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3-07-21 09:51:42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共14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共14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丰富的物质福利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寻求健康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响甚广。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观,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追究。

  一、积极心理学与健康人格观的基本含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2]。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健康人格观

  确定健康人格的个性模式,是心理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学家曾对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

  尽管这六种有关健康人格的观点对充分发挥潜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绘虽不完全一样,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

  2.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一般说来,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他们并不着意伪装自己。尽管他们能够扮演社会的角色,以适应别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角色同他们的真实自我混淆起来。

  3. 心理健康的人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能较快地摆脱失败和冲突的阴影,坚定地面向未来和立足于现实。不少理论家强调朝向未来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怂恿我们用未来代替现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增加紧张是通过接触日益增多的感觉和形象的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关心他人。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败,经常保持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与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过分考虑他人的意愿,因此对待严重的打击、挫折显示出相对的镇静态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妥,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大学生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3]。在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可见,具有积极情绪的大学生,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同学和老师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大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自我认知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夸大自己的缺点、怀疑自己的能力,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便容易使大学生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产生骄傲自大情绪。骄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健康人格。

  (三)积极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的积极行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采取积极行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4]。尤其是锻炼大学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的适应能力、独断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四)积极的社会支持与健康人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表明,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5]。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朋友不仅能够支持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爱、关怀以及披露内心世界和宣泄的机会,而且能够使青年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大学生健康人格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在大学生教学中应包含如何体验社会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获取他人支持等内容的训练科目,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2).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xx,(3):6-10.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xx,(3):321-327.

  [4]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xx, 56(3):216-217.

  [5]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44(4):120-12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2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劳耐尔(Raune)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对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与全面素质。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这里的行动本质上是工作,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任务)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实现“心、脑、手”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并有效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消费心理学》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三种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首先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最后把案例中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梳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知识,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第一种笔者认为通过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会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但要求教师问题设计合理,引导能力强。第二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分析案例时发散思维容易受到束缚。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家乐福的选址”案例,提出问题“家乐福商场选址有哪些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家乐福这些选址的要求体现的了消费者什么消费心理?除了这些要求,商场的选址还应注意些什么吗?”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展示“万客隆选址策略”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选址的优缺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写一份结论分析。

  例如在讲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四人参加表演,第一组四人扮演服装商店的店员,第二组扮演四个大学生,第三组扮演四个农民工,第四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每组没有参演的学生负责评价自己组员和别组组员的表现。通过店主和不同的顾客之间议价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三)头脑风暴法。

  采用“大脑风暴”教学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开展讨论或提出批评,最后所有意见均放在一起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遗憾消费形成的原因?怎样有效防止遗憾消费?”这个问题时,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一边做记录,学生发表完意见,大家一起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咨询者或主持人,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

  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还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持续时间长,这对教师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3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并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的指示。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国内外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现实社会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学知识匮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70%以上。由此可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极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忽有忽无,极为薄弱,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大学生心理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开设为切入点,开始了进一步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纵深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即形成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心理学选修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心理协会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的培训和实践为辅助、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培养体系。

  2. 具体方法

  2.1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知识建构和智慧技能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2.1.1大学生心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学虽然只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其在规范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大学生正确走出挫折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但其内容却在界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概括和具体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A.概括的主要问题

  概括来说,现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存在 “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的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具体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机械性的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

  B.具体的四个问题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理论无法真正引导实践。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只是把所关心的转变为科学的语言形式, 然后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使教材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使大学生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实用性学科。

  第二,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很大程度与普通心理学相似,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也时常会有概念或认知上的混淆。

  第三,侧重于讨论个别的心理现象,而不强调整体的心理特性。

  第四,内容缺乏创新点。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大学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2.1.2解决方法及建议:

  A、界定遵循的原则:

  (1)根据大学教育目标决定大学生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框架。

  (2)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的界定还要遵循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

  B、界定的实际操作:

  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大学生心理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不良学习的研究、关于心理问题导致异端行为的研究等。

  其次,要强化解决实际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大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再次,大学生心理学应提供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从而使大学生不仅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表象的认识,还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对深层次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错误。

  此外,必须打破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的“贯例”,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现象,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学的内容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有关心理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善认知结构。从微观方面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习心理、挫折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恋爱心理和性心理以及职业选择心理和网络心理”到宏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心理”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力求从大学生的人格、气质、性格、情绪调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C、对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

  大学生心理学应该包括十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大学生的情绪及调节。

  第五部分: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第六部分:大学生人格、气质与性格。

  第七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

  第八部分: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心理。

  第九部分: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及调适。

  第十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卫生。

  第十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心理。

  第十二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三部分:心理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四部分:心理咨询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2.2 采用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类应用课程,在传授大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根据学生现实需要以模块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实践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小组活动、在线讨论、影片赏析、团体训练等多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变客体为主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成长。

  (1)答辩式研讨。

  大学生答辩式研讨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自选课题,自设问卷,面向学生调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心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调研课题内容可包括生活状况、综合素质、恋爱问题、网络依赖、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一项调研都关乎学生实际,贴近生活,为广大学生了解身边群体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可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同学为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宣讲调研结果,请学校领导亲临现场,实现学生给自己的老师上课。

  (2)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实现“三个一”具体要求,即每位同学每学期阅读一本心理学书籍,撰写一篇心理学读书心得,参与一次心理学课外学术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等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固有模式,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助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认识两性》、《生命过程》、《爱德华大夫》等心理类影片展映倍受同学们欢迎。这样,同学们不仅感性地了解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而且更深刻、形象地认识了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神奇魅力。

