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对比

时间:2020-12-15 10:17:55 文化 我要投稿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

  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小编为你整理了中西饮食文化对比,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英国文化学家泰勒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体。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饮食消费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总和,是关于人类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的学问,涉及饮食品种、饮食器具、饮食方式、饮食观念、烹调方法等等。但如今因为“习惯成自然”的习惯思维,很少有人去探析饮食中所蕴含的文化,更少有人深入进行中西饮食文化的对比分析。其实,饮食文化是中西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旁敲侧击”,可以为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中西饮食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为世界饮食文化添砖加瓦。 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早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中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信仰及思维习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说每个人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饭,饮食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的先驱。无论是从事物原料的采收、加工还是从饮食习惯、饮食方式及饮食观念来看,饮食文化无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生产模式及哲学理念。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中西饮食文化各树一帜,各领风骚。

  而同时,各民族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烙上了各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饮食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其技术之高超,菜式之多样,造型之精致,不得不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综合性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接下来,我们就从烹饪方式,饮食方式,营养和美味的追求等方面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详细的比较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就烹饪方式而言,中国人的烹饪方法历来以食谱广、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中国的烹饪强调随意性,各大菜系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及各种调料的搭配,都会因厨师的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道菜,也会就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同时,同一道菜还可能因厨师的即时情绪变化而做出不同于其原烹饪特色的菜肴。据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烹饪在中国向来被视为一门艺术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众多以饮食为人生之乐的国内外人士,几乎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专利,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使之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令西方乃至世界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讲究整体配合效果,最终要求其美味可口。而要配合得好,就需要掌握好调和的分寸,这就使烹调成为一门大学问。中国人管做菜叫烹调,但实际上是以调为基本的手段,即将多种原料再加上各种配料、调料"在锅中加热、搅拌、调和而成。在西方语言中根本找不到与烹调确切的对应词汇,英语的cook,法语的La cuisine都是烹熟的意思,即所谓的以“‘煮’包括‘煎’’炸’为其主要手段"将原料放入水中或油中"略加调料"用火加热。

  英语中也没有厨师,chief来源于法语 le chief,这个一般指称伙夫。英语中原也无menu菜肴,这个词来源于法语’le menu’(一词"而称之为装盘菜)他们也没有gourmet美食家",来源于法语gourmand(一词"只好借用催眠曲里的字"称之为greedy gut贪吃星.由此看来"中国人把做菜叫“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历来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西方原来有烹无调"虽说现在也有了调,但仍属前后分立的两道工序。中西烹调的这一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突出原料的本味"就是突出该原料的个性"强调它的与众不同,这正和西方文化的注重自我个性"注重标新立异,分界的心理张力是一致的。而突出众味,追求调和后所产生的新味"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注重他人"注重群体"注意求同!取中!和合的心理倾向。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饪,其菜肴制作讲究规范性,要求调料的添加量要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就拿西餐中的牛排来说吧,除了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添加的调料以外,刚做出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如出一辙,其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拿美国来说,其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也依旧是万变不离其中,炸土豆条、炸鸡、炸鱼块、面包夹肉等;1995 年第1 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还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其调料架上排着整整齐齐、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活像个化学实验室”。烹饪在西方已成为了一份机械性的工作,毫无趣味可言。而在现代西方烹饪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分子料理更是将科学的烹饪方式发挥到淋漓尽致。分子料理就是运用化学理论于煮食之上,将食物的分子进行重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眼见未必为实,不入口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一道叫神仙爆米花的菜就是将热脆的爆米花放进零下196度的液氮里爆炒,创造出了冰火两重天般的新颖搭配。这体现了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的烹调方式以及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的行事风格。至于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我们将从进食方式,饮食结构,餐具的使用三方面进行简析。

