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

时间:2022-06-23 16:49: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范文

  在六月份我先后听了由我校谢老师和伍老师两位老师执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课堂教学,无独有偶,他们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均有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动笔标注这一教学环节。他们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安排了这一环节,学生在参与这一环节时的投入度和有效性,让我感慨良多。

听《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范文

  当时他们是这样操作的: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建议学生读的时候拿支笔,一边读一边给重点句子画上记号,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边做简单的标记,写写读书时的心情或感受。可以是一、两个简单的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符号。2、在学生交流了标注内容、交流了初步的阅读感受以后,教师简单小结,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重点的、感受深的句子,进一步感悟,读出感情,达到学生与教师、与文本的更深层次的对话。

  我认为这个环节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值得推广的做法。例如在课堂上,谢老师老师在讲授第一课时时首先引导学生边读《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边动笔,边思考边做标注,学生就在这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走进文本,切身感悟文章。这样不但给了学生自主阅读、个性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阅读感受丰富起来,发言踊跃起来,也使得这堂课精彩起来。同样,伍老师老师在讲授《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第二课时时,他安排了让学生读课文,画中心句体会文章写法和画出重点句体现“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的原因。这节课学生同样是热烈地参与,效果良好。

  其实,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表面上看没了热闹,多了安静,实际上这是他们在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是非常有效的心智活动。阅读心理和阅读规律表明:每个学生阅读时都需要经历一段安静的、自我阅读思考的时间,这是学生首次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接受文字信息,进行初步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让学生能动动笔墨,或圈点词句,或写写阅读体会,或记下阅读疑问,将会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一步阅读、思考,促进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动笔墨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词句、运用词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读书时动动笔墨,顺应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规律,能够助读、助思、助写,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阅读能力。

  这不由引起我思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呢?在同科租教师研讨后,我归纳出以下几点方法:

  首先,要用好教材中的相关提示。教材编写者非常重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比如以前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预习”板块里我们可以经常见到这样的提示: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写上几句自己的感受。对于教材中这样的安排,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要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

  其次,要适时教给学生边读书边做标记的方法。如可以引导学生圈点词句,对文中精彩的、重点的词句圈圈点点,画画标标。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句。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把疑问写下来,对于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随时标注在书旁的空白处。既可以用问号等符号表示,也可以写出问题,以待有机会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再者,可以引导学生写写批注,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理解、感受、思考。

  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日之功,贵在持之以恒。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引导、提醒,学生就会在坚持运用的过程中树立“开卷即是提笔时”的意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容易提高了。希望这种方法不止于《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

【听《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相关文章:

音乐之都维也纳作文08-06

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07-02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07-30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07-1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04-28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06-26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2-21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08-04

《音乐之都维也纳》评课稿03-05

音乐之都维也纳评课稿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