  (4)在线答疑、社区讨论、邮件互动。借助于大学生心理论坛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网上心理知识的学习、课件下载,一般心理测试以及适时心理咨询。这些可作为心理教育平台的延伸。此外,主讲教师还适时组织在线答疑、社区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实现心理教育的自助和互助,并以邮件方式随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存有的困惑。网络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心理教育空间,成为《大学生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学》主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题讲座,不仅为广大同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而且教给了学生识别、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技能技巧,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化解了问题。另外,还可以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报告,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释惑。

  (6)团体训练与拓展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性问题,课程主讲教师适时开展专业的咨询与辅导。对于具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团体训练,让学生在团体中获得同伴支持和理解,从而走出自我。此外,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情绪识别与管理训练等活动,学生可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认知策略及思维方式,并予以积极调整完善。

  (7)成长工作坊。为了让更多同学受益,作为大学生心理课堂的重要延展,利用展版、宣传栏开设“心理成长工作坊”专栏,专栏文章选取日常咨询和课堂讨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为主题,展开分析和辅导,以拓宽心理教育的受益面。如推出“心理辅导老师给新生的话”、“陷入困境的你孤立无援吗”、“朋友间能给予的,不仅仅是友谊”、“停止吧,一个人的战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与微笑相伴成长”、“为了心灵的一片晴空”等专栏。

  2.3 心理学协会培训提高

  由于大学生心理学课时有限,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加入心理学协会,协会聘请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指导老师。在协会中,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名家论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大型签名现场咨询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型手语歌曲晚会、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建立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协会中,大家经常沟通,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协会的培训,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逐步完善,视野逐步开阔,心理调适能力逐步增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2.4 心理咨询中心实践

  心理咨询中心是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的机构,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和想提升心理素质的学生。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和服务对象,对于心理学基础比较好、愿意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学生,老师们可吸收一部分参与进来,利用心理学实验室做一些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做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咨询中,学生可做老师的助手,包括预约、记录、整理档案等工作。

  3 结语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从在校高年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xx]16号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4

  一、大学新生常见适应性问题

  1、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转变。“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看得重,养得娇,独立生活能力有些欠缺,甚至有不知道如何洗衣服而还把衣服寄回家去洗、同学不叫就忘记起床等现象。同学来自天南地北,气候、饮食习惯甚至语言都不相同,再加上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环境过渡到相对自立的集体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会使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或感到不适应。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

  2、学习的不适应

  学习节奏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由中小学阶段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如今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更强调自学式教育,课堂讲授时间相对较少,覆盖内容相对较多,讲课速度快、跨度大,不少学生感觉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课堂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要阅读大量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因而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不少新生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结果完全适应不过来。

  不知道学习目标在哪里,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考上大学后,不少学生感觉自己一下子得到了解放,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未能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不少“90后”新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诸如“他们玩我也玩”,“他们谈恋爱我也谈恋爱”,随波逐流。

  3、人际关系不适应

  “90后”大学生往往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方面比较欠缺。另外,由于缺乏与兄弟姐妹或者玩伴之间的互动,不少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也较为欠缺。在与大学里的新同学接触时,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而不少新生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认为大学的同学没有高中那么单纯,那么好相处,从而感到孤独和苦闷。

  二、促进新生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适应过程中,不少新生出现焦虑、空虚、迷茫的情绪,还有少数新生因为适应不良而产生退学的想法。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利于帮助他们较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校园环境,确定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学习和生活。

  1、开展新生心理健康入学教学教育活动

  首先,高校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校刊、宣传栏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新生报到场所或宿舍区布置新生适应主题展板和海报,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常见的适应性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适应、调整和应对。其次,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提前培训一批专门做团体辅导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或对带班学长学姐进行团体辅导技能培训。待新生入学后一两天,由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人员和制定新生团体辅导方案,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环境。再次,由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或学校其他心理咨询师面向新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宜针对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一些指导。通过讲座,能使新生了解自己在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情绪,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提高心理咨询求助意识,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点、联系方式、师资力量、预约方式及咨询时段等,以便适应不良时能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最后,组织新生参观心理咨询中心,让新生到现场观看预约等候室、沙盘游戏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室,体验音乐放松椅、沙盘等心理产品,对心理咨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此外,可以在新生参观心理咨询中心的过程中,发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的宣传册、书签等,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2、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平台促进新生适应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xx〕1号)等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在帮助新生在适应的各种措施中,没有一个平台有心理课堂这个平台影响面那么广,那么有针对性。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在新生入校第一个学期便开设,课堂内容应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新生适应指导、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情感及常见的心理障碍等章节。这些内容将有效的促进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另外,还要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回访辅导。

  3、加强日常心理咨询和辅导

  一是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辅导老师。二是辅导员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应为他们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应对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常识培训。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5

  摘要:让美学观念渗透入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中去是美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然后不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育与学生心理想法息息相关,美的感受可以由人的心理感受得到。本文论证的是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未来的社会竞争不仅要求人们智力高、知识技能丰富,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并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新的发展时代里,经济全球化和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让我们的美术理念发生着根本的、多元的转变,面对各种变化,大学生们措手不及,犹豫不决,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基本功的训练是无作用的,更没有苦心钻研的耐心,这些现象有时会一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另外,在课堂学习中,很多学生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视觉形象,或者造型能力不强,觉得学习困难,心里感觉压抑难受,而感觉到自卑和挫败。同时,学生学习时,有时还有“跟紧时代潮流”的心理和是非观、审美观扭曲等不健康心理……以上各种,严重影响了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看着这些,我认为,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应该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美术教育的目标,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少数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所有大学生,因为精神疾病理由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而且,全国大学生中将近10%的学存活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理由。在近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有理由的已达到16%,亚健康状态和中等健康的约占30%。多数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经变成心理弱势群体。学习压力大、情感理由、初次离开家乡的惆怅、人缘不好、专业和爱好不符、经济紧迫,就业压力大等各种压力,使大学生心理理由和心理障碍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部分学生与人交往敏感,和别人在交往时,很容易发生摩擦、冲突而产生情感损伤,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孤独感,变得压抑和焦虑。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去扬长避短,有些学生看到班上同学能力强,才艺多,就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如别人,感到自卑。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由素质结构看,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从它的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情感和意志等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丰富了以前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更加成熟完善。

