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评课稿

时间:2023-05-17 15:03:50 蔼媚 语文 我要投稿

中位数评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位数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位数评课稿 1

  一、四点优势:

  纵观这三节课,本节课有以下四点优势:

  1. 主线——课堂主线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以“五位学生的身高数据”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这是一条明线。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才选择了“现场采集学生身高数据,并最大限度利用这一组身高数据,让这条“主线”贯穿一堂课。首先周老师以谈话的方式不留痕迹地收集了五位学生的身高,这条主线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兴趣,自然而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中位数,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情景。也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在导学过程中,又一次巧妙利用这条主线做文章,加上老师的身高怎样求中位数,减掉两个人的身高又怎样求中位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条“明线”而展开,有效利用了动态的生成,让生成价值最大化,让小资源发挥了大作用。这条主线挖得深,挖的透,用得好,用得妙。

  2. 暗线——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落实。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我们采用了“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按照“三

  段六步”的模式开始学习:三段即自学阶段,导学阶段,反馈阶段。六步:自学教材,提出目标,导学释疑,导学提升,小结存疑,反馈测评。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学生采取了“放手”的原则,“放手”但不是“放任”。而是 “学”“导”结合,有的放矢。首先保证孩子的自学时间,提供自学的方法:一看,二画,三思,明确自学的要求,最后检测自学的效果。在自学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孩子可能不会自学,有可能会泛泛地看书,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自学要求:根据目标,按照方法,自学4-5分钟,并告诉学生自学后会有检测,使枯燥的自学成为明确的自主。纵观一堂课,学生永远是自己在学,(带着目标自学),自己独立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在“讨论”、“交流”、“展示”、“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一条明线传授知识,一条暗线教会方法,这一明一暗两条线,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了学生。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

  3. “学”“导”结合—— 师生共同缔造课堂的精彩。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 “学”和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从《鱼渔的故事》导入,到学生身高的采集,再到后来重难点的突破,学生的“学”和老师的“导”做到了和谐统一,有机融合。小组合作交流时,周老师并没有忽略第一排的六位同学,而是和

  孩子一起交流,讨论,指导,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细心。当学生都认为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放过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区别” 这一实际应用上的难点,而是巧妙设疑问答:“怎么理解一般水平,为什么用中位数而不用平均数?”,当学生七嘴八舌说不清楚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而是请五位同学再次上台,直观呈现身高的差异,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水平即是大多数人的水平,引发数学思考,化“难点”为“亮点”?

  老师紧紧抓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进行解释:通过数据的增减变化,体会到平均数和每一个数据有关联,易受偏大和偏小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只和其中的一个数或两个数有关,不受偏大和偏小数的影响,所以用它来表示一般水平更合适。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 细节——关注细节,捕捉细节,课堂因细节而焕发生命力。

  这次赛课,我们共进行了三次磨课,每次磨课我们都收获不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捕捉课堂细节,成就课堂的精彩?这些细节,有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有课堂“意外”生成的,更有我们智慧创设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我们在设计第一次阳光检测单的时候,题目有点简单且梯度性不强,没有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自学效果,最后一道工资的题目,是在第一次上完课后,我们重新深挖了教材,对课本习题进行了整合和改编,团队成员一致同意不能脱离课本,用课本上的题目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对检测单做了第一次修改;第二次上完课后,我们发现并没有达到预

  期的效果,部分孩子出现了错误,认真反思教学设计和整堂课的流程,我们发现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铺垫,只有设计单数个和双数个数据的情况,而重复数字的情况是一个空白,没有充分的准备,哪有精彩的生成呢?所以对教案做了进一步的设计和修改,加进了“双胞胎”的例子(即重复的数字),有了这一情景的铺垫,到了第三次上课的时候,情景就有了很大的改观。直至今天,我们发现这一情景的创设还是很有价值的,大部分孩子理解并掌握了该知识点。第一次上完课之后,感觉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一般水平,经过团队成员的反复商榷,确定让初始的五位学生走上讲台,直观展示身高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一般水平即是大多数人的水平,化抽象为具体。

  检测之后,又让学生统计出自己的成绩,并算出这组成绩的中位数,再次利用中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重点,升华了主题。

  总之,本节课的优点、优势是明显的,不仅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求,即让学生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又让学生领悟了数学基本思想,亲历了一系列数学活动从而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这一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意义巨大。

  二、缺憾

  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由于本节课是在自主性模式下上的一堂课,达到了我们团队的预期目标。还有一些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在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时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凸显不够,老师个别地方重复的话语偏多,不够精炼,还有待改进,需要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有你们的陪伴,我们将走的更坚定;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也不再孤单;有你们的指导,我们将倍感温暖。

  感谢市教研室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团队赛课”的平台,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本节课出现的一些不足和缺憾,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三、措施

  1、要继续认真学习、领悟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做好课标落实工作。

  2、对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或经验,要认真总结、反思,不能让这次的“缺憾”成为永远的“遗憾”!

