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5 08:33:05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一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2.难点

  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图片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荷兰的花卉园、季风区的水稻田、呼伦贝尔草原的牧场、东南丘陵梯田

  【基本概念】

  1.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

  2.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3.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动物和植物

  4.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

  5.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产出:农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2)地形

  思考:山区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林业)平原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种植业)

  (3)水源

  思考:为什么古文明起源于河流的流域?(近水有充沛的水源、土壤肥沃)

  (4)土壤

  2.科技条件

  (1)劳动力

  (2)科学技术(节水技术)

  (3)装备

  3.社会经济

  (1)市场

  (2)交通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的改变: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梯田等。

  【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3. 生产布局发展趋势

  4.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以亚洲水稻种植业为例:

  1) 季风气候,降水充沛;

  2)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4) 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练习】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在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绘制概念框图的形式,训练地理图表的绘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了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本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讲授新课:

  一、水稻种植业

  1.从图上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

  2.请大家阅读相关资料,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哪些?阅读相关资料。

  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程度低

  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

  1.看图,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哪些地区?

  2.读美国地形、河流、气候分布图,分析其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因素。

  3.读相关资料后,小组讨论美国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4.通过相关资料,能够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商品率高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区位因素,特点。重点是要学会分析这两种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堂活动:

  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2、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3、与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

  A.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

  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D.政府投资较多

  4、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加拿大

  板书设计:

  一、水稻种植业

  1、分布

  2、区位因素

  3、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2、区位因素

  3、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绘制概念框图的形式,训练地理图表的绘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了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所以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下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上其他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出示图片:世界水稻的分布)

  师:请大家看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哪种作物在世界上的分布?

  生:水稻。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生: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

  师:请大家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说一说为什么水稻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

  生: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条件和丰富的降水。亚洲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师:对。水稻生长所需最低温度为10~12 ℃,最适合温度为30~32 ℃,最高温度为36~38 ℃。请看书然后说一说水稻在亚洲季风区的种植情况。

  生:亚洲季风区的水稻种植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这里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这里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中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师: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出示图片:课本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对照亚洲地形图,说一说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生:(指图)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地区、日本沿海平原、中国南方平原地区、印度恒河流域及沿海平原、东南亚的平原地区。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同学们想一想,水稻为什么要在平原地区种植呢?

  生:(讨论)水稻生长需要良好的灌溉条件,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师:对!那么再请同学们读图,说一说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和这里的气候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讨论)这里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师:对,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亚洲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除了这一点,亚洲还有着什么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呢?请看“读图思考”2: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播放录像:水稻的栽种过程)

  (出示图片:我国水稻种植景观)

  师:看完录像,请同学们说一说,水稻的'生产过程有何特点?

  生:水稻的种植过程环节多,劳动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师:对,同学们结合亚洲人口分布图,说一说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对亚洲水田农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恰好满足了水稻种植的劳动密集型特点。

  师:很正确。请大家看“读图思考”3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出示几个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对比,引导学生讨论)

  生: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

  师:不错。正是以上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世界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那么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哪些特点呢?

  (结合图3.12)

  师:图3.12中隐含着哪些信息?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力依然占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

  师:对。大家分析得很好!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所以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我国南方每个农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这是季风水田农业区的特征之一:

  生:——小农经营。

  师: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用途是满足自我消费还是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生:满足自己消费。

  师:对,从几种粮食作物的单产对比知道,水稻单产较高,但为什么商品率却较低呢?

  生: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

  师:还有哪些原因?

  生:世代传统的观念以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获的大部分稻谷都是留作自用,送到市场上出售的量很少。

  师:对。这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第二个特点:

  生:——单产高,商品率低。

  师:从图3.12水稻的生产环节可以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在我国,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较低。

  师:水稻生产离不开灌溉条件的保证,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而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所以季风水田农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

  生:——水利工程量大。

  师:对。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分析了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完成P48的“活动”。

  活动与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想看,你需要哪些资料来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生:(讨论后回答)气候、地形、土壤、人口、水稻单产、市场、农业历史等。

  师:我国南方主要是什么气候?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较好地满足了水稻的生长需求。

  师:对。

  (出示图片:中国温度带、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07-01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实录06-30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04-18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05-31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范文06-22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07-03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06-18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5篇04-18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教学设计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