  2.从变化万千的发展形成看,学校必须得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主要在大学期间,社会、家庭、就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渐渐开始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但是灵魂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变得精神恍惚、焦躁,于是他们开始厌学、逃学,甚至犯罪。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急不可待。

  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专业学习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美术时,我们发现,基本技巧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但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些心理因素却经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研究表明,提升美术生的基本功虽然重要,但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加重要,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健康心理教学机制。

  三、美术活动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美术兴趣社团活动、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美术讲座等都是美术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心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彼此交流,学会了共同合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在各种精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责任感等好的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让集体活动和学生的情感相结合。先确定目标后研究策略的做法在实践课程中不一定可以采取,而应该达到目的和策略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能主动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开展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美术活动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学生能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秩序性,能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美术作业时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是自由、自主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心扉,审视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中自主独立地完成美术作业,在作业中认识自我,随着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养成自觉、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正好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中心理由。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是学生努力细心的创作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可以锻炼抗挫折意识,调整克服脆弱心理。

  四、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习美术专业时,美术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能力,同时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种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心理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去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坚持改善教育体制,丰富校园文化与多开展美术活动等。

  1.通过老师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的素质提高了,心理素质教育才能成功的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是每个老师必要条件,自觉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能知道解决简单心理理由的策略和技巧,自己以身作则和对学生的管理相结合,把情感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要知道树立心理素质教育是教授学生专业教育中应该明确提出的,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的艺术性地解决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愉悦感,才能相信老师,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在专业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可以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利用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利用兴趣,转移兴趣,以趣引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制定实际的理想目标。要利用学生的特点与特长,给出正确指导,要求形式多样。教师需要不同种类学生不同对待,策略灵活地把理想教育和勤奋学习相结合,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与趣味盎然的教学相结合,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来开展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教育,让心理素质教育能做到内容丰富、精细、新鲜,能用简短的语言揭示深刻的理由,让学生学有所得。

  不同美术造型其实能给人很多不同的心理影响。研究表明,水平线能让人感觉开阔,波形线让人感觉动感,折线能令人感觉烦,旋转形会让人产生眩晕感等。科学研究表明,蓝色可以让人感觉冷,红色能让人感觉热烈、恐怖,绿色却代表着善良、活泼、健康等。众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无一不表达了美术教育与心理教育息息相关,因此,美术教育对培养发展学生健康心理,推动个性日益完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6

  教育心理学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来帮助教育者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中联结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试图探讨其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及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孙丽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02.

  [3]张子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信息化,2013,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琦.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7

  一、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感感受和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提出,自我决定性、乐观、主观满意程度等积极的人格都能够借助积极的感受而持续地累积获得,在个体经受了社会生活中非常多的积极感受后,就会自动地提升积极感受的基准线指标,就会自觉地提出越来越高的需要,进而推动形成积极的人格。积极的情感感受能够更加深入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推动大学生可以有效地借助自身资源使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一方面,应当启发学生树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加深大学生的主观幸福体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感教育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技能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前提,也是激发大学生追求价值目标与增强生活信心的基础保障。心理学的分析证实,决定个体情感情绪等感受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时间的态度与认知,应当启发学生通过积极的.思想正视问题、困难,有效地化解情感情绪问题,提高积极感知幸福的意识。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掌握积极地调控情感情绪的方式,像是放松的方法、转移的方法、宣泄的方法等等,增强学生自身的调控能力。应当启发大学生懂得积极地应对以往的得失,增强以往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应对现实且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提高对以后生活和学习的期望,敢于挑战一切事物。积极心理学提出,所有的个体都具备潜力与优势,只有培育与增强个体本来具备的积极能力,才可以消除个体的消极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通过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懂得激发学生的潜能,且进行激励与引导,如此才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体现积极向上的能力。应引导学生全面地评价自己,发现自我的积极潜能与品质,懂得自我控制与调节,确保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泛化,进而可以在大学生生身上加以固定。积极心理学注重所有人的自我发展要求,且以此当作实施教育的基础,在营造情境、提供基础、创设机会的前提条件下,让人塑造良好的品质、思想,最终推动人的健康发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激发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自主性,体现学生自我服务、管理、教育的功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懂得给大学生创设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提倡在社会环境中融入个体的积极品质以及感受且进行考察,明确积极的社会文化、国家制度、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这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社会和个人互相影响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提出,环境跟人都具备能动与受动的方面,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创造的。换言之,环境创造了,同样的,人也创造了环境。为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给学生创设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而言,高校需要积极地建设学校文化,创设健康积极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并且大学生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品质以及情绪情感感受也跟学校的环境密切相关。高校需要借助积极的学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学校内部环境的创设,以使修德、好学、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可以组织班风大赛,以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组织宿舍文化节,以创设和谐的宿舍文化;还可以组织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以创设多样性的社团文化。并且,高校还需要体现舆论宣传的功能,懂得通过一系列的传媒在学校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在积极的学校文化中感受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有效地统一社会环境和自身学校环境的创设,进而给大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战场。高校能够联合家庭、企业、社区等,建设积极的实习环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积极感受,并且强化认知主流意识形态,像是借助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等。

