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时间:2022-11-18 14:04:34 国学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让我在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受别一样的情怀。古代的诗人们也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说《咏柳》、《早春》等等。《咏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借柳树来抒发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把二月的春风比作了剪刀,多恰当的比喻啊!

  我不仅了解了春天的诗歌,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夏天的诗歌呢!就说《小荷》吧,诗人把初夏到来的时候写的惟妙惟肖。荷花刚开始的时候在诗人笔下变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刚刚开的时候样子。

  夜晚来临,月亮也随之出来。让我们来看看诗人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吧。《中秋月》、《关山月》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歌。让人感觉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丽。

  “圣贤千言万言,只是教人做人而已。”儒家学说为何尤其关注怎样做人的道理及其人生哲学、人生智慧的问题呢?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钱逊教授认为,孔子表现出了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思考的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的思想,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而且首先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孔子认为,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固,基础在人,不在物;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实质不是管制,更不是镇压,而是“正”。使社会秩序和人心走上正道;治理的手段主要不是强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孔子从人出发,立足于人的完善,把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们“有耻且格”的基础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是一切的主体,人的完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总之,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绚丽的奇葩,他的无穷魅力值得我们长久而深入的探究。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2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没法改变它。”

  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总会听见这样的声音,很多人开始的初心和坚定的梦想,被“就是这样”的所谓的社会磨平,不再有锋芒。深究其因,部分原因是因其道路前方,有利阻挡。同样,在面对洪水猛兽般的巨大利益前,有人弃之其坚守之义,只为目标实现。看看那树枝上的争相斗艳,摸摸内心,问问自己素心是否还在。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两字读起来没什么差别,但做起来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个人都有目标,也都有为之努力的过程。我们定是从义出发,坚持正确的方式,坚守义的原则。《礼记·乐记》中,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一个君子,如果是正义的事就要去做,如果不正义,即使是自己目标中将要实现的目标,也不去做。而小人,在利益面前只要是符合自己利益的,没有不去做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是君子,难免会有为了利益动心的那么一刻,天性使然,无法改变。我们能够持守的是,我们在面对巨大利益,却不符合我们内心的的道义时平静的心态。

  对事之合理性明确认知,对做与不做存清晰标准,对不义之事坚定拒之门外。

  当“义”为高标了然于心时,也要让行为合乎道义。看见别人的东西,别人不让拿就不拿,看到再喜欢的东西,只要不是自己的就坚决不拿。“三忠信,徒义,学德也”对家人,朋友,甚至是关乎国家的事情,都要让道义存在心中。

  做事三思而后行,义准则行。

  反映现实题材的形式越来越多,我们也会知道,利益面前不择手段的'人不会得我们的心。我们也总会说,为什么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以利相称,我们总会这样抱怨。

  可国学经典要教给我们的,并不是看到不好现象之后的抱怨,而是要让我们,这些创造着祖国未来的青年们,用我们的一己之力,从自己开始,把义放在心中,心中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持之以恒。错过的都不是遗憾,经历过的都不可惜。我们心守正义,不为利所动,为美好灿烂的未来努力,向说着消极言语的人证明,我们就是来改变这个社会的!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当桃李满枝,再次争奇斗艳时,我之素心依然,不易。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3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合上书,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

  故事主要讲的是君主周幽王整天吃喝玩乐,掠夺美女,根本无心管理朝政。大臣将漂亮姑娘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可褒姒整天闷闷不乐,从没露出一丝笑容。幽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博得褒姒的一笑,这时,有个叫虢石父的马屁鬼,出了个馊主意:让幽王把娘娘带上骊山玩几天,到晚上把烽火点起来,让诸侯都来相救。果然,到了晚上,诸侯们看到烽火突起,火速赶来。可大家赶到镐京,才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褒姒见大家乱哄哄地白忙了一场,果然觉得有趣笑了一笑。不久,西方的犬戎真的'入侵镐京。幽王赶紧派人点燃烽火向四方诸侯求救,但这次大家以为这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都不相信。于是,犬戎大队人马抢走美女和许多金银珠宝,才退兵回去。结果损失惨重,幽王也被杀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幽王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突然想起了《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放羊的孩子不也像周幽王一样先是撒谎说危险来了,惹得边上的人们都带着道具前来相救,最后才发现白来一场。到危险真正来临时,人们也就不相信他了,最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还赔上了性命。

