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评课稿

时间:2023-10-25 15:40:12 蔼媚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采山》评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采山》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采山》评课稿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践“二十四字”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这个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在这个学期,从开学不久的评教评学到前段时间才结束的第二轮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学校一直在践行24字模式,通过这些活动让我对模式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记得在刚开始实行24字课堂教学模式后,县教研室赵老师曾经给我们音乐教师做过“24字模式”的解析。他说:“音乐是很有学科特点的学科,对于音乐教师来说,“24字模式”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理念,践行在自己平时的实践中”。所以,在本学期的评教评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讲授三年级歌曲《采山》的。

  1、导入上,我从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入手,抓住学生喜欢“郊游”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去美丽的大山看看,通过观看一些山里景色以及山里的孩子在采蘑菇的图片将学生引入到“采山”这个教学内容上来,从上课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音乐情绪也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2、在原有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歌曲的聆听,又增加了一遍,使得学生对歌曲的`印象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为后来的歌曲学唱奠定了基础。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先难后易”的教学方法,先把歌曲中相对较难的一句进行教唱,然后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对全曲进行教唱,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同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我还加入了伴奏,原有设计是让学生根据歌曲XX|XXX的节奏型进行拍击,但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这种节奏设计难度有点偏高,我将节奏改为XXX的节奏型,课堂效果明显好转。

  4、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如果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对XXX|XXX节奏型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许可以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总之,通过学习运用24字教学模式的确收效不少。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我们要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科目特点,有所创新。因为我们的终归目标是让学生们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快乐的地学习。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快乐地教,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呢!

  《采山》评课稿 2

  陈老师讲的《采山》一课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3课教材。《采山》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歌曲,歌曲形象描绘了山村孩子在蒙蒙细雨中采山的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的灵巧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歌曲为四二拍,徵调是三句是两段体,它运用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十六分、小附点节奏。

  陈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故事为线索——大山爷爷邀请小朋友们去采山,如果同学们能完成大山爷爷的两条节奏练习,大山爷爷就为他们打开大山之门;当孩子们完成了节奏训练之后,大山爷爷让小朋友们按照大山爷爷拍手跺脚的标记跟着音乐做律动,如果做得好大山爷爷将带领孩子们去看山里更美的风景;当孩子们做完律动,投入到大山爷爷的怀抱,大山爷爷为孩子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十六分音符”,并且告诉孩子们如果谁能唱准十六分音符,就可以把大山爷爷的礼物装进自己的小篮子;当孩子们唱准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大山爷爷非常高兴他派大山中的小精灵和孩子们一赛歌喉;最后是孩子们的表现得到了大山爷爷的肯定,他邀请孩子们一起去采山。陈老师的故事线索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好玩好动的天性,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课堂气氛很热烈。

  陈老师在解决本课的难点时,也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她通过几种途径让学生来感受、体验、表现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十六分、小附点节奏。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跟着音乐律动,唱拍结合,感受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十六分音符描绘出在这春光明媚之时,一群光着脚丫的孩子们去采山的情境。

  2、引导学生在音乐情境中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学生想象出采山的孩子们看到大山爷爷送给他们的那么多的宝贝时那种高兴、愉快、欣喜的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光着脚丫采山的灵巧身影。

  3、在本课的唱歌活动中,通过创作表演《采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启发学生跟着音乐旋律,唱拍结合,感受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十六分、小附点节奏。通过拍一拍,唱一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情境中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学唱歌曲,学生从歌曲中体会“采山”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能用肢体语言加以表现。在对歌曲《采山》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陈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

  总之,陈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通过学生拍一拍、唱一唱、跳一跳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情景中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完成教学。

【《采山》评课稿】相关文章:

采蒲台的苇评课稿06-01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评课稿06-03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03-13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03-01

阿里山纪行语文评课稿07-30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4篇04-18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2篇03-14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5篇03-02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3篇03-01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