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5 15:00:48 语文 我要投稿

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篇一:《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1、凭借学生的数学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数学中的问题。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组成、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互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购物的体验,都了解0。8元与0。80元,1。70=1。7相等。但学生的这种认识相当粗浅,表现在学生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去理解为什么0。8=0。80,1。70=1。7。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真正懂得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无论添几个0或去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本课设计时,并没有采用常用的一步步归纳总结的思路,先归纳小数末尾添一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再归纳添两个、三个、乃至无数个零的情况。而是一步到位。但在一步到位的时候。舍得化时间,整整用了两大块时间,分别在验证猜测与归纳总结时,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小数性质的掌握。同时,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呈现不断变化,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教者通过不断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不断激起学生一个个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不断地被激活,学生不断地体验着发现、创造。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油然而生。

  2、学生真正成为规律的探索者、发现者。小数基本性质的归纳,小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教师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教师既没有被学生已知0。8=0。80的现象所迷惑;而轻易放过让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机会;同时又充分地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每一次都是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发现、自己总结、自己归纳,一层一层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正如教师所说:虽然字写得稚嫩了些,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教师敢大胆打破书上的框框,让学生自己写自己的发现、自豪地读自己的发现、自豪地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问题,这些无疑都将对学生的终生有用。

  3、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使学生学到做学问的方法。

  本课教师在设计时,紧紧围绕这样一条思路:一个规律的得出,先要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观察,归纳。规律的得出,不求一下子十分准确,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步加以提升。由于受学生思维的限制,小学里学习的性质、定理一般运用不完全归纳的思想进行推理总结。怎样在性质、定理归纳推理的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这种思想,可能比具体的推理过程更有价值,因为这里有做学问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本课在教学时比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0。8=0。80、1。7=1。70进行大胆的猜测,在猜测后强调猜测的结果是否一定成立,必须用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验证时样本的抽取要尽量随机。在验证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提升,在归纳过程中允许学生理解层次上的有所差异,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完善。

  篇二:《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小数的性质”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对课做了精心设计,有了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试教下来颇为顺利。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小数的性质(0。3与0。30为什么相等)的多种角度验证、以及多种方法反馈的过程。我设计的侧重点放在验证和反馈,在列举多组类似相等的小数、以及反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的体验能够尽量丰富起来。我验证环节的目标是想让更多学生理解用计数单位的方法来说明0。3=0。30(也就是0。30有30个百分之一,0。3有3个十分之一,因为10个百分之一等于1个十分之一,所以30个百分之一等于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0。3=0。30)。而不是仅仅停留(如元角分或长度单位)的表象阶段。但学生能否出现计数单位的方法来说明?要不要下发方格纸让学生画一画,还是要课件来演示?数位表要不要提供?(数位表是很好的说明方法:这两个3都在十分位上,所以相等。)这些都成为我设计教案时犹豫的焦点。上完这节课存在了以下问题:

  1、由表及里:小数的性质主要是研究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大小不变,大小不变是表面现象,而意义的不同可稍作研究。对于意义上的区分还不够深入。

  2、方格图的应用:在反例研究上,如0。3不等于0。03,说明浮于表面口头,可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画一画,更直观,便于理解。在研究0。3与0。30意义的不同也该利用到方格图。

  3、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概念的揭示应该在多组材料、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组织语言,但在用词的选择上我就没想到学生会用到那么多其他词汇。学生对于一些用词不准确,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如:“后面”与“末尾”;“增加”与“添上”;“减少”与“去掉”等,为什么概念描述时要用添上或去掉,能否换其他词我自己也不够明确。

  篇三:《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了《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一、复习了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以及读写小数。

  二、教学新课,先用小故事导入:

  蓝猫、淘气和菲菲口渴了,蓝猫主动去买了三根甘蔗,用三个袋子装着,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淘气赶紧说:“我要吃长的”,说着拿了标注着“0。100米”的袋子。菲菲气愤地说:“甘蔗是猫大哥买回来的,长的应该给猫大哥吃。”蓝猫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啊,想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呢?

  此时孩子们都哈哈大笑,我问:“你们笑什么呢?”有的孩子说:“三根甘蔗一样长,淘气真笨!”我说:“是吗?那就让我们在这节课里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在直尺上分别找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问他发现了什么,由此讨论发现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练习性质后,给学生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小数的化简和改写,自学提示是这样的:

  自学课本59页例2例3,解决以下问题:

  1。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 些问题?

  2。怎样化简小数?举例说明。

  3。怎样改写小数?举例说明。

  整数怎样改写成小数?

  4。应用小数的性质应注意什么?

  给学生的自学时间是10分钟,这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开始了自学,而一小部分学生却在盲目的做例题,不知道到底怎么自学。结束时发现会自学的那部分学生本节课掌握的很好。而那一小部分学生虽然后来学会了,但是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且会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自学小数的化简和改写。整节课上下来,发现整体效果还不错,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同时也认识到了虽然自学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去探索知识,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自学还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去进行一些让孩子自学的课堂,以开发孩子的思维。

  篇四:《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学时我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元=0。30元,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在此基础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例1

  “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为总结概括小数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

  也为应用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在练习中,通过几组判断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节课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是相等的。教学时,我始终抓住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概念展开教学的。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后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只有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会改变,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判断:1、 13。2=13。20 ( )

  2、 13。02=13。20 ( )

  3、 13。02=13。2 ( )

【小数的性质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的性质》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7篇)04-21

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06-22

《小数乘小数》课后教学反思范文06-21

余弦函数的性质课后反思06-23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06-22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课后反思06-22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课后反思06-23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课后反思06-22

关于《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案例参考07-03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后反思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