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反思

时间:2023-06-16 13:28:41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反思14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育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育反思14篇

  幼儿教育反思 篇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是一种行动上的付出,一份思想上的坚守一根精神上的支架,我们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毫不气馁,勇往直前。特别是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教师们,她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不惜踏实勤恳、默默无闻。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只有靠教育者去浇灌、呵护他们,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儿,只要你认真呵护,他们便会开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是啊,在观看电影《花儿怒放》时,仔细回味一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从而,使我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佩服丁老师对工作的尽职与对孩子的那份高度责任感。他为了让学生从顶楼下来,不惜自己生命,居然克服了恐高症,而调皮的学生却把他扔在楼顶跑了,这是对一名教师而言,多大的耻辱,只能自己忍气吞声,悄然离开。

  作为班主任的.丁老师,为了坚守自己的那份执着,他下定决心开始拯救班里这位名叫马俊的男孩,他是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家长都认为他很笨。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伤害,变得越来越胆小、自卑,更不想与大家说话、交流。无意间,丁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喜欢画画,就利用孩子的优点,加以鼓励,还把画送到画展参加比赛,谁知他的画竟获奖了。顿时,使孩子多了一份自信。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丁老师用了各种办法,凭借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一直与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最后,让马俊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如此,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学会自信,只要有前进的动力,我们才能一步步去克服。因为,在世上,不怕克服不了的事,只怕有做不完的事。因此,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有聪慧的大脑,才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从一份执着到一个梦想,这是一个对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的过程。过程要靠我们慢慢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最后,马俊在全年级摸底考试中,居然以一场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大家的掌声。看,马俊的行为终于被大家所认同、所感动,丁老师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此时的她们正如鲜花一样怒放,她们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开始了花儿新的人生。顿时,我的鼻子一酸,一种莫名油然而生的感觉,经不住自己泪流满面,不禁潸然而下,我们一起为马俊而感到骄傲,一起为丁老师而感到欣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者来说,我平时碰到的磕磕碰碰及各种困难又何足挂齿。从中,使我想到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坎坷事情。其实,我觉得,在每个幼儿心目中,孩子们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我们不要为了一件或者几件事情而误认为孩子的无药可救,有时孩子不小心做了错事,或许那是幼儿心理的一个叛逆期;有时,孩子违规了,或许他是真的不小心;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做了错的事,或许是为了帮助别人。对于孩子们的行为,有时与其埋怨她们,还不如找出合理的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反思 篇2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们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变利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第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硌项活动之中。

  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清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现在,发音有很大进步,这些赞美的高速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新,老师新手替他们带上。

  所以,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幼儿教育反思 篇3

  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家长所学知识经常会出现断层。

  我家孩子六岁,现在回首过去的六年,我才发现,我的教育似乎也是不尽如人意。跟自己当初的想法相比。胎教、初期教育、幼儿园等等,给她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尽量支持她的兴趣爱好。舞蹈,让其自由发展。

  后来却陷入一个怪圈,给小孩报兴趣班。似乎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育。

  英语的学习也是差强人意,对老师也有意见,但大多数家长的要求放在那,弄的五六岁的小孩子要背单词,这种兴趣班,哎。

  小孩子的负担有多重?大家想象一下,有一次英语课结束后,英语老师公布完成绩后,一出楼,就见好几个孩子低着头,听着不同家长的'诉说:“你平常都挺好的吗,咋考试考91,怎么回事?”

  “你咋那么没眼色,没看你妈………….,活该被骂”等等诸如之类的话。

  “我都记住了,可谁知又忘记呢?”我家孩子如是说。我真无语,她是班里成绩最差的,我要训她吗?我自己都不知该说什么了?老师罚抄写单词20遍,我是该让她写,还是我替她写呢?真纠结。

  幼儿教育反思 篇4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雷雷的眼泪

  今天开联欢会时,我请小朋友挨个表演节目。叫到雷雷,他依然胆怯,不肯站起来,我的鼓励没起任何作用。我急了,对他说:“今天你必须演,我们大家都等你,唱一个歌也行,说一句话也行。”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雷富有点儿难堪,眼中噙着泪花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为了他的发展,我狠狠心,鼓励他说:“你能行,唱吧!今天唱了,以后就敢了!”见实在拗不过我,雷蕾恼怒而赌气地带着哭腔唱起来。他的音非常准,也很好听。大家为他鼓起掌来,但他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样子,脸上挂着泪花,气鼓鼓地回到了座位上。