  三、结语

  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系统是开放性的,为了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思想,这是一种客观的需要。作为一项全新教学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处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情况,从而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8

  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一再升温。积极心理学旨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把积极心理学的品质运用到大学生考研当中去,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之路。在考研的过程中,在校大学生将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扰,积极心理学在此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学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1]。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 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 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1)认为心理学应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心理学应恢复自己本来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心理学应当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如乐观、活跃、积极、有创意、果敢、坚定、充满自信,重视效率、勇于接受挑战等。

  (2)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等;2)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3)关注积极的社会环境。

  (3)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作出各种自己的理解[3]。

  2.考研的大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

  2.1国内考研基本概况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学本科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高学历的光环,不再被称为所谓的“稀缺”人才,社会上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升温,考研俨然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教育部发布了20xx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全国报考20xx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72万人,虽然较20xx年少了4万人,但已是连续10年人数破百万,这也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14倍之多。20xx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为60.8万人,考研报录比约2.8: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研究生扩招迅猛,考研热居高不下。

  2.2考研的动机分析

  2.2.1自身因素

  (1)获取知识,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成就动机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因而选择了考研。

  (2)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是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新的专业。

  2.2.2家庭因素

  有大学生选择考研是由于来自家里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考研对孩子的发展、就业前景好。

  2.2.3学校因素

  (1)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考研通过率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有些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考研,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群体效应。一些大学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刻苦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由于自身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能融入到同学当中去,所以也找点事干,而选择了考研。

  2.2.4社会因素

  (1)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及家长看来,如今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通过读研,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好工作。

  (2)社会待遇。研究生不仅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在毕业后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区出台的人事选拔制度中,就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只有硕士以上才能享受。

  3.影响考研的消极心理品质

  3.1意志力不坚定

  有些学生复习了一会,遇到难题,没有前进的动力,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心里痒痒的,心里想考研那么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学出去旅游了,也羡慕人家过的快活,总是三心两意的,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怎么可能考上?

  3.2畏惧的情绪

  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 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竞争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 保持愉快的心情, 千万不能松懈。

  3.3懈怠心理

  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些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如果放松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3.4自我效能感低

  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感觉自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 和别人对比, 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 开始慌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4.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4.1运用性分析

  把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1)坚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学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学习自觉,自制力强,这些特征有利于考研,毕竟国内的研究生考试考查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英语,需要一定的功底,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维。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有些知识要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考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愉快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先保持冷静,勿激动,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提高记忆力。在识记材料时,有一个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为了能把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要把知识分好类,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掌握保持和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倒U型曲线表明识记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也就是先快后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长的复习之路,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容易让人丧失动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体育锻炼,产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4.2重要性分析

  4.2.1有利于大学生获取考研的顺利

  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提高记忆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成功,最后拿到硕士研究生的绿卡。

  4.2.2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美德和优势[4]。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艰辛但快乐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以获得智慧和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树立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无所畏惧;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谨慎的态度来实现学生的节制;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9

  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正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上,国内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开展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前景[5]。

  1忽视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车文博等人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为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6],张林等人对全国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学生的大一学生进行测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大一学生的防御方式和调整情绪的心理调节机制是外部求助和压抑、幻想,大二、三学生以总结经验和自我防御方式主,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则更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城市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7]。李虹与梅锦荣对北京1295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生活消极事件构成大学校园的主要烦恼,以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是大学校园烦扰的主要特点,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8],等等。现有的有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的研究重在调查压力的来源与发展趋势,并对造成压力感的社会因素(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了分析,但该类研究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并未顾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态度对压力感的影响。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将压力情景下的认知因素主要归为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认知倾向两个方面。

  从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来看,认知评价在人们的压力调节上其实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在情绪活动中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感,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达到更好的适应。已有相关研究[9]证明了这一点,压力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不直接决定负性情绪的产生。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严厉的增大呈现增多的一般趋势,但并非较高压力必然伴随着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二者的关系与认知评价的内在调节作用有关。负性情绪体验随个体降低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而减少;如果个体判断外界压力事件的威胁性有偏差,则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增加。

  认知倾向则在情绪反应与压力情境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显著差异存在于认知倾向不同的个体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则相对较少,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个人的认知倾向对调节压力感的影响,则较男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25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期,由于对事物认知不稳定,缺乏完整把握,进而造成她们的思维方式容易轻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进而造成情绪、自信心、压力与挫折应对方面的问题[10]。在性别的差异上,认知倾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相对乐观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男性中相对悲观的认知倾向导致了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认知倾向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关于认知因素是否包含于压力基本特征之中的问题中,学界存在一些争论。一部分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一般结果期待倾,也即一般认知评价倾向(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时间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类)与控制点、归因等人格特征具有概念上的联系,它们在内容、指向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效能有关,实证研究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虽然显著但却较低的相关,可见认知评价对人们压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联系[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负性情绪体验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不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在较低压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倾向于略少,这表明认知评价倾向在负性情绪产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12]。对于这类状况,可以尝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研究。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建立在个体积极认知对其自身心理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设形式将认知因素考虑在压力基本特点当中,并尝试以自设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如能证明某一认知因素对压力感具有显著高的影响效果,则说明个体认知因素亦属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特点范畴。

  2缺乏专适用于主流大学生的心理量表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它们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在测量个体压力感或与之相关的负性情绪、行为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这些量表的编制大部分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13],且这些量表多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的被试来说,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怀疑。

