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统计》的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2 12:19:4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材《统计》的课后反思

  “统计”是课程标准中加强的内容,要求“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一年级上册,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数学教材《统计》的课后反思

  由于一开始准备时间的仓促,在柳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幸运的拿到了一份完整的简案,通过几次的试教,并在各位老师的群策群力下,这份教案显得日渐充实、丰厚。较可取的有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课堂的小组合作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氛围下,孩子们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得到意料不到的答案。例如,在统计小动物各有几只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一起想办法,并动手在纸上摆一摆,然后看哪一组完成得既快又好,再汇报交流,评价改进。整个过程是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的。

  二、让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练习形式比较单一,但三道习题的设计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切实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例如,六一节学校里发水果,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这时每个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接下来再根据统计图帮老师提提意见,多买些什么好呢?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运用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的局限,在演绎的过程中出现不少的不尽人意:

  1、重点不够把握

  新课部分,比较摆法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是关键。但几次试教下来,这块内容都是症结所在。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由于过分的强调整齐摆一摆的好处、特点,导致最后一个练习没有来得及上。我一直把握不好到底该讲到哪个度。

  2、语言不够到位

  在课的开始我就提出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摆一摆,但这时很多小朋友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里我活动要求与指向性语言混淆在一起

  3、立场不够坚定

  主观上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怕疏忽了学生的答案,我的视线总是跟随着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将目光洒向那些倾听的学生。其实在倾听的时候是最容易走神的,且倾听的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这个时候我没有关注到主体学生的反应,而是过多的注重个体,实属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应时刻提醒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的学生。

  4、细节不够专注

  普通话: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普通话,却在钱老师点出之后发现了不足。因为以前在一些翘平舌反复的句子里,我容易饶舌,所以我会将翘舌音平舌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掉在半空中的翘舌音。

  粉笔字问题:以前上赏析课的时候我都会检查一下粉笔的颜色,浓淡,然后选出最优秀的几支作为备选。但是这次存在着突发情况,我随便选了一支白色粉笔。可惜粉笔的亲和力不够,只在黑板上留下了轻描淡写的弧度。虽然这节课的板书不多,但在神圣的黑板上留下了不完美的痕迹,实属不该。犹记得曾写过一篇命题作文——黑板上的记忆。不知道N年以后,我的黑板能给孩子们留下怎么样的回忆。

  每次的赏析课都是我最忐忑的时刻,怎么选课,怎么写教案,怎么改教案,怎么面对学生的生成……十万个怎么办在我的心中盘绕。但是各位教研组老师的不吝赐教,让我在迷茫中重拾了方向,在有了新的提高,这一切对我的成长弥足珍贵。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与鼓励。

【数学教材《统计》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新编教材课后习题的解读06-27

数学教材教学反思04-16

数学教材教学反思04-02

《用数学》课后反思07-03

数学课后反思08-23

初中数学教材教学反思06-26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03-08

初中数学课后的反思07-03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05-11

数学课后反思之平面图形的认识课后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