  雷雷是个乖巧、懂事而腼腆的男孩子,平时总是和和气气、轻声细语地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他心灵手巧,学什么都挺快,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他。可是雷雷有一个弱点,就是胆小,从不举手发言。即使老师叫到他,他也面带羞色,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更别提让他当众表演节目了。

  据他妈妈反映,雷雷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上了幼儿园以后,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惟独怯场不敢讲话没有多大改变。雷雷妈妈的一席话,让我更感到有责任帮助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众人面前讲话。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只要他说出一个词,我就带头为他鼓掌。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树立起他当众讲话的自信。都到中班末期了,我真为他着急。于是,就有了今天那一幕。

  晚上,我将这件事情说给雷雷妈妈听,希望得到他妈妈的理解。他妈妈很高兴地说:“没关系,您做得对,就得逼他,不然他永远迈不出这一步!您这不是为他好嘛!”能获得家长的理解,我感到很欣慰。

  反思随笔

  这篇随笔中记载的那个小男孩和那件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雷敢当众讲话、表演节目,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觉得,是我的认真负责帮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碍,让他有了说和演的自信。但是,雷雷当时带泪的眼神也深深刺痛了我。我知道,虽然我用这种不得已的方法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但实际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也是我自己不满意的。我是在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雷雷来讲无疑是痛苦的。

  几年后,我又遇到了一个叫月月的小女孩。她的不言不语和胆怯,让我又想起了雷雷。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用更适当的方法来帮助这类孩子,以弥补我对蕾蕾的歉疚。

  面对月月,我开始反思自己对雷雷的教育方法。他们能和朋友、家人滔滔不绝地大声说话,却很少回答老师的问话,也许是我好意为他们创造了各种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和表现,反倒使他们感到更紧张,从而起到了暗示和负强化的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时时能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也就难以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了。因此,当我有意识为月月创造一些机会,让她在集体面前表现不起作用时,我采取了淡化的方式,不再时时鼓励她、提示她说,免得造成她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具体说,就是顺其自然,让她和伙伴痛痛快快地说,我尽量多参加到其中与他们平等地游戏和交流,拉近和月月的距离。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时,我会自然地和她说两句。她想说不想说我都不强迫,接纳她用点头、摇头或小声说来表示。我还采取给她搭建台阶的方式,先让她和几位小朋友一起上台,然后再请她和最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她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她的心理压力。

  为月月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月月逐渐有了一些变化。有一次,在户外站队点名,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月月不回答,我就先空过去。可是,月月响亮地答了声“到”,我激动地望了她好几眼,真想为她鼓掌,也真想再听她喊上一声,但我克制住了自己,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无意中强化月月以往不说话的行为。还有一次,我发绘画纸时,又听到她一声细小但很清晰的声音:“我还没有呢。”我赶紧发给她,并对她说:“月月,以后老师忘了事,你还这样提醒老师,好吗?”她点点头。

  月月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相信,这样看似自然实则有意的教育,会让不自信的月月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慢慢树立起自信,展现出她独特的风采。

  幼儿教育反思 篇5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辛苦努力之后得到的那种满足感。而幼儿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无疑是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一天一天的进步,越来越懂事。我来谈一谈我们班的孩子带给我的幸福感。

  记得这学期开学初,我刚接受这个班,对于班里的孩子都不是很了解,名字和脸我都对不上号。而且常规也不是很好。开学第一天面对班里乱糟糟的情况我感到很沮丧。这种情绪困扰了我好久。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我必须用更多的爱和精力来对待这些孩子。首先我得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常规,好的习惯。于是我就从小的方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每天我都打着十二分精神面对他们。早晨小朋友进园我会用微笑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和他们一起进行桌面游戏,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在家的趣事,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晨间户外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一起玩,看到他们做一些危险动作时,我会制止他们,并引导他们学会一物多玩。而在就餐方面我会多用心引导他们做到不挑食,不管是早点还是午餐、点心,都会吃掉自己面前的食物。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我也会精心准备教具,认真组织上好每一个活动……。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努力的成果貌似没起到效果。这一度让我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告诉我,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在幼儿园最喜欢邹老师,殷老师了,每天都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回家后说一说,而且在家表现不好的时候,只要一说老师们都会看到你的时候,立马会变得很乖,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呢!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真的要谢谢你们呢!”原来我努力的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确实在改变,这让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慢慢地快溢出来了,这就是我对幸福的理解。

  “幼儿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幼儿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当你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童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认识到孩子中间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与孩子交往蹲下身来,与孩子同唱、同跳,与他们共同感受成长,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身边。你给孩子一份爱,孩子会回报给你十分最真诚,最纯洁,最美好,最无私的爱!这就是幼儿教师最终幸福的归属感!

