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服务补救的技巧步骤与过程管理

时间:2022-07-04 18:34:21 行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服务行业服务补救的技巧步骤与过程管理

  由于服务是一个生产和消费同步的过程,计划得再好的服务也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缺的理想状态。员工会犯错误,系统会出故障,一些消费者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来,或者在服务过程中要求改变提供的服务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无法得到他们所期望得到的服务。因此,服务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失误是服务提供者提高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第二次机遇。企业处理服务失误的方式成为弱化或强化与消费者关系的基本平台。服务失误处理得当,有助于消费者与企业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也会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因此服务补救是提高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服务补救与服务过程质量密切相关,它会影响到消费者对过程质量的感知。

  有的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出现服务失误但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补救的消费者,起满意率比那些没有遇到服务失误的消费者的满意率还要高。将服务补救概念引入到服务质量管理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服务企业有效地管理服务失误和消费者抱怨,提高消费者感知质量,从而与消费者建立长久的服务关系。

  案例一:GE公司

  美国的GE公司已经从以往85%的收入来自销售产品转变为今天的75%的收入来自服务,公司有一套全面的服务补救战略。其完善的报修系统能保证公司对顾客投诉及时做出反应,如平均响应时间2小时的线上服务,使工程师可以在顾客需要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以精湛的维修诊断技术及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持,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并解决问题。在接到顾客投诉后,服务人员通过公司数据库中的顾客和产品资料,能迅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

  在上诉服务补救过程中,公司将生产线上品质管理的六西格玛标准运用到其顾客服务上,为服务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公司积极鼓励并支持顾客投诉,努力为顾客开辟投诉渠道。如公司每年为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运作的通用电气回复中心而花费1亿美元,该中心每年要处理300万个电话。GE的所有产品上都印有800电话,鼓励顾客遇到困难时,直接向公司寻求支持。同时,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程师定期接受与世界同步的维修技术培训,服务人员也要接受服务技巧和公司服务理念培训,以努力达到公司六西格玛的服务标准。公司挑选了大批高素质的员工并刺激他们不断学习公司的精神、主张以及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之中当然包括了服务补救理念的传播和学习。

  案例二:希尔顿酒店

  希尔顿酒店在服务补救方面的措施主要有:酒店首先对员工进行CRM入门培训,告知服务补救的重要性,使服务补救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酒店还制定严格统一的服务标准,设立宾客档案经理的职位,负责顾客信息的汇总并建立数据库,从而保障在每个宾客接触环节都可以识别某个顾客及其个人偏好。结合顾客反馈消息不断改良顾客信息库,这样在失误发生后,能根据客人的个人偏好、特殊要求以及在各个接触点的过往的服务失误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在上述补救过程中,酒店积极开发顾客投诉渠道,为顾客建立了“服务补救工具箱”供顾客投诉和反馈消息,以保证服务补救的成效,消除客人因为服务失误造成的不快。在希尔顿酒店,员工被授权可以花费2000美元为顾客解决问题。尽管这笔钱很少用到,但公司这一激励措施使员工行使其补救权力时不用担心受罚。

  总结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些一流企业都认识到服务补救是一个包括服务售前、售中与售后的过程,他们都是将服务补救行为作为一个循环的过程来实施的,其在服务补救上有几个共同的关键步骤。首先,企业通过数据库或服务失误预警系统预测服务失误可能发生或出现的环节。一旦发生服务失误,企业迅速采取行动,尽快解决顾客问题,弥补服务失误。其次,积极分析服务失误发生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之后,将顾客反馈的相关信息搜集、分类和整理并建立服务补救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反映的信息,改进内部工作程序并预测下一服务阶段可能出现的服务失误。即,预测潜在服务失误→采取补救行动→分析服务失误发生的原因并加以改进→搜集整理顾客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信息预测下一阶段的潜在服务失误。

  同时,谭老师认为,除了必要服务补救的步骤外,在各案例中还都出现了几个影响服务补救的要素,它们分别是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补救标准、员工培训与授权、开辟顾客投诉渠道以及组织学习。

