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泰顺廊桥》评课稿

时间:2022-07-24 17:40:1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泰顺廊桥》评课稿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和探索。对于评价一堂课,我觉得可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评价它。那么,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呢?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小孩子也好、艺术家也好。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接着要思考和概括,最后才是实践表现。

三年级语文《泰顺廊桥》评课稿

  曾老师的这堂课,我把它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泰顺廊桥》录像,让学生具体的观察、感受虹桥、廊桥美,这是体验阶段,只有具体体验了,学生再通过对比,才能在接下去的思考、讨论阶段很好的归纳出泰顺廊桥与虹桥在建筑材料、结构、形体上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现场练习用筷子搭造桥的构造模型。通过搭造桥的构造模型练习,很好的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人经验,学生对桥、对世界有了亲身体验。这正是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提倡与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曾老师以上三个过程非常符合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体验、构思、表现的三个阶段。

  下半部分,曾老师先是让学生听音乐欣赏廊桥,接着说说廊桥,赞赞廊桥,最后让学生为保护廊桥出谋划策,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曾老师的下半部分是再一次的进行了艺术的体验、构思和表现。所以不管是什么课,都是有共通点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学习各科知识才有现实意义。

  曾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他不是单纯的在传授知识,而是学习知识为我所用、为社会、为国家所用。

  台湾一位著名艺术工作者蒋勋老师说过一段话,知识并不等于美,太多的知识变成了负担以后,更容易空虚和忧郁!一般的民间庶民反而不容易忧郁,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很多嗅觉和触觉,但是你会发现,越是高级知识分子越容易忧郁,因为他在知识部分的发展跟他感觉的系统有了巨大的落差,他缺乏了感觉的满足。所以知识丰富的朋友,要注意你的嗅觉和触觉世界,不要让他荒凉。比如夫妻之间经常拥抱拥抱,牵手散散步,你会发现感情越来越好。孩子放学回家,不要先问功课之类的,可以先抱抱他,传达简单的爱的信号。跟别人吵架时,通过友好的触觉,都可以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搭搭朋友的肩膀,你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友谊。或者自己双手合十,这个动作有爱自己的触觉、也有尊敬他人的触觉,你会发现左手和右手是这么彼此的相爱。——读蒋勋《美的觉醒——触觉》有感!

  蒋老师说的多好啊。但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在不断的给孩子填塞一些无用的或者难度太大的知识。最后书呆子自然就多了。

  老师们,不要以为地方课程只是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学生自主的在活动中感受到疑惑和经历的困难,并能通过思考和探究去消除与克服。虽然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失败,但这恰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深刻性,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何况失败本身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地方课程的教材是以问题中心,兴趣中心或儿童中心的,而非知识中心的。所以地方课程的开发不要编成"地方版"的学科教材。

  我们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弥补了单纯传授知识的不足之处。曾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谢谢!

【三年级语文《泰顺廊桥》评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桥》优秀评课稿07-30

《桥》评课稿09-16

《桥》评课稿03-27

生命桥评课稿03-13

《桥》一课的评课稿03-14

评《桥》评课稿(通用14篇)03-15

生命桥评课稿范文08-11

生命桥评课稿通用04-18

《桥》评课稿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