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

时间:2023-08-18 12:39:27 文化 我要投稿

读《文化苦旅》有感优选【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文化苦旅》有感1

  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被沉重的历史笼罩,被岁月的文化熏陶,仿佛那一处处的古迹在过往中酝酿出了一种经久的苦涩,那么鲜明,于是也该平一平心,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题记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个人的旅程,没有太多浓重的色彩,就这么走着,去到一个充满古韵文化之地,感受时光变迁的痕迹,文化的熏陶。

  当那些繁华过后的寂寥,文化背后的故事,历史的沉思掺杂着你的回忆而涌现出一种复杂情感时,便会体会到一种别致的情。我知道此时我的心境正是余秋雨当年的心境,但是他却是已经真真正正地进行了这样的一场旅行。

  轻轻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体会,也不再是当时懵懂无知地沉浸于景的浅思维,只觉得淡淡的愁绪与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在心中挥之不去。或许这就是所有读者的感慨与共鸣吧。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到温婉柔丽的江南小镇,从绚丽的敦煌壁画到荒芜的废墟,余秋雨一直都在追寻着古人的足迹,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山川万里,似锦繁花,无一不可入题。他不是凭空而论,而是对国内外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由心撰写。他写出了这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纠结,写出对文化的思考,也就是这样,文化苦旅才是为我们所钟爱的吧。文化苦旅,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文词。它所承载的,是夹杂在旅途中的欢心,喜悦,澄澈,又是哀伤,反思和沉郁,种种情绪交错相融汇成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却又复杂鲜明的字眼“苦”。何又为苦,是旅程苦,文化苦,还是历史苦,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无法知晓。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远。

  淅淅沥沥的风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样,混混乱乱的风尘换来了如今的耻辱。这一切源于愚昧无知。在百年前,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了如此让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只是个农民,却摧毁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画,损毁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车车的流失,换来的`只是极少数为他所用的钱财,留下的只有那么丁点让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无知而粉碎,应该憎恨还是可怜?”我好恨!”这是余秋雨发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专家在恨,或许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么?不华丽却涌自肺腑。要责备吗?或许不用,因为国人仍在努力,拨开乌云,让世界都知道中华文化的价值。

  这一段旅程艰辛如此,其他古迹却又是另一番风采。静谧优雅的江南小镇,恬静的阳关雪,还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的景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的情节,“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轮廓。曾经的文人墨客书写过的诗句,那些满含的情感是否犹存。静听着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风声鸟声,是否依旧能感受到那种久远

  文化,文化,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词,现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可以让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宽心了。而我们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种汲取文化的过程。在这个夏季,文化苦旅让我明白了文化,学会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余秋雨告诉我们的是那中国文化落在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大地上的真实的步履。

读《文化苦旅》有感2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是余秋雨说走就走的苦旅,这异常艰难的文化之旅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那一处处神韵醉人又神秘的古迹背后,人性的深层蕴藏给我内心的震撼是强大的。

  起始我读《牌坊》《寺庙》《信客》,并未感受它的“苦”,只是感到绵绵的文化传承,潘木公传承给善良的石匠,美丽的女教师传承给乡村纯真的'孩子,老信客传承给年轻的宋达,但这就是余秋雨全部文化苦旅的起点,他在“如梦起点”这章以大多童年的眼光展望,将来以成年的目光和脚步踏上苦旅。

  中国之旅是作者将中国各地相连接,记叙许多文化遗址,无论清新淡雅的南方,还是壮阔旷达的西北,这一章让我认识了王圆箓和令我想不到的崭新的苏东坡,在遥远神秘的敦煌莫高窟与王圆箓的关系难舍难分。我曾经目睹过莫高窟的真容,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几近一半的壁画被破坏,盗取。丰富的莫高窟文化在“流血”,美丽的敦煌在“流血”,如今我们都埋怨王圆箓无知的行为,竟将文化瑰宝以三十英镑卖出,可他却只是一个无知、愚蠢、讨饭吃的平民而已,又有什么方式来阻挡他们呢?只能感叹古代的中国惨淡、柔弱,而这经过千年起礼的莫高窟怎么能不看破这一切,他害怕,多少眼睛虎视眈眈,他害怕,怀中的宝物一件件流失。“冒险家”们纷至沓来又满载而去,它只能无声哭泣……

