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3-07-21 10:07:58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华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华15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上被广大网友热议,国内最早系统论述“幸福”的理论源于《尚书·洪范九畴》中的“五福”“六极”说,早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阿瑞斯提也对“什么是幸福”做了详细的阐述,可见幸福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近年来,西方的科学家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有关幸福的科学,即:积极心理学。20xx 年 1 月 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 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这门新的学科形成。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心理学将焦点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丧失上,较少关注个体的韧性、资源和更新能力。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给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概念的“精髓”,即“: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困扰做出新的解读,同时主张以个体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个体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它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的积极品质的转变。它倡导用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好的帮助个体积极、幸福生活。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为了解国内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观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间,对江苏省部分本科高校 20xx 届、20xx 届毕业生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生。问卷从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心态、就业认知三个部分展开,共计包含50道题目,主要从自我认知、就业观念、求职方式、就业心态、就业服务等方面维度综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调查结束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092份,有效率91%。本次调查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苏省内多所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下面从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心态进行解读。从认知层面上分析,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动机较为功利和现实,缺乏奉献意识,就业过程中不能精准定位,但同时一部分大学生能准确认知,注重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就业观念呈现多元化。[1]

  另外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查找就业信息,参与各类招聘会和网上求职,少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就业意识,存在“依赖”和“从众”心理;[2]

  从情感层面上分析,即将走出象牙塔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的大学生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面临着多种剧烈情感层面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会伴随着就业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存在焦虑、自卑与自负并存、攀比等现象;[3]就业层面的意志是指毕业生自觉地确定目标,积极求职,克服困难,实现就业目的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毕业生时刻充满朝气与活力,能在遇到挫折与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断拼搏,最终成长成才。[4]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善于应对挫折、缺乏恒心、存在惰性等方面。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传统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部分同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上,而忽视了更广大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身心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变思维,由“消极”走向“积极”、由“解决少数问题”向“注重多数发展”转变。

  第一,心理健康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开展情绪调节。随着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更应把握好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大学生情绪体验,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首先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心理健康课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引发大学生开展积极认知和心理活动的“钥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一个令学生充分信任的引导者角色,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流露,敞开心扉,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和情绪体验。其次教学环节设计是心理健康课程的重点,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应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案列为同学们创设情境,通过启发式、感悟式、互动式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助人、自助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充分自主探索、与同伴协同探索的“学习空间”。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形式,摒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灌输、说教等显性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课程环境有机融合。

  第二,积极心理学专家指出,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积极情绪的有效活动形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贴近大学生活、贴近就业实际,在实践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高校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模拟招聘、专题讲座、团队讨论、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积极体验,提升技能,同时遵循“隐蔽教育的原则”,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体验中心理得以升华。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活动反馈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态,及时向学生反馈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情况,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体验。

  第三,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开展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在团体氛围内个体通过人际交互,与团体成员开展观察、学习、体验,认识探索、调整改善等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个体在团队中良好的适应与发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目标有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重于矫治。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有关就业知识和社会体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大学生在就业时树立正确的目标,对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充分认知,从而发挥个人的潜能,塑造积极心态。

  第四,积极心理咨询注重对积极的培育和不断强化来取代个案的缺陷修补。传统的心理咨询中,治疗的目标在于症状的缓解和消除,而积极心理咨询重点在于发现个体身上的潜力和自助能力。积极心理咨询常利用一些故事与求助者沟通,这些故事一般不与来访者内心观念产生直接冲突,而是从另外的角度作出积极的解释,目的使来访者在积极想象中重新思考自身的行为和观念,并进一步建立新的积极观念和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着.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xx.

  [2][爱尔兰]Alan Carr着.积极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3]孙玲.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4]周银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科教导刊,20xx(2).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2

  班级是不仅是高校管理功能实现的基本单元,更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载体。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使高校班级建设呈现出新的问题。幸福心理学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为高校班级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及新时期大学班级建设面临的挑战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多元的思想观念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以下新特点:1、“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思维方式开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2、自我中心现象普遍,与他人的直接交流减少,人际关系网络化;3、价值取向多元化,受“拜金”、“享乐”等意识流派的影响,出现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泛化的趋势;4、大部分学生独立自主,极少数学生存在盲目自信和心理脆弱的现象;5、主流崇尚责任,勇于承担并敢于接受挑战,极个别缺乏承担力。

  班级作为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直接面向学生个体,是学生与高校沟通的桥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今天,学生既要依靠学校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又要接受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如何实现个体发展目标,满足个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又兼顾国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班级是重要的依托,是实现双赢有效载体。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上的新特点,使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班级教育功能削弱,学生之间关系松散,时间、空间上不易集中,班级集体和基层党团组织作用减弱;2、班级学生管理功能减弱,班级的主导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学生对班级组织角色定位不明确,学生班级观念日渐淡薄,班级组织形式面临认同危机;4、网络化教学与管理使班级管理日益复杂,网络冲击传统的集中教学模式,学生更为关注自我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幸福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校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亚健康群体的比重越来越高。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或者错把“金钱”、“物质”当作幸福目标来追求。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甚者出现抑郁、焦虑、自杀、精神紊乱等问题。

  幸福心理学人性、人类生活和社会的积极面,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著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关注学生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知识能力的欠缺。而这种关注是带有消极性质的,对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面和心理发展可能有所忽视。将幸福心理学融合与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目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增加学生的幸福体验,提升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们成为真正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

  三、幸福心理学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启示

  (一)班委干部选拔和培养方面

  幸福的班级首先应该有一个责任感强、热心细致的班委干部群体。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核心,是带领全班同学朝着共同目标奋斗的组织保障。班委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办事能力关系到班委会的职责履行能力,班委干部的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关系到和谐、美好班级氛围的习惯成。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班委选拔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选拔出素质过硬的班委干部;注重对班委干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办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核制度,加强班委干部队伍建设。