  因此,企业要进行成功的服务补救战略设计,除了制定高效的服务补救机制外,还应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对服务补救效果的影响,严格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补救标准,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与授权,积极为顾客开辟投诉渠道,并努力将组织学习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服务补救的过程就是将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服务的不良感知转化成美好印象的过程,要让消费者感到他们受到了公平待遇,三个方面的公平缺一不可。尤其应当注意在补救过程中的程序性公平和对消费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消费者认为服务补救的互动过程和程序是公平的,消费者会降低在物质方面的要求,从而是企业节约高昂的补救成本。谭小芳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有学员会问到——服务补救与抱怨管理什么区别呢?

  谭小芳老师认为,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的区别在于:

  第一,服务补救具有实时性特点。

  这是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顾客抱怨管理一般必须要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之后,而服务补救则必须是在服务失误出现的现场。如果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那么,服务补救的成本会急剧的上升,补救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服务补救具有主动性特点。

  顾客抱怨管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只有当顾客进行抱怨时,企业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抚顾客,使顾客满意的离去。但据华盛顿一家名为TRAP的调查机构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问题的顾客中,只有4%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抱怨或投诉,而另外96%的顾客不会抱怨,但他们会向9到10人来倾诉自己的不满(坏口碑)。

  顾客抱怨管理“不抱怨不处理”的原则,将严重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从而影响顾客忠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界。但服务补救则不同,它要求服务提供者主动地去发现服务失误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失误,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模式,无疑更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水平。

  第三,服务补救是一项全过程的、全员性质的管理工作。

  而顾客抱怨管理则是由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的、阶段性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服务补救具有鲜明的现场性,服务企业授权一线员工在服务失误发生的现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不是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顾客的抱怨。

  Gronroos在2000年出版的《服务营销与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所谓“使员工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概念,将其视为授权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授权给一线员工使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解决顾客问题的权限。授权可以增加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迅速、及时地解决顾客问题。

  在企业整个服务补救过程中,组织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应该通过组织学习在服务方式、内容、范围等各个方面全面地、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应将服务补救与组织学习结合起来,向全体员工灌输“从服务补救中学习”的观念,把这种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谭老师有一次看到《激励》杂志(Incentive)报导,利兹饭店以卓越的服务闻名全球,该饭店员工为了让顾客满意,可以做出令人超乎想象的努力。例如,他们提供员工「服务满意程度表」,表上列出皱眉脸、不悦脸与生气脸。当顾客向某位员工抱怨时,该员工可以先评估顾客不满的程度,然后从工具箱里拿出折价券送给顾客,解决当下很糟的情况。

  譬如,对于一个皱眉的顾客,员工可以拿午餐折价券,来补偿他长久等候的不满;而一个不悦脸顾客,员工可以赠予电影票或麦当劳午餐券;而生气脸的顾客,则可以得到一张二十美元沃尔玛百货的折价券。这些弥补服务的举动,并不需要主管的同意,员工可以依问题轻重选择弥补方法。

  比如,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的旅行社、风景区的管理层可以设计一个「游客服务满意程度表」,不是原来硬邦邦、冷冰冰的表格和大量的文字说明,那样只能让游客认为你在敷衍和应付他们——表上只需列出皱眉脸、不悦脸与生气脸。授权我们的导游以及营销人员可以先评估游客不满的程度,然后拿出折价券、优惠卡、门票或者哪怕一副风景区的宣传扑克送给顾客,解决当下很糟的情况。

  总之,谭老师希望各位通过培训和学习,真正把服务补救工作做好,真正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服务行业服务补救的技巧步骤与过程管理】相关文章:

面试现场出错的补救技巧07-13

作文教学过程步骤02-13

服务行业员工管理制度03-12

服务行业服务宗旨04-03

服务行业的服务宗旨08-23

服务行业服务口号06-27

服务行业服务宗旨标语11-18

服务行业礼仪03-10

服务行业心得06-07

服务行业的礼仪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