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心理学解释

时间:2022-06-25 18:48:02 心理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礼的心理学解释

  中国人历来崇尚礼尚往来。平时遇上朋友生日、结婚、乔迁之喜,等等,难免不了要送礼,尤其在一些传统节日里,人们更是想通过礼物来表达自己的谢意、情谊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增进双方的感情。

送礼的心理学解释

  可是,送礼也是个技术活。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钱包担忧,还要为挑选礼物而绞尽脑汁:送轻了,怕被人瞧不起;送重了,自己的钱包又瘪了。最为关键的还是,你煞费苦心挑选的东西,到最后人家根本就不喜欢,这可真是“赔了银子又折感情”了!

  洞悉别人的心思

  那么,究竟该挑选什么样的礼物才会让对方欣然地接受呢?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为我们科学送礼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研究人员对结婚事件的送礼者和收礼者进行了一项实验,要求送礼者要么从对方提供的清单中挑选礼物,要么自己选择礼物。结果显示,送礼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自己选择礼物,而不从清单中挑选。同时,对收礼者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收礼者对收到自己清单上的礼物更满意,认为这是送礼者细心周到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研究人员又对送礼者和收礼者的动机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有些送礼者觉得只要是送礼物,无论是不是对方真心想要的,收礼者都应该会高兴;还有些送礼者认为送对方清单上的东西,会让收礼者觉得自己图省事,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挑选有意义的礼物,显得自己没诚意。所以,送礼者情愿自己去挑选礼物而不愿按清单去买。

  可以看出,送礼者的出发点更多的是想让对方收到礼物时的惊喜程度最大化,而不是收礼者本人的满意度。

  但收礼者则恰恰相反,收到自己想要的礼物时,会觉得送礼者真是细心周到,积极关注自己的需要,并做出了及时的反馈。如此说来,收礼者最好能表露自己的心声,送礼者最好能按照对方的心愿购买,这样彼此就都能称心如意了。

  但中国人一向讲究含蓄,要收礼人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想要什么,怕是难以启齿。其实这也不难。只要送礼人在充分了解对方,以及关注对方喜好、生活习惯等基础上,投其所好,往往那种“想人之所想”的礼物是最合收礼人口味的,也许这样还能让收礼人感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哩!

  惊喜制造有风险

  可见,送礼者总是想给对方制造点意想不到的惊喜。殊不知,人的大脑其实并不一定喜欢“受惊”,美国一所大学心理系的研究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在实验中,电脑屏幕上会不断出现一些动态的字母,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们从这些字母中识别出字母“X”,同时也随机展示一张怪异的人脸来“惊吓”他们,并利用脑电波仪器来观察他们大脑的活动。结果发现,这些参与者在受到“惊吓”后,识别字母的正确率下降了,直到他们习惯了这张“人脸”后,正确率才得以回升。

  研究人员认为,在识别字母“X”与人脸干扰时,志愿者的大脑里有一个叫做额叶的区域会被激活,这个区域的功能主要是协调不同的注意力,保证多项任务顺利进行。而“受惊”后该区域的工作负担加重了,大脑就会出现暂时的空白情况,导致无法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由此看来,“惊吓”,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压力。

  也许你会疑惑了,那要是经历意外的好事呢?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赌博游戏中,如果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参与者在决策时会变得更加保守。让人费解的是,不仅是意外的输钱让他们变得保守,甚至是意外的赢钱也会使他们保守。

  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认为,意外的事情会让人们停下来,重新审视周围的环境。因为由意外引起的“受惊”,很可能是因为人们目前所经历的事情与心理预期不相符,而产生了心理落差,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预测失灵”的体验。要是这种体验不断增加,就会导致自我怀疑感的增强,所以,人在决策时才会变得更加保守。

  这么说来,送礼者想给对方制造点惊喜并非完全是受到欢迎的。如果一味追求惊喜,那么给对方带来的只是“惊”,而非“喜”。所以,与其伤透脑筋制造惊喜,还不如投其所好要更保险!

【送礼的心理学解释】相关文章:

赏罚的心理学解释06-28

成语背后的心理学解释07-03

心理学怎么解释紧张04-01

心理学怎么解释紧张06-30

梦见灯笼的心理学解释07-04

阅读障碍的心理学解释07-03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07-02

恋爱用心理学怎么解释06-28

心理学解释什么叫做会说话11-04

从心理学解释你的压力从何而来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