  (二)学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能力,因此,通过自我加强和有意识的锻炼,人对幸福的感受性可以获得提高。增强班级成员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级的每一份子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班委干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级成员,善于倾听和接纳同学们的建议,与同学保持良好沟通。从而激发班级成员的内在驱动力,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为同学们营造幸福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庆生、幸福教育课等形式,使班级成员体会到身边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因此,大学生幸福感提升需要与实践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增加学生为人民服务、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识;增加学生关怀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体验;增加学生热爱生活、回报社会的情感体会。抓住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灵活聪颖、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实践中注重培育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掘学生身上存在的积极面、闪光点,充分发挥其特长,让学生自主融入班级、服务班级。

  (四)网络资源利用方面

  网络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能使人的关系变得疏远和淡漠。如何利用网络的功能,拉近班级成员之间的距离,探索班级建设的新方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构建新的平台,如微信群、QQ群、微博等提高信息通知的实效,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间、师生间的感情。

  (五)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大学校园的外在环境,即美丽校园;软件环境是指以校园文化为主的校园人文氛围。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让高内涵、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大学文化生活的主流。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确立一种催人向上的奋发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依恋感、归宿感,从而起到凝聚班级同学的作用。因此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团委、校级学生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3

  一、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的特点

  1.迫切渴望独立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

  自从开始了大学生活之后,民办高校学生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客观事实是,涉世未深的青年并没有办法独自处理好各类复杂的问题。此时,他们迫切渴望朋友、亲人、老师能够提供建议和帮助。除了随时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无法使民办高校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外,还有在经济上,大学生依旧依赖自己的家庭,尤其体现在身为独生子女的民办高校学生身上。他们认为,步入大学等于摆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缚,不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左右,俨然是一个完全自由和独立的个体。但是经济不独立,就没有办法真正摆脱家长的支持。从而在追求独立的心理上和无法独立的经济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以推断,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成人感”与“孩子气”之间的冲突。本身年纪已定性为成人的青年学生,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且缺乏成年人该有的成熟和稳健。导致高校大学生产生矛盾和抵触心理,既想快速成长,又想躲在“温室”里逃避风雨的洗礼。

  2.学业、情感、资金、时间的失衡

  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基本都是老师指导,家长配合管理,学生服从安排;情感上提倡和谐友爱但不过于亲密;学生对于金钱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考虑财物的分配和管理;他们大多数时间被规划到听课和学习当中。然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原本维持了多年的规律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被打乱,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重新调整和适应。大学课堂很少再有填鸭式或应试型的教育,而是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每个课程当中,学生感到忽然被“松绑”,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大学对待男女生的私人情感采取“宜疏不宜堵”和“既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态度,可以变相看待成默许。除此之外,学生与室友、同学、旧日好友的情感维系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自然会面对很多感情的困扰。一旦资金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仅在“学业、情感、资金、时间”四个方面与高中阶段有巨大的差异。“民办高校”头衔使得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心理。一般来说,大部分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可能高考失利或是学习基础差,这两个因素会给学生造成深深的自责和自卑。父母过高的教育期许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精度不够

  首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呆板,大班授课,机械地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针对与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和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使得学生常常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误以为两个课程是共通的。其次,课程的理论来源于外国研究成果,连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也是直接从国外引用过来。面临的问题是,国外的量化数据并不一定完全适应中国大学生,导致心理评估出现误差和局限。最后,课程的教学安排是针对全校所有的学生,难以对个别学生、个别群体进行独立的教育和辅导,加之学生本身对心理问题的恐惧和回避心态,导致课程的精细度受到影响。

  2.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尚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因而对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要求会比较严格。比如: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等等。李小鲁(20xx)研究指出牛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20xx年时“有11个专职人员,全部获得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大部分有相当于教授的高级服务督察职称。”这种现象对于国内的公立高校都很难企及,更别说民办高校。一般高校教师在取得相应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之后,就可以持证授课。但是对于心理辅导教师来说要求可能更加严苛。不能仅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这些对于民办高校老师来说还尚待提高。

  3.基础设施不完善,尚无独立的部门

  江立成、魏婷(20xx)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未能普及,缺乏科学化量表以及测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询所必需的技术设备。这类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测量或咨询工作受到阻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隶属于学生处,并没有完全独立而成为一个成熟的机构或部门。这样的机构安排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难以发挥主体性功能。

  4.活动开展无评估机制,学生参与度不够

  民办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测试、广播、板报、讲座等载体和方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学校很少对此类活动的效果做评估,缺乏长效的评估机制。不仅如此,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校牵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了强制参加的心理健康测试和讲座之外,一般活动会由团委或者学生社团承办,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再主动接触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

  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深化课程改革,科学调整课程内容

  姚本先、陆璐(20xx)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课本上,而是要与时俱进,积极与时代接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发根据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是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够停留在对个案、特例的分析,减少理论上的说教。适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学会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解压的方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政府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便利,比如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逐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他们是工作在一线的,亲密接触学生的人员,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地、积极的影响,能够树立起阳光向上的榜样和楷模。最后,王普霞(20xx)认为“优秀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深切热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对各种教育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果断与智慧等等”,这些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个体辅导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心理辅导具有针对性强、隐私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更多的成果,很多人建议把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偏向更具有针对性的个人心理辅导上来。但是,个体辅导面临的难度在于,是否需要个体辅导的绝对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很多学生难以对一个陌生的心理辅导老师敞开心扉。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困境会产生恐惧和逃避,老师很难通过表象观察去发觉学生隐型的心理问题。张亚、徐光兴(20xx)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否关系到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团体催眠辅导能够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见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人相处的方式,提升适应能力,激发个人更大的潜能。所以,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都不能偏颇。