  幼儿教育反思 篇6

  案例:午饭后的时间是孩子们自由的时间,他们会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在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起玩。但洲洲却是个例外。洲洲很珍惜属于自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里,自己不玩时,都会很小心的放进抽屉里。“我的玩具很贵的,别人玩的时候会玩坏的。”可是别人的玩具也是很诱人,于是洲洲就藏好自己的玩具,很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玩自己的玩具而他还没玩够,他是不肯轻易放弃的:“我再玩一会嘛。小朋友不能这样小气的,老师说小朋友要大方。”[小孩子常常会有这种利用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投机”行为。]如果遇上个大方的还好,要是遇上个“小气”的难免是一场纷争。可是时间长了以后,洲洲再去争抢的时候都是自己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他对手的那一边,并且都说:“洲洲是个小气的人。”洲洲委屈,来告状:“老师他们都不和我玩。”[小孩子都有点“恶人先告状”的味道,老师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一点也奇怪,“是嘛,那为什么呢?”洲洲撅着嘴巴不回答。“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办法吧,下次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给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的,要记住啊。”[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规则成为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讲道理。同时,教师只是提供策略,问题却还是要幼儿自己去解决。]洲洲歪着脑袋,似乎明白,似乎又茫然。后来,又几次的观察,洲洲要玩别人的玩具,不在这么理直气壮了。有时候会忍耐着不去动别人的玩具,而是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下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要是不那么爽快的,就要碰钉子,或是讲条件。但至少他不会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共享”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当被全班小朋友当成“公敌”时这感觉不好受。这是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也是个成长的过程。 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是有要求的:希望幼儿能够遵守班级公共生活中的交往规则,当然也希望幼儿会有一定程度的大方和慷慨的表现。我们又将如何将它们转变为幼儿自己的发展与行为呢? “欲擒故纵”是一个并不恰当但却非常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说,教师想要提出要求,却采取了等待、观察、尊重的方式;不是要让幼儿来达到教师的`目的,而是教师来帮助幼儿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教师的目的如何体现和落实呢?关键在于,在幼儿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上,渗透着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和影响。 这儿的尊重是多方位的。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信任——相信幼儿是个具有理性的、能够根据自己利益采取最有利于自己从而也有利用集体的个体;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幼儿的人格、天性本能的需要、各种天然或许不免幼稚的心灵的尊重;它包含了一种及其可贵的耐心——对于幼儿经验、能力的耐心和对自己情绪的耐心。 其结果,在教育过程中造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师幼互动的过程。在这平等上体现出真正的尊重,也就是民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它们的对立面:发展、要求和集中。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分析与反思:我和凳子玩游戏

  背景:玩小凳子是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等等。因此本学期,我们中班组选用凳子作为我们的器械操,如何更好的利用凳子完成我们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合作游戏中即能互相帮助,又能培养孩子勇敢自信和创新的精神,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和凳子玩游戏》的活动。

  实录:

  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利用小凳子我们开展了一次教育活动。“小凳子可以怎么玩呢?”当我的问题一出来,有的孩子就已经迫不及待站在凳子上往下跳,有的举着凳子,有的围着凳子跑,有的爬在凳子上,嘴里还“驾驾驾”地喊个不停,还有几个孩子合作把小凳子连在一起当平衡木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坐着不动,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让我们来听一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幼:我趴在凳子上伸开胳膊我就是大老鹰了。

  幼:我绕着小凳子转圈玩。

  幼:我可以从小凳子的这边跳到那边去。

  幼:我把小椅凳放到头上练习平衡。

  幼: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开车一样……

  幼:我们几个人把小凳子连起来用来爬。

  幼:我们用小凳子连起来做成小火车,“呜呜呜……”

  他们边做口中边念念有词的叫着。

  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表现了很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而此时我的任务就是把孩子们自己创编出来的各种各样凳子的玩法串在一起,站着跳,跑s路,跨栏,走平衡木等,当小乌龟来爬等等;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分析与反思:

  凳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也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与小椅子玩游戏自由地尝试、探索、合作,从而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互相合作、协助的良好品质,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的价值。

  在一开始我们教师组内的研讨时,我们绞尽脑汁制定了各种小凳子的玩法,可是,当小凳子分发在孩子们的手中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多种玩法,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纲要》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发幼儿的运动资源。而运动资源的开发,不是靠我们老师的凭空想象,它是建立在孩子的运动发展基础之上,建立在他们的兴趣探索欲望之上,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喜好和动作发展水平,和孩子一起寻求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玩法,并给与科学的引导和支持。

  另外,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教师在组织孩子活动的过程中,面对淘气或不遵守规则的幼儿不能给与粗暴的制止,要更好地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孩子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再次,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不能“一刀切”。《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来的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纲要》所呈现的发展阶段,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对那些动作发展缓慢的孩子我们在帮助引导的同时,不仅要给与他们鼓励和支持更应该给与他们耐心的等待,等待他们进步的那一刻,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活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教育反思 篇7

  谁来还孩子一份真诚?