  苏东坡算得上是历史的传奇人物,是宋代时的“大明星”,但他任杭州知州时,没有陶醉于美景之中,是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他率先意识到西湖的重要性,拯救了“人间天堂”,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这起事件使我真正见识了舆论的力量,足以压倒一切清白的事实,而官场失意激发了苏轼千古杰作的灵感。

  “时间与文学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们中华少年应像秋雨先生如此,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曾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没有好好去实践过,今年暑假趁着学院的读书月的动力就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问古今同,莫忘语言一。博大厚浑,诞于孔子庄子,精妙含芳,李杜灿烂纤诗。黄沙漫卷丝绸路,难吞华语细细。驼铃缓摇响中外,并随华语袭袭。记否,塞北沙场,母语唱为泪。记否,江湖草泽,母语吟为词。若留于异国,勿忘故乡家族缕丝。纵漂泊流浪,岂离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时空越历史。众湮没,惟华语传今日。国人口齿噙香,轻吐,托起广博文艺。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味。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天一阁”的描写。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应该得好好感谢他们父子两为中华文化瑰宝所作的贡献,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有民族历史责任感才得以让华夏文明代代相传,一脉相连,经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婪官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利益竟不惜牺牲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华夏很多文化瑰宝就是因为这些人以贱价流失于海外,现在国家每年都要花巨额资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哎,有时候想想真是国家的不幸,历史的悲哀。咱们民族的瑰宝岂容他人践踏呢?一直以来都蛮喜欢看《国宝档案》,每当看到这些节目就有一股愤怒感,一方面为国宝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为曾经那些盗卖国宝的人感到无比的厌恶和不屑。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婪官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读《文化苦旅》有感4

  有一本书,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读之;有一本书,你不能任之尘然,漠然无视,这本书不仅让读者在美妙的文字中畅游文化意识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对古人古迹悲剧的同情和愤懑中,在历史深重的叹息中,给读者以启迪——珍惜中华民族这壮美的河山,珍惜经历过风雨洗涤的灿烂文化,珍惜来之不易的现代文明生活,这便是《文化苦旅》。

  与其说这是一部山水游记散文,不如说这是一段历史文化的描述,余秋雨先生凭着自己丰富的文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写出了历史的悲叹和一个人对世态的思考,我合上最后一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这本书中不仅仅学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纳了其间深刻道理和奋进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喷涌的,惋惜于历史对古迹的破坏,愤怒于历史对部分文化摧残的同时,也坚定了文明在变化、发展、创新中得以延续的信心。

  关于作者——余秋雨先生,是存在争议的,但我想一个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重要遗址,不顾生命危险考察和保护古迹的人,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迹遭到破坏的悲哀。《牌坊》中犹如天使般圣洁的姑娘在种种期盼中安详逝去,《宁古塔》中流放的文人,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将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证制度会随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的趋势,体现古人古迹那顽强的生命意义。

  作者笔下的古迹是倍受磨难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画被肮脏的石灰刷去,精致的塑像被无知的铁锤敲毁,奥秘的藏经洞被粗暴的刨开,最富智慧的经文被转移,读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这是历史在叹息,历史在流血呀!

