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

时间:2022-05-29 18:03:21 文化 我要投稿

读文化苦旅有感合集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文化苦旅有感1

  对于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为有的散文太散,总会把人的思绪也弄散,看了只会把自己围在层层围城里,却始终领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次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其实是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其实都是介绍我国的一处处风景名迹和一些人文古迹,说它是游记,看了却没有让我感到游玩的悠然,反而让我觉得沉重,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处。《文化苦旅》当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篇《牌坊》仅仅是给予我个人最深感触一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余秋雨在书的自序说:“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对于封建礼教束缚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们印象中,牌坊总是娴静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头,却锁着一种贞洁,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从四个部分来讲的,首先是从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回忆来引起牌坊的`话题。孩子们对牌坊的好奇,引导着孩子们去打探关于牌坊的消息,却只得到小贩的嘟哝和婶婶婆婆们的恶骂,他们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来,然后第二部分话题转到了“尼姑庵”,主角变成了“尼姑庵”里教书的女教师们,文中通过写了孩子们与女教师们的互动,例如:孩子们初见花圃时,女教师们对孩子们的郑重叮嘱和女教师们拿着绣着成对的鸟的绣巾时的害羞,都体现了女教师们对生活的憧憬和无奈。第三部分则是着重描写女教师们的言行,在这当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如她们喝水动作的描写:笑一笑,转过脸去,再呷(ka)一口,然后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绢,抹一下嘴唇。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师们的出身。并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师在见了一个来尼姑庵的男人后自尽的事情,来解释文章开头盗墓的老头所说的那句话:“这些女人说是死了,坟里常常没有。”原来,这些女教师是在大户人家里死了丈夫之后,为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杀”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于亲情或其他原因,他们的父母不愿让他们真死,可是,碍于封建伦理道德,他们又不得不死,于是,造了个假牌坊,送他们到偏远的尼姑庵。最后一部分,作者通过《热冰》这一个故事来质问:“我的家乡为什么有这么多不透明的顽石呢。”又怜悯地问:“我的女教师们,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们送进冰块。”

  这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探索牌坊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旧时代中国女性命运的悲哀。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视。文章并没有鲁迅先生笔下描写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语,但却同样能带给读者同样的悲怆。

  看完文章后,只能让人感叹:一座座牌坊,安静的立着,以控诉者的姿态,向世人幽幽道出历史的愁怨。

读文化苦旅有感2

  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

  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学的臂弯中,浅黄色与黑色的封面连带醒目的“苦”字给我一种文学重压,我好似处在一片低气压中。在心里“啧”了一声,我飞快地擦身而过,不给自己造成相形见绌的心理压力。好笑的是,我在几年后于一排排书架上发现它,又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它。或许是我想挑战看看,几年前畏惧的书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还是否是一种畏惧。

  一、有关文化人格

  60华里的莫高窟壁画才情满溢、空灵神秘,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腾。艺术映射心灵,玄秘洁净如它是一种永久的向往,如梦如幻。阅读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时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静静伫立看这壁画形成的伟大过程,繁杂的内心世界也会因欣赏了独一无二的艺术而安定下来。我又登顶柔情似水的鸣沙山,饱览纯净的光影分割,心中鸣起天乐般的梵呗。转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从天边来的静谧祥和吸引。老尼为何愿意孤守荒凉浮嚣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里才想是她看透了缤纷人世背后的简单原体,宁愿用余生领悟这里满满一世界的禅机。我们常常做诗歌赏析,诗人们总有许多化不开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总以为柳宗元十分享受无人打扰的状态,以为“孤”、“独”二字又是诗人与生俱来的感性和矫情。直到我读了《柳侯祠》,才改变对这首诗错误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灵魂,他一生的坎坷凄楚。隐藏在其短暂、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兴盛的文化人格,待华夏少年去解读……只可惜,我这华夏少年却一直误解了他,误解了惨遭谪戍诗人们的人生。我惭愧不已,我这般不谙世事,只顾游乐,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文人遭受的苦难,还嘲笑他们的矫情和无病呻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背过这么多首古诗,我没有对一首感同身受过,更别说为世人的厄运扼腕叹息。

  二、有关生命

  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过这个疑问,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没有意义。你还记得那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吗?你是否想过那样一个蓬莱仙境为何留不住贫困辛劳的渔人呢?因为人是无法遗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义。或者不是为了带着空白回到赐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为了热爱的生活执着奋斗,蒸发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说“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崎岖的黄土地上,一双脚实实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脚印。信客日复一日来往于乡镇之间,包裹里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对彼此的遥想思念。没有电话、e-mail的时代,尽管呼吸着同一海拔处的空气,浓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难,如抵咽喉。信客这个伟大的职业人群,用自己大半生为别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阳光。他们被怀疑诬陷,也平白落入过无端的纷争,但他们仍在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两头的人们造福。常有人说:“不要为别人活着。”但我想,一个人的一辈子,若有一群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于死后在墓志铭上写下可悲的碌碌无为。