  四、结语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之后,同样肩负着守护自己的“小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家”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关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境和挑战。因而,不仅仅民办高校的任务艰巨,对于学生自己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应该给与民办高校更大的包容,运用集体的力量去营造更好氛围,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合力,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4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作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和消费的潮流趋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因为其年龄和群体的特殊,其消费心理与其他消费群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虽然经济上尚未独立,但却往往有着较强的消费欲望,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出现很多矛盾,在消费上存在类似不理性消费或过度消费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除了对青少年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有所帮助,还能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帮助他们解决消费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其消费方向也已经成为了引导潮流的主要力量。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所受教育、所处环境、以及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有自己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为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像易受暗示、从众消费、容易冲动等消费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一些非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综述

  1.消费心理论述

  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以及处置等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对消费心理进行论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而真实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心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包括了在消费过程中对事物的喜好或选择中如何去购买商品、是否购买名牌、物品的款式等,这些行为又直接体现出来消费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研究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

  大学生因为其所处的年临段和特殊的生活环境,其消费心理有着显著地特点。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由于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在消费中还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追求时尚、消费过程中容易冲动等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次数增加,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对自己的消费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开始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学会消费考虑是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容易接受暗示,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媒体等会经常发布一些消费信息,从而引导大众消费,而大学生则是及其容易接受这种暗示的群体,大学生接受了大量从媒体而来的潮流信息和大众消费信息,使得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下降,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消费计划。其三是从众心理严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和环境使得他们渴望被其他人接纳。特别是一些家庭困难、自卑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心理会非常敏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在消费过程中,他们极容易成为群体消费的吸引者。其四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改变性强。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虽然这会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其也很容易接受科学的消费观,如果学校和社会对其加强引导,为他们创造出较好的消费环境,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从其消费心理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现阶段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特点:其一是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主要讲究物品的实用性,现阶段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追求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对物品的外观等方面并不是太过在意。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把握时尚潮流,其消费价值取向转向了时尚、追求新潮,在消费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其三是大学生消费的差异性明显。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贫困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变现在消费上就是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3.大学生的消费方向分析

  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方向除了必要的伙食消费主要是四个大方面,其一是交际消费,在现阶段的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缺少良好的人际交往,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调查中,人际交往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很大,为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很大一部分用于与同学、教师、朋友之间的交往之中。其二是信息消费,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这些工具现如今也已经逐渐普及,使得大学生消费有一部分成为信息消费。其三是旅游消费,大学生的时间较为充足,在学习之余,很多大学生选择旅游作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主要方法,而旅游是一项比较高的消费项目,表现出了大学生对高层次消费的向往。其四是恋爱消费,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校园恋爱已经成为常态,而恋爱过程中的高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伙食费来讲,消费的多少主要受到地域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某些地域的消费水平高,相应的伙食费也比较高。对于自身经济条件来讲,有些家庭富裕的群体每个月的伙食消费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而一些家庭普通或者困难的群体,伙食消费可能只有几百元。

  4.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挣钱,因此,家庭就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二是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国家为了奖励或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已经让很多学生受益。其三是勤工俭学和兼职获得资金来源,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独立生活,这类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和学习知识,而是更多的投入到自主创业和勤工俭学之上,现如今大学生自助创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类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经济上的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存在着很多不理性的地方,通过对其不理性消费进行分析,得出其消费心理,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总结了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不理性的地方,具体如下:

  1.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大学生攀比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对商品的品牌消费和时尚消费。对于这类大学生来讲,消费品不仅存在着使用价值,他们更多的注重消费品的品牌,并认为商品的品牌展示出了自己的身份、商品的价值、自身的消费档次以及自己的心情和荣耀。对于时尚消费来讲,其出发点是因为现阶段大学生希望借助消费品来与自己认同的社会阶层同步,也通过消费表达出自己与其他社会阶层的不同,他们希望通过时尚品和奢侈品的消费获得他人的赞美,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2.消费结构严重失衡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开销外,其主要的消费方向应该是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等方面,而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则恰恰相反,在购买衣服、娱乐消费、旅游、通讯、谈恋爱方面的消费已经远远大于投入到学习上的中消费,造成现阶段的消费方式与其成才的目标大相庭径。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考研辅导、培训辅导之上,而很多大学生却是拿着学习的幌子,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做着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事。例如,大学生买大量的书却几乎没有看过;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竟然疯狂的打电脑游戏,有的同学省吃俭用就为了上网、冲游戏币。这种消费结构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

  3.无计划消费情况严重

  现阶段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过度的追求个性,在消费中存在盲目消费和无计划消费的现象,尤其是大一学生,他们刚刚离开父母,并第一次有了资金的支配权,再加上他们的消费经验不足,在消费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消费计划,一些原本的消费计划也会以为个性使然而被打乱,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一旦没有资金就找父母要钱;一些大学生在学期初花钱大手大脚,在剩下的日子只能东借西挪,拮据的过日子,花钱方面随波逐流,往往购买一些对自己无用的东西。这种消费心理使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承重的负担,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发展,甚至还可能会让大学生步入歧途。

  四、对当今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造成其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尤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因素,也有来自家庭、社会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因素,总得来讲,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令人堪忧。正确的把握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对其消费心理进行必要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

  这一点主要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同学们认清楚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的消费心理因素自觉的抵制,对于一些有挥霍性消费方式的同学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外,学校还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例如建立一些有益、健康的消费场所,倡导学生正确、文明消费。对于社会来讲,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环境来讲,建立和谐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改善社会风气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健康消费的观念,让健康消费深入大学生心中。

  2.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对于家庭来讲,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理财教育包括了对金钱和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理财基本知识以及理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理财知识的学习知道哪些消费品是自己需要的,哪些又是自己不需要的,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以及掌握消费计划的制定,其次是正确消费习惯的培养,孩子们的消费习惯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家长们的影响,作为家长,在给予孩子们自主消费权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对孩子的消费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不能有求必应,助涨孩子们奢侈浪费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

  3.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过程中易冲动、易接受暗示、易攀比消费等情况,学校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在学校开着健康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的心态调整提供帮助,避免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盲目消费,家庭也要积极地配合学校,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地消费环境,引导学生注重精神世界的提高,从而做到合理消费,对自己的财务进行合理的分配。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还十分严重,除了对现阶段的社会消费环境进行研究外,还需要着重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变化,努力做到社会消费环境供其所需,大学生消费文明健康。

  参考文献:

  [1]宋淑英.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战线,20xx,16:137-138.