  作者笔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残的。《黄州突围》中苏东坡的悲惨处境让人难以想象,在毕世皆浊的年代里,苏轼的才华被埋没,“马台诗案”将莫须有的罪名硬套在这个文弱诗人的头上,使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才情,虽然没有阻止他对诗的创作,但毕竟对诗坛造成一定的损失,我分明听到历史在叹息,沉重地让我喘不上气来。

  无论是对古人还是古迹,历史的叹息实质上是对中华文明损失的叹息,《风雨天一阁》遭受的何止是风雨?是书籍的丢失,文化的遗弃。《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叹巴金的惨境,他还叹惜文革对知识的亵渎,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尽管经历了历史中的各种磨难洗礼,但风雨过后总是彩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历史舒展开眉心,历史已经叹息千年,我们应该有所改变,不让历史重演,保护好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让祖国山河更加壮丽,文化更为灿烂。

读《文化苦旅》有感5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图书馆借阅了余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这是一本优秀的散文集,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古迹和人文历史,给我们展现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奋斗和心酸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书中写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画是能工巧匠花费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当时,这些壁画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纯粹是出于艺术的`追求,让我们感到惊叹不已。

  余秋雨先生还写到了江南的风物,让我们看到了秀丽的江南风景和婉约的江南之美,留念于书中。

  读过这本书,我不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被作者优美的文笔感染了,这对于提升我的散文写作能力帮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荐给每一位中小学生阅读。

读《文化苦旅》有感6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光阴。

  苦,文化之苦旅,思,历史之长河。一提笔就感受到岁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句话出自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游记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找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我们,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仿佛看见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敦煌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这里有美丽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二、风雨天一阁

  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诺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气的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终,便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沧桑的历史。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文化悲剧,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地随之惆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有光有阴,光而不耀,阴而不沉,是为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7

  每个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许面对的会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不会有归途的长路,总觉得通往远方的终点会有幸福存在,所以就会走,会想去追寻幸福的所在。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雨或许已然厌弃了世间浮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于是,在他褪色的青衫里,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现吧!

  我跟随着他的脚步也在找寻。从辉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莲洞,从静若处子的西湖到气势磅礴的都江堰,他走过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当看到道士塔时,他发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斜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的感叹。在看到莫高窟时,他发现“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这里的雕塑,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于是他被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震惊了。

  走到阳关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了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渴望成功,渴望万众瞩目,真正得到后却发现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会后悔,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会构成我们到头来的自我嘲弄吧!余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走过了白莲洞“宏大的世界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这样,我跟随着他一路旅途走过。

  从《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点,人要到达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会有喜悦,但挫折也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一种过程,一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过程,他会在生命中沉淀成一种更为广博和荒凉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我想我也不会退缩。

  因为不会退缩,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脚步,并愿意追随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读《文化苦旅》有感8

  对于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为有的散文太散,总会把人的思绪也弄散,看了只会把自己围在层层围城里,却始终领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次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其实是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其实都是介绍我国的一处处风景名迹和一些人文古迹,说它是游记,看了却没有让我感到游玩的悠然,反而让我觉得沉重,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处。《文化苦旅》当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篇《牌坊》仅仅是给予我个人最深感触一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余秋雨在书的自序说:“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对于封建礼教束缚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们印象中,牌坊总是娴静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头,却锁着一种贞洁,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从四个部分来讲的,首先是从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回忆来引起牌坊的话题。孩子们对牌坊的好奇,引导着孩子们去打探关于牌坊的消息,却只得到小贩的嘟哝和婶婶婆婆们的恶骂,他们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来,然后第二部分话题转到了“尼姑庵”,主角变成了“尼姑庵”里教书的女教师们,文中通过写了孩子们与女教师们的互动,例如:孩子们初见花圃时,女教师们对孩子们的郑重叮嘱和女教师们拿着绣着成对的鸟的绣巾时的害羞,都体现了女教师们对生活的憧憬和无奈。第三部分则是着重描写女教师们的言行,在这当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如她们喝水动作的描写:笑一笑,转过脸去,再呷(ka)一口,然后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绢,抹一下嘴唇。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师们的出身。并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师在见了一个来尼姑庵的男人后自尽的事情,来解释文章开头盗墓的老头所说的那句话:“这些女人说是死了,坟里常常没有。”原来,这些女教师是在大户人家里死了丈夫之后,为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杀”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于亲情或其他原因,他们的父母不愿让他们真死,可是,碍于封建伦理道德,他们又不得不死,于是,造了个假牌坊,送他们到偏远的尼姑庵。最后一部分,作者通过《热冰》这一个故事来质问:“我的家乡为什么有这么多不透明的顽石呢。”又怜悯地问:“我的女教师们,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们送进冰块。”

