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饮食文化

时间:2023-02-20 14:35:09 雪娥 职场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秦饮食文化

  饮食作为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所以有其文化,是因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加之幅员辽阔,饮食风俗等具有浓厚的地域多样性,同时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学及祭祀等礼文化联系紧密,更为重要的是中西方在饮食上有着明显区别,所以它在文化交流中意义重大。但从当今文化研究的现状看,饮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将对其做一番初步探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饮食文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秦时期饮食礼仪: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很多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各大思想家应运而生,形成儒家、法家、 墨家。

  在这些思想中,各有各的不同与侧重点,但是总体对人们生活的现实情况都十分关心,比如饮食,这是任何人都逃不开的话题,只是在先秦时期,他们的饮食比其余朝代要特殊一些,因为他们更加注重礼仪,形成一套规范的饮食礼仪,人们必须严格遵守。究竟这套礼仪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继续深入了解。

  一、饮食中的祭祀礼仪

  凡治人之道,莫及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

  先秦时期的人们十分看重祭祀活动,礼仪也是从祭祀活动中逐渐演变出来的,所以祭祀被称之为礼仪之首。祭祀中有很多礼仪,其中包括祭祀需要的祭品要求、祭祀等级等,祭品品类主要又包括肉食、饮品、粮食、蔬菜瓜果等。

  不管是什么样的祭品,在祭祀过程中的礼仪都是十分明确的,具体礼仪我分别分析如下:

  1、肉食(牺牲)

  先秦时期的肉食主要以牺牲为主,所有牺牲中又以牛、羊与小猪最为盛行,根据不同的祭祀等级,祭品也就不一样,比如天子祭祀则需要牛、羊、小猪三样齐全,称之为“大牢”,一般诸侯只需要羊与小猪,称之为“少牢”。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礼记王制》

  一切等级分明,不可以随便越礼。除了等级有区别之外,这些牺牲之间也有很大学问,比如牛、羊、小猪之间,通常以牛为贵,一些游牧民族牛之外以羊为贵,汉族则牛之外以小猪为贵。之所以以牛为特,是因为古人觉得牛足够大而且显得忠诚,更加能体现自己祭祀的本心。

  对祭祀牺牲的选择,当时多以满三个月的幼者为尊,要求体型完美,不可有缺陷,毛色也要纯正,多以赤、黑、白为主,显得自己对信仰的纯粹性,更加能够彰显祭祀本意。

  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礼记郊特牲》

  选好牺牲,按照规定礼仪进行制作,在对牺牲的烹饪制作过程中,先秦时期也是有礼仪讲究的,牺牲制作方法必须足够原始,不允许加调料,只要用水煮熟即可,保留原汁原味,这样才是祭祀的本心。

  越高级的祭祀活动制作方法越是原始,追求一种质朴纯粹性,一方面可以凸显出对祭祀最本真的信仰,另一方面也是教导后人要不忘初心,不能忘本,勤俭节约,不要浪费,一举两得,足以见得古人智慧卓绝。

  2、饮品(酒)

  先秦时期的饮品主要就是酒,在祭祀活动中对酒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与肉食一样的道理,酒必须采用最原始的酒方可,而最原始的酒就是山中泉水,在当时被赋予一个独特的名字叫玄酒。

  至于为何用玄酒,古人也曾做过解释,因为要借此达到“返本报始”的效果,才可以彰显自己对祖先以及神灵的信仰之真。

  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 致反始,以厚其本也。—《礼记祭义》

  3、粮食

  粮食在先秦时期的祭祀中主要以粗粮为主,其中包括黍、稷、稻、梁、麦、笟六种,祭祀当中黍、稷最为常用。

  4、瓜果蔬菜

  先秦时期的礼仪规范要求人们对祭祀活动的准备是面面俱到,所以当然少不了瓜果蔬菜,当时主要的瓜果蔬菜有韭菜、莼菜、笋、瓜以及一些常见水果,而蔬菜在祭祀之前通常又制作成菜羹,方便盛装。

  以上一切准备就绪,并且怀着诚敬之心进行祭祀,结束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食悛礼”,这是整个祭祀的最后环节,人们需要对已经祭祀过的祭品进行共享,做到善始善终,使得整场祭祀完美结束不留遗憾。