  [2]陆昌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研究及调适建议[J].商,20xx,,48:291+270.

  [3]吴朝.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J].商场现代化,20xx,30:21-22.

  [4]杨继平,陈灵芝,高志旭.大学生自我构念和心理账户对消费决策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xx,12:38-42.

  [5]刘皓月.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23:41-42.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5

  当代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是:生活在新世纪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思维活跃,观念超前,勇于创新,敢于质疑,不满足现状,自我意识较强等。因此学生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学好、用好教育心理学,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合理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教育思想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工作的密切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基本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提高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心理学基本素养。

  学生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很多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或辅导员都感觉学生工作难做,这是事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中专生,他们生理上已经逐渐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中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都较强。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发展状况,能够将心理学恰当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上,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认真讲、学生拼命记”的思路,“教师说一套做一套”。这样,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不能有效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要说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发挥多大作用。与此相适应,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以纸笔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以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为主。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们大多习惯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方式。“考前认真背,考后随即忘”成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普遍特征。这与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更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工作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学实践者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教师教育者和教育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理论、概念和研究结论让教师感到真正有用。

  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情感教育,用心来感化学生。情感教育一词,在西方学者的定义中,它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又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那么,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思想转化,就是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这种转化,需要借助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造的,故又称洛扎诺夫法,是一种舒适的、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再加上设备有限,学生教学不可能完全采用洛扎诺夫法。但以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工作原理为依据,以启发式教学法的精华为根本的愉快教学法却受到学生教育工作人士的关注与青睐。

  2.愉快教学法

  愉快教学法指以宽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主要是以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基础,要求教师不断设计课堂交际情景、改善课堂气氛,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采用愉快教学法可以调动人脑两半球协调工作,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施愉快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并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去感染学生。这样的情感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的心情愉快舒畅。

  3.反馈式教学法

  反馈式英语教学法指在教学中利用师生双方的信息反馈来改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熟悉大纲、教材及参考书的内容及要求,认真备课,再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经过分析、理解、记忆等过程接受这些信息,再通过讨论、作业或考试等形式将接受信息的程度反馈给教师;教师反过来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讲授的内容及方法,使这种信息反馈机制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反馈式教学包括两个部分:即信息输入部分和信息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听和读来接受知识;输出部分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学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理顺学生教育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思想教育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学生教育系统的效率。因此,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应当活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6

  摘要: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更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重视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提升对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xx(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20xx(1):76-79.

  [3]李秀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学刊,20xx(2):19-21.

  [4]秦安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20xx(4):5-8.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7

  一、课题的提出

  紧张、 繁忙、 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 家长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 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 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 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 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 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 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厌学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 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 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通过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本校厌学学生为主,以研究家长的教育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 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透过各种 错综复杂的现象从中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 从而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 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3、动态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 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学生出现厌学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 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 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分析与研究中, 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原则

  教师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予以纠正。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8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丰富的物质福利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寻求健康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响甚广。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观,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追究。

  一、积极心理学与健康人格观的基本含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2]。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健康人格观

  确定健康人格的个性模式,是心理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学家曾对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

  尽管这六种有关健康人格的观点对充分发挥潜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绘虽不完全一样,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

  2.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一般说来,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他们并不着意伪装自己。尽管他们能够扮演社会的角色,以适应别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角色同他们的真实自我混淆起来。

  3. 心理健康的人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能较快地摆脱失败和冲突的阴影,坚定地面向未来和立足于现实。不少理论家强调朝向未来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怂恿我们用未来代替现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增加紧张是通过接触日益增多的感觉和形象的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关心他人。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败,经常保持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与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过分考虑他人的.意愿,因此对待严重的打击、挫折显示出相对的镇静态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妥,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大学生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3]。在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可见,具有积极情绪的大学生,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同学和老师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大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自我认知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夸大自己的缺点、怀疑自己的能力,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便容易使大学生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产生骄傲自大情绪。骄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健康人格。

  (三)积极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的积极行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采取积极行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4]。尤其是锻炼大学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的适应能力、独断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四)积极的社会支持与健康人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表明,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5]。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朋友不仅能够支持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爱、关怀以及披露内心世界和宣泄的机会,而且能够使青年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大学生健康人格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在大学生教学中应包含如何体验社会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获取他人支持等内容的训练科目,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2).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xx,(3):6-10.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xx,(3):321-327.

  [4]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xx, 56(3):216-217.

  [5]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44(4):120-12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9

  摘 要: 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总的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现实效?本文从重视心理学这一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知识 问题 合理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却陷入了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的困境,即思想政治教育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失去了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功能,而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日益复杂变化等因素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欠缺从“人本”出发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从个人不同心理出发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从了解人的心理开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等各要素同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本文就从这一视角来探讨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等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心理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使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成为政府和学校行为。九十年代学校心理教育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和科研部门合作或单独进行实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二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许多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课程化实验,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方法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辅导多个方面,除了活动课程、讲座之外,还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并在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正规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问题重视不够,大学生即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规范要求,也不一定能成为达到培养目标的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规范与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表现为人们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过去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视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难以使被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地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威慑、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心理原则和心理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都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各种层面的思想文化乘虚而入,这一切都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从教育学角度去认识考虑问题,而必须综合社会、心理、教育诸因素去思考分析,以确保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所面临的困难

  (一)普遍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只研究本专业,而专业心理学教师又极少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实践中能够跨专业、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工作者少之又少。

