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汤》评课稿

时间:2022-06-02 01:27:5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瓜汤》评课稿

  如沐三月春风里!

  ——这是我黄老师执教的生命阅读课的最鲜明而又最直接的感受。

  生命课堂竟是如此美好!这样直面生命教育的课堂正如三月的春风,带给我们焕然一新之感,也给人带来思想上的洗礼与浸润。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生成时闪现的串串火花,听到的是学生生命拔节的欢快奏章!

  一、在尊重与真爱中唤醒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你必须成为美好的,因为,你就是未来。”细观整堂课,你会发现欣雯妈妈漂亮得体的穿着、优雅知性的气质、温软动听的话语,举手投足间无不传递出为师的美好;眼里有孩子,心里有爱意,每个教学细节、每次俯首倾听,无不透露出欣雯妈妈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

  课堂上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笔记本上再作发言。欣雯妈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她欣喜地加以肯定:“很好,我发现你很有准备,把发言记在本子上。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对于他的有心,我们要给予爱的鼓励!”于是,班上爱的掌声响起。我想:这样的肯定和激励,带给这个孩子不仅仅是自信,更是一种人生的启迪: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相信在场的所有孩子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印象深刻的是,她一次次微笑着告诉孩子:“没有错的答案,对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温吞而清晰的声音如春风拂面,传递给孩子的是温暖、信赖、鼓励、肯定,带给孩子的是心灵的释放,思想的激荡。我心恍然明白:那是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尊重孩子多元的理解,引导孩子平等共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和分享的机会。那一次次的温馨提示,是爱的提醒,爱的鼓励,更是爱的启迪……这种课堂,是一种合作、反省、共同找寻想法和信念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答案层出不穷,不仅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进行了一场思维的驰骋。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说真话;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做真我;这样的课堂,才可能聆听到“云舒与云卷”的声音……感动于太多的课堂细节,正如欣雯所言:当前教育中,我们一味地追求太多标准答案,以致于孩子把自己的语言隐藏。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把想法真实重现,我们才能去引领他们。如果只说标准答案,我们将错失引导孩子的机会。因此,“没有错的答案,对的答案不止一个”注重的是诚实。诚实不只是对别人也对自己,只有对自己诚实,才能坦诚地面对别人。

  二、在点拨与实践中超越

  课堂点拨是门艺术,适时精当的点拨,能够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在对绘本故事的品味与感悟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趣味与快乐。教师提供机会适时点拨,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挣脱思想的束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发更深层次的生命的思考和启迪。

  【案例一】

  师:猫咪、松鼠和鸭子它们每天做什么事?

  生:煮南瓜汤、睡觉、奏音乐、制作最温暖的被子……

  师:它们有没做别的事儿,故事书里却没说的?

  (生的思绪豁然打开)

  生:它们可能在院子里种南瓜。

  生:可能在草坪上嬉戏玩闹。

  它们喝完汤后一起散步

  去海边晒盐

  打扫屋子

  学做南瓜汤,剩余的做南瓜派、南瓜饼

  还有把南瓜汤和其他小动物一起分享……

  就在孩子的思维受阻时,欣雯妈妈于“卡壳”处稍稍一点拨,如一石激浪,教室里就会荡起思维的涟漪,孩子的思路豁然开朗,想象的翅膀一下子,课堂上自然滔滔不绝,精彩闪现。

  【案例二】

  (讨论鸭子做松鼠舀汤的活儿是否正确这一环节)

  师:觉得鸭子做松鼠的活不好的同学先来分享

  生:这样会吵架,友谊会破坏。

  师:但鸭子真的很想,怎么办?

  生:可以换,或者轮流做。

  生:鸭子应征求松鼠和猫咪的意见,才能去做松鼠的事。

  ……

  生:鸭子的想法是好的,但在现实里头是不可行的。

  师:为什么?

  生:鸭子身材小,拿不到汤勺,后面故事也也讲到它把汤溅得到处都是。

  师:这想法是好的,还有补充吗?

