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广播稿

时间:2022-07-22 12:35:04 电影 我要投稿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通用3篇

  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学生都知道,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没有准备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广播效果,优秀的广播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的广播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通用3篇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1

  标头:在音画中感知无悔青春

  节目主题音乐:电影音乐或与介绍的电影有关的音乐

  垫乐:《心动》主题曲-林晓培-《心动》(10秒左右)

  主持人:我们的青春,要遭受怎样的爱情来验证它的可贵?经历过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或是都愿意言表,可是,在电影里,我们可以找到知己,我们可以宣泄,更重要的是感同身受。

  垫乐:《心动》主题曲(10秒左右)

  主持人:曾经在网上看到网友评论:《心动》的片名不好,有点浅薄的感觉。不过,我想,还好有张艾嘉的导演。这个歌唱得舒服,戏演得好的女人像极了我们温柔的母亲,虽说命运多舛,却总是淡定,月牙眉间轻锁一丝忧郁,她往那一站,一副能扛得住天地的坚强但娇柔的才女模样,她本身就是一出好戏,更何况主演又是梁咏琪,金城武,莫文蔚。后面两个可是王家卫青睐不已的个性男女,给人感觉一向是隐性的摇晃不安和歇斯底里的,前者更是出了名的清纯派掌门,而且当时尚未被什么“面”的拐走,这样的搭配,一看就是一部青春剧里的好片。

  张艾嘉在影片开头就说,“想讲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她站在电梯上,用忧郁的眼睛诉说着,一个青春的故事,讲得克制而动人。“是一只美丽的蝉吐着雪白晶莹的丝,因安静而优雅引人注目。张艾嘉的才华终于像成熟的果实那样,完美的落下,完美的被接住。”当然,这些,都不是令我们眼眶湿润的原因。故事开始时一直以小柔为视点进展,编剧的介入,引入了浩君的视点,甚至有小柔母亲的视点,最後我们看到了陈莉的故事。于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变得复杂起来。编剧和导演的讨论,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对年轻时代爱情的回顾和理性分析,美好的回忆更衬得中年的沧桑和世故。小柔不和浩君复合的理由,或是因为任性,或是因为无奈,实在只有中年的导演才能体会。

  小柔与母亲的关系,浩君与父母的关系,是篇幅不多,但很重要的另一层次。难得的是电影提供了父母们的视点。浩君因考不上大学而向父母道歉一场是很让人动容的。而小柔和母亲的关系,在电影的后段得到了呼应。

  梁咏琪仍有学生气质,演中学生时代的小柔是称职的,莫文蔚的学生形象过得去,但金城武就太不象学生了,倒是多年后重逢时表现得出色些。难得是梁咏琪能演出从学生时代的清纯到职业女性的温婉刚强之间的转变。莫文蔚的角色不讨好,但她能演得很有分寸,让人同情,是出色的配角。

  也许导演并没有这层意思,但我忍不住联想到,这部电影似乎象是今天这个步入成熟的、中产的香港在回顾自己简单执著,为美好明天拼搏的年轻时代。

  垫乐:《心动》主题曲(全曲播放)

  主持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学会理解与包容,平衡与折衷。无论是从爱情中得到的感悟,还是亲情中得到的体会。

  垫乐:《我的名字是依莲》(10秒左右)

  主持人:在法国电影《野芦苇》中,我们看到了三个年轻人,细心地聆听草本植物成长的声音,逐渐接受芦苇的生存哲理。这是60年代的几名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同时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当代史上经历的一次阵痛的折射。成长是双重的,个人的和民族的。没有褒贬和扬抑,影片以善意的笔触为青春纪录。当剧中的.三个主人公手挽手在口哨声中远去,结尾镜头像散闲的目光,缓缓从橡树林和野芦苇丛中摇过360度。这时,像密友在黑暗的观众席中轻轻地肘触提示,阴影记忆立即被温和地唤醒:荆棘丛生的乡间路,那些年轻背影,和仿佛草本植物生长一般,寂静声音。友情、爱情、信仰、战争、性,一群法国少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当时正处在法国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他们所经历的,所关心的,其实和一般的少年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他们爱慕异性,他们寻求真爱,少年的热血同样让他们渴望彼此了解,与一般少年不同的是这一切无非是多了一层历史的外衣罢了,然而正是这层历史的外衣注定了他们只是沼泽地里的芦苇,无法扎下深深的根,只能随风飘摇。片中年轻主人公成长中的变动、移位、落差是那么深刻,就像我们每个人在十几二十岁这段岁月里经历过的苍白的脸孔的背后,内心正暴风骤雨电闪雷鸣。似乎芦苇对橡树说:“我无惧于风雨,因我能毫发无损地低下头。”如果在多年以后记忆可以带领我们回来,该怎样谈起那个夏日的惶恐?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2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纳粹”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但是,在日军的眼中,所谓“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而拉贝的德国人身份,在强势的日本军队面前,也只不过是一块随时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国的'女人们,则用她们的身躯不仅仅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也在拉贝面前书写了一段中国人坚强的历史。