  夫祭有悛,悛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终者如始,悛其是已。—《礼记祭统》

  这就是先秦时期祭祀中的礼仪,通过如此规范完善的祭祀礼仪,更加彰显祭祀的重要性与礼仪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从中启示教育后人要勤俭节约、不忘初心。正是祭祀活动的不断发展传承,让古人对礼仪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后来祭祀已经发展成为国家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一些祭祖、祭江山社稷、祭灶等相关祭祀都应运而生。

  二、宴会中的饮食礼仪

  礼仪从最开始的祭祀活动经过逐渐发展,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从而大家更深刻认识到饮食礼仪的重要性,就将其在所有饮食活动中普及,最后成为一种规范,在先秦时期乃至后世都十分流行。

  宴会中的饮食礼仪主要分为宴会前准备过程中的礼仪、宴会中共食礼仪、陪同别人(主要长辈)一起参加宴会的侍食之礼,这些礼仪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宴会礼仪标准,在当时任何宴会上都需要遵守。至于具体如何,我继续分析。

  1、宴会前的准备之礼

  宴会前的准备主要是针对主办宴席的主人而言的,在宴会开始之前,他需要对宴会中使用的酒具、菜品摆放位置、座位排列顺序等进行合理安排,让其合乎当时礼仪,在宴会进行时才能够保证大家吃好喝好,不会因为一些礼仪闹不开心。

  关于酒具的准备,是需要根据人的身份与地位来进行区别准备的,先秦时期人们对辈分等级看得十分重要,必须谨慎安排才行。其中酒具以尊为贵,一般是君王或者诸侯等使用,其次是壶、爵、觯、散、角。

  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礼记少仪》

  在君主宴请臣子时,君主与大家一起使用尊,臣子需要将尊面向君主,才符合当时“唯君面尊”的礼仪制度。尊以外的酒具也需要提前根据客人身份进行摆放,其中摆放规则按照“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即可。

  摆放好酒具之后就是菜品摆放的安排,菜品摆放遵循骨头之类的菜品摆放在左边,纯肉菜品摆放在右边,饭放在左边,汤放在右边,烤肉类味道较重的东西放在客人远处,调料酱油之类的放在客人面前,葱碟作料放在面前,酒浆等饮品放在右边,放置干肉以形状来区分,左边放置弯曲的,右边放置笔直的就行。

  菜品摆放位置规划好后,就是对宾客座位的安排。先秦时期认为东边为尊,所以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上卿)就座于东边,身份稍微低一点的(小卿)于南边,其次(大夫)为北,最差(士、庶子)的是西边。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所以明贵贱也。—《礼记燕义》

  2、宴会中的礼仪

  餐前准备就绪,就该进入正式宴会,在宴会当中的礼仪丝毫不逊于餐前准备之礼。首先就是迎宾,主人需要在门口迎接参加宴会的宾客,安排他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座位入座,坐好之后宾客不能开始用餐。需要先进行祭食之礼,所有人拿取一定食物放在器皿之中作为对神灵先祖的祭祀,然后才能开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祭食之礼中,通常会有两个酒具来装饮品,一个装的是正常的饮用酒,另外一个装的是玄酒,作为对神灵先祖的祭祀。

  在用餐过程中遵循主人不先于客人尝尽所有菜品,客人不能先于主人停止用餐的礼仪,在开席之后,一般客人吃了三口饭,主人就会主动邀请大家尝尽所有菜品,尝菜品的过程是先尝肉,再尝其余菜品。

  三饭, 主人延客食敵,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口。—《礼记.曲礼》

  用餐途中,客人不应该主动去加调料,因为这样会让主人觉得是自己菜品味道不行或者烹饪技术不佳,其次就是要遵循一定的用餐规则,比如吃饭时不要用手抟饭吃,不要将吃不完的饭放回去,喝汤不要一直喝个不停,吃饭不要出声音,不要嫌弃主人准备的菜肴不够丰富,不要将吃不完的鱼肉放回盘中,不要将食物投给狗吃(这样是对主人的不尊敬),不要争食物吃(这样是不谦让的表现),不要因为过于着急吃饭很快就使用筷子,不要给自己汤调味,不要剔牙等。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歜,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嗵羹, 毋絮羹,毋刺齿,毋歜醢。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礼记》