  ……

  一个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读完了最后一个字,算来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读此书,后面又用了三天写成这篇读后感,合上书本时,感觉自己也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那铺天盖地温和的阳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尘,快乐因子在体内轻盈跳跃着。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这是大宋的山水,宋人用音和韵雅的句子,为山水贴上或悲或喜,或婉约雄壮的情感标签。

  如今,千年韶华渐渐没落,尊华与屈辱一并雪藏,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将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一一展现:

  不必说水气淋漓的都江堰,清荣竣茂的三峡;也不必说园圃葱翠的青云谱,藤葛垂垂的白发苏州;单是那流光溢色,神秘安祥的大漠戈壁,便让人发出无限喟叹。

  “他回头看一眼睛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衰败,深邃的苍凉的文明,步履艰难。文明的衰落注定了国家的没落,国家的兴亡自然决定了文明的发展。也是,当年的清王朝,连皇家园林也守不住,又岂能留住那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其实,相比于圆明园,莫高窟也算是幸运的,起码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物留存于世间,而不是灰飞烟灭。其实,这样的事实终究是不会存在太久,或被他国夺走,或被本国破坏,总之,留不住。

  因此,阿房宫烧了,圆明园毁了,岳阳楼不断重修……比之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这些兴盛于一时的纯粹的遗迹,从古至今,代代瞻仰。中国则不同,中国的遗迹都有属于本国的历史沧桑感,中国的存在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太多的遗迹根本保留不住。就像被列为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只能引人遐想。因此,凡在至今仍存有的历史遗迹,总有生生不息的独特秉赋,都江堰如此,长城如此,莫高窟,也是如此。

  “虽山深而无法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法柒米之匮”,这便是天柱山,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天柱山曾是多少文化终老之计的山水,深深的感和归宿感,引得文人前仆后继,但是它的主旋律注定是苍凉荒芜的战歌,兵荒马乱,一次次血与火的洗涤,天柱山,已不堪重负,说白了,还是战争,还是乱世,使文化一再没落。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这是对江南的乡愁。”一提到江南,就会想到小桥流水,拂堤杨柳,江南雨如梦,春草如洗,眺望青山,似乎望穿前世轮回。江南的和风细雨,雨雾缭绕孕育出多少才子佳人,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几年前,我去了周庄和乌镇。古建筑保存还算不错,屋舍一间挨着一间,倚河建成,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尤其到了夜晚,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当真是如临仙境。

  也不知是因为沈万三,还是因为中国近年强调经济,周庄和乌镇美是美,可我总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家家在门口摆上了铺子,我一路走,一路买,眼花缭乱。说白了,就是缺了点文化气息。曾经的江南,是文人墨客的聚居地,留下多少墨宝足迹,而如今,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去了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江南小镇因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商业性与时代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却也少了书斋,少了能延续江南文化,超越时空的艺术灵魂。

  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战争与乱世,所以,和平与发展才成为了世界当今的两大主题,中国才会维和,中国的人民、古城、文化承受不了再次的灾难性的战争;文化衰落的背后,是历史的遗留,所以,当年才会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被儒家束缚的思想;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迅速发展,迫使人民加快自己的步伐,躁动了心灵,忽视了文化……最终,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但是,中国千年沉淀下的文明连续性,百年传承儒家思想的统一性,不曾遭受灾难性的破坏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曾逝去,我坚信,未来,也必定再次辉煌!

  每一处景致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专属于它的意韵。历史给他们贴上时代的标签,每一个标签的背后,同样有一段羁旅故事……那么,就让我们与时间逆行,回到那段过往,阅读《文化苦旅》,与书、与作者一起,去感受文化的奔泻与悲歌,感悟文化的喟叹,传承文化的精髓!