  片段一: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学校,他们都会甜甜的问候我,我也用微笑回应他们。这时候,牛牛来了,他腆着脸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幼儿园吗?”“为什么啊?”“因为我很想你啊!你比我妈妈可漂亮多了。”这个小人精就知道说好听的哄老师,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

  片段二:午饭时间刚刚结束,小值日生们有的拿着抹布帮老师擦桌子,有的拿着笤帚帮老师扫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候,蒙蒙却什么也不干,还在一边 “指挥”:“君君,你看这儿多脏啊!快来擦擦这儿。”“琪琪,这儿有很多纸,你快来扫扫啊!”我赶紧去过去问蒙蒙:“蒙蒙,今天你是值日生吗?”“是啊,老师!” “那你怎么总是站在这儿?”“老师,我站在这儿帮你‘指挥’小朋友啊!这样他们就不会乱了。”

  片段三:“谁帮老师去把你们的小被子抱进来啊?”中午晒得被子该收进来了。“我!”“我去!”孩子们就是这样勤快,每次都会争着帮老师,只有小志浩总是坐在那里不肯帮忙。“浩浩,你来和老师一起抱被子吧!”“可是,我的画还没画完呢?”他为了推辞竟拿出了画画本。“你只抱小的好不好?”“好吧!”他勉强答应了。到了晒被子的地方,他东看看,西看看,找了一个最小的抱上就走。我故意抱了很多,装着很吃力的样子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视而不见。“浩浩,你帮我一下吧!”“你长得那么高应该抱多一点。”“你看,你不帮我,让别的小朋友看见会笑话的。”“如果我帮了你,让别的老师看见也会笑话你啊!”……

  案例分析:

  孩子是不会骗人的,他们有自己纯净的小天地,可是受社会大环境及其个别家长行为的影响,他们也学会油嘴滑舌,学会偷懒磨滑,并且不为所耻,反而愈演愈烈。

  案例反思:

  一、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老师和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太诚实了会被别人欺负。诚实不是无能,诚实的品格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只有品格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我们应事事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做好孩子的表率,注意用诚实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另外,对孩子的过失,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而应鼓励孩子说真话,以免孩子为了掩饰所犯的错误而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利用生活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因势利导地耐心教育,使孩子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二、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我们的教育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如:大班主题《我长大了》,目的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爱劳动是光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于克服困难,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让孩子明白生活在大集体中应该相互帮忙,从而体验和同伴互相合作的快乐;语言活动《康康变了》,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到康康的变化,谁也不想做不爱劳动,总是找理由偷懒的孩子。

  三、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孩子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孩子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而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则不尽人意,这就要求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总之,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上片段情况,和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抓起,围绕一个个小目标,不放过孩子身上每一微小的毛病和不足,持之以恒,强化训练,就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育反思 篇8

  一、幼儿教师必须注重转变教育观念

  在改革幼儿教育、强调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浪潮里,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是一个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从幼儿教育的核心去理解一些理念和观念,更多地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分开: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幼儿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非常严重,所涉及的课程不是从适龄儿童的生理阶段出发,其实这严重地侵害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育的核心深处去理解新时代幼儿教育观念的转变方向。

  二、幼教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

  要充分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掌握操作技能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教师懂得作为幼儿教师,除了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来吸引幼儿主动学习之外,还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组织教师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长,制定自我发展计划。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使教师自身发展目标与幼儿的培养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幼儿园又能积极的送自己园内的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把别人先进的`东西带进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第二,重视幼儿潜能的开发

  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幼儿半日活动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每一个幼儿实现科学发展。在生活课程中,让幼儿园自主参与,成为生活的主人,培养他们自理生活能力;

  在学习课程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探索;在游戏活动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操作,保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材料。教师置身孩子游戏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使他们个性得到发展、智慧得到张扬。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我看到他们的老师都和蔼可亲,能关注每一个幼儿,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

  第三,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

  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大教研和小教研活动,是促进本园教学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针对某一主题、某一材料的投放,某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再解决,这种集思广益的想法和组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狠抓教研、抓教学、抓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活动中动起来培养了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欲望。有的园实行推门听课,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的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有效发挥教师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幼儿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集体智慧才能解决。

