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的故事评课稿

时间:2024-04-18 17:02:22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树的故事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1

  于老师执教的《大树的故事》给我启发很大,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一开场于老师就用“手”的谜语牵住了孩子的心,从而巧妙的引入课题,用他那娴熟的美术基本功现场画了一棵树,既引导了学生如何去画树,又为创设情境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接着又以游戏的形式创编了有趣的故事,意在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随意创作。而“树王”的一系列“变化”取代了我们平时常见的欣赏套路,使学生更有兴趣去看,去分析,去比较。最终,又巧妙的把孩子们的作业制作成了《大树故事集》,真是设计有心呀!

  每一环节的情境创设如流水般自然而然的'呈现,教的顺手,学的轻松。

  二、“孩子王”的教师定位

  “树王”这一教师角色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没有了戒备心理,一切都是自发的,自然的,自觉地。孩子们自然胆子也大了,敢说敢做,而于老师则充分给孩子机会,让他们粘贴树叶,表演故事角色,交流自己的看法,上台涂画等等。师生成为了交流的好朋友,幽默使于老师走进了孩子的心,和蔼可亲成为师生沟通的润滑剂,不断的推动着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会喜欢这门学科,会很主动的努力学好。

  三、重新回归美术教材

  纵观各种美术赛课,一般都把教材挖掘的很深,教师补充的内容很多,很宽泛,一节课的容量也很大,学生忙忙碌碌,学到的知识固然很多,但也累的不轻。而于老师则从教材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书中学生的作品成为重点分析对象,让学生感觉知识就在身边,榜样近在咫尺,他们也有了画好的动力。

  四、美术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很重要,特别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于老师很重视这一点,他很细腻的在整节课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构思构图,色彩的运用,造型的手法等,都是手把手的交给学生的,让不会画画的学会画了,让不敢画的能动笔了,让会画的画的更好了。这样,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

  这节课还有很多优点,既然我看到了,学到了,就要去践行,回归本真的美术基础课堂。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2

  在教学大练兵的听课中,有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二年级的美术老师侯的一节美术课《大树的故事》。这是第一次听低年级的美术课,才发现原来美术课的魅力如此之大,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语文数学科目相比截然不同。课程的内容丰富有趣,新颖生动,别开生面。

  首先从备课,道具准备来看,候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所带来的形式美感。侯老师的`教学备课笔记我翻阅过,工整娟秀的字体,每一个设计的环节都注明了老师的思考,尤其是制作的充实的课件更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了每一堂课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这对于我们这些任教主课的老师来说不得不钦佩之极。

  而且她还能够抓住学生活泼、好动心理,利用生动的故事作为导入,在课的一开始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里,为整堂课的集中进行提供了一个前提保障;在新授部分,用了对比讲授法与演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画,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路渐渐清晰;丰富有效的教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极展示了教师的基本功。

  这堂课她还树立了学生主体理念。老师在指导学生画画之前,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创作的方法,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往往事半功倍。尤其是候老师在黑板上信手拈来的绘画作品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是最大的,成功的和学生一起互动。

  这堂课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了现在素质教育尤其是美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熏陶,是任何一门主课都无法比拟甚至超越的,在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性极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学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相关文章:

《天鹅故事》评课稿03-16

小木偶的故事评课稿03-01

邮票齿孔的故事评课稿05-30

《邮票齿孔的故事》评课稿05-09

邮票齿孔的故事评课稿06-04

《天鹅故事》评课稿3篇03-16

《邮票齿孔的故事》评课稿03-15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渔夫的故事教学评课07-02

“比”的评课稿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