读文化苦旅有感4

  《文化苦旅》,反反复复、断断续续、间间歇歇读了几遍,今日,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略带有灰尘的爱书,又重新咀嚼了一番,别有味道。

  跟着《文化苦旅》我领略了西北地区淳朴的民情,浏览了江南的柔情,心就那样随着作者手中那只不朽的笔一下一下的远行,眼睛一行一行的盯着略微泛黄的纸张,手就那样一页又一页地翻阅着……

  我崇拜余秋雨的文字,甚至是迷恋,专情于他对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由小及大的拓展、联系,循序渐进的解说,对于他书中提及那个浩瀚古老的世界的感悟就像雨露悄悄地滋润进内心,跃然纸上写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却又总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

  作者的文字带我观赏了中华千古文化的兴衰存亡,目睹了大千世界的秀丽壮观,诗情画意的叙述。笔下那如痴如醉的苏轼李白,美妙绝伦的西湖,千年的文化在凝聚、在融合,南方千年柔和的阳光造就了江南的柔美,历代官人辛勤维护的天一阁。文化是美的,文化却又总是缺乏的,又是最容易流失的,令我感触至深的是道士塔中那位受尽世人诋毁的道士,我们无情的批判他的过失,他的盲目,他的鄙陋,他的无知,可是我们却总是忽略了那个坎坎坷坷的岁月时光,那里的风土人情,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饥不果腹的时代,一个新文明大量涌入的时代,一片令人绝望的戈壁荒漠,一片遥远迷茫的戈壁荒漠,一片封闭禁锢的戈壁荒漠,一片不见绿洲的戈壁荒漠。生命的延续在他的眼中也许是无上重要的,生活的继续是他的燃眉急事。我们总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失足而知荣辱”。可是岁月总会带给人不同的误解,隔着近一个世纪的模糊时光,我们做的也只有换一个角度看这一个变幻的.世界。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这也许是我所最喜欢的对于《文化苦旅》的书评了,那深浅不一的脚印,踉踉跄跄的路程引领我站立在“充满诗意的原野,历史悠久的苍山”。

  文字的魅力总是无穷无尽的,它使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总留下一片净土,去感受文化带给我的慰藉。我感受他写下的文字的重量,他对于汉语、对母语、对于家乡方言的纯真的热爱与追求,对古时生活的迷恋,远离与喧哗的城市,躲避了车水马龙,不被现实那铺天盖地的科技生活所征服,而是选择继续追求文人雅客的生活,用毛笔书写下他心中的激情,让文化万世传承。

读文化苦旅有感5

  暑假里,我寻访了秋雨故里——慈溪桥头,踏着上林湖的瓦砾,抽一枝杨梅条,倚着斑驳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进余秋雨,走进了《文化苦旅》。

  我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文化苦旅》像一条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汹涌地向我奔泻而来。

  旅行结束,我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年幼的我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以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读完后却留下一丝对历史、文化的苦涩回味。

  一个愚钝的王道士,让外国冒险家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无知是罪过,他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他不会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历史原来只有留下遗憾,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难的时候才会更加宝贵。

  幸好还有像范钦这样为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铮铮铁骨,读到《风雨天一阁》让我泪流不止,刻骨铭心,原来“书”还有这么多危险的经历。

  是啊!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我们只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年来的文化精髓。

  还来不及细细揣摩,落日的余晖已顽皮地照在余爷爷的古藤老屋,余爷爷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边的导航船,她将带领我们从“上林越窑”出发,越走越远。

  点评:首先,“写出真实的东西”,本文作为慈溪的的小学生写出了“慈溪人”对《文化苦旅》真实的经历和独特感受,小作者紧扣“苦”字,我想余雨秋的“苦”最早是应该是从上林湖出发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风骨,小作者联系生活,试着用超越小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社会,深入历史,试图认识“余秋雨”,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写作。当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窑古风,时时仰望星空,越走越远。

读文化苦旅有感6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你踏“雪”寻“梅”;没有都市的歌舞升平,你“夜泊”“西湖”。就这样,你思考着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和历史的苍凉;就这样,你描绘着江南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和世态人情;就这样,你用你的笔直接触向文人的心路历程;就这样,你诅咒着废墟,又寄情于废墟……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忧伤感触,听你一一诉说。

  一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面对辉煌,永远感召着我们的灵魂。而你,余秋雨,没有顾忌,没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面前体会着自己的渺小。

  面对被破坏面目全非的举世文化瑰宝,你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剖析着王道士麻木的灵魂,引领他跪地忏悔。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面对这一出整个民族在颤悸的历史悲剧,你无情地撕开她的伤口。

  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终究是明白的,于是,蹲缩在道士塔前写下这样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

  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来一个漠然。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觉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谴责,遣责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为祖国的`古老灿烂文化的荣耀与耻辱而感慨万千。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

  “风到这里就是黏,黏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江南始终是有着那一份“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触碰了你,触碰了我,也触碰了余秋雨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云所铺成的!