  这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探索牌坊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旧时代中国女性命运的悲哀。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视。文章并没有鲁迅先生笔下描写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语,但却同样能带给读者同样的悲怆。

  看完文章后,只能让人感叹:一座座牌坊,安静的立着,以控诉者的姿态,向世人幽幽道出历史的愁怨。

读《文化苦旅》有感9

  自从我上初中以来,从来没有在随笔中写过读后感之类的文章。然而今天,我思考良久,终于提笔,郑重地写下这个题目。我写文章总是随心所欲,东拉西扯,权当发表一下看完书的看法吧。

  首先这个题目就把我难住了。想来想去,我惊异发现,余秋雨老师取得名字真是太棒了,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概括。我想了半天,怎么也跳不出“文化”二字,没办法,凑合着用吧。

  文化千年。中国是千年的古国,我们的民族,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一代代传了下来,历经千年。到了我们这一代,中华民族的古国文化快被现代人渐渐遗忘。那历史的残骸,在风中化作尘土。

  所幸,我们还有余秋雨,还有《文化苦旅》。读者它,我游走在中国大地,去探访一处处古迹,一个个故址。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沙漠里的月牙潭、阳关冬天 的飞雪、天一阁里的珍贵古籍,都在我的眼前浮现。中国大地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已处处留下先辈的足迹。那些文化古城,在前人诗词的描绘下,成为后人心中的圣 地。那些从小耳熟能详的词句,把千里之外的古城变成了我们的故乡。

  真的很感谢余秋雨。他唤醒了我的记忆,我从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纵使我们的民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的文化历经千年,已然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那种毫无理由的民族自豪感,足以让我激动地热泪盈眶。

  静下心来,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如此自豪。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真是太幸运了。我没有把中国和外国做比较,只是由心底散发出来的感动和震撼,一次次敲击着我的心。

  想起《莫高窟》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五千年的岁月沧桑,朝代更迭,注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换了一批又一批,最长的也不过短短的几百年,然而他们曾经灿烂的文明,却或靠书籍,或依名胜建筑而永久的保留下来。

  当今日的我们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馈赠的时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们之中又会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种种呢?又有多少游人会对着苍老的墓碑,宏伟的楼阁去做跨越时空的潜心思考?好在,我们之中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们走进那段曾经灿烂的岁月,体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勉强算得上是不经意间搭船的船客吧。

  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余秋雨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然而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迹一起飞翔,从山脚到山顶,从漫漫黄沙到江南水乡,又从江南飞向那更远的地方。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

  青砖黄泥,这再普通不过,夕阳西下,朔风凛冽,那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写着那个道士王圆箓的名姓。

  余先生不觉愤怒起来,弄得我有些茫然,但当我细细聆听了余先生的娓娓道来,却不得不恨得想打那个道士几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圣地,却不知为何交由如此一个浅薄势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惯“暗乎乎”、看着有点眼花的壁画,于是找了两个帮手,拎来几桶石灰,开始了它的粉刷。

  从此那洞里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静白。

  中座的塑雕过分耀眼,于是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制滥造的天师和菩萨。

  有一天,道士发现了满满一洞的古物,于是这些珍贵的物件变成了他阿谀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将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如此轻而易举。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与外国友人寒暄,唉!伤心欲绝!正如余先生说的,有时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运走,毕竟外国那些识货者们会永久地将它们珍藏,不会在石洞中,行途间被人们摧残!读到此处,不禁一阵心酸。

