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时间:2020-09-08 15:04: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范文精选: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九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邹平县实验一小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本人认为受益匪浅。尤其是听了《唯一的听众》这堂课后,感受更加明显。现总结如下:

  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

  可见设计的初衷为了努力体现以下四方面。

  一、学法自动化

  因为对临近毕业的学生而言,六年的阅读经验已经足以掌握写人文章的方法了。因此,设计体现了让学生自己用行动去实践的环节,没有再去提问“如何去学?”的问题,既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实实在在地检验了学生对于学法的掌握水平。

  二、朗读多样化

  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六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打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指名读前学生带着体会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读;最后的部分,全班齐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尤其老师的配乐朗读,是本课的亮点,那专业水准的朗读,伴着舒缓悠扬的小提琴曲,钻到了大家的心里,打动了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听课的老师,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朗读是一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既给了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又给了学生升华课文内涵的境地。

  三、理解多元化

  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点突出了,又无遗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获缺的是自己的努力。这样一篇文章丰富多元的`理解就可能成为最真实的体验。

  四、问题焦点化

  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调查学生学情的重要凭据,也就是要摸清学生的阅读中国、疑点。经过统计,本课书,学生共提了31个问题,在其中筛选了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2个直接融入备课,1个作为课堂相机处理。这个问题便成为了本课的焦点问题:

  我为什么总会想起这个唯一的听众?使学生的阅读逐渐深入,有了明确的方向,解决了他们真正不明白的问题。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的考虑,经过课堂实践的洗礼,作为学习者、教育者,我很渴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能让我有更多的收获与启迪。毕竟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遗憾与不足可以转化为宝贵的经验,促使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把握更趋深入。

【范文精选:听《唯一的听众》有感】相关文章:

读《唯一的听众》有感06-23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2-11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01-03

唯一的听众评课稿11-08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4篇)11-17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4篇11-17

最新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10-21

重读《听评课技术》有感07-29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09-07

读《西游记》有感精选范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