  当轰鸣的机器与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远古的那份单纯和宁静;当破碎的激情与饕餮的物欲横飞,充斥着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门口看着烟雨下的老人,雨水轻轻的飘落在水中。这才知道什么叫心静如水,什么叫“心,软了,化了”。

  时间越过空间,碧水惊秋,黄云凝暮,霜冷长河般的历史亦如追风而逝的秋叶,蓬飞零落。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绪在心底萦绕,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许也只有在这一方净土,才能在俯仰之间,从容面对沧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旧绕舍似陶家,中秋的苏月依然皎皎空中挂。

  正如一种禅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在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带着崇敬和疑问瞻仰着这为大文豪。

  从“垂泪千行便濯缨”到《永州八记》,那种入世与出世的苍凉与孤独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泪水所湿润。

  灵魂的居出不仅缘于世内之纷乱,更是宇宙深渊处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无法承载他那颗沧桑的心。于是,他来了,将困厄感伤的心境寄托与游山玩水和纸墨之间。一切都很静。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台烽火空余梦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你说。

  因为废墟吞没了你的企盼,你的记忆。然而是你,定义了废墟,又给了它新的诠释。

  废墟,并不仅仅是断壁残垣散落在一片荒芜之中的苍凉。古罗马的角斗场、中国的圆明园、玛雅文化遗址都可以说是古代文明留给我们的废墟,历史面对它们显得有些残忍,但它们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它们就如同时间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承载了不同民族厚重的发展历程,昭示着不同民族文明的兴盛与衰败。让人窥见到一个民族步履的蹒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遗言,使你不能不为之动容。人类的历史是生命的延续,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也不会有未来。

  因此你呐喊: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后记:苍天缄默,大地无语。于是我终于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任,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苦在内心的敏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7

  短短一段开篇描写,余秋雨先生以他细腻的文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凄凉、悲怆的年代。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如此地悲凉,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片空地愈发的诡异。就在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这么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箓。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不太通晓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不过,作者很快就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一个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这么个逃荒的道士,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抱着这样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这一章。心情十分凄凉,我去过那个曾经很辉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却不知道就在这美丽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凄惨的历史!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是最能触动我心的段落,此时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可是,在我们谴责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时,有没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宝藏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如果说,中国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价值,那可就错了,他们懂,只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他们还在拿这无形的“敦煌学”文化和运费在比较,他们只知这些文物在自己手里把玩时的价值,却没有彻底明白它们对于国家的价值!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却阻挡不了国外的学者、探险家、考古家的明智,他们不远外里、风餐露宿,费尽千辛万苦,在沙漠中穿行,预料着各种困难,只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风采,奢求着能将它的凤毛麟角带回自己的国家研究。而他们却不知道面对着个肮脏的王道士,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他们幽默地耸耸肩,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敦煌文化,变了样子,可想而知,中国,又成了什么个样子?

  我相信,每个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慨:“如果我能阻止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个世代……如果我能当政于朝纲……”如果……如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珍惜未来。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虽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敦煌文化的借口!看,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会在中国发展地如日中天。让那个渺小的王圆箓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够变得真的那么渺小。

读文化苦旅有感8

  有一本书,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读之;有一本书,你不能任之尘然,漠然无视,这本书不仅让读者在美妙的文字中畅游文化意识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对古人古迹悲剧的同情和愤懑中,在历史深重的叹息中,给读者以启迪——珍惜中华民族这壮美的河山,珍惜经历过风雨洗涤的灿烂文化,珍惜来之不易的现代文明生活,这便是《文化苦旅》。

  与其说这是一部山水游记散文,不如说这是一段历史文化的描述,余秋雨先生凭着自己丰富的文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写出了历史的悲叹和一个人对世态的思考,我合上最后一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这本书中不仅仅学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纳了其间深刻道理和奋进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喷涌的,惋惜于历史对古迹的破坏,愤怒于历史对部分文化摧残的同时,也坚定了文明在变化、发展、创新中得以延续的信心。

  关于作者——余秋雨先生,是存在争议的,但我想一个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重要遗址,不顾生命危险考察和保护古迹的人,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迹遭到破坏的悲哀。《牌坊》中犹如天使般圣洁的姑娘在种种期盼中安详逝去,《宁古塔》中流放的文人,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将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证制度会随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的趋势,体现古人古迹那顽强的生命意义。

  作者笔下的古迹是倍受磨难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画被肮脏的石灰刷去,精致的塑像被无知的铁锤敲毁,奥秘的藏经洞被粗暴的刨开,最富智慧的经文被转移,读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这是历史在叹息,历史在流血呀!