  生:不过最后做出的南瓜汤还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汤。

  生: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

  师(惊喜):这是你个人的看法,有什么经验让你有这样的想法?

  生:我做过冰棒,虽然做出的都是冰块,但很好吃。

  师:很好,很享受过程。

  (班级响起爱的掌声)

  生(补充):重要的不仅是过程,更要有心。

  师;你认为鸭子有心吗?

  生(思考):鸭子好心办坏事。

  师: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生:有时帮朋友做事,反而帮了倒忙。

  师:所以你发现好心不一定能做好事,以后要——

  生(接话):要深思熟虑。

  ……

  “过程比结果重要”“重要的不仅是过程,更要有心”……像这样,对于学生如此“出彩”的回答,笔者认为,应归功于欣雯妈妈巧妙的不着痕迹的点拨,她能善于捕捉师生活动中引发的创造之火,紧扣绘本故事,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或体验,从而超越预设的话题,使学生在真切地感受中产生“真情”共鸣,在一次次的观点碰撞中,学生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展现,生命课堂得到真实再现。

  【案例三】

  (课末小结)

  生:每个团队要有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样的人,因为唐僧能指挥孙悟空,孙悟空本事大,沙僧勤劳能干。

  师:也就是每个团队都要有不同才能的人。

  生: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师:你想当领导吗?

  生:想,但也想为别人付出。

  师:你觉得这两者冲突吗?

  (沉默思考一会儿)

  生:不冲突,领导就是要为别人付出的。

  师:所有优秀的领导都是为了别人而付出。

  在层层深入的点拨中,认知的矛盾与冲突引发孩子学会深层次地思考、比较和反思,就在这课堂看似沉默的平静中,孩子的内心正波澜起伏,他们的生命价值观正在重组构建。于是,在静候这样的沉默之后,每个孩子都收获了思想的硕果,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思考、比较和反思中,学生学会了超越。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

  如果说绘本故事是让学生对分工合作的意义有个清晰的认知,那么课堂上的小游戏则是通过孩子的亲身实践,实现对生成的认知的理解和超越。我们发现,欣雯妈妈设计的游戏看似极其简单,实则需要小组成员完美的分工合作才能成功,而且课堂上设计的四次游戏,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游戏之余,孩子们明确了要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明确了倾听的重要性,明确了分工合作的意义……

  其中,有个细节特别让人感动。最后这个游戏要求学生得要解下鞋带才能完成任务。欣雯妈妈发现第六组交上来的篮子里没有鞋带,下组检查发现这组孩子有四五个人穿的是有鞋带的鞋子。她请上了其他组主动解鞋带的同学上台,采访:为什么愿意解鞋带?在孩子真实而朴素的回答中,在欣雯妈妈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深刻地体验到要想团队能成功,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正如她所说:这是人性很诚实的环节,不愿意分享是真实的,会分享是教出来的。课末,“故事妈妈”黄欣雯做了一个演示。她用六个纸杯叠出一个漂亮的三角,抽掉其中一个,这个三角就会倒塌。故事和游戏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在集体中都是重要的。只有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会更完美。

  生命教育除了让我们了解生命内里的需求之外,还要懂得如何供应,故事不只是故事而已,是可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一起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孩子的生命需要有美好的陪伴和认真的榜样,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忘记常常提醒自己,要时时省察自己、爱惜自己也尊重自己。

  其实,参加今天的听课,对我来讲,犹如站在门外看门内风景的过客,惊喜于风景的绚丽多姿、芬芳怡人,却还无法跨进那道门。我所感触的,只是九牛一毛,亦无法述清其具体影响力。

  只是感慨:当前教育教学,更多是为了考试,那真叫了无生趣了!但愿今天这样别具生面的课堂能如三月春风,给教育带来洗心换面的改革……

【《南瓜汤》评课稿】相关文章:

西餐南瓜汤的做法12-14

西餐南瓜汤的做法-饮食礼仪12-31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课赛评课稿12-17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语言课评课稿04-23

复习课评课稿04-08

课赛评课稿03-08

心理课评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