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9 22:22:3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1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课文《争论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三、四年级地衔接,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初步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课文层次清楚,1-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6-11自然段是同学们的感想。课文的插图展现了文章的高潮(第三自然段),兄弟俩各持观点,争论不休。

  2、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对部分构词能力强的生字,在课后让学生作更深入地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B、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C、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起来的处事态度。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好好读好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

  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烟熏火燎”这几个词语,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教时进行。

  4、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尤其要注意本课的标点符号(双引号、单引号)。结合“无字词典”理解“烟熏火燎”的意思。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抓住论点,围绕兄弟俩的两次争论,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采用文中的插图和学生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以为然”、采用重点突破法理解“争论不休”,联系上下段意思理解“两全其美”。积累“机不可失,时不在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这两句话。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争论的故事》,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讲故事的难度。

  二、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兄弟俩怎样围绕烤和煮展开争论?争论了几次?

  2、直观教学法:为了帮助学上讲好故事,先让学生在脑中放电影,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难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体验理解“烟熏火燎”。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同时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书、讨论、品味、背诵”的方法学习课文。同学让学生查“无字词典”——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体验理解“烟熏火燎”;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以为然”、采用重点突破法理解“争论不休”,联系上下段意思理解“两全其美”。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抓住论点,切入主题)通过初读课文,你能用一、二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

  1、指名交流。(兄弟俩为大雁是煮的好吃,还是烤的好吃而争论。)

  2、板书:煮 烤 从这两个字的字形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意思。

  (二)细读课文(抓住论据,反复朗读品味)

  (1)、兄弟俩是怎样围绕“煮”和“烤”而展开争论的?自由地、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①读完后,请学生看多媒体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②围绕“煮”和“烤”兄弟俩几次展开争论?指名交流③多媒体演示第一次争论:指名读第一次争论:弟弟反对“煮”的理由是什么?④多媒体演示第二次争论:指名读第二次争论:哥哥反对“烤”的理由是什么?交流“烟熏火燎”查“无字词典”的结果。⑤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再读读他们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不服气,认为对方说的不对。A在多媒体上点击“很不服气”B师重复“认为对方说的不对”课文中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点击“不以为然”,C用反问句强调了不服气的语气。⑥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弟弟或哥哥,读好他说的话。自由练读。⑦分角色朗读,学生点评。(多指名几组)

  (2)、他们谁都不服气,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兄弟俩都满意呢?①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读完第一句后)点击“争论不休”,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休”的意思。②读完整个一段,点击“两全其美”,③这个办法,哥哥满意了吗?弟弟满意了吗?教师总结:哥哥和弟弟都满意了,这个办法称得上两全其美了。④可事情的结果让人满意吗?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三)过电影(抓住重点画面,帮助学生记忆)

  1、争论结束了,故事也学完了。苏老师也想学一学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在脑中放一遍电影。交流:你的脑中出现了哪几幅画面?①多媒体演示②教师相机点评:A这个画面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 B这是故事的高潮,这是故事最重要的画面。 C这是故事的结尾,这个画面也不能少。

  2、看着画面,讲讲故事,讲不下去了,可以读读相应的自然段。指名交流讲,师生共同评议。过渡:定格在画面2上,如果你是其中的哥哥或弟弟,你会怎么做?

  (四)学习同学们的感想

  1、指名交流

  2、读读同学们的感想

  3、老师要赠送大家几句话;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②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五)板书设计

  煮争论的故事 煮

  烤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

  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争论的文章。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过渡: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故事中谁和谁争论?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争论的结果又怎样?)

  二、初读指导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读的是否正确。

  4、理解课文的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5、告诉学生:第2~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内容,因此第2~4自然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自然段末尾加下引号。

  三、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明确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中带点的字,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了什么是争论起来了?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两位同学读读兄弟俩的对话)(2)

  理解“不以为然”。(出示:不以为然1、对2、如此这样3、然而)谁能找到“然”字的解释?