  作者笔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残的。《黄州突围》中苏东坡的悲惨处境让人难以想象,在毕世皆浊的年代里,苏轼的才华被埋没,“马台诗案”将莫须有的罪名硬套在这个文弱诗人的头上,使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才情,虽然没有阻止他对诗的创作,但毕竟对诗坛造成一定的损失,我分明听到历史在叹息,沉重地让我喘不上气来。

  无论是对古人还是古迹,历史的叹息实质上是对中华文明损失的叹息,《风雨天一阁》遭受的何止是风雨?是书籍的丢失,文化的遗弃。《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叹巴金的惨境,他还叹惜文革对知识的亵渎,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尽管经历了历史中的各种磨难洗礼,但风雨过后总是彩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历史舒展开眉心,历史已经叹息千年,我们应该有所改变,不让历史重演,保护好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让祖国山河更加壮丽,文化更为灿烂。

读文化苦旅有感9

  文化之旅苦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了本书的文字,希冀书中给予我清晰的解答,跟着作者余秋雨的文字,我随着他来了一场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灵魂的丰富旅行。从道士塔、莫高窟、阳关、洞庭湖、庐山、都江堰、三峡、柳侯祠等多处名胜中,领略了许多神奇的自然山川风光,也与中国文化来了一场邂逅。

  夕阳下朔风凛冽的塔群,它藏着无言的悲愤,源于一个时期愚弄的人们对文化瑰宝的忽视因而造成的遗憾,王圆箓“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沙漠深处神秘安详的莫高窟,那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容纳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无量度的才情。初看阳关,凹凸的土地、繁星的沙堆,初思会觉普通无趣,后细想恍然大悟,那是温厚诗人赠临别友人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情怀阳关,它藏着某一时期人们绵绵壮美的情怀。“要末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的白莲洞,远在四川平原稳稳当当造福人民千年、那比长城历史还要悠久的都江堰,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供奉一代文豪柳宗元的柳侯祠,它的存在,让无数文人得以仰望、也激励着柳州的历代官员。这些我从未涉足过的地方,在作者的文笔中,通过一段段或优美或冷肃的描述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它们,可以窥探它们的面貌以及被时间冲刷的些许痕迹,一堆平凡尘土、木材的堆砌,本该是平淡的存在,却因文化灵魂的注入,可以跨越时间、空间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远方,令人惊叹,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看了多处古迹后,作者还带我观看了他自己的文化世界,来到他的故乡,看了他老屋前的窗口,听他述说了儿时老师的故事、夜航船、牌坊的记忆以及信客这份满载希望却步履艰辛的职业。

  粗略看完后,我顿感疲惫,因为阅读时不断冲入脑中书中的大悲愤大喜悦,读完后感觉他们一下子又抽离了出去,这种情感的体验确是让人心累。关于“苦”的答案,起初还是难得《文化苦旅》“苦”的奥妙,旅途中奔波劳累、美好的记忆容易消失这些就是作者所说的苦吗?思虑过后还是觉得不对,是我眼界过于小了,细想书中的内容,再看中国文化走过的`路,才发现他说的不是个体、也不尽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悠久又庞大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外漂泊、被埋于地下、易被摧毁难以保存这些都是它走过的艰辛,被历史“苦涩”的承载着,被无数人艰苦的传承着,像一个苦命的老者,经历风雨,苦行至今。

  虽然书中文字多少是有些悲情哀调,但也有带着振奋人、激励人的力量,旅途很苦,对前行目标迷惘时,他说:“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所以未来的道路,我将如此话一般:爬,只管爬。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基于此。我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述。

  —泰戈尔

  我不知道,到底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余秋雨踏上了这趟文化之旅。而又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路洋洋洒洒,在纸上铭刻下了一路的历程。

  他曾经说过那是一种很和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提笔就感到年岁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后总要闭一闭眼,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但即使是这样一桩劳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却仍做的乐此不疲。是什么使他无法抗拒。那是一种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那是一种虔诚的信仰,是一个信徒对文化的顶礼膜拜。

  苦,苦,苦。这趟文化之旅的确是苦。

  是谁,时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别人亵渎和遗忘的文化。那个老人脸上,是化不开的固执。

  路径莫高窟,却苦于不懂得珍惜文化。多无奈,那么辉煌的莫高窟,却只由一个道士来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无知,让人竟无处倾泻满腔的`愤慨。只得是一脸的苦笑,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而他只是戏前的小丑罢了。只可惜了那满箱沉重的经文,飞天华丽的转身,那些夜夜细细织起的丝绢,仅只是换来一沓肮脏的钱财。