  经历如此难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当然也会有欣慰。

  像天一阁,它只是一个藏书楼,却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及其悲怆的文化奇迹。

  要保存下一座藏书楼是极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间,一个叫做范钦的人开始了他的藏书之路。

  从此以后,世世代代,便谨遵先祖的遗命保护着它。

  不难想象,天一阁藏书楼对于许多范氏后代来说几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对象,只知要诚惶诚恐地维护和保存,却不知为什么,的确有些可悲,不过也很庆幸,正因为他们,才使得天一阁保留至今。

  它的价值,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藏书,它昭示着一个家族灵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

  其实,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反思和探索应是无休止的,就像不断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样。

  正如有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

  ”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灵魂便丰富了。

  无意中瞥见了这样一句话: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如果你没有读过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余秋雨,作为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过之后给我带来的启发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中国的文人在历史上经历着沧桑的巨变,承受了很多压力,然而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非常宝贵的。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密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而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道士塔》。

  王圆,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农民,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无数珍奇异宝因此流失海外。

  当时是20世纪初,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新世纪的突破。为了寻找灵感,他们中有人已将目光投到瑰美神秘、源远流长的东方艺术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们是多么宏伟的杰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里转悠,觉得里面的壁画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层。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么也没有了。洞里一片净白。古代工匠们无数的心血,就这样永远被彻底掩盖。他还觉得中座的塑雕过分惹眼,就去借了几个铁锤,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巴。他雇了泥匠,塑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菩萨。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疯了!那么精美绝伦的壁画,他却刷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石灰;那么令人叹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无情地砸烂。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来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这儿的,这儿是我的,我觉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当然要在洞窟里摆天师菩萨,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积沙时,墙壁裂开了一条缝。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他不会知道,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都是古代中国人民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最深的文化积淀,最宝贵的心血结晶。

  他捡了几个经卷带给县长看,顺便说了这事。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只有王道士随手取出来的一点,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我又为中国官僚的表现感到吃惊、失望与悲哀。王道士虽愚昧无知,但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让我们无从怪罪。但官僚们都是读过书的啊!都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啊!怎么会不认识那些珍贵的文物?他们都是明事理的啊!怎么会为了运费而任那些无价之宝荒芜?中国是穷,但看看那些官员家中,有几个不是锦衣玉食、奴婢成群?有几个没有万贯家财、奇珍异宝?这笔钱,绝不是筹不出来,而是他们一点也不想去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下定决心,好好地将这笔无价的国家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呢?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赶来。王道士从他们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1905年10月,俄国人博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头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费尽无数心血、耗尽无数精力才留下的这些瑰宝,就这样远“销”海外。也许王道士是很开心的吧,无意中找到的“破烂”,却让我得了这么多银子!

  我无言。这几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勋爵的诗句应该可以描写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是铁板着脸,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他们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泄。但是,让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要做的,是不让悲惨的历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它们都深深地烙着中华民族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这,也是唯一能让我感到一丝欣慰的了。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本书十分推崇,但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今年,女儿五年级了,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孩子们读这本书,女儿读完后跟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强烈建议我读一读。终于,我翻开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终于享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如果说,读李白的诗,好比喝烈酒;读柳永的词,如同饮甘醇。那么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无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体味甘与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没有安逸、叹息的尘土气息。

  《文化苦旅》称得上是“三位一体”。它写了中国各处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本游记。其中也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不论是参观或是旅游,余秋雨先生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沧桑。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其实他是把自己真实地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出于对自己的负责及对人们的警醒,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最质朴、最深沉的情感。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如数家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在他清晰而又独特的思维视角的`带领下领略了历史的足迹,感悟到最深沉的历史呼喊。

