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时间:2023-10-13 12:36:04 电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1

  初次听说电影《汉娜?阿伦特》是5年前的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期间,之后也下载并观看了该电影,但一直看的不是十分透彻。直到今天,才对阿伦特慢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要把一位哲学家的电影拍好本身就不容易,毕竟哲学是较为抽象的东西,要把哲学观点通过形象的电影手法表达出来,确实考验导演的水准。无疑,《汉娜?阿伦特》做得非常成功。

  但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哲学命题与前卫的哲学观点,即使专业人士理解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好在我慢慢的理解了这部电影还有它要表答得理论与观点。

  传记电影《阿伦特》是以阿伦特在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后所带来的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主线的。期间穿插以与海德格尔的情感历程,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曾经一度处在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认知收获有两个:

  第一,什么是“平庸之恶”?

  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曾在屠杀犹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战后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期间从阅读有关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以及听他满嘴空话地为自己辩护,阿伦特断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拥有深刻的个性,仅仅是一个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个人素质是极为肤浅的"。因此,阿伦特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平庸无奇的恶。"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另外,阿伦特对于犹太人在历史上处于边缘状态的"无根基性"、"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导的'消极做法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导致了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对审判的结果同样表示满意,但阿伦特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还是表达了疑问—"审判的目的是表现正义,而不是别",不是"复仇"及展示"耻辱"。这种眼光超出了对于种族和地方的认同,她着眼的不是受害者,而是行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认为艾克曼应为他的"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太人罪"受审。

  第二,谁是“思想之王”?

  电影中通过海德格尔这条线索,将要说明的是她的哲学思想之中的思想之王是谁?沿着这条线索,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交往一幕幕相呼应,突出了阿伦特在这一过称之中逐步完成了自己"思想世界"的构建,其思想之王已不再是最初的崇拜对象海德格尔,也并非汉娜·阿伦特自己,她的思想之王,就是思考本身。

  我的观影历史上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持续关注5年之久,当然也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在思想上的收获如此巨大!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2

  看《汉娜阿伦特》是基于刚刚过去的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汉娜阿伦特》讲的也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审判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艾希曼。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夜黑的晚上,从一辆公共车上下来一个手提文件袋的人,打着手电筒,在昏黄的路灯光下走着。然后驶来一辆卡车,卡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抓住过客,拖上卡车,远去,留下长柄的手电筒,灯光射向不可知的空间。这个被抓的就是艾希曼,接着而来就是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并以《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一件平庸无奇的罪恶的报道》发表五篇报道,引发异议,众叛亲离。电影与其说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传记,不如说是汉娜面对人生的一种抉择,一个片段,一种态度。用一种思考的人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拒绝平庸,如何逃离平庸的恶。

  艾希曼的审判以煽情的控诉开始,以600万犹太亡灵的名义。但受控的艾希曼却一脸无辜甚至茫然地听着,好像在参加一场与己无关的公开活动。戴着眼镜,眼神中还有一丝的善良、无奈以及同于社会的随和,你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罪犯,一个杀了无数犹太人的恶魔。在阿伦特的眼中,他是个“个人素质极为肤浅的”,缺乏深刻个性的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艾克曼否认了法庭对他的指控,他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效忠朝廷。他形象地把自己比成一块牛排,在法庭上煎烤,至于要烤成什么味道,不取决于牛排,只取决于顾客和厨师。这让我想起《朗读者》中的汉娜(又是汉娜)。

  汉娜是一个文盲,纳粹统治下的一名集中营女看守,在转移犯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受死时,关押犯人的教堂发生火灾,她没有打开狱门致使几乎全部的犹太人被烧死。战后,她坐上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面对控告,汉娜觉得非常无辜,她只是在履行一个管理员职责,这份职责是社会所赋予的,她只是执行。她反问法官:“如果你是看守,你会怎么办?”是的,如果我们是汉娜,如果我们是艾希曼,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也在做着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在承担着一定的职责,我们是否也在作恶?是否是作恶链条上的一环。现实生活的恶行处处可见,作恶者都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人,甚至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我们和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不一样,可当恶行发生时,我们谴责恶行的同时,是否也应拷问这个制度,拷问这个恶行的现实基础。

  阿伦特见证了整个审判,对审判的结果没有异议。但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她关注整个过程,关注一个平庸者如何成为大恶,并提出着名观点:“平庸无奇的恶。”阿伦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想想这些极端的词语,这些过于情感化的表达在审判艾克曼的一开头就出现过。再想想:我们所经历的文革、反右、肃反、整风的历史,无一不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又有多少亡灵失去生命的空间,在这一意识相态下,有多少的汉娜、艾希曼在助长这种恶性。

  汉娜的思考是深刻的,汉娜触动了所有平庸者那不可示人的隐秘,但又不能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电影的结尾,丈夫问她:如果知道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是否还会写?汉娜说:是的。

  的确,汉娜见海德格尔就是寻求思考的学问,思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为了寻求理性的思考,这点非议算什么?一如电影开头,电影最后汉娜点上一支烟,躺在沙发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3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我们就把思考看做自己与自己的一种无声对话。在拒绝成为一个人的同时,艾希曼也将这一真正成为人类的能力完全地抛弃掉了。这一能力就是思考,因此,他在也不可能有任何道德观念了。”

  当汉娜阿伦特面对学生,教师和政治家们不解的、愤怒的目光之时,她不得不为自己辩护。就像当年的苏格拉底一样,只不过有了大学以后,她多少受到了一些庇护,无需再上法院接受公众的制裁。在她的一篇论文《哲学与政治》中,她写道了苏格拉底之死,并将之视为哲学与政治的重大区分之开始。当她也遇到与苏格拉底相似的境况之时,选择了走苏格拉底的道路,选择了追求真理,也为之受难。