  2.运用好心理学所必需的技术化设备欠缺。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高校中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进行科学分析,影响到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给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点,大学生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生存状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学生健康的主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二是非常关注社会;三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四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

  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政治热情不高,人生观不够积极;少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明显偏差,在现实生活中更是表现出种种令人担忧的不良行为。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说教;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法现象持漠视态度;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信奉享乐主义,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许多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花钱如流水,追求高消费、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虚荣心强。由于家庭的溺爱,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强,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问题单纯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人而异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的效果。

  四、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摸清大学生不同性格的主导类型,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不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的“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如一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的性格可能就很自卑、很敏感、很冷淡,对外界的警惕性很高,自尊心很强。我们掌握了他的性格特征,就可药到病除。因此只有切实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看待这些心理现象,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育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自我和他人暗示和鞭策重复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会被潜移默化。丘吉尔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去赞美,适当地赞美对方。”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思想状态,如启发、诱导、鞭策、奖惩、批评教育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转变,成为优秀人才。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积极地影响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决策、实施的心理过程,而且能够对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呢?首先要注意克服先天生理素质方面的不足,包括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的缺陷。其次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努力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荡、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xx,(4):47-50.

  [2]张耀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J].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5):41-45.

  [3]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4]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0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同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学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闩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同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闩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l)认为心理学应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闩己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心理学应恢复闩己本来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心理学应当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如乐观、活跃、积极、有创意、果敢、坚定、充满闩信,重视效率、勇于接受挑战等。

  (2)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等;二是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关注积极的社会环境。

  (3)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闩己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闩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南来选择闩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作出各种闩己的理解。

  二、考研的大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

  1.国内考研基本概况。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学本科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高学历的光环,不再被称为所谓的“稀缺”人才,社会上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升温,考研俨然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教育部发布了20xx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全国报考20xx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72万人,虽然较20xx年少了4万人,但已是连续10年人数破百万,这也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14倍之多。20xx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为60.8万人,考研报录比约2.8: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研究生扩招迅猛,考研热居高不下。

  2.考研的动机分析。

  (l)自身因素。获取知识,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成就动机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因而选择了考研。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是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新的专业。

  (2)家庭因素。有大学生选择考研是由于来自家里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考研对孩子的发展、就业前景好。

  (3)学校因素。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考研通过率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有些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考研,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群体效应。一些大学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刻苦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南于自身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能融人到同学当中去,所以也找点事干,而选择了考研。

  (4)社会因素。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及家长看来,如今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通过读研,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好工作。社会待遇。研究生不仅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在毕业后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区出台的人事选拔制度中,就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只有硕士以上才能享受。

  三、影响考研的消极心理品质

  1.意志力不坚定。有些学生复习了一会,遇到难题,没有前进的动力,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心里痒痒的,心里想考研那么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学出去旅游了,也羡慕人家过的快活,总是三心二意的,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怎么可能考上?

  2.畏惧的情绪。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对向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竞争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不能松懈。

  3.懈怠心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些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如果放松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4.自我效能感低。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感觉闩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和别人对比,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开始慌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四、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运用性分析。把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1)坚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学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学习自觉,自制力强,这些特征有利于考研,毕竟国内的研究生考试考查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英语,需要一定的功底,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维。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有些知识要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向身的想象力,对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考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愉快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先保持冷静,勿激动,学会调控闩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提高记忆力。在识记材料时,有一个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为了能把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要把知识分好类,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掌握保持和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倒U型曲线表明识记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也就是先快后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长的复习之路,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容易让人丧失动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体育锻炼,产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2.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大学生获取考研的顺利。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提高记忆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成功,最后拿到硕士研究生的绿卡。

  (2)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美德和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艰辛但快乐地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以获得智慧和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树立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无所畏惧;可以培养学生的闩我控制能力以及谨慎的态度来实现学生的节制;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1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势特点在治愈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1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实施意义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国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人类潜在的积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学思潮,上述心理学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与善端,或是潜在建设意识,运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发潜在积极力量,或是优秀品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实现了新的突破,帮助人类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从而促使人类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发掘其潜在建设力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有效应对挫折,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以及对策。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压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护其心理健康系统,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是挫折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灵活应对压力,甚至是消除压力,确保大学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积极心理学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具体策略

  2.1培养乐观的人格

  所谓积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而乐观个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一旦具备乐观特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将因素归结为外因,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阻他们都能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乐观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而且还能使他们在面挫折时有效应对,从某种程度而言,乐观属于有利的资源,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2明确生活方向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内在上。积极心理学指引学生明确目标,自己掌控未来,对于未来的职业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并且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样他们在某一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大学心理教学中,必须开设相应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或是课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制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即使在遇到困难或是阻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积极战胜各种困难。

  2.3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积极心理学的应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属于一种资源,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上述资源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了辅助功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缓解压力,降低由此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可以使其应用更多的积极方式应对不良心理,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适应由变化而产生的困扰,这是现阶段他们急需克服的问题。其他社会资源团体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支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时刻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心理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学生理解社会支持的意义及使用的重要性。

  3应对策略培养模式

  3.1培养压力认知

  基于积极学角度分析,需要对个体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策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认知评估,这也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改变认知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认知评估属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应激源合理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属于压力的调节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通常都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这种认知习惯及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他们经常会存在我不行、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些因素长期累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使其具备认知以及应对压力,这有利于形成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3.2增进积极经验

  积极心理学生主要是增进学生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体现在回忆过去上,更体现幸福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官愉悦,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中,积极情绪以及体验是非常关键。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来说,大学生自身具备相对离散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个人资源,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及策略面对,通过积极经验累积提高自我肯定体验。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积极情绪及因素的培养,比如创造性、胜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增进更多的积极经验,形成内在动机。