  这些礼仪都是为了体现人们之间相互尊重以及谦让节约的美德,不能越礼不尊老爱幼,也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吃饱而不懂得谦让,更不能随意浪费粮食。可以说整个一套吃饭礼仪体系十分完善,就是有时候略显得有些繁琐。

  最后吃完饭还需要得到主人认可,宾客要跪立将自己碗筷交给仆人整理,主人辞谢客人,然后大家坐下用漱口水漱口,主人最后宣布宴席结束,大家方可有序离场。

  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礼记.曲礼》

  3、侍食之礼

  侍食之礼一般就是指陪同别人一起参加宴席服侍别人的礼仪,主要也是陪同长辈或者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参与宴席,其中也有很多礼仪需要我们了解。要是对方没有开始饮食,自己坚决不能抢先一步,即使肚子再饿也要忍住,只有对方开动自己才能跟随。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醣,少者不敢饮。—《礼记.曲礼》

  席中需要照顾好对方(尤其是老人),给对方倒饮料或者酒时,需要先清洗杯子再倒,要是对方给自己倒饮品,需要起身拜谢后双手接方可。席间与人交谈要侧脸相对,防止口中酒气喷到对方身上。

  整个宴会过程中始终保持绅士风度,做到尊老爱幼、谦虚饮食、节约粮食,如果主人赐食,也要主动去给对方尝一下,是生的东西,就要拿回家煮熟祭祀祖先,是牺牲等动物就要拿回家养大方可,不能辜负主人的一片心意。

  君赐食,必先正席, 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蓄之;得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

  总体来看,先秦时期的宴会饮食礼仪相当规范完整,不仅讲究尊老爱幼、相互谦让以及勤俭节约等美德,还要求大家对待不同等级地位的人有不同礼仪,不能越礼,可以说这套饮食礼仪对先秦时期乃至后世的餐桌礼仪都是一个规范的开始,但是先秦时期过于繁琐的饮食礼仪,也让人们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

  三、表现孝道的饮食礼仪

  先秦时期对礼仪特别在乎,同时儒家思想对孝的概念再次升华,让人们对孝道的认识也更加深刻,饮食礼仪渗透到孝文化中,针对孝敬老人的饮食礼仪,在先秦时期已经相对完善。

  尊敬老人的饮食礼仪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老人生前的饮食礼仪,另一方面就是针对老人去世后守孝的饮食礼仪。在生前的饮食礼仪,也许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孝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可是对于老人去世后的饮食礼仪,也许就需要更加详细为你分析一下。

  1、父母生前饮食礼仪

  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悛,既食恒悛,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悛如初。旨甘柔滑,孺子悛。—《礼记》

  意思就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早晚(先秦时期一日两餐,汉朝时期才改成三餐)吃饭都陪伴父母,要是父亲去世母亲还在的话,则长子要陪母亲一起吃饭,其余子女在一旁劝食,最后母亲吃不完的饭菜其余子女也不能嫌弃,要将它全部吃完方可。

  要是父母生病,更是要与父母吃一样的东西,父母吃多少,自己就吃多少,父母不吃饭,自己也不吃饭,父母吃几次饭,自己就跟随吃几次,为的就是感同身受,才能更加体现出对父母的重视。

  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礼记文王世子》

  不仅平民百姓需要如此,就连当时的世子在父亲文王生病时,也是同样的照顾方式,一直要到父母痊愈为止,方可改变饮食,不然必须一直坚持下去。

  2、父母去世后守孝饮食礼仪

  要是父母去世了,子女更是需要守孝三年,并且三年之间不能饮酒吃肉,除非有朋友请客或者自己生病,才可以勉强吃一点肉,酒坚决不能沾,这是对父母的一种尊敬以及对孝的坚持。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则食矣,不辟粱肉,有酒醴则辞。—《礼记丧大记》

  此外,对父母生前喜欢吃的东西,自己也不会去吃,因为这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之情,比如曾皙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曾子就坚决不吃父亲生前喜欢的食物羊枣。