  吃中餐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宴席,食客们都是围坐在餐桌旁,厨师做好饭菜以后,将所有的饭菜都臵于食客的中央,食客们可根据各自的喜好各自行选取相应的饭菜,即各取所需。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然而,在吃西餐时,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主人会预先根据来客的多少将准备好的饭菜分为相应的份数,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然后自顾自地食用,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中国人还喜欢劝酒、夹菜,举杯共饮,气氛和睦生趣。而西方人则没那么热情,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那么客气,他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此外,中餐讲究丰盛,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点,到水果,可谓琳琅满目,且对上餐次序也非常之讲究。而西方人在宴客时,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餐后甜品以甜为主,种类有煮烩类、炸制类、酥皮类、布丁类、冰糕类。有人会问,热狗、三明治等与正餐的关系,其实这只是快餐食品,对西方人而言,这只能是快节奏生活下的职业食品,是不能取代正常的饮食享受的。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凡饮食都离不开菜。中国菜的菜字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中国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中国人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这是因为食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而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然倾向于平和闲静。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在隆隆的辎重声中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时时刻刻记挂着家和根,尽管提倡青年人要四海为家,但在海外数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拄着拐杖来大陆寻根问宗,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和中国人饮食积淀相通合,它使中华民族那么地富有凝聚力,让中国的民俗那么地富有人情味。

  在食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就更为明显了。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也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不仅仅是带来了进食习惯差异,影响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 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基于以上几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信奉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思想在亚洲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250多年以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儒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文学中也不难发现含有集体主义的谚语,如“独木不成林”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 。集体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追求个性独立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被认为是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 集体主义通过区分群体内和群体外两种社会框架为特征。在集体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下,人们以群体内部(如家庭、亲属、家族、机构等)的关系为依靠,希望群体给予个人帮助照料,同样地,个人对群体也报以极大的忠诚之心。集体主义强调群体大于个人,群体内的个人更趋向于合作性。因此,东方人在交际中倾向于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为他人着想,尊重集体意见,加强合作关系。以饮食为例,中国人趋向于“有福同享,精美的菜肴要大家一起享用才有气氛,才能体现同呼吸、共患难的民族文化。

  西方最主要的价值观念就是个人主义,这种观念在美国尤为显著。从广义上来讲,个人主义指起源于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是自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个人主义的起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公元前两百年,拉丁诗人恩尼乌斯就给过人们这样的建议:“Don’t expect strangers do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self.” 一语道破了个体的独立性。后来,本杰明·富兰克林写道: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themselves.英语中也有和个人主义有关的谚语,如:“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西方人强调隐私权.”询问个人的年龄、财产、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即是侵犯T 别人的“城堡”。 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much that car cost you?Are you married? Are you a Christian?

  等问题在交谈中是要避免问的。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在西方反响强烈。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个人对某一特定的群体有太多的忠诚感,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很多群体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本人的角色,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

  在注重个人自由发展视个体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相对于合作来说,人们更鼓励竞争个人目标先于集体目标。人们在情感上不依赖于机构和团体。这种文化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成功为导向重视直接明确的交流和自我决策。因此反映在饮食上,就有人把中式宴会比作是集体舞,而把西式宴会比喻为交谊舞。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个人主义是西方人的特性而集体主义是东方人的特质,但是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实体,也就是说,并不是西方人不具备集体主义精神,而东方人缺乏个人独立,中西方文化中都包含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将饮食文化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从中原地区的鲁菜发源至今衍生出八大菜系,现今又与各国小吃,各色餐饮同在街头林立,这与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的注入中让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了包容和创新的气度,因此,我个人对中国饮食文化未来的发展是十分看好的。

  而说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应该会有以下这几个方面吧。 一是顺应中国国民的饮食习惯和需求的变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断演变以适应中国国民的需要。而这些变化中想必会有中式快餐的出现,现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让世界各国的都市男女们对饮食有多了一层方便快捷的需求,而中国自古以来都视三餐为人一天中很重要的事,因此中式的快餐还有诸多可以发展的地方,市场前景也将是很广阔的。

  二是中医药膳,食补进食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药膳乃中国之伟大发明,药膳文化一直薪火相传至今,有着诸多好处,能够解决许多现代科学医学无法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而中国民间拥有大量还未开发的药膳进补资源,如能进一步合理开发,将能够为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三是发挥中国饮食擅调味的优势,与西方餐饮注重科学营养的长处相结合,使中国饮食能如虎添翼,增强在饮食界的竞争力,力争引领科学美味,健康营养的世界饮食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