  首先,在研究压力的领域,国内目前尚无已经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学生研究领域中,依据性别分类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专家,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比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设计并推行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且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实证效度的探索尚显不足。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不能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尽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测结果表明它的信度较高,但实证效度很低。原因就在于SCL-90完全忽视个人的美德、品质对于压力来源、压力发展趋势等基本特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指出,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还应注意有效地区分和结合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在使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传统心理学的测量指标[16]。

  最后,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的研究往往是围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问题而展开的,而大学适应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应该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17];所以,各种评价量表和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适应的方面的测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现有评估量表评价大学生的适应更多地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而是强调的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此外,使用国外的量表研究和评价国内大学生适应情况较多,忽视了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来看,西方大学更强调个人而中国大学更强调集体,国内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还不够[18]。

  当然,以上指出的关于压力基本特征研究领域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价值,因为不管是从学术的严谨程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应用结果来看,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领域的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都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该领域在当前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类问题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只要按照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索,就必然能够达成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0

  本文对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旨在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切实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有思想情感、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质有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及政治观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以及运用所学所能将个人目标或任务付诸实践的能力。法律素质是其所具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的综合体现。道德素质是其做人及行为实践过程中对其自身起规范作用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进,但实际情况不近人意,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难入人心,。在这个价值观高度多样化的时代,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和相关课程内容差异大,施教者难以有效输入新的思想政治认知。2.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化,现行人文素质教育只达到人文知识教授层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无法遵循人文精神。3.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原动力,普遍只想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工作,缺乏高层次追求。4. 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存在道德评价失准、道德价值取向混乱问题。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们,我们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解决高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一,用皮亚杰的建构学说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建构认知结构的方式的理论来指导思政素质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将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加强和丰富原有的结构,只是这一同化过程学生会过滤和改造施教者给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结构不一致,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思政教育在同化过程中受挫,但是我们可以在顺应过程中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因为受教者的认知无法适应客体要求时,就会创造新的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需要,这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素质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学生在同化和顺应过程的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节奏、时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那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可能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建构起大学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

  其二,高校若能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那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实现由现目前学生仅仅是机械接受人文知识的层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层次转变。认知驱力是奥苏贝尔三大成就动机中最重要和最稳定的一项,此外还有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动机就是对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无法深化的原因在于对实利的追求。而奥苏贝尔对认知驱力的重视本质是对认知和理解的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认知驱力,就能转变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现实意义的想法。

  其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给大学生,并引导学生追求较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创新意识的原动力。文献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对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低到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我们可尽力引导大学生追求马斯洛理论的高层次需求,鼓励他们将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终身人生目标。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引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唤起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对责任感的考虑。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六个阶段,而我们要重点引荐给学生的是第六个阶段,即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确立起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的道德观,他们懂得德性的本质、以尊重人为目的而非手段为前提。执此道德观的人是推动社会道德发展的力量。具体可选用科尔伯格的“海因茨难题”这一经典道德两难问题作为课堂开放式讨论话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后,为其讲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基本法律知识以激发和普及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

  结论

  大学生素质的形成看似由外至内,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变化引起外在行为表现变化的外化过程,是需要施教者带着潜移默化的意识耐心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因此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综合素质是顺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1

  一、弱势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对公园的普遍需求

  在进行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研究弱势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的同时,也应充分了解其对于公园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创造条件,消除人为环境中的各种障碍,使弱势群体也能正常生活并参与社会活动,让全体公民都能平等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典型弱势群体对公园的使用,如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一些必要的辅助设施应更为便于使用,如方便轮椅通行的道路;残疾人则由于现代公园中缺乏专为他们设置的公共空间,而普通公园不安全因素过多且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故他们多选择呆在家中或是只徘徊在住所附近;儿童由于身高和体能的限制,高差较大的地段或台阶都无法独自通行,且他们由于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及薄弱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难避开环境变化带来的危险,另儿童经验知识有限,故要尽量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一些新鲜有趣并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设施。

  老年人对公园环境的需求:老年人腿脚不够灵活,行动相对不便,比较看重活动设施是否方便使用,一些必要的辅助设施应加以强化,方便轮椅通行的道路也是老年人是否能愉悦的享受公园环境的必要条件。

  残疾人对公园环境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园中缺乏专门为残疾人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普通公园由于存在不安全因素和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造成的不便利因素,以及正常人异样的眼光使得大多数的残疾人不愿光顾,许多残疾人选择呆在家中或是只徘徊在住所的附近。

  儿童对公园环境的需求:儿童由于身高和体能的限制,高差较大的地段或者台阶都无法独自通行。他们还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由于好玩好动、注意力分散、安全意识不强,不太懂得保护自己,很难避开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危险。因此一定要注意儿童游园玩耍时的安全性。另外儿童生活经验较少,而且看问题也很单纯,对不常用的字或语言不容易看懂,在设置导向标识时应简单易懂,尽量采用图形等形象、易懂的标志物。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设置一些新鲜有趣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环境设施,满足他们对世界的求知欲。

  二、目前我国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无障碍意识的匮乏

  目前,很多园林设计者和管理者为追求含蓄的'意境,忽略了可达性,从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增加了他们的游园难度,因而设计之初就应注入无障碍的设计的理念,并践行于过程中,才能营造出真正的无障碍环境。

  2.缺乏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

  大多数城市公园只是为满足相关规范而进行无障碍设计。设计者没有仔细考虑过怎样才能将无障碍设计做的既巧妙又实用,加上我们缺乏弱势群体使用感想的信息反馈机制,长期以来无障碍设计处于一个相对粗放型的发展状态。