  (3)指导朗读兄弟俩的对话。看插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气。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出示:“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指导要领:第二句要突出哥哥不以为然的语气,第三局要突出弟弟不服气的语气)指名读、分角色读)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齐读)

  3、过渡:兄弟俩谁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你能找准“休’的解释吗?

  (出示:争论不休: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第4、5自然段。

  他们找谁评理,老人建议说——(生)“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当他们俩都满意,想去射大雁时,可惜——(生)“大雁早已飞的无影无踪了。”

  5、师讲盛老师讲的故事。

  学生看课件: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指学生填写。)

  2、齐读这段话。

  四、继续精读课文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讨论。

  2、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老师适当评价,并引出书中同学们的想法。(大家真聪明,有这么多好的想法,编书的`叔叔已经把这些想法录到书上了)

  (出示:“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3、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句话

  把这四句话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5、总结同学们的回答情况,得出结论。

  出示并引导齐读:无论做什么都要抓住时机,关键在于先做起来。

  6:读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聚精会神“与“赞许”的意思。指导朗读。过渡:

  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关键要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她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今天,因为你们争论很精彩,讲故事很生动,理解很透彻!顾老师对你们的表现也很满意!(赞赏的微笑)

  老师想送你们两句名言,希望你们深深记得:

  出示名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巴尔扎克

  (齐读)

  五、总结升华。

  是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孩子们,虽然你们的年龄很小,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以后将会面临无数的机会。让我们牢记《争论的故事》,把握瞬间,成就梦想;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学习本课的“烤、辩”等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争论的故事》,指名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论?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论?争论的结果又怎样呢?快让我们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1.(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吧,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生读,师巡视指导。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响亮的读书声告诉我,你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11,12)出示(143页),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符号(12个点),出示《标点符号用法》,指名读。(错的改一下。)

  (1)现在让我们开始读课文吧!盛老师开始讲故事喽!故事从哪儿开始的呢?第2节。(板书:讲故事)

  (2)第2段。谁来?俩(出示卡片)a这个字的读音很特别,这组开火车读。b看看这个字,猜猜“俩”是什么意思?(两个人)c“兄弟俩”就是兄弟两个人。那“我们两个人就叫——我俩,亲热点叫——咱俩”,“你们两个人就叫——你俩”,“他们两个人叫——他俩”,“姐妹两个人叫——姐妹俩”d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兄弟俩”。兄弟俩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呢?

  (3)第3段。a指名读。纠音“烟熏火燎”“皮香肉嫩”。b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烟熏火燎”的场景吗?你吃过什么“皮香肉嫩”的东西吗?c 看,新词只要一联系上咱们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板贴:联系生活)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开火车读。)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两句话。

  教师小结:兄弟俩本想射雁充饥,却在为大雁该怎么吃而争论。

  (4)练习朗读对话,相机学习生字。

  a出示插图。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B看着图说一说,什么是“煮”,什么是“烤”?(点:这下面的四点也是表示火的意思。)“烤”和“煮”都是一种烹饪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烹饪方式?(蒸、煎、炒、焖、煨、炸)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看看偏旁我们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了。贴:看偏旁)

  c兄弟俩是怎样争的呢?同桌一人一句分角色读。

  d指名读。评价:他们“争”得怎样?

  e弟弟说烤着吃,哥哥赞同吗?认为这样对吗?“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就是——不以为然(对),你瞧,多读读课文还能理解词语的方法呢!板贴:这就叫——联系上下文。哥哥不仅不同意,还“大声争辩”,(出示争辩)看看这个“辩”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辩”字)“辩”字的兄弟姐妹可真多!(辨,瓣,辫),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区别他们可容易啦!(出示儿歌)

  g理解了争辩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自由轻声地练一练,指名一同学。

  h师生合作争论。(我是哥哥,我说煮着吃,你得听我的。不是说要尊老吗,就应该煮着吃。)

  (5)第4段。这样争来争去,争个不停,就叫“争论不休”(休在字典上有五种解释,你觉得在这儿应该选第几种意思呢?)遇到难理解的词,可不要忘记查字典哦!(板贴)他们正争得不可开交呢,正好有位老人经过这里,给他们提了个建议