  3、要把兄弟学校同行们的精彩带回去,认真领悟,成就我们自主性课堂新的高效与精彩!

  中位数评课稿 2

  今天听了高老师课后,受益匪浅。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事实加深理解众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体会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各有所长,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从而使学生领会到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多角度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还是很不容易的。 高老师的这种设计能够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去发现,这一点很值得赞赏,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强调的还不足。从我个人角度,我认为开始对平均数以及中位数的复习还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我觉得赵老师选取的例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于例题中的主题图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赵老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较为轻松地认识了众数。在引出众数概念后,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愉快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到数学真的就在身边!各种真实的,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小组讨论中,提高了合作意识与参与能力。

  合理恰当的利用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注重的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以往的认知水平,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着三个教学目的展开

  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众数的方法;

  2、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特点,懂得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3、认识众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主题图谈话导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如何根据身高选拔参加集体舞比赛的队员”这一问题展开思考,说出方案,在小组讨论确定方案,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观察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感知在平均数和中位数不适合的情况下,出现了众数,认识了这一新的统计量——众数。并且在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的同时,也初步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本课在教学完例1,在练习的教学上力求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所以设计了大量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在学生身边,使学生得以联系实际,设身处地的去考虑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体会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既各有所长,也都有不足,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例如根据生活实际选择统计量和生活中的数学——均码的介绍等都让学生能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领会到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多角度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我认为有待改进的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成为闪光点,成为老师教学的突破口。

  (2)在课上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

  (3)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

  (4)教学语言,尤其是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准确。

  在今后,我将不断学习,以课改精神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反思教学行为,勇于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

  中位数评课稿 3

  今天我校开展了县公开课观摩课,在本次活动中,余老师所执教的《中位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广的是平均数,对平均数的体验也较多,但是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也就是出现极端数据时,平均数就不适合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时就需要用新的统计量,中位数便应需而生。在本节课中,余老师是通过“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什么是中位数→怎么找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何时用中位数”这条主线展开教学的,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从而明白中位数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学会从单一的平均数的评价到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现了数学的价值。纵观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比较中引入。

  在本节课教学中,余老师就以平均数为参照物,先让学生根据平均成绩来比较三年1班第一组与第二组同学的跳绳水平,第一组同学的平均数高,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一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好一些,接着余老师就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第一、二组的具体数据。在比较中学生们发现“第二组大部分同学的跳绳成绩要比第一组的好”,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发现这时用平均数来代表第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应该要用一个新的统计量来表示,这样中位数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了。然后,余老师再不断地引导学生比较中位数与平均数,从而得出“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该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而中位数并不完全是‘虚拟’数,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大小的改变,而中位数则仅与一组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较合适。这样地教学,不仅能够自然的从旧知过渡到新知,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位数”这个新的统计量。

  二、在语言中理解。

  数学语言:精炼,简洁,准确,要有一针见血的功效。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在本节课教学中,余老师不仅自己能够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基础上,学会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回答各种数学问题。学生不是一天学会表达的,需要教师假以时日,善于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其实质上是思维的训练。“什么是中位数?就是中间位置上的数,我们用这两个字来组词就可以了。”原来概念的建立有许多途径和方法,直观体验,归纳概括,也可以抓住字面意义来理解。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余老师独辟蹊径,紧扣“中”、“位”两个字,组词释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位数这一概念,使学生模糊的认识和语言叙述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清晰和简洁起来。我相信,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的“精髓”。

  三、在练习中发展。

  本节课,余老师还设计了找“从大到小排列好的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无大小顺序排列好的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找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三轮掷沙包,每一轮该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合适→读了‘五(6)班9名同学跳远成绩的中位数是2.59米’想到了什么?”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练习,能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既有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这样,通过具体实例,从不同角度考虑集中趋势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平均数、中位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使他们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余老师能够善于利用每一组数据,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明了何时可用“平均数”,何时可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为合适。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所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同时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中位数评课稿 4

  谢老师的《中位数》一课以“引发冲突”、“引导估猜”、“引进新知”、“引领建构”的有序教学流程为载体,努力追求教师的价值引领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教学诸要素在和融共生中最优化地促进了学生数学认知、情感和思维的和谐发展。本节课很好的体现了如下几点:

