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时间:2022-07-01 23:27:20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是指对于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与直观观感。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民族声乐作品审美的方方面面。

探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我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想特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审美领域逐步形成了以中正和谐为主要审观标准,以恪守中道、中正和谐、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一、恪守中道,执两用中所谓恪守中道,执两用中,是指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不偏不倚,保持一种适度的最佳的状态。

  中道的思想肇始于尧舜时期,尧在传位于舜帝时就曾要求其“允执其中”,这种中道的思想被孔子所继承并有所发展,并首次将其用于声乐作品的审美之中,《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对于《诗经·关雎》篇的评价,认为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正是中道思想被用于声乐作品的评价的体现,孔子认为声乐作品在反映情感时必须做到有节制,适度,而不应超过限度。

  此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礼观周乐论乐之语:“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季礼所谓的诸多标准,都是要求作品能够做到适中,恪守一定的程度标准。这种恪守中道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传统的声乐作品审美观,并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有所发展和完善。

  清代艺术家周士成在《书忌》一文中,就对声乐演唱者如何恪守中道,把握分寸做了细致的要求,即:“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接而不贯,扳而不换,指而不看,望而不远,评而不判,羞而不敢,学而不愿,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拚”。总之,无论这些具体的标准如何细分,其宗旨始终以恪守中道为主要指导思想,这种恪守中道的审美思想是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中正和谐,天人合一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力图寻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而这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声乐作品审美中则表现为对声乐中正和谐的追求。《尚书·尧典》记载周文王对声乐的要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先秦时期的晏婴也曾讲到:“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他同时还提到:“声亦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古人将天地万物与人视为一体同生,而音乐、声乐是对天地之间最原始的生命的律动的反映,肩负着沟通天人、物我的重要作用,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完美的体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追求中正和谐的审美标准与特征并非是毫无原则性的调和与妥协,而应当是充分综合多元声乐因素的差别与对立矛盾基础上的统一性。

  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中,主体要做到以中正和谐的总体性观点把握声乐作品,做到刚柔并济、适度而不偏倚,从而使互相对立的矛盾因素的对立性减少到最少,创造出尽善尽美的声乐作品。

  三、含蓄内敛,言意尽在与西方活泼奔放的外向性声乐风格不同。

  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受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性格的影响,更多的带有一种内敛而又含蓄的特征。

  这种内敛而又含蓄的声乐风格在国际声乐舞台中具有着别样的吸引力,犹其是在声乐表演这种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中,常常将取得意犹未尽的效果,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饱满而令人回味。这种内敛含蓄的声乐作品审美特征正是恪守中道的审美标准的一种体现。恪守中道的审美标准要求声乐作品的表现上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沉寂,创作上既不过分死板,也不过分标新立异,内涵上既不过分朴质,也不过分浮夸,总之,这种中正的审美观使得声乐作品可以较好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又可以展现出声乐自身独具的特色,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之美,从而启迪人的心灵,使人在审美之余又能产生意犹未尽之感。需要注意的是,含蓄内敛并非是简单粗陋,相反,声乐作品的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往往能做到言意尽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民族声乐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思想境界,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印象等蕴含在寥寥娄笔的曲谱符号中,追求一种藏而不露,以弱胜强,由此及版,以点带面,以有限达至无限的效果,从而实现声乐作品的内在升华与外在超越,使声乐作品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艺术的领域,对民族文化产生有益的影响。

  总之,在精微广博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我国民族传统声乐作品审美以中正思想与天人合一为主要标准,形成了恪守中道、中正和谐、含蓄内敛的主要特征,对推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柯林.民族音乐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我见[J].贵族民族研究.2008,12

【探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相关文章:

大学声乐教学探究07-03

跨界声乐教学探究07-03

多样化民族声乐教学07-0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论文07-0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04-24

【精选】民族传统文化作文07-29

民族传统文化作文07-20

民族传统文化作文(经典)09-1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初探论文07-02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技术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