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自己出征》后感

时间:2022-07-04 12:04: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为自己出征》后感

  人生即故事,故事即人生,《为自己出征》读后感。穿着金光闪闪的盔甲的骑士不是他真正的自己,盔甲下面那个人才是。同理,深奥或浅显的心理学知识有时,是心理咨询师的面具,然而,治疗师最有价值的工具,恰恰是自我。我努力地对自己下手,虽然伤痛,但只有我们深深地了解自己,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也会有卑鄙、孤独、彷徨、怀疑、嫉妒等一切阴暗,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愿望和冲动。故事非常简单,讲的就是一个骑士,醉心于象征成功的盔甲,醉心于追求成功、帮助别人——杀掉巨龙、拯救公主,结果弄得盔甲长在身上脱不下来了。后来连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忘了他长什么样儿,他妻子难过地不想跟他过了。没办法,骑士只好去寻找脱下盔甲的方法,于是,也就走上了寻找自我之路。一个短小的故事,却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照出了你,照出了芸芸众生:一、他认为自己心地好、善良、而且充满了爱。他要做所有心地好、善良、而且充爱的武士会做的事,向一切心地坏、卑鄙、又可恶的武士挑战。生活中我们越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别人的接纳,就越是得不到。为什么?因为种种原因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觉得只有他们接纳、肯定我们,我们才有价值。然而,来自他们的接纳和肯定却那么少,让我们总感觉没有满足他们的希望(父母亲的、老师的,你希望肯定你、接纳你的那些人)。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不爱我们自己。“我要证明,我是个心地好、善良、又充满了爱的武士。”

  “如果你真的是心地好,善良,又充满了爱,为什么你还需要去证明呢?”当一个人的善良、心地好、而且充满爱需要证明,需要强调的时候,恰恰证明他已经远离了心地好、善良和爱。老子在《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很多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很不容易,要学会感谢父母,窃以为,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苦口婆心地强调父母的不易与付出,恰恰是自私与恐惧的表现:担心年老之后的无人照料,担心孩子将自己置之脑后的抛弃。生命原本可以轻松、可以快乐,是由于我们的担心、我们的焦虑,所以让它变的好沉重。这沉重来源于——我们自己。

  一、他最喜欢的事,还是去拯救受难的美丽公主。他有个让人讨厌的习惯,就是主动去搭救美丽公主,不管她们需不需要拯救。读完此句,不禁汗颜,想起了初学心理学时的自己,以及现在有些初学心理的同行们,那么热切地帮助别人,不管别人需要不需要。当遭遇别人的拒绝或否定时,还跟骑士一般很哲学地安慰自己:“毕竟人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帮助别人,究竟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别人的需要?一吨汗!当内心升起强烈的助人愿望时,一定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的需要,还是别人给予我们了施加援手的权力?

  二、可是,真正让这个武士声名大噪的,还是他的盔甲。这套盔甲是国王赏赐的礼物。武士非常喜欢穿上他的盔甲,然后欣赏盔甲闪闪发亮的光芒。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盔甲,骑士的盔甲是国王赏赐的,而我们的盔甲也有形形色色的来源,有自己想方设法谋来的,有被别人强加硬套的,有认为自己应该的,还有无意识钻进去的。上周,参加一个咨询师的沙龙,我谈到自己看到一个妈妈非常恶毒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于是,非常愤怒。坐我旁边的咨询师激动地说:你刚才说咨询师也可以生气,也可以伤心?原来,这个同行被咨询师的盔甲给套住了,咨询师应该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处理的非常好的人。可她甚至无法让自己已经读大学的儿子跟她透露心底的秘密,而且:“来访者坐在那里,说了那么多,可是我什么也帮不上。我就坐在那里,却什么也给不了别人。”无能感令她焦虑不堪。这个案例也反映了社会上的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有着过高的估计:他们会认为心理咨询师能看透别人的心思,或者以为他能够随时随地为各种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咨询师认同了这身盔甲,就等于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套进了别人赐予的盔甲当中。梅林说:“你不是生下来就穿着盔甲的,这是你自己穿上的。”你一定要成为别人眼中的你吗?你一定要认同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吗?这需要每个人仔细思考,小心验证。

  三、说真的,武士太爱他的盔甲,爱到不愿意脱掉盔甲。吃晚饭,他穿着盔甲,和朋友在一起,他穿着盔甲,甚至上床,他也穿着盔甲。终于有一天,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忘了他不穿盔甲是什么样子。“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一身的盔甲。”国王强调。也不像拯救公主那么好玩……第三章“我们设下障碍,来保护我们所谓的自我。然后,有一天,自己给关在自造的障碍后面,出不来,读后感《《为自己出征》读后感》。”盔甲无处不在。我们的职业分工、社会角色、知识背景、经验阅历,甚至性别、年龄都会变成我们盔甲,将我们牢牢束缚:记得刚刚走进婚姻不久的一天,老公冲我吼道:别整天教训我,我是你老公,不是你学生!当时的我非常震惊,原来,一不小心,我们每个人的职业角色会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伤害了别人而我们却不自知。还有一个女人,在家依旧称呼自己的老公为某某局长,潜台词她就是那局长夫人,恐怕离开局长夫人这个盔甲,她就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了。还有,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子女时,振振有词:孩子不管,他不就学坏了吗?在孩子面前永远扮演着高高在上的施与者与管教者的角色,这样的父母,生活中还还少吗?为人子女者,到了工作岗位,依旧无法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习惯了被呵护、被照顾的角色,又如何能够在内心与他人平等相处呢?……察觉自己,时时处处!

  四、茱莉亚直接去找武士:“我想,你爱你的盔甲甚过爱我。”她说:“你喜欢的,只是去拯救我而已,你当初没有真正爱过我,现在也不是真正爱我。”一个老师,逮过一个学生,当着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滔滔不绝地教育了那个孩子整整一个大课间,他实在太陶醉于自己的演讲,孩子走出办公室,一个鬼脸就把老师的苦口婆心给丢到了爪哇国。一个母亲,将自己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坐下就给递水果,躺下就给盖被子,早晨一早起来就为孩子穿衣服。还有一个奶奶,送孩子到校之后,非要进孩子宿舍去给她四年级的孙子铺床单、洗水果,“如果我不给她铺床单,孩子怎么睡觉、怎么吃水果啊!”她们以为,这才是爱!“我真的爱你,”武士坚持,并且用力地拥抱她,差点把她的肋骨都弄断了。她们实在太陶醉于照顾者的角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剥夺孩子培养能力的机会。

【读《为自己出征》后感】相关文章:

读《匆匆》后感07-04

读《童年》的后感07-01

读《灯光》的后感07-01

读红岩后感07-03

读《哈利波特》后感07-05

读《红角羚羊》后感07-05

读《平凡的世界》后感07-05

读《快乐星球Ⅱ》后感07-05

读梦回西游后感07-03

读岳飞传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