  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撒谎了,那么你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失去了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诚信。如果你想讲诚信丢失,只需随便撒个谎,这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当你后悔时,试图挽回这一切时,就成了十分困难的事。丢失之时,转眼间就能做到。挽回之时,却要花个十年八年时间来获得它。如果丢失了诚信,在生活做许多事都不能如愿以偿。你到邻家小店去买东西,别人不会赊账给你。你到别人家做客,别人会时时提防着你。你走在街上时,别人指指点点议论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立身之本。让诚信之花处处开放,世界变得更美好!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4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做人质根本。

  善乃做人根本,正如儒家所信仰,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他的人生方向是他自己决定的,而他选择的人生方向则是由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人或事物所决定的,人善与恶决定于他由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他就是在父母的教化中不断成长的,当他开始有记忆时,他便不断的在学习,曹植与其兄长曹丕的品质截然不同,同是在一个环境下长大的,而兄弟俩却截然不同,为什么……曹丕暴如猛虎,一心想夺取他父王的位置,而曹植却视权力于无物,才高八斗的他在其兄长的逼迫下不得不作出七步诗……这难道不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嘛?被乡人视为灾难,被别人惧怕,乡里人一心想除掉他,而他却全然不知自己在乡里人心中的地位,并很有礼貌的问乡里老人别人这么惧怕自己为什么都躲着自己,当他得知自己在乡里人眼里的地位时,他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为乡里人除掉害物……这说明他的本质并不坏而是在后天成长中造成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自别人眼里是一个灾难……

  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曾在沈阳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小偷在偷东西,正在小偷将要盗窃时,一个小孩看见了,并喊了不许偷东西,当即,小偷给了那个小孩一个耳光,可是,现场并没有一个人为这个孩子讨回公道,而是在一旁观看……当你得知这个故事你是否想过,如果你在场,你是否会伸出手去帮助那个孩子,一个孩子知道去抓小偷而其他的大人却如此麻木,这说明什么……人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成长过程中被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所感染,一种惧怕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作祟,使得他们不敢去伸手……

  有多少人在帮了别人之后反被诬陷,有多少人在帮了别人之后得到的不是帮助别人的喜悦而是被冤枉的痛苦与悔恨之情……正是有太多的这样的例子,所以使得人们的善心在不断的消退甚至消失。

  请让自己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想如今的社会状况,我们是不是该站起来来挽救社会的善心,来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如果想好了那就请站起来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 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体味 到一种宁静和祥和。无论你是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还是闲情雅致,修身养 性,都可以从这些国学文化中得到你要的东西。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或周末,我主动打扫卫生、洗碗等家务……《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妈妈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而现在,我学习了《论语》,与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进行交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明白了“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的道理;学习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典源远流长,经典伴随着我成长,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孩。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6

  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始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我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现在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读了《三字经》,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行我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总有人说道家无为的思想消极,曾几何时,我也有此观点。然而随着年岁日长,却迷上了这种“道法自然”之感。虽说“人法地”却没有谁可以凭借自身欲念得到一切美好。

  人生在世不过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循环,周而复返。当初老子羽化,有人仅在他的灵堂干嚎三声,却道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时间不因我们的执念或走或行,我们在成长,身边的人也在老去,每个人都有终结之刻,伤心固然,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且行,且负着逝者的心愿走向更远处,此是无为,却又为人而生。

  生命之火不熄,生命却依存在自然中。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手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故物莫之能伤也。

  日复一日,我能看见的总是迷雾重重,少时的蓝天早已不见,从一千零一个明星黯淡的夜晚醒来,我能感到“道”的低吟。那是一种苦难,道常无名,朴虽小,我却当它是天地自然。“人定胜天”一语不假,胜了“道”却也失了美好。人对物质的欲念笼罩在每一寸土地上,我亦有欲,我却愿无为。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

  我深信着这“人爱我,我必爱之”的自然本性。我妄测这几年蜀中多震,莫不是皆出于三峡落成,灭种绝族,水屯地陷?