  三、幼儿课程安排必须和生理特点相适应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应该注重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教育内容和要求,融于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活动中,课程实施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

  强调活动的教育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整体地考虑活动的预期目标与活动的展开过程,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同时,丰富的区角活动让我明白了幼儿育德是关乎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儿童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教育标志。

  婴幼儿时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从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孩子生来好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游戏。生活中能所被他使用的物品无不成为他的游戏材料。游戏所带给孩子的价值也绝对是不可用标准化的工具能测量清楚的。他们的自主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地张扬了个性,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不断提高幼儿与人交流的能力。

  幼儿教育反思 篇9

  洋洋是我们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活泼好动,似乎没有闲的时候。但他对于活动的热情却很高,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说他喜欢帮你做事,上课的时侯总是抢着回答问题,游戏的时候总见他活跃的身影……可是真正做起事情来却总不见得有始有终。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洋洋兴致很高地选择了绘画小作坊,因为最近老师正在讲生日大蛋糕的内容,那里新投放了许多生日蛋糕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学画蛋糕。洋洋看见我便立刻告诉我他想画蛋糕。于是,我便向往常一样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希望他能够坚持完成这个绘画任务。之后,我便去指导其他区角中的.孩子了。

  过了一会儿,当我又回到洋洋身边的时候,洋洋跟我说不想画了,想去别的地方玩,我正要问为什么,旁边的小朋友告状了:"洋洋画了好几张纸,都没画好就扔在了一边,太浪费了。"我拿过那几张扔在一边的纸,看到第一张纸是画了一个不怎么圆的圆之后被扔在了一边,第二张是画了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椭圆后被扔在一边,第三张已经画好了蛋糕模型,但可能因为涂色不满意已经用黑笔涂墨了一大片,可以看出他在每一次失误后再用一张新的纸进行再次的尝试,两次尝试失败后就想放弃了。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纸呀?”“我画错了”“画错了也不应该浪费啊。”可是洋洋歪着脑袋根本就不理会我在说什么。

  我知道现在的洋洋又准备做有头无尾的事情了。

  于是,我决定,和他一起绘画。我对洋洋说:“来,老师和你一起画蛋糕吧,刚才几张画我们再动动脑筋仍旧可以把它变成漂亮的蛋糕呀。”于是,在我的引导和他的努力之下,一幅漂亮的蛋糕画终于画好了,颜色搭配得也很漂亮。看着自己的画面,洋洋也终于体验到了成功后的愉悦,后来整个一天他都是非常开心。我想今天的区域活动对于洋洋来说收获是很大的。

  其实,洋洋也希望成功,可是他就缺在坚持。在老师的引导之后,他能很快获得成功,对于这样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细心,这样才会让他也能收获体成功的快乐。在此我也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均衡地把自己的关注以及教育引导洒给每一个孩子。

  幼儿教育反思 篇10

  基于幼儿思维的灵泛性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的优势,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制作多媒体故事,制作主题小课件,人机互动、自主探索学习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想像的世界,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搭建有效的平台。

  多媒体技术幼儿创造性思维

  1、王泉根《皮亚杰的启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

  2、未智贤《儿童心理学》

  3、1999年《学前教育研究》

  计算机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手段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恰当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尤其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多媒体优势的契合

  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处于“我向思维”与社会化思维之间的思维,谓之“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体不分,缺乏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把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融合为一,即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把世界人格化。这就是儿童意识中的“泛灵性”。“游移在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童话、神话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哲学依据,是儿童文学之所以特别需要幻想、拟人、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儿科”永远需要小花小草,蛇郎鹿姑,山精树怪的直接注脚(王泉根《皮亚杰的启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这种思维特点极易让儿童产生天马行空的任意想像,任何一个幼儿只要有契机,都能根据“自我中心思维”驰骋想像,获得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独特感受。

  幼儿的这种创造性的独特感受也需借助更好的载体。因为幼儿的思维毕竟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儿童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儿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像力并非天生就有的,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像力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像力就越丰富。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能以动画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化抽象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疑是幼儿获得丰富体验的最有效的载体。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幼儿进入想像的世界,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搭建平台