  如果历史是一部长卷,再怎么博大精深也终究要翻过去的;如果历史是一个故事,是是非非就会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循环往复。我们拦不住他滚滚的潮流,唯有在现实的寂静中或漠然或虔诚地品味曾有过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记忆。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是啊,对于历史的教训,历史的遗憾我们不能漠视、不能旁观,因为只有敢于同它正眼对视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红豆的浓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许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也许只有正视、面对、承认了这种沉重感之后,才会有一份轻松。人生之路,对我来说还很长,我只是站在一边,踮起脚来张望,迷惘之余,心中默默暗记:只要做得踏踏实实,珍惜就好。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喜剧是把人生没有价值的东西撕坏了给你看——痛快;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坏了给你看——痛心”那么我认为《文化苦旅》带给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近段时间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深感此过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与伴,只需要一颗恳诚的心和甘愿经受洗礼的灵魂足够。此书记载的是余秋雨先生从夕阳映照的茫茫黄沙出发,穿过踊跃着喧嚣生命的都江堰,又来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乡的处处行迹;书中处处蕴藏着他用最轻柔的笔触刻出的最沉重的历史情感。

  初读这本书,我以为是一汪带人游历山水的清潭,却未曾想到会是一脚踏入便鞭挞心灵的深谷。从第一篇《道士塔》开始,从那一句嘶哑着的“我好恨!”开始,我已进入到这场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艰深的迈出,更是进入了一个无时无刻不溢出强烈情感的所在,那浓厚的使人颤栗的情感一点点沉淀在我心里,这份感情是关乎国家,关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个蹒跚前进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与秋雨先生一齐被历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齐沿着漫漫长路彳亍,只觉身心脱离,伴随情感的沮丧与灵魂的悸动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谓的少年英气。而整颗心都在书中的万里黄沙历经浸泡,再回归现实稚嫩的跳动,平白生出了些许不甘与不适,只得感叹先生笔力之深厚。

  对于余先生来说,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于我而言又觉不止于此,且还是一场饕餮盛宴——关于家国情怀的盛宴。你道字里行间看去,我为何连身心都悸动?毕竟秋雨先生并没有多少着墨于文笔的华丽,反而颇有些平实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对于文人古迹朴树镇邑的情感表达无疑是激烈勃发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间,是什么?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行迹和文人心路,更是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虽然沉默却又足够响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谈特谈“爱国”二字,他们只把爱国当做文章的一个升华点,却未曾明白爱国是不可咄嗟离弃的一种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爱国情怀是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所以在我看来以上提到的所谓“爱国者”远不如先生亲手抚上那一方方青砖,亲脚踏上那早已荒芜的古战场,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于历史所给予你的沉重的家爱国情,那些隐而不密的爱国之情如沉沉的钟鸣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这份家国情怀回荡于莫高窟抑扬的色彩洗礼中,徜徉于风雨天一阁的涉水而入中……一处处微小的细节构成了这本书最鲜活的生命力,不是口号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轻轻一叩,那浓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门而出涌入我的心头了。

  合上书,环顾这略显狭窄的四角房间,却已觉得自己完全暴露于这个不停前进的国家的某个节点中,心灵是开阔的,盈满了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鲁迅先生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记警钟进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为学生,我唯能抱不虚度光阴、不碌碌而为此情怀,只愿能为这个经历数百年的中华复兴献上绵薄之力。

  因为有幸打开了这本书,带着轻松的心灵启步,以沉重的步履结束,感触颇多,方有了以上浅薄的感慨,仅以我心底之声音,期望夜晚入梦能继续与秋雨先生结伴同沐那历史山水。

【读《文化苦旅》有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 05-05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02-13

《文化苦旅》有感 13篇06-07

[精选]读《文化苦旅》有感08-02

读《文化苦旅》有感09-01

读文化苦旅有感08-17

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08-14

(经典)读《文化苦旅》有感08-17

读《文化苦旅》有感(经典)08-17

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