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历史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3 09:52:44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历史教学反思

  虽然广大师生对中考考查能力持肯定态度,但学生的实际学科能力并不乐观。受概括能力不高的局限,不能系统、准确地概括出所要求的内容,导致建立在这种能力基础上的分析、评价、说明、比较、论证等不能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影响了广大考生成绩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历史教学反思

  1.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记住就等于会”的幼稚思想还在部分学生头脑中存在,不在理解、认识上下功夫,使概括能力失去了前提条件,导致在进行概括时不是丢三拉四就是张冠李戴,错误、漏洞百出。比如在回答20xx年中考第33题法国热月党人在制定有关政策的背景时,有的学生答的是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有的答的是拿破仑上台的背景等等。

  2.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认识不清。

  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历史的传承性使繁乱的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认清和掌握这些本质和内在联系,是提高概括能力的必要条件,而这恰恰是学生弱点之一,比如在回答20xx年第36题时,不知道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大量封建残余这种历史传统与纳粹党上台执政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答案的不全面。

  3.大量罗列、复述历史史实。

  大量罗列或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现成的内容是不少学生的习惯做法,这是中考试卷上最忌讳的现象之一,也不符合概括的要求。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学生有关学科能力较差的表现。往往是洋洋洒洒几百字,心中窃喜,属不知既浪费了时间,又丢掉了分数。

  4.历史的系统性和全局性的观念非常薄弱。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学生又一常见错误,这种错误实质是不知道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不知道对历史事物从纵横两方面去分析,比如在回答20xx年第35题时,不少学生能够较好地答出课本上比较集中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的内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内容,而丢掉了相对分散的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及科学文化方面的内容,暴露出学生历史系统性、全局性观念薄弱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概括能力上的缺陷。

【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历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03-26

听《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感10-14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11-22

【精选】历史试卷分析反思07-06

历史案例的课后分析及个人的教学反思07-03

(优)历史试卷分析反思07-06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方法07-04

学生思维能力之历史教学论文07-04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5篇)11-22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6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