  (一)制作多媒体动画,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形象理解,设题解难,从而拓展思维。如在诗歌教学《云彩和风儿》中创设问题情景:为什么说风儿真能干,云彩多有趣?然后借助多媒体动画画面的风吹云儿,使云彩发生各种变化,向幼儿形象地展示“风儿”与“云彩”的关系,加之优美的配乐诗,让幼儿身临其境,直观形象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并让幼儿展开互动,想像,用自己喜欢的肢体、手工、绘画、语言等形式创造性地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诗歌创编。如“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小松鼠;风儿吹呀,云彩变成大恐龙”……

  (二)制作多媒体故事,让幼儿在立体的故事阅读中进入想像的世界。运用连环方式的'生动形象的一幅幅图画,教师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孩子进入神奇的故事世界。如制作的《人鱼公主》,当老师讲到(幼儿看到、听到)小美人鱼游到海面上时,小琳的两条胳膊在上下摆动,老师问:“你在干什么?”“我在游泳。”琪琪也学着小琳假装游起泳来。当讲到美人鱼救起王子后躲到礁石后面时,小琳又远远地坐到一边。老师又问:“怎么了?”“我躲在礁石后面呐。”虚拟的神话故事,竟然让孩子们上演了一出出“真实”的戏剧,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真让人感叹不已!

  (三)制作主题小课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据某一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制成主题小课件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自由点击,从而进行美好情感的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我爱将军县》这一主题中,由三方共同收集作为红色土地将军县的“红色”影像资料及相关介绍,然后制成小课件,让幼儿自由地获取未知信息,弥补知识经验的不足,并从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染。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开展各种自主性创造性游戏,如模仿导游解说烈士陵园、将军园等旅游景点,用各种积木建构烈士纪念碑或将军馆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四)人机互动,自主探索学习,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制作的课件《聪聪旅行记》,聪聪过关时,前面有一条小河,河的旁边有小船、救生圈、木头和一些树枝,请幼儿想出办法,然后再去选择点击画面上的工具。幼儿用手中鼠标不断探索着过河的方法,成功时欢笑,失败后又进行新的尝试,在尝试与探索中感受快乐,寻找最佳过河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这里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也只是沧海一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将继续发挥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遗余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思考。

  尽管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无可辩驳的优势,但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要求高,制作费时费力。因此,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或万能的教育教学手段而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学校的相关硬件设施和教师的有限时间和精力是影响和限制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瓶颈。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最有效地利用教师的劳动,以下两点做法或可缓解这一矛盾。

  一是加大对幼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尽量让人人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分工协作功能,减少或避免重复劳动,一人制作人人用,人人制作大家用,如此则既能使教师从繁重的课件制作中解脱出来,又能最充分地发挥现有课件的作用。

  当然,借鉴和整合相关的网络资源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是在借鉴时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切合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幼儿教育反思 篇11

  开学两天的专业技能培训展示已经结束,通过这两天紧张的展示活动,可以看出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它也给了我很大的感悟,从中品尝到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有竞争就有进步,有评比就有好坏,虽然在这次展示中我们感到紧张、压力、反感、无奈。但是在结束时我们却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键盘展示的时候,我做的很不好,我这人就是这样,一到了紧要关头就紧张,明明在下面自己觉得弹得不错,可是一上台就会紧张,这是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没办法只有勤练习,看看人家心理素质好的真是羡慕。通过这次键盘展示也使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努力的去做,才会有好的成绩。

  在钢笔字展示中我的感受,当我拿起钢笔的那一瞬间就感到手在颤抖,心里想慢慢的去写好每一个字,可是做不到,才想起卞老师说的那句话:“写好钢笔字,并不是写得慢就能写好的。”这次钢笔字展示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写字水平都进步了,写完后把写的字放在一起我们简直认不出是谁的笔迹,老师们在欣赏着一排排的整齐的字,我想此刻她们的心情大概和我一样:我们的'字写的真好。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有看不够的感觉。原来字写好了,也有欣赏的价值。以后还要继续练习,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会做得更好。

  在《快乐诗画》展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老师们每人都画出了一幅好的画,线条流畅,画面整洁,涂色均匀,儿歌也背得烂熟,老师们真是下了功夫,这时我们制定的绘画规则已经不起作用,看着一幅幅整洁的画面,看着老师们的进步,我只能说:“我没想到画的这么好,可以都是一等奖。”在这次绘画中虽然我们没评出一二来,但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老师们努力了,老师们辛苦了,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样评不好,难道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进步,而是来评比的吗?我不这样认为,虽然这次我没做好,但是我看到老师们的画,我却感到高兴,这次进步了下次我们可以加大难度,老师们会有更大的进步,这样才有提高,这样老师们才有信心,以后我们也会在摸索中继续努力,继续提高,继续进步。