  3.3锻炼问题处理模式

  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业以及心理压力,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统一,通常情况下是以积极心理调节为主,而消极自我防御出现较少,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是困难时,也会采取消极应对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于幻想、极端行为等等。上述消极应对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借助情境训练,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调节克服,运用积极的压力应对,由此解决实际心理阻碍。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而当前面对交往压力时,可以运用沟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压力强度;当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建设力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应对状态,形成积极的处理模式,继而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

  4结语

  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应对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是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情绪,从而促使大学生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2

  本文对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旨在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切实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有思想情感、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质有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及政治观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以及运用所学所能将个人目标或任务付诸实践的能力。法律素质是其所具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的综合体现。道德素质是其做人及行为实践过程中对其自身起规范作用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进,但实际情况不近人意,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难入人心,。在这个价值观高度多样化的时代,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和相关课程内容差异大,施教者难以有效输入新的思想政治认知。2.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化,现行人文素质教育只达到人文知识教授层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无法遵循人文精神。3.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原动力,普遍只想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工作,缺乏高层次追求。4. 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存在道德评价失准、道德价值取向混乱问题。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们,我们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解决高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一,用皮亚杰的建构学说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建构认知结构的方式的理论来指导思政素质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将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加强和丰富原有的结构,只是这一同化过程学生会过滤和改造施教者给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结构不一致,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思政教育在同化过程中受挫,但是我们可以在顺应过程中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因为受教者的认知无法适应客体要求时,就会创造新的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需要,这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素质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学生在同化和顺应过程的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节奏、时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那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可能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建构起大学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

  其二,高校若能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那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实现由现目前学生仅仅是机械接受人文知识的层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层次转变。认知驱力是奥苏贝尔三大成就动机中最重要和最稳定的一项,此外还有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动机就是对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无法深化的原因在于对实利的追求。而奥苏贝尔对认知驱力的重视本质是对认知和理解的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认知驱力,就能转变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现实意义的想法。

  其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给大学生,并引导学生追求较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创新意识的原动力。文献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对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低到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我们可尽力引导大学生追求马斯洛理论的高层次需求,鼓励他们将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终身人生目标。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引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唤起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对责任感的考虑。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六个阶段,而我们要重点引荐给学生的是第六个阶段,即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确立起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的道德观,他们懂得德性的本质、以尊重人为目的而非手段为前提。执此道德观的人是推动社会道德发展的力量。具体可选用科尔伯格的“海因茨难题”这一经典道德两难问题作为课堂开放式讨论话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后,为其讲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基本法律知识以激发和普及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

  结论

  大学生素质的形成看似由外至内,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变化引起外在行为表现变化的外化过程,是需要施教者带着潜移默化的意识耐心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因此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综合素质是顺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3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各大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录取比例年年攀升,给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也向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自1994年周月朗提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以来,这一课题得到国内部分学者的关注,但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多在浅层,研究方向杂乱。20xx年,孙影娟通过实证分析,将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但这些问题行为的程度以轻度为主。大学生课堂睡觉的情况位居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首位,且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具有显着性差异;随着手机的推广普及和手机软件的更新应用,当代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已日趋明显,在大学课堂上出现的“低头族”现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由于大学生对课堂的敬畏感缺失,导致目前许多高校学生无故旷课、上课迟到和早退现象普遍存在。现代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呈现出时代的特点,如“低头族”已经取代“睡觉族”,排在大学生课堂问题最新行为首位。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情绪多变、学习意志不强、学习策略缺乏等学习心理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1、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成因

  1.1课堂学习价值存在认知偏差

  在大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中,对课程价值取向问题位居第二。大学生对课堂学习价值认知的形成,是通过人脑中信息加工系统接受外界输入的有关大学课堂学习价值的感知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并在需要的时候检索、提取,以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大学课堂学习价值的感知觉信息的编码存在偏差,如认为课堂学习无用、过分强调学习自由及个性张扬、缺乏课堂敬畏感等,以课堂问题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课堂学习价值的认知偏差对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负首要责任。

  1.2课堂情绪情感行为控制能力缺乏

  在大学生对公共课产生问题行为的归因中,情绪问题位居第六;而不喜欢所学专业、科目或任课老师等学习情感问题亦占较大比重。在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情绪情感反映起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大脑机制影响人的行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不仅说明了大学生消极的课堂情绪情感行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己在课堂问题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教师对这些行为的忽视或无作为,无疑加速了它的发生和发展。

  1.3课堂学习动力不足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是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最根本原因。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目标间歇性”现象。在大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中,学习动力问题位居第三。在大学生对公共课产生问题行为的归因中,“缺乏学习动力”排在第二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大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缺失和学习动机的偏差密切相关。

  1.4课堂学习意志力弱化

  学习意志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学习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可以看成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学习意志通过学习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是大学生学习意志力弱化的表现,且多出现在意志活动的执行阶段。丁雪红在大学生对公共课课堂问题行为认识的调查中发现,说悄悄话、思想开小差、发呆等意志缺乏行为占较大比重。

  2、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2.1课堂学习价值认知水平的提高

  2.1.1重视学习注意力的作用

  基于学生主体认知过程的分析表明,注意是参与学生主体认知过程的基础性部分,其有限性制约了认知的深度和水平。教师应采用元注意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水平,整合认知各要素,在价值认知形成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价值认知水平。强化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他们“开小差”等注意动摇现象的发生。

  2.1.2做好师生认知风格的良好匹配

  不同家庭状况、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认知风格总体发展受专业、年级的影响。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生要因材施教,做好教师和学生认知风格的良好匹配,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避免由认知风格差异而造成“师生沟通不良”,忽视课堂学习价值,进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1.3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集中注意策略、获取与编码策略、储存和组织策略、再认和回忆四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认知策略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信息,并使学生掌握认知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以及对课堂学习价值的认知。大学生认知策略的提高可对认知策略四部分内容各个击破,对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进行指导,避免因缺乏认知策略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1.4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个体智力的发展,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效率。研究表明,直接指导策略确实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尤其是在提高元认知体验方面效果明显。丰富元认知知识,增加元认知体验,指导和改善元认知监控,提高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价值认知水平,对避免因元认知发展的限制而产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有重要意义。

