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评课稿

时间:2022-03-23 12:43:4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对今》评课稿

  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具体地说: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对今》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对今》评课稿 篇1

  听完马老师执教的《古对今》,使我深受触动。马老师这节课融合了识字教学、韵文学习、读说联动、读写联动等多种剂型,课堂组织如行云流水般游刃有余。课堂设计接近孩子们的语言最近发展期,不断设计各种环节,刺激孩子们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展示了她丰厚的文化底藴。本节课,我发现了以下亮点:

  一、整堂从玩“手心手背”游戏导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两冀教材”链接自如。课前链接了《你读我诵》中的《水槛遣心二首》,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孩子们达到熟读成诵。丰富了语言积累。

  三、课程设计精妙,思路清晰。马老师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了闯关模式,这样做,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独具匠心,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每一关的学习都很用心,这样层层深入,顺利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四、多媒体的设计和运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配乐朗读入情入境,课件配图精美生动,无一不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使他们始终充满激情地投入在本课的学习当中。

  五、朗读形式多样化,既训练和培养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字词学习,加深了对韵文的印象。

  六、课外延伸,回归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这节课给我们形象地展示了这一点。孩子们学习了文中的对子,马老师又给出图让孩子们试着对对子,最后让他们试着自己写对子,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孩子们达到到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的双向提升。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学习马老师这种求精求实的教学态度,将每一节课都上的扎实有效。

  《古对今》评课稿 篇2

  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赛课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由涂韦唯老师讲授的《古对今》这一课。涂老师沉稳、大气的教学风格以及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高效课堂互动,别致的板书设计,无不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被她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强有力的`课堂把控能力所折服。下面就涂老师的教学环节具体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游戏互动,缓解紧张气氛,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关系。孩子们来到陌生的环境,或多或少存在着紧张、焦虑的状态,涂老师课前设计了相反动作和反义词对对碰,两个游戏,缓解了师生紧张的心理状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为有效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从课文中来,到课文中去”的原则,抽离生字,还原归位生字,再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巩固生字,使原本单调、枯燥的生字教学增加了许多趣味性,贴合学生心理的小兔子过河的设计,以及男女分组PK读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在生字的识记方面,先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按照××结构××偏旁说出每个生字的结构,这点在提倡学生自己识记的基础上,又为成功应试考试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涂老师还设计了“猜一猜”环节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在生字的巩固上,涂老师很擅长抓住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设计了动画人物形象,成功克服了孩子们课堂上容易疲惫、开小差的现象。

  涂老师的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教学环节稍显琐碎,课堂容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稍显大了一些。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仅是我个人的片面看法而已。总体来说,涂老师的这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课堂中间穿插游戏环节,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都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需要修炼、完善的地方。期待着有更多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邂逅不一样的自己!

【《古对今》评课稿】相关文章:

《古对今》教学设计10-21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课赛评课稿12-17

《掌声》课评课稿07-30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

小学美术评课稿 盘盘转转评课稿11-09

音乐评课稿-《星星变奏曲》评课稿07-22

数学评课稿-《圆锥体积》评课稿07-22

转化评课稿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