  虽然这两天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两天做的事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总在寻找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失误,有时想如果当时自己这样去做或是那样去做会比现在好多了,可是事情已经过去再怎样想也是没有用了,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化成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的去做好,让自己在磨练中成长。通过这次培训也使我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多考虑、多交流才能做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再提高。

  幼儿教育反思 篇12

  本次数学活动的选材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进行的,日历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在第一个环节中我以今年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幼儿在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节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儿表现地很积极很认真,在此环节中得到了提升。

  幼儿教育反思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幼儿园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沟,我看见受到污染的河沟水,心理很难受,我就思索要设计一个活动来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河沟水是否受到污染;

  2、引导幼儿认知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坏习惯对河沟水的污染,以培养幼儿良好处理垃圾的习惯;

  3、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不让河沟水受到污染指导幼儿做环保标志图片

  活动准备

  清清河沟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看看图片上的河水是什么样的。

  同时让幼儿讨论:这幅图画得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河水很清,里面有小鱼在游、还有小蝌蚪在里面游,图片上的风景很美丽。

  二、那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看看我们这里的河沟水是怎么样的呢?

  组织幼儿到户外河沟去观察河沟水的情况,让幼儿讨论:你看到的河沟水是什么样的?河沟水又脏又臭、全是垃圾和废弃物、河沟里的水也快干了、河沟里没有了小鱼小虾!

  三、幼儿回到教室:让大家一起讨论怎样保护河沟水?怎样做才不会让河沟水受到污染?

  1、不往河沟里倒垃圾,和废弃的物品,比如;用过的塑料袋,旧鞋子,旧衣服,不往河沟里倒粪便和腐蚀物。

  2、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时,能拒绝不用塑料袋;

  四、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提示人们要爱护河沟水

  1、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纸箱做垃圾箱,放在河沟边;

  2、让幼儿制作警示牌挂在河沟边;

  3、让幼儿绘画——请爱护环境的标志贴在河沟边的墙上。

  五、组织幼儿在河沟边去挂警示牌和张贴绘画。

  但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讲讲今天的活动,让他们也加入到爱护环境的行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很仔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分析了河沟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各种不让河沟水受到污染的方法,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教育反思通用5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发现有几个孩子会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烦恼的事。此时,教师如果停下教学来进行教育,这不仅仅打断了孩子们的思路,并且效果不必须很梦想。但如果教师能在不影响正特别教学进程的.状况下,用表情、体态语等非言语手段给予用心的提示,则效果会事半功倍。这时的你,该如何选取呢?

  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本来教室里只听到我讲故事声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声喷嚏,这时全班孩子开始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于是我拍了几下手示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孩子们似乎没有停止笑声的意思,声音十分得吵,甚至有两位孩子已经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识地将一只手盖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顿时孩子们也开始模仿起我的动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冲他们眨眨眼。啊呀,教室里一下子静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后又拍拍腿,大家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于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扬他们,最终在欢乐的气氛中顺利地开展完我的教学活动。

  由于每位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对于小班孩子来讲,他们处于好奇心萌发阶段,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与神态。在平时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针对不一样现象随即做出各种反应。

  在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语交际手段,调动了孩子们的用心境绪。对于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平时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极个别孩子不认真听讲,能够走过去轻轻地摸摸他的头;当孩子们在玩玩具时,发生争执或者乱扔玩具,能够皱皱眉头表示不满或者摇摇手阻止他们;当发现孩子们大吵大闹时,能够带领他们学习小猫等动作,学会轻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并能正确地领会其中的暗示,自觉、愉快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孩子们还很小,为了让他们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育,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做的还有许多。

  幼儿教育反思 篇14

  《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如何将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而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如在一次“从1到10”的唱数数学游戏中,孩子们最后用雪花片一边摆放一边数数,出现了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多种情况:有的孩子将10块积木摆成一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竖排;有的孩子在装材料篮子的四个角摆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边数边玩等。孩子们的想像极为丰富,数数方法多种多样,积极性非常高。但是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只想到要完成预定目标,而没有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因此失去了与幼儿深人互动的契机。

  这次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对照《纲要》精神,我认为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与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准备“合作分享真快乐”的活动时,我想在活动中有机渗透数教育,让儿童获得有关“二等分”的知识,于是预设了这样一个弹性目标――“尝试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用来绘画的纸不够用。真实活动时,出现了这样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纸对折,打开后一人画一半;有的孩子在纸上画一条线,一人画半边;有的孩子两个人一起画;还有的两个孩子轮流画。这与我让孩子用对折分纸感知二等分的设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那将重蹈覆辙。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和活动内容,鼓励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纸不够用,怎么办?经过这样的调整,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了好的效果。

