些。

【《抽屉原理》优秀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材《抽屉原理》评课稿09-10

阿基米德原理评课稿11-08

桂林山水优秀评课稿08-31

课赛评课稿12-17

《亡羊补牢》评课稿08-06

《浮力》评课稿08-06

语文评课稿06-22

雨后评课稿04-28

《称赞》评课稿11-26

《白鹭》评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