  日本军人的形象塑造,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突破。作为占领者的他们,当然可以享受某种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南京这座战争因素被极端放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占领者,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甚至拷问。

  角川(中泉英雄)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而他的同乡队长伊田(木幡龙),则已经是一名老兵,一名职业军人。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角川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完全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对中国人存在的刻意抹杀,对“无能的中国人”的错误描述;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是在南京灾难中,中国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在新的高度上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3

  “流金岁月”第一期

  改编自葛蕾熙达·柯维尔的同名儿童图书《驯龙记》,主人公是一位海盗首领的儿子,为了继承衣钵受到众人拥戴,他必须要先去制服凶猛的恶龙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然而其间却阴差阳错,遇到了一条个头和力量都不堪一击的小龙,后者甚至连牙齿都没长全,这要他怎么跟众人交差呢? 刚刚我们简单介绍了3D动画电影《驯龙记》。本期,我们要讨论的影片正是梦工厂今年推出的这部出色的影片。

  这几年叫好又叫座的温情动画片基本上是皮克斯的天下,今天难得也见得梦工厂出了这样的一部好作品,不再恶搞但却又不失幽默的对话,流畅紧凑的情节,生动可爱又有趣的龙族造型,人龙之间的有趣而深情的沟通水到渠成,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父亲对儿子的爱,从期许、爱护、自豪、失望、误解到最后的冰释前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这一切,都让人看得很快乐又感动,然后又有所思考,直感觉90分钟的电影实在是太短了。

  即便是习惯于动画作品当中机巧流畅的追逐打拼,但依旧会被《驯龙记》当中的越空大战所征服;即便是烂熟于各式古怪的父子关系,但依旧会因这对“异邦”人士而迎来细微的触动,纵使它上升为一场传统与革新的对垒;即便是被狗狗们萌倒过不计其数,但依旧激发点点滴滴的宠物情怀;即便是对个人英雄渐生倦意,但依旧会对被撒上几点墨迹的Hiccup宠爱有加---在陆地上他并不完美,唯独驾驭Toothless鹰击长空之时最意气风发。影片为人与龙的和谐共生,不分彼此的关系提供了绝佳诠释,并因具备普世的意义被发散开来。影片的配乐也够得上“耳”前一亮,因夹杂着丝丝的异域风情而颇见特色,特别是御龙驰骋的一场戏堪称跟《阿凡达》的飞行场景有得一拼,而在听觉之上则是在彻底坠入激昂澎湃的单一之前尚存一份迥异别致的清新,使得整体更富感染力与独特性。

  一优势:1)3D

  这是今年第三部有关驯龙的美国大片。与训龙相关的另外两部,一部是《阿凡达》,一部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票房之神《阿凡达》下足功夫,霸气十足,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刮起观影狂潮,让世人刻骨铭心。另外一部《爱丽丝梦游仙境》水分太高,只能称得上是‘伪’3D。

  《驯龙记》购买了英特尔的InTru? 3D 技术,集中力量干起驯龙这么件大事,全程的3D制作、拍摄,这一创举据说开拍前连影片的导演都觉得难以置信。《驯龙高手》以2D、3D和IMAX三种格式推出,因为3D画面的惊奇优质,推荐尽可能选择3D格式进行观看。

  《驯龙记》从头到尾画面都保持非常高的规格,非常高的质量,虽然展现的北欧风景并不是很地道,但它构建出的世界跟《阿凡达》一样,壮观、细致、逼真、立体、丰富多彩,质感跟动感都十足,色彩分层明细,而且采用的黑色极简化等打光方式对动画片来说也很特别,有看真人电影的感觉。

  2)剧情

  《驯龙记》不只有画面值得一看,它的剧情一样十分考究,像《驯龙高手》这样的故事就很合观众的胃口,走得是一个小人物的变成英雄的成长记的模式。在趣味、通俗、投小孩子所好的前提下,它摒弃了很多低幼的东西,表现出凝练、不拖沓的气质。美国三大动画制作公司一向都有自己鲜明的标签,迪士尼传统,皮克斯创新,梦工厂颠覆。梦工厂的颠覆典范如《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的名气都很大,但是对于这部带有些许重洗电影格局意义的3D重头戏,梦工厂却从了良,正正经经地讲了一则传统的成长教育故事。故事传统归传统,却并不俗到让人起鸡皮疙瘩,它注重起了细节,反倒使整个故事经得起推敲。