  曾子以父嗜羊枣,父没之后,惟念其亲,不复食羊枣,故身不忍食也。—《孟子尽心下》

  除了以上礼仪,对父母去世后开始一段时间的饮食也有相关礼仪规定,父母刚去世时,要三天不生火做饭,不进食,等到入棺之后才能喝粥,这些粥一般还是左邻右舍为其提供的。粥之外,还可以吃粗粮和菜汤,其余则不行。

  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縻 粥以饮食之。—《礼记问丧》

  要到一周年举行小祥祭后,才可以食蔬菜瓜果,两周年举行大祥祭后,食物中可以加醋酱等调料;两年零一个月举行襌祭之后可以饮醴酒,再之后可以吃干肉。古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女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对守孝一事一直记在心上,不至于轻易忘记,守孝的同时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再次报答。

  丧食虽恶,必充饥。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也。—《礼记.杂记下》

  四、先秦时期饮食礼仪优缺点以及现实意义

  优点

  先秦时期的饮食礼仪制度相当完善规范,涵盖了祭祀、宴会、孝敬父母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礼仪制度,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食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节约粮食,此外,祭祀活动中一再强调的“返本报始”,教育人们不要忘记初心,应该始终记住自己的本,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宴会活动中倡导的一种尊老爱幼、相互谦让的优良品德,也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一直传承数千年,孝敬父母就更不用说了,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人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缺点

  但是先秦时期过于繁琐的饮食礼仪,尤其是一些餐盘的摆放以及祭祀活动中的各种过于复杂的礼仪,对当时社会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首先就是容易导致饮食攀比之风,比如祭祀活动会越来越注重各种美食品类,造成一定的浪费,与最初提倡的勤俭节约背道而驰。

  其次就是宴会中的各种繁琐礼仪,容易造成一种过分追求表面工作的浮华宴会,一场宴会只注重各种礼节,反而忽略了宴会最主要的促进大家交流的作用,面子工程严重,最后也会物极必反。

  还有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饮食过于单调,对子女身体健康影响颇大,人已经去世,再做多少守孝礼仪,都无济于事,与其因为守孝而将子女身体搞垮,我想父母更加希望子女能够健康活着。况且,只要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去世后又有什么需要内疚呢?

  先秦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饮食文化从无到有有一个过程。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得到开化,故《礼记》云: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火是制约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人一开始不会用火,故生吃食物而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直到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才学会生火做饭,《韩非子》云: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从这里开始人类逐步向文明。

  先秦时期对饮食的重视上升到政治哲学的高度,即民以食为先,这是饮食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王学泰教授指出: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饮食是传统政治哲学的精粹所在。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传统儒学的执政理念,即广施仁政,不违农时。儒家的尚礼思想也发端于饮食。《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要义在于谦让,因此在婚丧宴席等场合上都讲求礼让。礼让一开始的原则是物质条件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仓廪粮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说它始诸饮食。可见,在儒家代表作中多次提到与饮食相关的内容,这正说明儒家对饮食文化在社会中具有的独特地位的高度认同。

  二、先秦饮食的分类及方式

  关于饮食分类,《礼记》一书有明确的记载,即饭、膳、羞、饮。饭指主食,主要是用黍米饭。膳和羞皆指菜肴,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时记到:膳,牲肉也;《说文解字》云:羞,进献也,羞从羊。饮指酒水、汤汁等。还有一类值得关注,就是羹。羹介于饭饮之间,现在羹种类繁多,诸如莲子羹等,但最初羹皆肉羹,《尔雅》云:肉谓之羹。而且从字形上看羹字上半为羔,下半为美,古代羔指小羊,美是大羊,可做例证。但后来也有素羹,《礼记》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其实羹的出现是饮食进步的体现,先秦时期饮和食分开,即没有将其混杂在一起煮食的做法,因其不合礼制。《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等说明这一点。

