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时间:2022-07-03 01:03:27 爱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析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一)前言

简析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导范式,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更多在“做中学”,专业基础的建立是一种“生态构建”,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施、实践训练、造型、试验等方式使学生结合工作过程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并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提高职业能力、发展健全的社会能力。《汽车机械基础》是高职汽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非常突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械基础。该课程是打破原来按照学科体系单独设课的机械识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内容体系整合而成的。汽车机械基础的知识体系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能力、接轨职业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但是如何帮助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年获取这些知识,并促进这些专业化能力的发展,一直是不断探究的难题。

  (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汽车机械基础”中的应用要点

  1.围绕任务引领

  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教材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来选择,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教学活动也围绕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一中心进行,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教学“项目”。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不强求教材的系统性。以教材中的机械制图部分为例,该部分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识读常用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与机械制造专业的机械制图相比较,对学生的制图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该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该删除就删除。例如对点线面的投影、轴测图等相关内容就可以省略不讲。教学也以识图为重点内容,并重点以汽车的典型零件与部件为例,并于实物对照。这样,机械制图部分总共40学时就可以完成。而机械制造专业的制图需要两学期。这样既解决了时间问题,又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突出实践训练

  一些专业课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对汽修专业《汽车机械基础》的教材处理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认为这样处理教学根本无法进行。在此,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要认识到汽修专业的教学目标。蜗杆传动部分为例,机械制造专业《机械基础》只是简单介绍了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类型、基本参数、蜗轮蜗杆的材料和结构等基础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必然不能满足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汽车机械基础》里的教学中,除了讲授蜗杆的基本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蜗杆式的汽车装置和维修用的发动机翻转架。如前所述,以此为任务来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为了突出实践,可以安排两次教学活动。一是蜗杆蜗轮的旋向和转动方向的判定,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蜗杆传动机构的组成、蜗杆的类型、蜗杆传动机构的应用、蜗轮蜗杆转向判定,在理论教学之后就安排相同课时的实践课,可以使用蜗轮蜗杆教学模型让学生判定蜗轮蜗杆的螺旋方向和转动方向。二是蜗杆式发动机翻转架的使用,教学内容围绕这一任务,主要讲授蜗杆传动的特点,用一节课完成理论教学,第二节课就进行技能训练,指导学生使用蜗杆式发动机翻转架,重点要求学生注意蜗杆传动的自锁性。这样以完成工作任务安排教学过程,学生有紧迫感,并且因为接触到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实物,增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融入专业特色

  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中,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训练,都要体现汽车专业的特色。例如上面所举的蜗杆传动机构,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应该多举汽车中的例子,例如蜗杆传动在转向器中的应用。技能训练也是以发动机翻转架为训练器材。再比如,在讲轮系时可以举汽车手动变速器为例,在讲凸轮机构时可以讲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另外,教学中所用的挂图、课件、模型等也应尽量采用汽车中的零件和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融入“汽修”的氛围,而且在教学中所举例子就是后续课程中将遇到的,这也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在机械制造专业《机械基础》里,这样的例子是很少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由于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增强了成就感,端正了学习态度,最终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三)注重科研渗透

  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几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科学研究应用于教学环节,侧重于将项目引进课堂,很好地与教学相融合,没有拘泥于形式,取得较好效果。

  1.以科研为载体,注重科研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是,课堂教学还应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例如,笔者主持的院级科研项目“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及试验台的研制”,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自卸车举升机构。课题的研究正好能将这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液压技术、机械材料、制造工艺等知识点集中于一体,与笔者讲授的《汽车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紧密结合。也以此设计课堂教学项目,将零散的知识点聚集起来,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研究中来,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及时将科研工作中所进行的工作和获得的成果传授给学生,即可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的科技新动态,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科研实践活动

  学生科研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学生能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科技项目,就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的科研实践活动。它既要求学生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广泛的知识面,又要求学生有灵活的应对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有很好的协作能力和最终的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笔者在指导一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叶片往复式发动机”的项目,通过在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再进一步广泛阅读现代汽车科技知识,了解汽车技术动态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发动机的设想,并进行较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制作。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生态构建,完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团体和个人的创新意识,提高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并为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引领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要点

  1.专业目标导向和项目设计。专业目标导向,即根据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建立学习任务的框架,并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之分解细化为若干个目标导向,针对各个目标导向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项目,以逐步达到目标。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设计的项目不仅要贴近专业实际的例子,使学生有兴趣地学,而且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下能够进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的项目均为常用发动机、底盘等项目,并且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介绍项目背景,活动分析,方法与步骤,再提出了学习的支持,使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要学习铰链四杆机构,选用的项目为“汽车雨刮臂的运动观察”与“拆卸内然机的活塞连杆机构”。活动分析为“观察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分析连杆由哪些零件组成的”,“观察活塞是如何完成向上运动的”;学习的支持是引出了“铰链四杆机构及其演化”和“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计划制定。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由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分组时全班同学按学号或自由组合的形式,但老师一般不赞同自由组合的方式,目的是使班里的学生都有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做不同项目时的合作伙伴都不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每组人员为六七名。每组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分工,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

  3.计划实施。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由于项目涉及的知识比较综合,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侧重于启发性的、提示性指导,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反馈互动与成果展示。反馈互动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来实现。学生完成的结果可能呈现出多样性,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成果展示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全程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各组学生将本组结果汇总、分析后选派代表分两次进行成果展示,教师作最后总结。通过展示,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目标,落实方法能力的培养。

  5.综合评价与应用。传统教学采用的结果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是否实现,笔者认为应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者结合,才能综合反映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因此建议设计了学习评估卡,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

  (五)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面临的几点问题

  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中已初步显出其独特的诱人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和谐,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断地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思考:

  1.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将生产工艺经验与教材内容整合,重构原有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具有教学机智,即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能力,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2.行动导向教学法适合小班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班级人数较多,全面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存在一定难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使教学成本大大提高,这也是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全面推广的一个难点。

  (六)总结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法显然更符合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对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把技能培训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了学生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更高层次的技能学习的教学过程。最关键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更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在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相比其它教学范式,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既能对这些机械基础课程分类实施模块教学,又可通过完整的项目为纽带把多门课程有机整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始点,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是把“压缩饼干”变成“炼丹”的有效方法。

【简析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简析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实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07-03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研究论文07-04

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简析论文07-04

机械基础课程总结04-13

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7-0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07-04

行动导向下的中职市场营销教学论文07-04

行动导向教学法市场营销论文07-04

机械基础课程说课06-0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