  (出示老人的话):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要兄弟俩把大雁剖开:谁能做一个剖开的动作?一生做动作。教师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所以,剖开就是用刀子割开、划开的意思,它是立刀旁。看,理解了意思,词语记起来就方便了。再读读这个词。)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是——学生齐读。

  (6)第5段。可是这两全其美的办法还有用吗?指名读,结果怎样?(无影无踪|一无所获)

  (7)小结:读到这里,你知道1-5自然段写了什么吗?(板书:讲故事)盛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兄弟俩本想 ,却为 ,后来 ,

  结果 。

  (8)那么,6-12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当老师,4位同学当学生,其他同学读旁白,我们合作着读。

  a第6段。第7段。b第8段。第9段。第10段。

  c第12段。老师发现刚才这位同学读书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呢。(1)“聚精会神”(出示卡片)开火车读。(2)指导写“聚”(下面是“众” 的变形,有三个人,撇竖,第一个人;撇撇,第二个人;撇捺,第三个人。也就是许多人聚在一起,这里是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生书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3)你们写字时这种投入的状态,就叫——聚精会神。(4)你能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写在它的旁边哦!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办法哦!(板贴:找近义词)

  看到你们写得这么认真,老师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们,(出示:赞)你能给它编个小口诀记住它吗?你来提醒大家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第一个“先”字的竖弯钩要改成竖提。

  把两个生词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第12段。

  (9)小结:6-12段写了什么呢?(板书:谈感想)

  (三)课堂小结,学习生字

  1.课文读完了,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先写了盛老师讲故事,接着写了同学们谈感想。我们还学会了理解词语的很多方法,齐读——

  2.(出示本课的生字) 这篇课文还有几个生字还没写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笨”(前鼻音)这是批评人的话,平时可不能轻易用哦!

  “键”——原本是指安装在车轴头上控制方向、车轮的装置,用铁制成,称为关键,后引申为“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之意。所以是金字旁。)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谈话激情

  板书:辩,通过查字典,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现实生活中你为什么事情与人争论过,结果怎样?

  2、板题揭题。

  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争论的故事,读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初步感知故事。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交流。

  过渡:要想把故事讲好,首先要将故事读通,还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发展。

  2、同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检查预习效果。

  (1)小黑板出示词语,认读:

  火烤 皮香肉嫩 评理 剖开 真笨 关键 聚精会神

  赞许

  味道 充饥 浪费 满意 不以为然 时机 争论不休

  煮 烟熏火燎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评价)

  4、感知故事内容。

  (1)读盛老师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地结果

  (2)交流

  三、再读课文,读好对话。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提示: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与别人争论时的心情,同时注意提示语中的词语,练习感情朗读。

  2、交流:兄弟俩争论时各自内心是怎样的?

  都想着自己的做法好吃,谁也不让谁。同桌再练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小结: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为如何吃而争论不休,还找来一位老人评理,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

  四、指导写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重点指导:“嫩” “聚”;提醒“赞” 的最后一笔。

  3、描红。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练习讲一讲盛老师讲的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故事,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该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谁能讲一讲盛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提示: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

  (尽量用书中的`语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感悟道理。

  (一)、读文中的感想

  1、同学们听了盛老师的故事有什么感想?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2、指名读,思考:故事中的“抓住时机”是指什么?

  “先做起来”是指什么?交流。

  3、“赞许”是什么意思?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交流。

  4、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交流。

  5、认识文中的省略号。作用:省略了同学们的其他感想。书写形式:表示整段的省略。

  6、小结:兄弟两个因无谓的争论而错失良机,后悔莫及。像这样的故事有许多。

  三、拓展阅读。

  1、出示故事阅读《二叔公讲的故事》《最大的麦穗》。

  2、交流:你想说什么?

  3、小结: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

  四、读写结合。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什么感想呢??”老师笑眯眯地问大家。

  请你接着这句话,以对话的形式,写出大家发言的情景。

  五、作业设计

  完成读写作业。

  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善于抓住时机 不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