  很多年前,年轻的汉娜阿伦特第一次遇见她的老师海德格尔时,海德格尔对她说:“思考是一件让人变得孤独的事情。”那时候的汉娜阿伦特还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思考肯定让人孤独,因为这是一件面对自己,面对古人的事业。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她逐渐发现,思考者之所以孤独,一部分是因为自身走向孤独,一部分是因为外界的迫害。当整个世界都无法理解你的思考之时,那种孤独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了。

  在耶路撒冷,汉娜阿伦特观看艾希曼受审,她不明白,这个平庸的男人怎么在做出那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后,仍然毫不在意?艾希曼一点也不让人害怕,没有“恶魔”应有的恐怖之态——这种观念正是人们一直相信的——恶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们邪恶。可汉娜阿伦特眼中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分明只不过是一个疲倦的普通的男人。他怎么会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艾希曼辩解,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依照法令,依照上级命令,只要给出他父亲是叛徒的证明,他会毫不犹豫的把父亲击杀。纽伦堡审判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恶法是不是法”——依法与依据良知产生冲突,又要怎么取舍?这个问题给西方思想家们造成极大的冲击。艾希曼是纽伦堡审判的漏网之鱼,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当纽伦堡审判的声音已经逐渐散去之时,一个猫头鹰终于要飞翔在密涅瓦的夜空中了。

  阿伦特的思考,被她称作“平庸的恶”。她认为纳粹要抹去人的个体性,纳粹集中营的屠杀,总是从取消人之为人的资格开始的。所以纳粹犯下的是“反人类罪”,他们的罪行并非只是对犹太人犯下的,更是对人类犯下的。像艾希曼这种人,他们也是一群丧失了良知,丧失了做人的资格的人。因为他们不愿意思考,只是去服从。这种放弃成为人的资格的人,是可憎的,也是悲惨的。

  阿伦特没有纠结于“恶法是不是法”的问题,她把目光投到了人的本身,思考人的事情——这是一种哲学的'目光。希腊人看的很明白,这一个盛产哲学家的民族对哲学的理解很深刻。在《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为了心中的“神法”而对抗城邦的法律。安提戈涅是敢于思考的,从而发现了良知。她的妹妹不敢思考,但受到姐姐的鼓舞,最后也发现了自己的内心。

  但是思考者是孤独的。苏格拉底被处死了,安提戈涅也被处死了。

  如果你问柏拉图:你愿意作王,来指引人民走出洞穴吗?他会回答,哲学家永不为王,他们总是被迫的。

  汉娜阿伦特逐渐明白老师的话了,在她发表了这篇报告,引起人们的愤怒之后。放眼望去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人,许多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这很可怕,他们都是潜在的纳粹。犹太人也是,德国人也是,所有的人都是——除了那些真正愿意思考的人汉娜阿伦特说她不爱这个世界,只爱她的朋友们,这是她唯一有能力去爱的。如竟没有太阳,她便是唯一的光。而太阳是做不得的,只照亮见得了光的人就好。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4

  那段演讲堪称精彩!

  “世界上最大的邪恶是小人物犯下的罪恶,是没有动机的人犯下的罪,没有犯罪理念,没有邪恶内心,没有魔鬼的意愿,实施者是不满足于作为人类的人,正是这种现象,让我把它称之为平庸之恶”

  “我的确曾试图去调和这个极度平庸的人和他耸人听闻的恶行之间的矛盾,试着理解不等于原谅,我将理解视为我的.职责”

  “我们将思考称作我开始与自己的沉默对话,拒绝作为一个人,艾希曼完全交出那个最为人类所独有的品格,那就是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不再有能力作出道德的判断,这种思考的无能,为许多普通人制造出一种可能性,犯下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像这样的事,世人前所未见”

  “思考的风,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我希望,思考给人力量,在这些不多的时刻里,在危机时刻,阻止大灾难的发生”

  而比之更精彩的是最后汉娜对自己思考的反思。

  “每一个人都想证明我错了,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真正的错误,邪恶不可能同时既陈腐又激进,只有极端才会构成邪恶,绝不是激进,只有好的事物才会既伟大又激进”

  对用词的斟酌,确实让思想更简明。可以这样解读,恶,是拖人后退的力,善,是引人前进的力。

  除此,感触良多的是汉娜书稿刚发表引起的争议谩骂,那些评论者是否真正用心读过她的作品?有倾听她的真实思想吗?还是仅仅被情绪左右断章取义刻意放大误解?然后不追究竟的民众就带着激烈的情绪汹涌而来。媒体历来如此,捕捉片面语意煽动民众情绪制造关注度,不得不承认,媒体在催生民众的肤浅。受害民众讲究复仇而后快,而知识分子热衷分析一件事的根源,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力量。

  联想到人际交流中的误解也大多如此,有一类人他们没有耐心去理解你所表达的真正感受和思想,他们急于引发一场争论,在争论中贬损对方彰显自己,才是他们的终极享乐。他们才疏学浅,却太向往表演的舞台。

  最后有点迷失的是,尽管有人不断启迪智慧,仍然只看到少数有力量的智者。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相关文章:

如何评价阿伦艾弗森的职业生涯?07-10

《玛特廖娜的家》读后感02-22

寻找孙凤娜07-13

《十二怒汉》观后感03-26

男子汉宣言07-07

男子汉作文06-01

《天堂电影院》电影的个人观后感11-16

音乐苏珊娜教学反思05-13

《哦苏珊娜》教学设计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