  路经庐山,他苦于对文化的破坏。庐山竟成了诸多政治活动的寄居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如此清秀,纯净的庐山,尽蒙上了金钱,政治的色彩,多么悲凉。那密密层层的云雾,都藏进了功利的经纬网中。余秋雨不禁感慨:难道庐山和文人从此失去了缘分?少了文人的庐山,免不了少了份韵味。正如他所说“没有诗人的庐山,就像一个庙宇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

  路经山海关,他苦于文化的被遗忘。余秋雨一直坚信:语言便是一种音符,轻轻吐出,就能托起一个湮没的天地,开起一道生命的阀门。如此神圣的语言却被有些华侨轻易地抛弃。换了一住地,就换了一种口音,换了一身的文化。彻头彻尾、心安理得地隶属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文化。那些根深蒂固于土地的根系,那些触及先人坟墓的枝条,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俨然有了外国的样子。

  一路的游,一路的苦涩。然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来,敦煌的壁画,尽是历史的写照,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浓郁,沉着的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的如同剑戟。那是一股力,将北魏整个凝聚于此。隋唐时的画有了香气、笑声和脉搏,有了呼吸和牵挂,有了圆润的线条和硬朗的轮廓。到了元朝,已颇觉劳累,像是成了一个长途的旅人。它以最圣洁的姿态,引领人们走向寓言和神话。于是周围都变得安静,呼吸变得匀稳,只是轻轻弯下腰,询问起每一笔线描的故事。当走完一整片画,伴随着飞天,像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厚重沉淀,像是进行了一场庄重的弥撒。

  苦,苦,苦,脚印是一串历史的见证,是苦是忧,都凝结于此……“多少情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和鸟鸣,怀抱着羞愧与罪名,不声不响,也不愿让人接近。”

  玉门关的雪永远也愈合不了这文化的伤口。一切是空壳,种种的一切都在那些随手可拾的细节里还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贵池滩拔节出骨骼,在柳具祠里点睛,在白莲洞里生出翅膀。种种的一切拆分后的偏旁和部首,还原至当初的位置,谁都可以看得出那个大大的“苦”字。

  这场文化之旅实在是苦!但又何止一个“苦”字了得。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老师曾经让我们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一直不以为然,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心想:哼!“文化苦旅”,一定读起来也很苦吧!可是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它的看法发生了一个大转变。

  我发现:《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一场会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作者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 作者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 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所以,作者把这称为——“文化苦旅”。

  于是,我跟随作者走到书中,也开始了属于我的“文化苦旅”。

  在我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我静静地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注目的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的蕴藏。

  我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窗外车水马龙,心想:“文化苦旅”结束了,我得到了些什么呢?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这是一本历史厚重的书,这更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随了我已五年的时间,五年,近两千个日子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但是最爱不释手的仍然是这本《文化苦旅》。

  开篇的《道士塔》,就将我们带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盛衰之中,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一页一页的细翻开来,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间,随着余秋雨的思绪,情感,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纸面上的文化苦旅。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国历史的一幕幕在重现,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庙堂之高的君主,也有处江湖之远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无名小卒。他们的故事,或令人倾佩,或令人振奋,或令人伤感,或令人悲哀,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留给了后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训和更多的怀念之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积累,终酿成了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余秋雨的文字,不仅有叙述的优美和悲悯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里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读书中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穿越了我们的心灵。字里行间蕴藏着最多的是对事件的剖析,正确和公正的总结。历史已远,当用另一种目光回望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一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十年前的结缘到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当随意的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心情仍然会象最初时的激动,每读一遍,理解则又多了一分,思考则又沉重了一分。

  从远古到现代,从异国到他乡,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图索骥,身临其境的真实的去感受,以一种敬畏之情,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寻访那些曾经的沧桑往事。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者,谓何?当今世界,文化一词已经铺天盖地,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家政策,此词一出,整篇文章瞬间“如获新生”,十分大气。那么,这拥有如此神力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它的用途,又何在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化”,时而如云雾缭绕之峨峨山巅,时而如四极八荒之滔滔巨浪,时而又如扎根乡土之苍翠松竹。他它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

  傍晚残灯,我静静地翻开《文化苦旅》,试图于卷籍中寻觅……寻觅什么呢?剪不断,理还乱,我只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祝祈,希望能在其中,寻找那个多年未解的答案。

  可翻开此书,却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游过白石清凉的牌坊,访过肃然宁和的古刹,又跟随肩挑信义,脚踏客乡的信客,走出解冻的乡村……