  一、在认知冲突中生成。

  数学教学要“抓住数学知识发生的本源”,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据此猜想、推理、判断,产生新知”。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而且建立了一般的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平均数大小关系的经验。课堂一开始,教师先引导学生猜一猜:“跳绳比赛的某个小组一共有9人,平均成绩是117下,王明同学的成绩在这组中排第三名,猜猜看王明跳了多少下?”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所猜的数都比平均数要大,而当成绩公布后,学生惊讶地发现王明的成绩虽然排第三名,但却低于平均数,认知冲突自然产生;进而产生“为什么王明的成绩排第三名,但却低于平均数?”这一有价值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不难发现是因为182和170这两个极端数据拉大了平均数,平均数不能代表这组男生跳绳的整体水平;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那用哪个数可以代表这组男生的跳绳水平呢?”接下来揭示中位数的意义就显得水到渠成。这一教学设计教师努力让学生亲身经历“认知冲突————否定————建构新概念”的探究过程,感受到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着力体现“找准起点——打破平衡——促进发展”的教学思路,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在反复比较中感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感悟”是学生很重要的学法之一,有些知识和技能不是老师教会的、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学生亲身慢慢“悟”到的。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本节课中不急于求成,而是引导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感悟,让学生在多次的比较中感悟到“当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用中位数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合理性:比如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比较:

  1、先引导学生把王明的成绩与平均数作比较,发现“王明同学的成绩在9人中排第三名,但比平均数要低”为突破口,学生初步感觉到矛盾的存在;

  2、当中位数揭示后,教师再一次引导学生以中位数102下为比较标准,评价一下各个组员的成绩在这组中的位置,让学生在充分的比较中感悟到用中位数来代表这组男生的整体跳绳水平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的两次比较,使得学生的感悟由浅显逐步走向深刻。

  三、深研教材活用教材。

  在本节课中,探求中位数的方法是一项技能,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教师没有直接用教材上的例4,而是设计了一个男女生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多组数据中探索、掌握找中位数的方法,这是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基础上的一次成功、高效的尝试,主要分成如下的几个层次和学生展开学习:

  1、如果一组数据(奇数个)已经排好了序,找正中间一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如果一组数据(奇数个)没有排序,先排序再找正中间一个数;

  3、如果数据的个数的偶数个,先排序,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热闹的比赛背后学生有错误、有疑惑、更有思考,当学生走进教师预设的“陷阱”而犯错后,再自主发现并概括出找中位数的方法。我们相信: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学生的学习也更高效!

  四、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本节课强调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从而实现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一目的。在本节课中,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比如:“王明在9人中排第三名,但是成绩却低于平均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把极端数据182改成190甚至200,你认为平均数会不会变?中位数呢?”“20明明排在正中间位置,为什么不是中位数?”“如果H飞机不飞,用什么数表示其余7架飞机的飞行时间比较合适呢?”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能够思维飞扬、智慧交融,给这节课增加了浓浓的数学味。

  总之,本节课激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动心”;组织观察比较,让学生“动眼”;重视课堂交流,让学生“动口”;问题引领思考,让学生“动脑”,努力追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和济共促,最终达到了和谐和高效的双目标的实现。

  中位数评课稿 5

  今天有幸听了市骨干教师衣老师的一堂关于《中位数与众数》的数学课,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说说我听了这节课的体会。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出奇制胜”,呈现出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材料,才能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索和创新。而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送课老师能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情景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领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精彩纷呈,尤其是“以人为本,巧妙地将课堂变成了生活的缩影,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我印象深刻,现从学生所得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1. 以生活为切入点: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同学们去过那些超市,想了解员工的工资吗?”并在 “平均数”、“中间数”的教学环节中,都以这样的形式展开学习,例如:出示 “联顺超市员工每月工资表”,理解平均数; “一则招聘启事”,理解中间数。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在课堂中学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2.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例如:用完整的话介绍“员工工资情况”或“你认为用哪种数计算比较公平?为什么?”学生侃侃而谈,培养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看板书谈一谈对“中位数”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内化了文本语言。

  3.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合作商量,理解“中间数”、“众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和老师由说说看看到排排算算的过程,是一个由 “易—难”的过程,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螺旋上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兴趣越浓,他们的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技艺、联想等治理活动就越有成效。富有情境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不断建构一方美丽的精神乐土;富有情境的课堂,能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绚丽的花朵;富有情境的课堂,能让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涌动。以上是这堂课中我从学生所得的角度收获到的一些新理念,谢谢大家!

