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

时间:2023-01-29 13:38:41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1

  看完李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令我十分惊奇,整堂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把握、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整个过程下来如同流水,畅顺无阻。明确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准确的教学重点难点得到体现,看后深受启示。

  首先,李老师就这一单元的内容做了一个简要概括,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接着,又对整篇文章进行了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

  故事对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故事,一下子就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引出法布尔的《昆虫记》,从而引出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由自由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读词语,再到读课文,一步步引导孩子自学,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学生懂得了学习方法,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整体感知方面,李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学习抓关键词。“痴迷、迷恋、着迷。”紧接着,李老师又采取默读的方法来读文,直接点明写了哪两件事,学生就很容易找出来,这样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又容易接受。孩子自己学会了概括课文大意,一是失踪捉纺织娘,一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一步步提高。阅读形式很多,有自读、默读、齐读等多种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三、学写批注的方法。

  本节课在突破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时,教师从小处入手,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占用了整堂课一半的时间。李老师舍得花时间,反复引导、点拨、示范,换来的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突破,更是学生阅读方法的取得。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批注时的那份细致、耐心与执着。如在教学2。3自然段,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李老师抓住学生回答的有利时机,告诉学生:把你的这个感受写在这句话的旁边,这就是“作批注”呀,在第二个学生起来回答后,李老师又强调了一次:把你刚才的想象写在这句话的旁边,这就是“作批注”呀。从而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

  四、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后,李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学4——10自然段,即“捉甲虫遭责骂”这件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李老师又反复强调此种方法,加以指导、点拨。这样“学以致用”,不仅使学生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对人物特点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且巩固了所学阅读方法。纵观李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环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科学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真正做到了从教语文向教教材的美丽转身。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2

  今天早上听了玉枝老师的随堂课《装满昆虫的衣袋》。在这节课中,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具体表现在:

  1、执教者用“你的衣袋都装什么?”这样的疑问引出本课的学习。突出了课题的“题眼”。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课题进行质疑,接着在自由读文中画出问题的.答案。自问自答,边读边画,培养学生良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抓住重点词语“着迷”,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有助于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但我有以下几点个人的想法:

  1、课题的题眼是“衣袋”,课后练习题3“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可见“衣袋”一词的在文中与人物、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标志。我认为可以让作学生找找文中“衣袋”一共出现了几次?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个初步的理解。

  2、在理清文章脉络时,我认为应该抓住文中这几个重点词“着迷”、“迷恋”、“痴迷”。因为这几个词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迷”的不同程度。可以用上数学的“大小于”符号,让学生比较,画出这三个“迷”的依次递进,初步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依次递进的“迷”,才造就了法布尔,奠定了法布尔在昆虫学的地位,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有效的理清文章脉络。

  3、法布尔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奋斗的一生,他锁处于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昌盛的年代。我认为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课外资料,对法布尔奋斗、努力的成功历程有一定感受,对他的执着追求有更深的感受。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各位教师共同探讨。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相关文章:

《昆虫记》评课稿04-14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精选15篇)08-16

课赛评课稿12-17

《掌声》课评课稿07-30

心理课评课稿01-18

课赛评课稿03-08

复习课评课稿04-08

语言课评课稿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