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评课稿

时间:2022-06-03 05:41:53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木兰诗评课稿

木兰诗评课稿1

  《木兰诗》一文以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个传说中的女英雄形象,虽然是古诗,但因为流传已久,通过影视动画等,很多学生对其已很熟悉。本节课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一分析木兰形象,二讨论材料取舍问题。纵观整节课,发现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流程自然,尤其可贵的是师生双边活动活跃,学生思考积极,交流探讨都很出色,具体简评如下:

  一、教学环节设计有创意。除了常规齐读课文以外,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几个颇有新意的环节。如利用媒体在屏幕上显示有关木兰活动的一些场景,要学生看图片用原句表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并且对几个有争议的画面通过互相探讨逐渐统一,加深了学生印象。还有用四字短语概括1—6节的意思,也让学生动了一番脑筋。至于后面的让学生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并用原句作分析,同样体现了教师备课时的'“吃透两头”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能“跳一步就摘到果实”,相信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度适中又有一种成就感。

  二、交流充分,探讨热烈是本节课的另一个特色。由于教师“木兰是个女孩子,也是个女英雄,你认为本诗中重点刻画的是哪个形象?”一问,激起学生千层浪,课堂气氛以下子活了起来。通过前后桌讨论,全班交流,很多学生都作了畅所欲言的回答,并且学生的回答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表达完整,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一问题设计的初衷了。这一环节显然成了这节课的高潮,学生兴致勃勃,师生探究都比较投入。

  三、在上一环节的铺垫下,下一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教师的有意设计之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最忌讳的就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而这节课就在这点上有了突破。并且在时间分配上也有主次之分,关于诗歌的详略问题教师就安排了比较少的时间。

  一点商榷:“女英雄”与“女孩子”这两概念本身并不对立,一定要说出课文到底是写出了一个女英雄形象还是一个女孩子形象,似乎没有必要。

木兰诗评课稿2

  执教过《木兰诗》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这样的一首民歌有什么新意可讲呢?听了薛老师的《木兰诗》对我的启发是,对教材的处理是没有尽头的。

  这节课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推崇:

  一、看画面,用木兰(四字短语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着环节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揣摩,又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时很好的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可谓一箭双雕。

  二、你觉得木兰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一环节老师提出了明确的回答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长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三、“木兰是个女英雄,也是个女孩子,本诗中重点刻划的是哪个形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学生的观点针锋相对,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作业的布置也非常有特色,设计四枚邮票,因为有了课堂内的热烈讨论,估计学生的作业也会精彩纷呈。

  商榷的.地方。关于“木兰是个女英雄,也是个女孩子,本诗中重点刻划的是哪个形象?”这个问题,不仅学生在课堂内有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也有迥异的见解。我的看法是:1这样设计问题的思路是正确的;2就这个题目本身有两个致命的错误。首先,这是一个选择疑问句,它有两个选择肢,这两个选择肢应该是并列的,也就是不能有交叉重复,遗憾的是题目中的两个选择肢明显交叉,“女孩子”与“女英雄”不是一对矛盾概念,所以犯了一个逻辑错误;那么把“女英雄”中的“女”去掉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英雄中有女的,女孩子中也有男的,或许有人会问,题干中不是有“重点刻划”的字样吗,那就是第二方面的问题,到底英雄应该是怎样,大概命题者心中的英雄是指孔武有力的那种,而女孩子是柔弱的那种,但讨论者并没有认同这种观点,于是争论就没有了明确的方向。

  怎样来处理呢?办法至少有两个,命题者先说明英雄与女孩子的概念,然后哉讨论,或者干脆讨论怎样的人可算得上英雄,然后在讨论木兰这一英雄形象有说明特点。

木兰诗评课稿3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诗歌名篇,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古代女性。在这节课中,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主要解决人物形象和材料的取舍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流畅,通过师生双方的努力,较好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节课是《木兰诗》教学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已经解决了字词的疏通问题。在上课之始,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正音。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有关木兰事迹的图片,叫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愉悦中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诗歌运用能力。

  这堂课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注重文本并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给学生的其中一个话题是木兰是个英雄也是一个女孩子,你认为课文重点刻画的是哪个形象?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同学发言踊跃,而且都能根据文本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把课堂气氛推到了一个高潮。但是我觉得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引导还值得商榷,女英雄和女孩子两者之间并没有对立的关系,不要把女英雄和女孩子割裂开来。

木兰诗评课稿4

  在妇女节前夕,听了薛老师执教的《木兰诗》一课,听了这一堂耳目一新的公开课,对于木兰这个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形象,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和感悟。

  新颖之一在于朗读,《木兰诗》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喜爱诵读的名篇,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除了强调读音和停顿以外,还设置了一些重要的'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说出课文的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又进一步让学生重温了诗篇的内容,还训练了思维能力。

  既有声觉、视觉的直观性,又留有了想象的空间。

  新颖之二在于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想结合,薛老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开展,课内导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比如在分析木兰人物形象时候,采用了交流对话的形式,选几个较人文化的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谈论。既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培养了一种语文课上的人文精神。

  立足与《木兰诗》的课堂教学,而向外延伸的是整个生活。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在交流对话中,学生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也体现的百花开放的情景。

  这节课的无疑给给古诗的河床注入新时代的活水,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木兰诗评课稿5

  1、从实际出发学洋四经验。老师在《木兰诗》的教学中,既加大学生自学的时间量,又有比较得当的教师分析指导。洋四的经验是老师仅在课堂上讲五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让学生自己学。这对于我们这些往往喜欢一讲到底或总是以为学生自学还不如自己多讲的老师来说,似乎有点不好接受,难以全盘照做。薛老师在这堂课上,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时间有她自己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来分配教学的时间。老师讲的时间大致在三粉之一多一点,其余的都是学生学的时间。老师讲得精当得体,学生就有可能学得开心多有收获。

  2、跳出常规教学,教法活泼多变。薛老师从所教班级语文基础较扎实、学风良好的.实际出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抛开通常的教学方式(即逐句逐段地串讲),大胆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整堂课教学容量较大,形式多变,学生自学、讨论、探究的时间较多,老师的指导点拨也比较精当得法。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气氛较活跃,学生学得较主动较活泼,古诗文教学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3、课堂上很重视课文的表情朗读与背诵指导。学习《木兰诗》这样的著名民歌,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诗文的读和背,且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是值得肯定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多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多,讨论的多,就是不考虑让学生多读读、多背背。殊不知学生在课外往往很难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背的时间。

  4、一个商榷。上课的速度比较快,这是该肯定的,但对于少量较难懂的诗句就应该放慢速度,而不能一闪而过,否则中下游的学生就有可能难以理解掌握。

【木兰诗评课稿】相关文章:

木兰从军评课稿11-08

诗两首评课稿11-05

《香菱学诗》评课稿08-11

木兰诗全文,木兰诗是哪个朝代03-17

《木兰诗》教学设计10-13

《木兰诗》文学常识03-14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课赛评课稿12-17

心理课评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