  学习中,我也始信“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今时许还是无所为,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尽吾力,行是无为而目的在全有,无为而无不为,或许漫漫人生路,我的“道”也可有成。

  论道,我浅悟无为。

  追寻“道法自然”,“无为”是途径,其表现从积极有为的逆向入手,遵循柔弱顺从,处后谦下的“因循”原则,即是“弱者道之用”。但这决非真正的退却,而是以屈求伸,以柔克刚。我欲无求,尔后则可“死生惊惧不入手其胸”,如此,终有一天,无论攀顶,抑或坠落,我终将“清静无为”,与未来美好一同存在。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8

  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师,所以我从小迷漫在书的海洋中。打开书本,一切不愉快都离我而去。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华经典诵读》这本书,它让我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在读诗中,我收获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节选《战国策》)。

  记得有一次,我病好刚回校上课,谁知下午老师说:“同学们,明天要考试了,回家要认真复习。”叮零零,放学铃响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业做完了。我刚拿出语文书准备复习,心想:唉!复习还有什么用,我都请了几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师说过:“要在全组考第一才能当上语文组长。”反正当不了语文组长,还不如看看电视,轻松一下!我拿着作业找妈妈签字,妈妈问:“你这么快就复习完了,明天能考好吗?”我跟妈妈说了缘由,妈妈摸着我的头说:“你不复习,不努力,不去试一试,怎么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况你如果有不会的,还可以打电话问老师呢!如果现在放弃了,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语文组长可是你这段时间梦寐以求的.啊!听妈妈一说,我便跑进了房间,认真地复习起课本来。等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语文组长,这真是:事到临头,只要及时想办法弥补,都来得及。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读诗中我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从读诗中,我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选自《农夫》)。

  从读诗中,我领略了江南水田美丽的风光——“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选自《稻田》)。

  诵读经典,我感受这世间的真谛。诵读经典,我享受这世间的美景。诵读经典,我分享这世间的真情。经典,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9

  最近,我在国学堂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读了《大学》后,我虽然不太懂其中的奥秘,但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喜欢《大学》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理解这三纲领就是去恶从善、改正缺点,弘扬光明的德行,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呢?诸葛亮告诉我们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恬静才能修身,只有俭朴才能涵养品德,只有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高瞻远瞩。

  《大学》这本书总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做到修身就必须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代的刘蓉少年时在屋子里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这屋有一处洼坑,每次经过,他总要被绊一下。刚开始,感到很别扭,走着走着也就习惯了。有一天,父亲看到他被绊一下也没感觉,就很生气,大声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怎能治理国家呢?”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这就是《大学》这本书教给我们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从修身开始。比如,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而现在却不努力、不学习,天天只求想象,而不面对现实,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只有一直向着一个目标出发,不断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

  我们从一开始就一定要有美好的目标!要在家孝敬长辈,在学校尊敬老师,在社会不为外界干扰和诱惑,不为名利所困,对朋友要守信。我学《大学》,感到很有收获,今后,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0

  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我感受到很多可贵的品质:感恩父母、珍惜友情、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等。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人人皆知,皆能诵之的《游子吟》。

  时光倒流到唐朝:诗人孟郊即将远游,这一夜,慈祥的孟母依然借着桌上烛台发出了摇曳而又微弱的亮光为他缝缝补补。每一针每一线都异常细密,每一个动作都十分沉重,生怕郊儿在外奔波辛苦,唯恐孩子在外迟迟不归。第二天太阳即将升起之际,这本是一日之中最有生机的时刻,然而空气中似乎充满了离别的忧伤。花儿草儿仿佛也被感染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滴落了下来。恋子情深的孟母一声声的叮咛使孟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即兴写下了《游子吟》这首后来扬名千古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讴歌了人世间最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歌的语言清新朴实,情真意浓,千百年来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无数游子的共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句乃诗的点睛之笔,吟爱之经典,寄托儿之情怀。这也是它傲立于诗界的原因所在吧。