  3.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不完善

  城市公园中很多受到无障碍设施无法得到正常使用,形同虚设,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公园管理者,应不断完善公园的功能、方便广大游客,改造和修缮相关设施,使无障碍设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新方向

  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不仅要排除弱势群体的各种障碍,满足弱势群体的游览需求,更要为他们营造多样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让使用者获取最大的身心自由和愉悦,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也对今后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树立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高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水平要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将设计工作转移到满足弱势人群的人性化、安全、使用需求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无障碍设计水平。

  无障碍设计必须要明确每一项设计的标准、尺寸、关联性等;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弱势人群的行为需求以及公园环境与弱势群体的行为关系。

  2.融入无障碍的设计元素。在无障碍设计中对一些公共性的设施、园路、建筑、小品、植物、标识等进行设计时,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加入无障碍设计元素。公共设施需要专门设计,如:园路,考虑到弱势人群行动不便,园路路面铺设材料必须要平坦、防滑、避免摔倒。

  3.加强感官的交互性设计

  在城市公园设计中,一切相关的组成元素都包含了人们各个方面的感受,而交互设计中交互的对象,不仅仅是无障碍设计,还包括了不同层次、感官、感受的交互性设计。

  对于公园设计来说,无障碍元素的加入必然要与正常的设计相融合,公园还有着许多其它的功能,通过景观设计与多种园林组合元素的搭配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在无障碍设计中要保持这种感官、感受的协调性,即选择了无障碍的设施设计也要保证整个公园整体效果,能够从各个感官角度给人以心灵上的感受。除了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外,听觉、触觉、嗅觉这三种感应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方式与内涵,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的应用可以带动设计思维的革新,技术进步可以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带给用户更多层次的感官体验。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作为满足弱势群体在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的一种安全保障,使他们最终融入社会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也是设计师的社会义务。完善无障碍设计,营造无障碍环境,是体现公园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公园品位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促进社会进步,培养公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2

  我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一名普通的大学辅导员,20xx年9月刚接手工作。通过之前5个月准辅导员实习期间的广泛学习及与大学生们的接触,我发现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走良性成长之路极其重要。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事例浅谈“个体差异”以及“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众所周知,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人心理品质的综合。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心理特点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人有不一样的特点,也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同时,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并受教育及其生活条件的影响,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人是社会与自然的实体,从人的社会方面来看,心里的个人特点依存于每个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并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个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对心理的个别差异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的任何一种心理特点都反映着他所经历的整个生活道路。从人的自然方面来说,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对于心理个别差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造成个人差异的原因。

  个人差异同样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对同一状况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高,对未来的憧憬更为理想化。然而不可避免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客观障碍会阻碍其美好理想的实现,面对这种困境,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通过努力来克服,重新树立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但与此相反,有部分学生便会因此开始逃避现实,显得消极、不求上进,甚至产生厌世的心理。同时,随大学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大学生们会产生强烈的想要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想法,却又无从下手。往往此时,学生会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或是放大自己的缺点,进而失去信心,减少了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不信任他人,处于烦恼、恐惧不安的'不良心理状态,陷入绝望的精神泥潭而不能自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学习、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从影响因素的性质划分主要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因素:

  其一,外部因素1.社会的大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这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希望,同样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与挑战。一些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适当的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90后大学生的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但深度不够,具有情绪心境化,隐蔽性差的特点。不少人在张扬傲慢的背后是孤寂与无奈和无法宣泄的内心压抑之情。随媒介传播手段的日趋丰富,一些观念错误的书籍、报刊充斥着市场,这使得一些借助书籍寻求心理援助的大学生摄取到不正确的观念,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2.学校及家庭环境。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或是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处事能力弱,影响其心理。而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人父母,在当前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尤其是对好学生过分迁就对,坏学生讽刺挖苦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个体自身因素:①生理方面的缺陷。若学生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就会有自卑的心理,更甚者会孤立自己,不与他人交往。②个性上的区别。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大学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个人心理健康素质的关键期,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妨碍一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障碍。

  接下来,我将通过我院学生的具体案例来浅谈教育心理学中“明辨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

  案例

  鲁俊青(化名)是我所管理的动物科技学院20xx级的一名贫困生,是个来自云南偏远山区的内向女生。她所居住的山区环境闭塞、人烟稀少,全村仅有几十户人家。第一次与她接触时,她竟然对山东使用手扶拖拉机、脱粒机进行农耕等机械化作业大为吃惊,并表示她们家乡的牛耕作业十分困难。由于处在偏远落后地区,父母受教育有限,而且医疗条件极其恶劣,年近60、常年受疾病困扰的父母和三个身患不同程度残疾的兄长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因此,家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出人头地,得到良好的发展。她不负所托,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全村唯一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家人欢喜之余还是对四位数的学费发愁,最后决定申请贫困生来缓解一部分压力。贫困生由班内民主选举产生,但家丑不可外扬,父亲患严重的糖尿病,母亲瘫痪无法下床,全家收入只有政府补给的最低生活补贴200元以及三个哥哥所种的3亩地的收成。内向的俊青因害怕被同学看不起、伤害自己的自尊心,决定不将自己的状况讲出来,错过了贫困生的名额。于是,她找到了我。

  贫困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对较弱,导致贫困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应对能力、心理弹性差。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差异等主客观原因,使贫困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上,羞涩、不自信、不善于表达。在俊青心中,上台表述自己的家庭状况无疑是一种放弃尊严、用脸面博取同情的做法,非要如此的话,她宁可放弃学业。就我看来,学生的性格表现在他们对现实(如学习集体和社会事物)的态度以及活动的意识特征上。对自己所从事的种种活动有目的、有毅力的学生,能在活动中守纪律、自制,表现出主动精神;那些对活动有目的但意志薄弱的同学,就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经常改变自己的兴趣、志向,在完成某项任务是就会表现得有所欠缺。