  中位数评课稿 6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聆听了吴老师《中位数》一课, 觉得吴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很到位,展示了一节有生活情趣、有思维含量、有显著效果的好课。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采用数形结合的策略。

  吴老师在教学中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展开教学,结合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更有效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但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例题时,如能把乙公司的数据也以条形图的形式出示,再进行反复对比并追问:甲公司受里面偏大数的影响不适合用平均数,那乙公司可以用平均数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总结:什么时候适合用平均数,什么时候适合用中位数。让学生明确这一原则,带着这一原则去完成下面的学习是否效果会更好。

  二、在反复对比中加深认识。

  吴老师在练习中通过连续改变数据,从一组数据中没有极端数据时,用平均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是合适的`,到有偏小数的一组数据再到有偏大数的一组数据,让学生明白当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时,由于平均数接近极端数据,因而不适合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了,使学生在反复对比中不断地、强烈地感受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相同之处和区别,从而加深对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认识。

  三、例题设计的层次性。

  从奇数个数据组到偶数个数据,从有顺序到打乱顺序的,层层深入,这样的设计有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了求中位数的方法。

  中位数评课稿 7

  蔡老师的《中位数》这节课都是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形式进行,经我们三年级数学科组讨论蔡老师这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知欲。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蔡老师利用生活情境为例,出示百货公司员工的工资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用平均数已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激起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此时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数来说明“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会更好一些呢?”从而引出“中位数”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新颖。

  二、教学过程思路清晰。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求中位数时,数据应该排序的方法。

  三、练习设计的有一定的梯度。

  从课堂练习看,体现蔡老师精心设计练习,从奇数个数据组到偶数个数据组,按顺序到打乱顺序的数据,练习内容层层深入,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了求中位数的方法,双基落实好。

  中位数评课稿 8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胡老师安排残运会游泳比赛的预赛成绩的小组平均分导人新课,采用让学生猜测“哪一组进决赛的人数多”的策略,来揭示“平均数”在统计中存在的`不足,导出“中位数”建立的必要性,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再利用决赛成绩,教学了数据成双数时的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很自然。

  接着,胡老师安排了另外一组材料,来组织学生比较“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点,我认为没有必要。只要在预赛的两组成绩上,加以引导和归纳,完全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在预赛成绩中就有一个极大数8.25。把具体数据转化为条形统计图的设想很好,但是,课中显然没有预设好教学策略,显得有些模糊,没有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在练习设计上,应当适当减少已经排序的练习,添加让学生自己排序的练习,增强学生的排序意识,这是“中位数”的意义的再现与学生的体验活动之一。

  保留意见:我认为从游泳比赛的预赛成绩到确定决赛名单,是一个择优选拔的过程,实际操作上的统计活动过程中是用不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所以,建议更换其他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材料,以体现统计的现实意义。

  中位数评课稿 9

  20xx年3月24日(周二)上午听了林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她的成长很快速,比起上学期我听她的课的感觉好了许多。这节课她上课思路很清晰,提问也很有技巧性。

  引入:她先提问,同学们,在小学的时候你们学过了中位数和众数,你能说说你对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吗?让学生讲,让学生说。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再进一步了解这两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如何选择。在对课后的'练习第61页的第3题,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对表格的理解她这样问:你能还原数据吗?此题是道易错题,如果学生对频数不能清楚的理解,那这道题就很可能出错,如果学生能还原这些数据那么解答此题就再无障碍,所以林老师的这一问,正中要害,非常得当。

  一点点遗憾:就是对书上的例题中第(2)小题:作为一般技术员,若考虑应聘该公司技术总部门工作,该如何看待工资情况?

  这小题林老师处理的还不是很到位,没有很清楚的告诉学生这类题分析的技巧。

  中位数评课稿 10

  “中位数”是六年级教材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到: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仅能用“平均数”来反映,在一些情况下,“中位数”能更合适的反映出数据组的一般水平。同时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根据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结合三维目标,我这样展开教学:

  (一)以“平均数”为参照物,体会“中位数”的意义。

  出示羽毛球队7个同学的身高情况,提出“用什么数来表示7个同学身高的情况?”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回顾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然后提出“如果换一名队员,把最高的换成世界冠军林丹—身高185cm,现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又是多少?”学生计算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平均数上升了、变大了),再次提出“用什么数来表示7个同学身高的情况更合适呢?你能选一个数吗?”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寻找到的这个“合适”的数正是——中位数。如此的教学设计学生没有排斥、否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而是能站在更高层次分析数据,从而体会中位数的合理性。我想这也是新教材安排学习的中位数的目的吧!

  (二)提供适度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我继续利用这组数据,提出: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中等个),中位数是多少?让学生自己尝试找中位数,体验求中位数的方法,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数据个数分别是奇数或偶数时中位数的值。

  总之,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探索中位数的计算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中位数评课稿】相关文章:

中位数评课稿11-08

《中位数》评课稿07-21

《中位数》评课稿通用01-02

《中位数》评课稿5篇11-10

《中位数》评课稿(5篇)11-10

《中位数》评课稿(通用5篇)12-19

五年级数学《中位数》评课稿07-24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课赛评课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