  母爱我们或许一时无法报答,但并不是不需要报答,反而要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去报。对这一首诗,关于“感恩”的经典,即使对故事耳熟能详的你、我有没有尽一份为人子女的一份孝心呢?凭心而论,大多数人会为此惭愧吧。可见那些千百年来传承的传统美德并没有真正渗入到我们的`血液,尽管我们是正宗的中国人。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沐浴着父母的恩泽。无论是童年亦或成年以后都是如此。不管你是伟人还是凡人;无论你生的美丽还是丑陋;不说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都被自己的父母深深的呵护着。他们为了子女的未来努力劳作,不求回报。这样的付出,也许只是想你多说一句:妈妈,我爱你!

  让我们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吧。让那一句经典渗进我们的血液,浸入我们的内心吧!让父母为拥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你而感到骄傲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1

  报名注册这天,姚老师给我们发了五年级的新书,其中《国学经典》这一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看得如痴如醉!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这些名言永将成为我的生活导航。我通过读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义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国学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国学,让我们领悟其中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记得《论语》中有一句话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在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我写完作业在院子里玩。这时,邮递员送来了我们家订的报纸,我拿起报纸跑回家,开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则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体资料这样的:一对母子在逛商场出来的时候,母亲很不经意的`把一个矿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亲说:“妈妈你把那个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吧!”妈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扔小瓶子没事的。”而那个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跑过去,捡起瓶子扔进了一个离那里很远的垃圾箱里。读完这篇文章,我合上报纸,思绪万千:“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一个大人却没有。”“五城连创,人人有责”你看,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坚持城市清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她们的劳动,另一方面,城市的卫生也要我们所有人都来坚持。我们都应当有文中孩子那样的思想品德,要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黄香九岁里的冬天,每一天晚上都用自我弱小的身体替父亲把那冰凉的被褥温暖过来之后,自我才去睡觉。而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小皇帝”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想让别人替自我做,而自我不想动手,更不用说去帮忙别人了。学习了黄香温席以后,我们要改变自我的做法,做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体贴别人,多给别人一点爱,因为爱是信任,爱是承担,爱是分享,爱是荣耀。

  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感恩,我爱国学,更爱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3

  读了《大学》这本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学》原属《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并把《大学》排在了“四书”的首位。

  我最喜欢《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一段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是说,作为君主,应当广施仁政;作为臣民,应当敬事君王;作为子女,应当孝敬父母;作为父母,应当慈爱子女;与人交往,应当坚守诚信。

  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南宋时期爱国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1126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飞要抗击金兵,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十分高兴,就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刺在岳飞的背上,教导儿子要精忠报国。岳飞投军后,打了很多胜仗,无数金兵闻风而逃……。但后来昏庸的皇帝却听信小人的话把岳飞杀害了,但岳飞的.美名却流传于世。我特别敬佩岳飞,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是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岳飞为什么能做到精忠报国呢?就是因为岳飞孝敬母亲,听从母亲的话。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不仅做到了“为人臣,止于敬”,也做到了“为人子,止于孝”。

  读了《大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们从小就要认真听父母的教诲,不能跟父母顶嘴。对兄长要敬重,看到长辈和老师要敬礼。对人要有仁有义,不能骗别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别人的秘密告诉他人。在学校要认真听讲,上课不说悄悄话。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上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大学》这本书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从孝敬父母开始,努力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尽到做学生的责任,从一点一滴做起,长大后,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4

  这几天,徐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经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能够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

  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我的知识才能,增强自我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当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我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5

  这几天,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通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诵读感悟范文-国学12-25

国学的经典01-24

国学经典07-14

实用国学经典作文国学经典 作文01-09

经典国学故事06-14

国学经典语言06-18

国学经典语句06-18

读国学经典04-22

国学的句子12-15

国学经典格言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