  针对俊青的情况,我和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开导她,让她调整心态,认真填写《山东农业大学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山东农业大学家庭困难认定表》,并积极与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得到相关证明;

  (2)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摆正心态,不要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单方面认为申请贫困补助是一种丢人、丧失尊严的表现;

  (3)结合其长期处于这种自卑与自信交替出现的矛盾心理,建议她要积极与同学交流,接受他人好心的帮助,努力进取;

  (4)针对她现在自卑敏感的心理,采取系统脱敏法。虽然比较冒险,但值得尝试。首先,要不断暗示自己是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孩子,生活条件的却比大多数同学差,但是即便如此也能坚持下去,认真完成学业,并加入各种社团、文化艺术活动。其次,可以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充实自己,增长经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敞开心扉,结交更多朋友,多展示自己,帮助他人;多看、多听,取长补短,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

  经过一番挣扎,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如今,鲁俊青已突破内心防线,变成了开朗、自信的女生,并作为舍长带领宿舍全体同学参评上了“书香型宿舍”。现在的俊青不再自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告诉我:“虽然家境贫苦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己选择不了,但是我可以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学好专业课程,继续深造,回报社会、老师以及所有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

  综上所述,引导大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时间要求和自身特点等调整自身心理,提高其在学习中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只有在一般的教育、教学基础上,同时估计到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认识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采取针对性的个别教学措施,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3

  摘 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学生的灵魂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视角下将心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刻的尝试。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xx-2015”年收录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一是近十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逐年增加,说明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认知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挥的作用。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已获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本研究力图从教育心理学化这一新视角着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深刻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学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元素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和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它的兴起和提出开启了重要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图、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出现心理学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学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在 1800 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也引发了19世纪在欧美影响范围广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机制是基于人本性的永恒规律,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心理学化。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和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 因此,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为前提。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致力于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元素使得人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大发掘和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视内在需求,强调人的主体性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裴斯泰洛齐主张“在顺应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将教育最大限度地简明化”,即在教学内容上要简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素予以提炼和简化,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为指导,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以使其符合特定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有助于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本质相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路径,开发学生的潜能,他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教育分解为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脑、手”全面和谐发展。“心”“脑”和“手”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脑”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心理学化注重三者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学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道德问题,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个体按照正向的社会道德规范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心理学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个体潜能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在尊重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功能相似:强调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育心理学化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追求人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统一和交融,教师应该改变端坐于学术殿堂的刻板形象,回归学生中去,体验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心理特性作为教育正面引导的索引,启发学生自发地正面思考,并且主动探索自身潜能,潜移默化地将教育理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意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事物,帮助学生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善于展现自身优秀品质及内在潜能,从而获得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化所提倡的积极教育视角对于改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遵循心理规律进行正面引导,从而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价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态浮躁,急于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忽视大学生内在品质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有着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学准备也主要是从学科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诉求和兴趣关注,因而导致教育教学实效性欠缺,矛盾和问题丛生。教育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人与人” “我与你”的对话和沟通,教育的成败建立在是否对人的基本心理诉求、个人期望、兴趣爱好、价值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现实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诉求,教学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导致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

  (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大学生心理的知识结构

  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处于匮乏状态,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大学生的经验结构则是建立在这种不够健全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观感性经验,缺乏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推动下,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积极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大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认识往往容易偏激,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容易轻率和片面。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出现两极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接受动力,教与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无阻力,接受度就会很高,在一定情况下,接受甚至会变成主动索取,同化效果明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或不能采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阻力和反抗,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接受度就会降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还会造成继续教育的更大障碍和阻力,形成异化。

  (三)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个体潜能发掘不足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练,与受教者的个人发展目标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群体性教育,并且以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而非主动吸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态势。因此,在深层次上,大学生内在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和开发自身潜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径:教育途径主要以“灌输式”为主

  由于传统的教育导向和理念,“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只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会考虑大学生自身需求,缺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说教。

  四、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需求满足,而传统的教育视角往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学生个人需求往往被忽视,但个体需求的满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内在价值作为实现外在价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深层次沟通的统一和融合,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个体的价值关照,变“功利化教学”为“需求式教学”。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饱含情感与深意,通过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兴趣需求和心理发展机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并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释放其内在潜能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能力和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将关注群体式和谐发展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放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转变认识,树立平等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有创造性的个体,通过不断创新日常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挖掘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潜能与力量。

  (四)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裴氏认为教育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教育心理学化过程如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混乱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从明白走向完全清晰。这一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树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顺序,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裴氏所说:“自然的教学顺序虽然缓慢,但人类的能力需要顺乎自然,否则,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华。”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转变教育视角、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吴霞.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及其实践意蕴[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xx(3):20-2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xx(3).

  [4]孙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14(5):78-81.

  [5]江云凤.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xx.

  [6]陈明霞.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xx, 6(7):44-47.

  [7]丁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xx(7):38-39.

