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绘画艺术论文

时间:2021-01-02 19:17:36 绘画/书法 我要投稿

石鲁绘画艺术论文

  一、石鲁绘画艺术的创作特征分析

石鲁绘画艺术论文

  (一)用墨用色

  石鲁曾多次谈论中国画的墨与色问题,他认为:“墨是中国画调子上最高的,但墨色太盛,画的情趣就会消失。因此,色也是可以追求的。”他还指出:“中国画可以在民族审美的基础上适当吸收西方油画色彩强烈、丰富的效果。”以此来表露新时期中国画的时代精神。通过对石鲁作品的归纳、分析,笔者认为,石鲁的用墨用色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理解:

  一是石鲁在坚持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传统墨色关系基础上,做到了“色不碍墨”。他认为无论是以色破墨还是以墨破色都是不可取的,“色”与“墨”在气韵上应当具有独立性,这样更加有利于构建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才能真正保持中国画的欣赏价值。例如,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山水画作品《高原放牧》《秋收》《上工图》等都是“色墨浑然,各顶半天”的典范。在这几幅作品中,“色”与“墨”均没有“拔尖”的现象,而是随着毛笔的提按顿挫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自然衔接到了一起,呈现出了“墨有宝气、色含光韵”的效果。

  二是石鲁的中国画用色强调“对比色”“观念色”的运用,而非简单的自然界色彩照搬。他认为画家要想创作出“有情之画”,就要根据画面美感和自身对自然界的领悟添加“非自然之色”或“理想色彩”,这样的作品最能走近群众,也最能打动人心。以他在西安美协巡回展上创作的作品《秋收》为例,石鲁为了表现陕北秋收的景色,选取了傍晚夕阳斜照的瞬间作为素材画面,而后创造性地以墨调色,以色调墨,使雄浑的黄土高原和金黄色的庄稼、橘红色的晚霞相映成片,整幅作品用色恣意洒脱、色彩鲜明、令人叫绝。

  三是石鲁在中国画选色方面有所创新,开始大胆尝试西方油画中绚烂丰富的色彩。自幼通晓中外的石鲁选色思想十分开放,他顺应20世纪西方美术的光色潮流,用兼容并蓄的选色理念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增强中国画的色彩张力。以他创作于建国初期的作品《幸福婚姻》为例,画家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借鉴了西方绘画中色彩明暗对比的手法,选择了土黄与湖蓝、草绿与朱红相互调和,这种大跨度的冷暖对比、色调对比令整幅作品呈现出了开朗、活泼的效果,十分令人玩味。

  (二)笔法皴法

  笔法和皴法是中国画特有的造型方式,也是形成中国画意境的最重要手段。石鲁认为,笔法和皴法“当随情绪之抑扬、空间之虚实,自然而然,一气呵成”,画家要“出笔有法、皴擦得当”,如此方能实现中国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下面笔者就分别从笔法和皴法两方面详细探讨石鲁的绘画精神。首先来看石鲁绘画中的笔法。石鲁在用笔时讲求“写”而非“描”,所谓“写”就是以书法的用笔对待中国画的用笔。具体是指,画家要在起笔和收笔时完全放开,像书写笔画一样勾勒线条,“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使得“走笔之处,锋藏其中”。这样待到水墨干透,笔锋就会自然呈现出干湿浓淡、或虚或实、或轻或重的变化。这一笔法思想在石鲁创作的成熟时期很常见,当时他创作的花鸟画、动物画等均采用了这种“书法用笔”。在这些作品中,石鲁只用寥寥数笔就将荷花、兰花、毛驴、猫等物象的形态特征刻画了出来,形象生动、独富韵味。

  以他1974年的作品《荷雨图》为例,石鲁以写走笔,每一笔都写出了荷花形态中粗细、浓淡、枯湿的微妙变化。金石般厚重劲拙的笔法一扫传统荷花中国画的娇柔脆弱,呈现出一种锋芒毕露、铁骨铮铮的意蕴。其次来看石鲁绘画中的皴法。在皴法方面,石鲁以中国画史为借鉴,补以自己对肌理、地貌、墨性的理解,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皴擦方式。石鲁早期中国画的皴法主要以线条勾勒轮廓,而后敷色,随着绘画技术的提高和创新理念的增强,他为了全面表现物象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皴法,即他将朱砂浓墨作为皴法的原料,突破了画史上已经定型的各种皴法形式,开创了独特的“石鲁皴”。我们所熟知的作品《赤岩映碧流》《逆流过禹门》《南泥湾途中》等都是“石鲁皴”应用的代表作。下面笔者就以《赤岩映碧流》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这幅作品中,石鲁以颜料直接皴擦的方式对山石进行上色,这就使得作品的色彩更为浓重、纹理更为粗犷,充分体现出了岩石的质感及霞光映照下的光感,令人观者沉浸于画面之中。

  (三)以印入画

  以印入画是石鲁中国画创作的独有方式,也是他作品中最大的`特色。纵观他的作品,许多都是各种各样印章“画”出来的。要详细了解石鲁以印入画的创作特色,我们需要以1968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1968年以前,石鲁以印入画的作品大都选择了印章直接加盖的形式。这些印章多是出自时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柯璜之手,此时的印章印文也较为统一,大都是“磊磊落落”“长安芦屋”“石鲁所画”等。而后,柯璜离世,正式改变了石鲁以印入画的方式,促使其“印章中国画”步入了下一阶段。石鲁以印入画的后一阶段从1968年开始,这时的他由于痛失知音柯璜,没有现成的印章素材,开始了自己画印的创作历程。此时的印文由于脱离了“刻印”而变得更为自由,几乎没有任何一幅画的印章印文是相同的。

  同时,印章的大小形状也完全脱离了传统理念,石鲁在作画时随心所欲地对印章的外形进行安排,使之能够适合更多物象的塑造。以他“印画”的代表作《花鸟鱼虫长卷局部》为例,画面中石鲁描绘了许多异形印章,弧形的代表明月,长条形的代表酒桌,除此之外还有形如酒壶和酒杯的印章等。半具象半抽象、似文非文、似图非图的印章出现在一幅画面中,共同构成了一派情趣盎然的月夜对饮图,令人拍案叫绝。

  二、结语

  通过以上对石鲁绘画艺术创作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石鲁先生在中国画创作道路上既秉承了前人的经典理念,又借鉴了西方油画技法的精髓,同时还融入自己对于绘画语言的理解,才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个性。作为当代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学习石鲁先生技法上的成功之处,更要学习他为人方面的优秀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