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

时间:2022-07-13 20:44:36 人力资源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

人力资源有点像内部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那么,HR针对的客户就是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人力资源部门掌握着很多的管理平台,制度、手段和工具,这便是HR的产品。

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

人力资源部门似乎永远都和职能部门纠缠在一起,也难怪,无论从历史沿革抑或职能属性,即便“业务伙伴”的呼声甚嚣尘上,它也未能摆脱“ 支持部门”的尴尬角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即HR自身就出现了问题,起码在自我身份认知这一层面没有多少突破。本文就是从这一要点出发从商业的角度解析员工需求,从而让企业和HR在员工管理这一关键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

一个不难理解的事实是:人力资源有点像内部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那么,HR的客户就是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人力资源部门掌握着很多的管理平台,制度、手段和工具,这就是HR的产品。

既然HR的角色变成了供应商,那就有理由分析一下我们的客户员工,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这些需求在此前有没有人研究或进行过分析归类?以及,如何通过员工诉求提供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或生产力的提高?

员工的三种诉求

事实上,关于员工的诉求分析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只是它并非基于人力资源部,而是为了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1979年10月,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东京理工大学教授守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发表了《质量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Motivator and Hygiene Factor in Quality)一文,第一次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入质量管理领域,并于1982年日本质量管理大会第12届年会上宣读了《魅力质量与必备质量》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Quality的研究报告。该论文于1984 年1月18日正式发表在日本质量管理学会(JSQC)的杂志《质量》上,标志着守野模式(Kano mode1)的确立和魅力质量理论的成熟。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因素的基本要求。这是顾客认为产品/服务“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也可能不会因而表现出满意。

期望型需求是顾客的满意状况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关系的需求。期望型需求没有基本型需求那样苛刻,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水平超出顾客期望越多,顾客的满意状况越好,反之亦然。

相较前两种需求而言,兴奋型需求是不会被顾客过分期望的需求。但兴奋型需求一旦得到满足,顾客表现出的满意状况则也是非常高的。对于兴奋型需求,随着满足顾客期望程度的增加,顾客满意也急剧上升;反之,即使在期望不满足时,顾客也不会因而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意。这要求企业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顾客产生惊喜。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首先要全力以赴地满足顾客的基本型需求,保证顾客提出的问题得到认真的解决,重视顾客认为企业有义务做到的事情,尽量为顾客提供方便。以实现顾客最基本的需求满足。然后,企业应尽力去满足顾客的期望型需求,这是质量的竞争性因素。提供顾客喜爱的额外服务或产品功能,使其产品和服务优于竞争对手并有所不同,引导顾客加强对本企业的良好印象,使顾客达到满意。最后争取实现顾客的兴奋型需求,为企业建立最忠实地客户群。战略HR的切入点?

严格来说,“KANO模型”不是一个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模型,而是对顾客需求或者说对绩效指标的分类,通常在满意度评价工作前期作为辅助研究模型,“KANO模型”目的是通过对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区分处理,帮助企业找出提高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切入点。“K ANO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一般不直接用来测量顾客的满意度,它常用于对绩效指标进行分类,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层次的顾客需求,找出顾客和企业的接触点,识别使顾客满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将三种不同的员工需求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还是件新鲜事儿。在韬睿惠悦人力资本咨询、中国区首席顾问袁凌梓看来,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很少有企业运用过这一理论,大家比较多提到的是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即双因素理论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诉求,根据这些诉求去发现和提取一些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

“过去企业越来越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现在企业会根据员工群体进行区分,进行差异化的管理。”袁凌梓分析认为,随着这一趋势的推进,企业会考虑年轻员工、中年员工、老员工,或者是男、女员工的分别需要什么。HR会根据员工差异度去思考差异化,更加细分。

包括袁凌梓在韬睿惠悦内部讲这一概念时,公司员工也给出了极大的兴趣,然后会有HR跑去跟她探讨作为他们这样的一家外资,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咨询公司,员工兴奋需求是什么?

“这看起来很有意义,并且可以让HR变得更加主动。”

显然,细分员工需求的理论会对保留和提升员工绩效带来帮助。尤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是一个鉴定的过程,很多制度建立是鉴定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如果你没有建立起满足员工基本需求的一个平台,你也谈不上期望型需求的满足,你更谈不上有时间去分析哪些是基本型需求,哪些是兴奋型需求。

“我觉得很多企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样的分类,他们可能有相应的区别,但是没有提供相应的产品,因为基础还不够好。”袁凌梓强调。

换言之,这个应用性会随着人力资源制度的完善,和对于员工诉求最精准的把握,逐渐朝着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诉求方向发展。HR需要思考的是,我做的这些工作满足了员工哪些需求?为企业带来的回报是什么?这就有可能将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做定量分析。我们提到人力资源的变革,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指标,也就是量化指标。

作为CEO,他要知道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和薪酬是基本生产力,如果提供额外的培训,企业的生产力能提高多少?

回过头来看,KANO模型运用到人力资源,本身就带有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如果你把员工当成客户对待,你思考的方式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还有,KANO模型背后,是从业务的角度去了解员工需求,这也是一大进步。


[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相关文章:

1.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

【HR转型先从了解员工的三种需求开始】相关文章:

大三开始想考研的事,但先从那开始准备呢?07-11

7天摄影入门 首先从认识摄影作品开始07-09

浅谈让HR了解你跳槽的真正理由07-09

HR经验谈:三种实用调薪方法07-10

HR如何激励员工07-11

人力资源部HR了解公司各个岗位吗?07-10

HR如何应对员工离职?07-12

HR问:“你对我们公司有过了解吗”,这样回答才完美!03-23

HR宝典:冷静面对员工辞职07-12

控制员工离职:做个合格的HR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