  这个案例让我反思到,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儿童的行为领先于教师的目标,那么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反之,若教师的预设目标高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努力也难以达到,那么教师则应及时降低目标,调整策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又是引导者,在参与中支持幼儿的“工作”,鼓励其尝试和探讨。

  本学期开学时,孩子们都同意老师提出的取消佩带进区标志牌、以限定人数均衡分配各活动区人数的规则。但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娃娃家出现了18个人的情况。孩子们都知道各区只能容纳5个人的规则,但他们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也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以老师的身份来指挥幼儿谁该玩或谁不该玩、谁走或谁留,而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现场的讨论中,孩子们认识到人多很拥挤,也不便于活动,最后以不少幼儿的自动离开而解决。现场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也就随之终止了呢?活动区活动结束后,我继续引导幼儿讨论,商量怎样能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复使用进区标志牌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活动区活动再没出现类似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由于老师对班上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更改规则后导致问题产生,好在发现问题后,教师没有自行解决了事;而是以引导者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策略。

  这个事例让我感觉到,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关注儿童不关注教师,那么教师就无法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关注教师不关注儿童,那么儿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可能实现适当地调整教育行为,从而使幼儿得到适宜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理解其内涵并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前进,才能达到师幼的协同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也产生不少困惑,如什么才是教育的时机?怎样才能敏锐地察觉并抓住时机?抓住时机后,应该怎样及时地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才不至于错过时机……

  幼儿教育反思――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如何将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而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如在一次“从1到10”的唱数数学游戏中,孩子们最后用雪花片一边摆放一边数数,出现了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多种情况:有的孩子将10块积木摆成一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横排;有的孩子摆成两个竖排;有的孩子在装材料篮子的四个角摆放;有的孩子甚至插接雪花片边数边玩等。孩子们的想像极为丰富,数数方法多种多样,积极性非常高。但是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只想到要完成预定目标,而没有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因此失去了与幼儿深人互动的契机。

  这次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对照《纲要》精神,我认为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与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

  不久,在准备“合作分享真快乐”的活动时,我想在活动中有机渗透数教育,让儿童获得有关“二等分”的知识,于是预设了这样一个弹性目标――“尝试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用来绘画的纸不够用。真实活动时,出现了这样的合作分享情景:有的孩子把纸对折,打开后一人画一半;有的孩子在纸上画一条线,一人画半边;有的孩子两个人一起画;还有的两个孩子轮流画。这与我让孩子用对折分纸感知二等分的设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那将重蹈覆辙。于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和活动内容,鼓励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纸不够用,怎么办?经过这样的调整,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了好的效果。

  这个案例让我反思到,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儿童的行为领先于教师的目标,那么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反之,若教师的预设目标高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努力也难以达到,那么教师则应及时降低目标,调整策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又是引导者,在参与中支持幼儿的“工作”,鼓励其尝试和探讨。

  本学期开学时,孩子们都同意老师提出的取消佩带进区标志牌、以限定人数均衡分配各活动区人数的规则。但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娃娃家出现了18个人的情况。孩子们都知道各区只能容纳5个人的规则,但他们还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也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以老师的身份来指挥幼儿谁该玩或谁不该玩、谁走或谁留,而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现场的讨论中,孩子们认识到人多很拥挤,也不便于活动,最后以不少幼儿的自动离开而解决。现场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也就随之终止了呢?活动区活动结束后,我继续引导幼儿讨论,商量怎样能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嘉嘉小朋友提出的恢复使用进区标志牌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从那以后,活动区活动再没出现类似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由于老师对班上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更改规则后导致问题产生,好在发现问题后,教师没有自行解决了事;而是以引导者角色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策略。

  这个事例让我感觉到,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只关注儿童不关注教师,那么教师就无法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关注教师不关注儿童,那么儿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可能实现适当地调整教育行为,从而使幼儿得到适宜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理解其内涵并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努力向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前进,才能达到师幼的协同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也产生不少困惑,如什么才是教育的时机?怎样才能敏锐地察觉并抓住时机?抓住时机后,应该怎样及时地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才不至于错过时机……

  这些都是今后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的问题。

【幼儿教育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反思10-19

幼儿教育的教学反思11-12

幼儿教育反思集合04-29

幼儿教育反思通用04-10

幼儿教育教学反思03-30

幼儿教育反思(15篇)02-17

幼儿教育教学反思随笔02-13

幼儿教育反思15篇02-16

幼儿教育反思19篇04-11

幼儿教育反思(精选17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