  2.2课堂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2.2.1管理与控制课堂情绪性行为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情绪调节与学习投入呈显着正相关。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或进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消除不合理信念、锻炼理性思考、发展情绪智力及学会情绪的表达。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加强情绪管理训练,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水平,对克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有重要意义。

  2.2.2正确处理课堂情感性行为

  情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情感总体水平一般,亟须大力培养。教师应帮助大学生从认知、感觉、兴趣、人际、自我调节等方面着手,发挥学习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导向、动力、强化之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给予正确评价及培养,避免学习情感成为制约他们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瓶颈因,以致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3课堂学习动机的发展

  2.3.1提高学习需要水平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中一个便是内在需要,即内部动机。学习需要,即学习内驱力或学习的内部动机。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中的基本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学习者开展学习的动力来源,学习者只有对自己有充分地认识,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帮助大学生让课堂学习需要从低层次水平向高层次水平发展;学生亦要根据不同学习需要的性质,把握学习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提高在课堂学习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2.3.2正确看待学习诱因

  动机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能满足需要的外界事物,即外部诱因。学习诱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沈国强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看法是:“一方面,不能因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中含有个人利益需求的成分,就认为其学习动机不纯;另一方面,应该尽可能使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逐步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占更大的优势,使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高度统一和增长”。高校应以此为参考,避免消极诱因,发展和丰富积极诱因,发挥外部诱因的积极功能,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

  2.4学习意志力的培养

  2.4.1重视意志行动的过程

  意志行动包括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是对行动和手段作出决定,而执行阶段则是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关于意志行动两个阶段重难点的把握,对大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准备阶段的重难点在于目标的合理设定,设定目标是意志行动的前提,目标过高或过低,过大或过小,都直接影响意志行动的后续进程;目标执行阶段的重难点在于执行的持久性及变通性。大学生在意志行动的执行阶段常犯的“毛病”就是在作出决定之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者不知变通和调整,一味按照原计划中错误的决定执行。意志行动的过程,也是意志的培养过程。大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也是克服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

  2.4.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对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意志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业成败和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的坚韧性、自制力与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学习态度,学习努力程度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注重意志品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应作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重中之重,以避免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不良行为习惯。

  3、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进入“成人”状态及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从认知、情绪情感、动机和意志四个方面来解读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恰当教育与适当引导,对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能力提高以及培养国家知识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课堂学习价值认知、课堂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课堂学习动机、课堂学习意志力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课堂学习价值认知是基础,课堂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是保障,课堂学习动机是动力,课堂学习意志力是重要保证。缺少任何—方,都不利于大学生课堂良好行为的培养和问题行为的克服、改善和矫正。当然,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得到更好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亦需要来自教师和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如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及改善学风等。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4

  心理学借助于实验的方法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重要的方法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为向自然科学看齐而抛弃理论心理学,对于理论的探索鲜有问津,因为实证主义认为一切不能以观察或实验来证明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虚假的和无意义的,不被科学所接受,而只有方法和逻辑才是通往真理之路。

  一、理论与实证的对立

  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分离、争论开始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许多人误解理论心理学空泛无物,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做出任何科学发现。在心理学独立成为实证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就一直矫枉过正,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强烈地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研究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这种形式的研究没有任何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的性质,为心理学摆脱哲学思辨而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心理学往更严谨的自然学科不断靠近。但由于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完全客观化和确定化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心理学放弃了对理论基础的探索,一直缺乏对自己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的反思。这导致心理学实证研究的资料得到了迅速增加,但理论根基和理论建树却一直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心理学缺失统一的理论根基,缺少多样的理论创造。

  心理学从诞生之日一直到目前为止,始终就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无论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理解,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的建树,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对心理学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技术的实施等等,都没有统一的和普遍的认识、理解和采纳。

  这种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双方对立的尴尬局面,同样导致了理论心理学派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一无所知,甚至走向空洞。而实证心理学派的学者则只是埋头于实验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不断的割裂与对立使我们看到,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是不可分割的,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的,而纯粹的实证研究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实验,不能保持心理学研究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大量实证主义的兴起造成了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使理论的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实证心理学的大行其道并没有促使心理学更好地发展,反而陷入这样一种怪圈,那就是,众多学者埋头于收集事实资料的实证研究,将这些所谓的实验看作是心理学的全部,把人类心理等同于机器的延续,企图依靠数字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结果造成心理学缺乏一种统一的科学范式,难以将各种研究进行糅合。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以人类心理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界环境能否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作用,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决定于外界环境在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的心理基础上,这是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起作用的。人类心理具有不可操作性和难以量化性,因此将人的心理现象完全等同于物质无疑会形成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这种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让众多人士确切的了解到,心理学正常发展的轨迹是不可能脱离理论心理学的指导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用这“两条腿”走得更远。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识到,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证心理学一样,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证相辅相成的,比如作为自然科学代表的物理学一样,理论物理学也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忽视必将导致一门学科的破碎与分裂,会使得学者专注于某一小部分的研究而忽略掉学科整体,且研究与研究之间难以互相交流与促进。有了实证研究的大量经验材料,就更需要发展理论来将所有实证研究的结果做一整理和加工,形成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二、理论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从以前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到现在理论心理学的复苏与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理论心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叶浩生先生认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类、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的学科,并对心理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是理论物理学和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来说,主要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大部分。元理论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二是方法论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三是心理学的基本框架问题,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等。概括的讲,元理论就是说明理论性质的,它讨论理论效度的构成要素等问题,不仅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科发展历史、未来前景和方法论等宏观问题,也同样对中观理论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元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求一套对心理学知识普遍有效的判定方式,重新整合自身并形成统一的理论。