  翱翔九天,俯视山河天地之线,山河无言,却包容一切,一如千年前,陶潜一句“托体同山阿”;回视万里,西风残照,都江堰水物合一,天人合一;莫高窟清冷月夜,年代交织,岁月绵延;阳关烟雪,沙坟荒原,凄迷风雪中放达步履,竟更加畅意向前;黄州赤壁,东坡一赋,冲破千载年帷,至今仍随大江东去;宁古塔下,悲号余音中的不屈风骨,仍血脉相传于那片厚实的土壤中;以至于那早被浩浩史书所湮没的历史风云,渤海国那废弛千年的废井冷眼,波光仍然执着地闪着……

  何谓文化?此谓文化。览卷至此,我豁然开朗,却又久久沉思。

  我一直以为文化就是诗词歌赋,民语俚俗。而当我的目光深入到百年前,千年前,文化突然从一阙词、一行诗、一本书、一群文人上升到了土地的层次,上升到了天空的距离,上升到了人类思想的宽度——是啊,它又岂能是一人之言,一家之说?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也早已镌入我们的灵魂。

  文化,是土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男耕女织,桑麻稻麦,其实是一种文化——不,应当是文化的最初载体,因为文化,来自山河大地,真正的文化,绝不是连篇累牍的高屋建瓴,它带着泥土的芳香,携着江河的水气,悟着天空的无垠。

  文化,是人们内心的柔软和坚硬。都江堰,一个水利工程,一个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背影,挑起担子的却是一个叫李冰的普通官员。他如水般温柔,抚过丰饶的大地,却又如铁一般的坚硬,在泥沙中傲然挺立,千年不悔。

  莫高窟多少朝代的文化汇聚,它们风格不同,十六国时期的苦难,魏晋豪迈,笔触剑戟,隋唐风姿,《高山》流泻;元代藏传,神秘之精……文化之长,随着文物的散失而环绕世界,可文化或丰美或坚挺的塑像,却屹立于后世之心,存生于中华之脊。阳关的'烟雪,一去不归的羌笛,将士们的内心何尝没有柔情?面向朔北,披坚执锐,而荒原上年代已不可考的古战场上的沙丘,却十分坦诚——死亡而已,何必遮遮掩掩,夜风呜咽?

  文化,是苦难中的高贵。东坡一人之遭遇,无形中照应了遥遥史册之后的宁古塔的悲剧,而文人之遥遥悲歌,似是又成了如渤海国之国破家亡后人们仅存的精神脊梁……因果复杂,但我想起因源于自信,而结局归于笃定。

  文化是自信的,它傲视千年,直看到宿敌凌乱,宿命改写,沧海桑田。文化也是笃定的,它坚守千年,直守到蝉鸣初雪,山地棱绝,初心不变。文化是苦难中的高贵。自信和笃定支持着他走过千山万水,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喧嚣城市似与它无缘,它本来,不是人间富贵花。文化的高贵使它能屹立于莽莽荒原,这种高贵又在苦难中更加显现。也许不是苦难给文化带来了高贵,但是苦难中,文化必定不会丢失高贵。就像,即使自己心中仅有一点烛光,也要化去别人心头的万千霜雪。

  文化与人,心意相通。掩卷不语,我笑而沉思。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还是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有灵魂,很真实,真实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经历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就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从敦煌莫高窟走进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伟大,感受着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气息,那种庄严神圣感荡漾在心中,仿佛在抚摸一个初生的婴儿,但同时也很伤感,因为我们的私欲、我们的无知,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坏这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可惜、悲愤、气恼的情绪无处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生命里蕴藏了我们所有的'信仰,我们要虔诚的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从莫高窟开始,跟着老先生一起畅游了阳关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历史著名圣地,感受着那个年代的繁华,联想着当时文人墨客的集会,你的心中似有庞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听,去感受,那些古诗词里面的场景就这样呈现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惬意,一场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种了蛊,客观可叹。

  一本书,出神入化的讲解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历史的更迭,囊括了中华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没时间出去走走的日子里,我想你应该去读读这本书,给自己心灵上来一次洗礼。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路,就是书。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山河为砚。去做一个行者,一个旅途上的行者,历史轨迹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还愁无处可达吗?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时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愿望。而我此时,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真想冲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寻一寻那沉甸甸的历史,即便再“苦”,也义无反顾。而现在的我做不到,只能无尽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壮丽的驯顺”;想象拦下车队时血色的残阳,诉尽历史的凄凉;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隐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领悟;想象凌厉荒原,王维温厚倾诉友人的阳关古址;想象荒无人烟的喀什雪峰之上的人烟;想象“废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伟业……我的灵魂在冲撞,在突破,终于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这扇门,它更加激动,攻势愈发猛烈,想要带上我的身体,撞破路的桎梏,不顾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门终于被撞开,我的灵魂还在不顾一切地痴痴冲撞,突的没了阻拦,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冲了出去,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光,它得偿所愿,终于在那些地方好一番游览,好一番惊叹,却惊奇地发现,我的身体还在门边遥遥张望,而我的灵魂只是与秋雨先生一番共视罢了。我这才顿悟,行者无疆,即便只是灵魂。

