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残疾人》听课有感

时间:2020-09-27 14:50: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走近残疾人》听课有感范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才能创造出一片蓝天。

  我听了刘老师精彩的一课《走近残疾人》,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选取了有关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以及亚残会的有关视频,还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整节课学生都能主动参与体验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真谛。

  为了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老师播放断臂男孩刘伟用脚弹钢琴震撼全场的视频,让同学们看着10岁就失去双臂的刘伟用脚弹出美妙的琴音,而深受感动。知道正常人用双手学钢琴都十分的艰难,何况是用双脚呢。他为此付出的是没有人能体会到的。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这种情景创设,有效地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接着,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残疾人的事例告诉老师、同学。我觉得,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为他们做过哪些事情(拓展延伸)。

  2、亲身体验,真情互动

  《走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残疾人有一种鄙视感。要让他们扭转这种观念,并走近残疾人是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的情感自然生成?只要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感受,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生活的困难,并知道去帮助他们。

  课堂上,学生用拐杖走路,单手穿衣服,蒙眼走路。老师扮演着引导学生体验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了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随即,还让学生分别谈谈用拐杖走路,单手穿衣服,蒙眼走路有没有困难,有什么感想。

  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

  我觉得老师还可以拓展延伸:这只是在我们小小的教室里,那如果是在马路上呢?在河边呢?在泥泞的山路上呢?这些盲人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让同学们互相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才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也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创造出一片蓝天。

  3、利用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伟大。

  老师播放“2010年亚残运会精彩回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身上有着一般人没有的美好品质和光辉,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而使学生对优秀的残疾人产生敬佩之情。让同学们感受到那些残疾人成功的背后出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泪,忍受了多少常人都不能忍受的痛苦。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向世人展示出他们美好幸福的人生。他们身上有着一般人没有的美好品质和光辉。他们多么值得我们尊重,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4、拓展延伸

  老师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选择题,通过让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判断,体验感受到他们在生活中的艰苦,我们也懂得了要友爱、尊重和帮助残疾人。我觉得老师还可以进行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在课外找出张海迪、海伦凯勒等典型事例,通过师生对话交流,让学生看到残疾人中的强者,他们同样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值得人们去尊重。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自强不息又是可敬佩的,他们的生命是伟大的,所以也需要人们去主动关心、同情和帮助,这也是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一个表现。)

【《走近残疾人》听课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走近法律》说课稿范文01-29

下乡听课调研报告范文01-10

走近心仪的职业01-07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12-04

走近科学观后感06-28

走近西游记手抄报11-30

残疾人感谢信范文5篇07-23

听课评课小结08-25

听课评课总结01-19

听课评课制度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