  理论心理学的实体理论是有关人的心理和意识特性以及各种具体行为活动模式、规律的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理论,意识和心理的特性,包括意识的起源、意识或心理的结构、身心关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比如心理学中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心理过程的信息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就属于这一部分。二是具体理论,如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情绪理论、能力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是相互结合的,即从其它实证学科中获取数据和资料,从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特点。

  一门学科的成熟在于学科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等等,因此对理论心理学的探讨,可以推进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升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通过推进理论的反思促使心理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综上所述,理论心理学将会在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以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注重元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有机结合

  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能称其为科学。如果说元理论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现象或者心理科学的整体,而是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元理论是心理学整个体系的核心,实体理论则将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关系拉近了一步。

  2、实践应用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强调要建设一种面向生活实践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理论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又是理论研究的延伸。有学者提出,理论本身便是实践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包含着理论的成分。作为一种理论型的现代心理学分支,其发展目标则应该是对自己的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当前西方理论心理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工作,以便能为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等心理学的传统职业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学派,不仅在教育领域发挥了观念先导、实践操作的整合引导作用,而且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也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理论研究可以用来说明研究对象,形成知识体系,可以衡量应用研究中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否合理。目前理论心理学不但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能够使心理学的社会职业实践有所丰富,这必将会给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3、从研究方向的拓展上加大跨文化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西方理论心理学一直重视跨文化问题的研究。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是西方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一部分,重点是探索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等背景下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沟通及其一般规律。作为理论心理学,其特殊的使命决定其应该加大对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的不同心理学理论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一种大心理学观。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对于跨文化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必将出现迫切的需求。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来说,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不在于独立的本土的理论构建,而是对外国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引进,这虽为我国心理学奠定了很大基础,但也使得我们的心理学被限定在了外国的理论框架之中。因此,做好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和本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才能使心理学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总之,从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摆脱困境,获得重生的历史必然,它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将促进心理学研究进入新的境界。

  最后,相信理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计算机科学等的结合,必将大大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5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小的经济单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家庭的安宁和幸福,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着力于用言传身教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关键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传身教,习惯培养

  1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然而,许多父母为爱孩子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甚至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物质上过度满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生怕孩子受了委屈。这样使孩子既无累之苦,又无冻馁之忧,习惯于坐享其成、养尊处优,不知生活艰难、不懂节俭、不愿付出; 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视享乐为气派、将奢侈当潇洒,怕艰苦奋斗,缺乏直面社会人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二、行为上过分迁就。总认为树大自然直,只要学习成绩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马虎迁就。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执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促长孩子我行我素、蛮不讲理的“霸气”,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强烈责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为理想事业献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过多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学习用品几乎完全由父母包办代替,总认为这样能帮助孩子排除干扰,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殊不知,这样既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又缩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间,减少了孩子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压抑了孩子求新求异、开拓进取的天性。与生活上的过度满足、过分迁就、过多照顾相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督促过急,不切实际地与人攀比。这样不仅容易使孩子经常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导致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而且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恶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妨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真诚地关爱孩子,既天经地义,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实效的前提。但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成材,父母必须注意爱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过程中,既关心爱护、尊重。

  2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可能影响到子女的一生。中国有一句老话: 身教重于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贴切的。因此,作为家长要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也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会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家庭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双方应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努力营造友好和睦、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劳动,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责; 其次,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意对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学、家长或老师品头论足,而是要引导孩子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学会宽容别人,尤其是在孩子与别人产生矛盾或摩擦时。

  第二、遇事则教,遇物则诲。父母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娱乐与孩子教育之间的关系,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多与孩子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联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好教育时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或出现大问题时,再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 切实把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真正把孩子教育作为夫妻双方共同的义务、责任和常规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绪发泄的对象。在关心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注意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积极引导,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 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

  3.1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3.2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3.3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3.4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4 劳动锻炼及培养好习惯

  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素质,克服当前社会上青少年中懒散、浪费的现象,充分认识主体性、创造性的重要意义,重视实践活动对孩子主体性、创新意识、创新性格、创新能力的决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项实践活动的机会,消除阻碍少年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劳动; 打扫卫生、煮饭洗碗等家务性劳动; 帮助幼小儿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劳动; 种菜摘果等生产性劳动,营造一个“劳动最光荣”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上要重点培养独立思考、单独作业、勤于预习、精于预习、善于检查等习惯。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逐步养成独立检查和及时改错的习惯。在网络电子时代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不要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价值与功能,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明白网络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习惯上,重点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强和规律化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按时就餐的生活规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适当安排孩子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时间,如带孩子假日旅游、郊游、跑步等。

  5 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家长必须懂得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具体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长做好以下三点:

  ( 1) 重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管理,注意“抓反复”和“反复抓”。许多家长注重子女平时考试成绩,以期将来考上好大学,而在其求学过程中则以“年龄尚小,高考尚早”为理由放松或疏忽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关注; 也有许多家长只在孩子期末考试之后才关心其进步与否; 还有许多家长只在孩子成绩明显倒退或思想行为出现严重偏差之后才感到焦虑。对于这些情况,家长必须从关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为、心理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细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恒、反复不断地观察判断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纠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们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 2) 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智力、智能水平的提高。要使一个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开发,这个人必须博学深思、全面展,这是被无数先哲、智者证实了的。所以,家长必须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体力行地对孩子进行广泛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对所学课程全面重视,努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发展,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体魄健壮、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局限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防止将孩子培养成满脑子公式名词而一无所能的书呆子。

  ( 3)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讲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场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现较充分的场所。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境的独有优势,及时把握孩子的心理,通过家长了解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诸方面的看法,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然后利用茶余饭后、日常闲话的机会,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对其思想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孩子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浅探.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

  [2] 赵慧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甘肃日报.20xx.4.6.

  [3] 王刚.中国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

  [4] 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1993.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选]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华]07-21

(热门)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1

心理学论文08-08

(实用)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5篇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5篇【热门】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共14篇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汇总(1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