  那个黄昏,无尽的冗长,那抹晚霞,无尽的凄艳,“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样的伤痛,以至于血染天边,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触目惊心。

  那个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对着如血的晚霞,伸出双臂拦下了他们的车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是那样的无奈。他苦苦辩论,终于,斯坦因在他的说服下留下了车队,那一行人离去了,却一次次的回头,终于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后面,其实他们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难处,我不知道那是否带着一种嘲笑的怜悯,我只知道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批象征民族自信的经文,注定要历经一场千年后的劫难,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悲剧。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脚步”延伸回溯,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后的人们永远无缘目睹的场景,玄奘运回经文的途中,部分经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抢救补抄,终于有了这个藏经洞的一切,然而,却在千年后被一个愚蠢无知的守护者和两个连哄带骗的小偷把这批文物统统拔离了原生的土地,构成一场掠夺。可怜秋雨先生,就连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拦下了偷运经文的车队,处处混战的中国也没有一座城、一个人能够保留他们,只剩下了觊觎和亵渎。最后,换来的,只有沙漠里的痛哭,仿佛受伤的狼最后的挣扎、哀鸣,他在哭诉什么?是这个民族的伤痛吗?

  我好像在这里初尝了“苦”,历史明晃晃摊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当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却一语道破了这些行窃者的秘密。全书像这样对历史遗留下的深深伤痛而发出的愤懑并不仅仅只这一处。我细细思量,是啊,中国是一片多么辽阔的土地,它的历史又是多么厚重,这里的苦,岂是轻易便能尝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难放下的笔,脚下永未停息的路,和从未有遗忘的历史遗留,发出了最犀利的泣诉,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但凡是他认定的历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骂的结果,他写到王圆箓,写到斯因坦,写到蒋孝琬,它是在一点一点撕破他们千奇百怪却始终带着罪恶的嘴脸,甚至不着痕迹的表达了对蒋孝琬所做之事的厌恶,又进而提升到对他本人的不屑;他写到乌台诗案,更是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爱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伙告状的人是多么的好笑善妒。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历史的沉痛是苦涩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些美丽的文化背后也有着隐隐的苦涩。多少人的放弃与执着才成就马克·波罗眼中杭州称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么悲哀煎熬的岁月里熬尽了希望,苦苦做工,终于发现了历史遗迹却因时日无多而无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笔触写到这些伟大的人们,好像替他们抒发了胸中苦闷,这苦闷是我们对于他们的苦而形成的悲伤,其实他们一直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就像白居易、苏东坡,他们甚至放弃诗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钱镠放弃了政治上的建树,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没有明日的光芒,此时能找到遗迹并写在笔记里留给后世,便已知足。这便使我们更加感怀。

  豁达背后的苦,“苦”得如泣如诉。

  秋雨先生在这场近乎宏伟的旅途中找到了历史与文化的苦涩,那是作为一个行者的价值实现,秋雨先生脚下的路,心中的路,都汇聚成眼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还是不明白这苦的。

  想要明白历史与文化种种的苦,似乎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来一场这样宏伟的文化苦旅,深切体会;一条,让心灵在文字中顿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没有慨叹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过旅途,而无病呻吟的慨叹是滥竽充数的天马行空。是他,给予我们灵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脚步,穿行于大江南北,穿行于历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无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土地的无疆,更是时空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是多么的豪迈与奔放,是最遥远、最广袤的无疆。“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带给你无疆的未来。

  土地的无疆让我们领略时空的更迭变换;时空的无疆带给我们独立的思想;而思想的无疆让我们忘却了他们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人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功臣也罢,罪人也罢。当我们有幸能够得见那些历史的遗迹一眼,就好像来到了他们身边。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总有一个,要去体悟行者无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时正被年龄禁锢,没有办法来一场需要无限学识和勇气的文化苦旅,那么,你便放空自己,在局促的房间也好,辽阔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开《文化苦旅》,你便成为了行者,能够领悟无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国教授的影响,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走出书斋,踏上了旅途,开始了文化苦旅。最开始的黑白照片里的秋雨先生,发丝微乱,眼神中是沉重的向往、思索与追寻。我在他的眼里找到了一枚厚重的灵魂。

  行者拥有无疆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