  [8]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与职业, 20xx(6):61-62.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但是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研究者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为较差和很差的占65.8%,亟需重视和提高。

  事实上,目前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常依赖一维的以心理病理为中心的筛查和干预手段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在这种模式中,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心理病理症状或疾病的反面。基于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病理模式将大学生分为三类:健康人群、不健康人群和心理疾病人群。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问题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的得分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C 类。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干预通常只针对心理疾病人群即A类学生。

  实际上,传统的聚焦问题的筛查只能筛查出15%到20%的存在明显心理病理症状的学生。相应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通常也只针对这一小部分人群。对于心理不健康学生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对于最多数的心理健康人群,虽然全国高校从20xx 级新生开始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个学校也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和一些团辅活动,但这些课程和活动往往以理论介绍为主,只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评估和筛查

  心理健康分类研究表明,许多没有表现出心理疾病临床症状的大学生同时却显示出主观幸福感的明显缺乏。重要的是,这些主观幸福感的缺乏,却和学业或在校表现的严重受损存在显著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承认,心理健康不仅是疾病或紊乱的减轻和消除,还需要有积极指标的出现,如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积极情感、投入以及意义。幸福不是一种附带现象,而是一个原因,幸福不仅仅是一种好的.感觉,许多研究都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甚至,主观幸福感能有效提升个体的健康水平;16~18 岁时乐观水平高的个体要比他们的兄弟姐妹们在29 岁时挣钱更多、社会表现更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同时考虑心理疾病指标和主观幸福感指标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出勤率的长期发展或下降的预测。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该模型把人群的心理状况分为四类,完全心理健康指的是有高幸福指数和低心理症状的人群,这类人群不仅心理健康而且有着旺盛的心理能量,社会功能良好。心理疾病不仅具有高心理症状表现,而且主观幸福感指数很低。这两类代表了以往研究中关注的两个类型。但是,双因素模型还筛选出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两类人群,一类称为有症状但满意组,他们在高心理症状的同时又有高的主观幸福感。另一类被称之为脆弱人群,他们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病理症状,不能被确诊为任何一类心理问题,但他们的幸福指数也很低。

  将大学生分成四种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这四组人群在学习成绩、社会功能和身体健康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纵向研究也证实了四组人群在一年随访研究中,学业成就、社会功能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显著差异。

  三、积极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研究

  和综合心理病理指标与主观幸福感指标的心理健康定义相对应,心理干预过程也不仅仅是针对疾病、缺陷本身,还需要对爱、成长、幸福的关注,后者即为积极心理干预,是对传统干预方式的有益补充。Sin & Lyubomirsky 认为,积极心理干预是一种旨在通过培养积极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来提高幸福和减轻压抑症状的治疗方式或有计划的活动。与传统心理干预技术的问题视角不同,积极心理干预采用优势视角,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最常用的积极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三件好事日记享受巅峰积极时刻;确认天赋和个性优势并寻找新的机会运用这些优势;有规律冥想练习和表达感恩。Sin 和Lyubomirsky 对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了元分析发现,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干预提升了自我报告主观幸福感,并同时降低了抑郁症状。

  三件好事日记是一个比较常用且方便易行的干预方法。研究表明,回忆并写下一天里发生的美好事情,同时花一点时间考虑好事发生的原因,可以增加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同时降低抑郁症状。该干预方法可以启动我们的意识去发现更多积极的情境,时间一长,我们就可以习得对积极经验的自动捕捉,继续练习,就可以将这种觉察能力内化,从而提升我们对生活美好方面的觉察和享受。

  优势与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也是积极心理干预的核心内容。Spaventa-Vancil 和Conoley 采用嵌入式教学,即在常规课程中教孩子技能,对4 个学龄前儿童(4~7 岁)家庭进行主要照顾者-儿童的嵌入式干预用来增加毅力和仁慈两个美德。教主要照顾者捕捉儿童的美德表现,用强化的方式描述行为,把观察到的行为标签为美德。结果表明,家庭简易的照顾者干预有效增加儿童的积极行为以及美德,增加了适应性临床分数,并减少了儿童的消极行为。由老师制定的为期6 周的包括基于个性优势练习的作息时刻表的干预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18 名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但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自我评价上没有改变。

  感恩拜访包括给过去对你特别友好的但你从来没有真正感谢过的一个人写感谢信,并把信投递给他。Seligman 等报告这个练习在随后的1 和3 周增加了幸福感,降低了抑郁(但这个效应在随访的3个月没有得到维持)。Lyubomirsky 等报告了随访6个月还有更大的幸福,而且投入干预的努力数量和幸福水平呈正相关。甚至有文化差异性研究表明,东方文化下的被试更能从感恩干预中获益。

  不同积极心理干预使被试的获益机制不同,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综合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法。Suldo 等对55 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0 周的干预,干预内容涵盖了积极心理学幸福模型的各个方面,包括感恩、个性优势的新方式使用,以及乐观和希望。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整体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并且在随后的6个月里这种效果得以维持,但情绪和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变化和对照组没有差异。Rashid和Anjum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提升积极情绪、个性优势和生活意义来对抗抑郁症状,8 周干预之后,干预组的主观幸福感指数明显提高,并且老师报告的每周行为量表也得到了提升。但抑郁和整体生活满意度没有组间差异。Shapira & Mongrain 运用自我怜悯和乐观联系干预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干预。相比控制组,参与者的幸福感持续提升且焦虑症状减轻。

  四、积极心理干预的展望

  综上所述,基于双因素模型下的积极心理干预在西方文化下的疗效研究基本得出有效的研究结论。但双因素模型在国内的研究还较少,尤其在中国大学生中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积极心理干预在中国文化下的干预效果研究,以及进一步对不同积极心理干预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效果比较研究,都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工作。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选]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精华]07-21

(热门)大学生心理学论文07-21

心理学论文08-08

(实用)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5篇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15篇【热门】07-21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汇总(15篇)07-21

旅游心理学论文07-29

管理心理学论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