  3)音乐

  二、不足、以及有待创新

  溢美之辞完毕,开始挑毛病,货比货之后自有分晓. 都说梦工厂的金漆招牌式颠覆,《驯龙记》干脆就以西方两大经典“邪恶”形象为出发点,一派是在屠龙传说的阴影笼罩下的火龙,一派是跟海盗头衔不分家的维京人。影片将观众引领进一片相对陌生的异域,那里遍布彪悍粗犷,穷兵黩武,服装怪诞,头饰夺目的维京勇士,而事实上我们的主角反而是个中异类---他俊朗的面庞上容不下凶悍的神情,瘦削适中的体型有别于彪形大汉,纵使戴上角状头饰也难言儒雅之气。身为维京人的一员Hiccup却布满文明人的特征,符合最传统最普遍可供接受的审美形象,恰似一个“与狼共舞”式的外来者和异邦人。尽管他的形象是代表着革新的视觉符号,但这本身就充斥着创作者避重就轻的旁观者心态以及美利坚大国俯视异邦文化的权威姿态。既然是颠覆恶搞,向各方文化取经却依然无法调动出足够的勇气,到头来还是一个极尽脸谱之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造型。

  善于恶搞的梦工厂始终不是会讲故事的皮克斯,虽然有较大进步但由于没了恶搞噱头的遮掩,缺陷还是暴露了出来。首先是片长因3D和影片类型受到限制,仅仅90分钟完全不够展示这样一段完全架空的传奇故事,最终导致片头过于仓促结局又处理得有些草率,那些难以咽下的小俗套全部集中在片尾,与前部分的精彩落差太大。同样也影响到对影片配角的塑造,纵观全片,无数种飞龙各种性格的维京小海盗,但最终除了男主角Hiccup和Toothless

  再没其余能让我深记并喜爱的角色。回想起《WALL-E》中上镜次数不多却让观众爱不释手的'MO,这种角色在《驯龙记》中却遍寻不获。

  梦工厂VS皮克斯的战争已经打了十多年,面对口碑上常胜不败的对手,梦工厂也只好拿票房说事。如今老本《史莱克》死缠烂打到了第四部已经成了死胡同,去年倾力打造的《怪兽大战外星人》不幸完败,梦工厂太需要又一部《功夫熊猫》来证明自己了。《驯龙记》的确是精彩的幽默的讨观众喜欢的,但是想要与强大的对手竞争仍需要真正的创新。

  《驯龙记》这样一部看似普通的电影能在北美上映第五周后重返票房榜首,多少有点让人难于相信,觉得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分。但是它能够连续六周都进入北美票房榜三甲,豪夺两亿美元票

  房,这是一个事实。

  《驯龙记》完全没有冷场的时刻。梦工厂这次大胆放弃了自家专长的恶搞,不多的小幽默恰到好处地遍布于全片各个角落,充分调动了气氛活跃了叙事节奏。角色设计更是讨人喜欢,特别是像极了宠物猫狗的Toothless,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萌到极点憨态可掬让观众忍俊不禁甚至爱不释手。导演Dean DeBlois是梦工厂从迪斯尼“挖”过来的,曾经执导过不温不火的《星际宝贝Stitch》。这次的Toothless与Stitch有太多相似。影片里夜煞的角色设定,部分灵感正是源于20xx年的《星际宝贝》。

  结局一幕,Hiccup艰难的离开床,向门外走去,身边是从未曾离开的Toothless,导演刻意将Hiccup的下肢和Toothless的尾巴放在同一个镜头中。仅仅几秒钟的镜头里,讲述的是两个无论是心理生活抑或只是躯体均残缺的个体,因为与对方相遇相识,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Hiccup本是一个不能被接受的失败者,他不合群体得不到父亲的认同人们视他为麻烦,他需要一个能让他感受到存在价值的机会;从没人亲眼见过的Toothless,总是来无影去无踪,将对手毁灭于瞬间,传说中最凶狠邪恶危险的生物,却从未被人真正了解过。当被捆绑着的Toothless与高举着屠刀的Hiccup四目相对时,一段关于归属和相互信任依赖,并在面临无数磨难和考验后最终仍然坚韧的关系就此开始。这种关系是我们在现实中等待期望却始终难以寻获的,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现实中的它们面临太多诱惑也因此过于脆弱不堪。有了这样的主题,《驯龙记》不需要再像皮克斯作品那样捎上现实的残酷,只需创造一个属于儿童,却同时能让成年人感到愉悦甚至感动的梦,那么它就成功了。

  最后,我们以影片里精彩的独白来结束本次节目:

  博克岛这个地方,一姆年当中九个月下雪怯,三个月结冰,食物也很粗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丢失了一个小男孩。他是带着盾牌、火把来的,他是骑着龙、拖着木腿走的,这世界回报了他的勇气和爱,多希望他是童年的我,我是蓄须后的他。

【电影的广播稿】相关文章:

电影的广播稿06-26

电影广播稿10-30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06-09

电影的广播稿6篇08-02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3篇)07-18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3篇06-09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集锦3篇07-18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集合3篇)07-22

关于电影的广播稿(集锦3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