  先秦的饮食方式极为规范。此时青铜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饮食器物的规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先说饮食器物。《周礼》云天子九鼎八簋,卿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或一鼎,这些食器终成权利象征,也正源于《周礼》对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待遇。另外,菜肴形态及地位尊卑的不同在食具的使用上也会有相应规定。《礼记》云:羹之有菜者用挾,且饭黍毋以箸。挾和箸都指筷子,现仍使用。此外,先秦饮食制度是分食制,即人各一鬲一案,且席地而食(席地的礼制是沿袭最初石器时代的遗风)。这与现在不同,现在为合食。因当时是饭黍毋以箸,即用手抓饭,所以分食更为卫生和体面。但也有合食的方式,如《礼记》也记到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这与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水平相关。但无论合食还是分食,食案上的饮食摆放一致。即食案的左边放带骨的肉、饭食、干肉,右边放切好的块肉、汤羹、酒水,外面放肉丝、烤肉,里面放醋酱等调味品。总之,在各个方面都井然有序。

  三、先秦饮食的细节管窥

  先秦饮食因属礼的范畴,故细节颇多。《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这段话不难理解,但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不得其酱,不食。古人都是将煮好的鱼肉蘸着酱吃,所以脍不厌细,便于入味,脍本意是细切的鱼羊肉。第二:沽酒市脯,不食,沽通酤,一宿之酒叫酤,酒以陈酿为佳,所以不喝沽酒。脯是干肉,市脯就是街上卖的干肉,这为什么也不吃呢?原因在于非自己熏干的肉不知道它是什么肉,故不吃。第三,不撤姜食,不多食。关于留姜的原因,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固姜有辛味而不熏,可以抑倦,故不撤。今饭后进茶或咖啡,古皆无之,故独留姜。但不能吃多,因姜辣口。第四,祭于公,不宿肉。古祭祀杀牲在临祭之日清晨行事,常人只祭祀一天,但天子诸侯之祭,其明又再祭,谓之繹祭,到祭祀结束君王赐肉已三天了,不能再放,不宿肉。饮食和礼制、祭祀等封建社会的大事相关联,可以说祭祀也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体现出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故饮食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意义胜过现在。

  四、饮食文化的中西方比较

  先说明一点,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主要将中国先秦时期与西方,因先秦时期的饮食制度与西方的共同点较多,这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短,工业文明赶超农业文明的社会背景相关。

  (一)中西方饮食的相同之处

  现在的中国人吃饭多使用筷子,但是先秦时期筷子的使用并不普遍,相反,对餐刀的使用较多。当时筷子主要是夹汤水中混煮的菜,即羹之有菜者用挾,其无菜者不用挾,所以在吃肉食是都是使用的餐刀酱肉切成细片状,蘸酱而食,这些在现在的西方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其次,先秦时期的分食制与西方现在的饮食方式一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此外,先秦时期强调的饮和食分开的礼制与西方的饮食方式一致。最后,先秦饮食文化的礼制制度与西方的绅士风格的餐桌礼仪相似点很多,如食不言等,这都反映出人们对礼让的维护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这是中西方的共同之处。

  (二)中西方饮食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在饮食上的区别很多,也很明显,这是双方的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首先,西方在饮食上讲求的是健康和安全,所以他们在制作食物时都相当严谨,做一份面包需要多少克面粉放多少克苏打粉等都井然有序,他们认为越精确就越健康。相反,中国追求的是饮食在于色香味俱全,即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在做菜时全凭厨师的经验掌握,所以,一门菜不同的人做色香味可能都不同。其次,中国人对饮食赋予的极高寓意是西方无法比拟的。例如先秦时期,天子九鼎,这是以食器作为衡量地位的标志,但是西方只是单纯的吃而已。再次,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与祭祀相关联,即人无论生死都要有饮食的支撑,这是西方所没有的。最后,西方饮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即各个不同的地域区别不大,但是中方在饮食方面地域差别很大。

  五、结束语

  先秦饮食文化流传至今,我们已很难在生活中寻找到踪迹了。听说荆山保康一带还流传着早期楚人苞毛缩酒的祭祀仪式,这也算是对先秦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传承,但诚如《西斋偶得》所记:由古溯今,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然不知。这也正是食谱也极少传世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些历史记忆仍值得我们探寻。

【先秦饮食文化】相关文章:

中国饮食文化10-18

英国的饮食文化03-05

爱尔兰的饮食文化03-05

域外饮食文化03-19

中国饮食文化07-20

中国饮食文化心得03-14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02-27

日本基本礼仪及饮食文化03-02

日本的饮食文化3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