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认识

时间:2021-02-10 11:36:24 人力资源管理 我要投稿

绩效管理的认识

  绩效管理首先是管理。因为它涵盖了管理的所有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是管理者日常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与如何达成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1.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作为整个企业激励体制的基础,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但在这个关键领域,企业里却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再把绩效考核等同于对员工进行奖罚的手段。所以许多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时,往往断章取义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企业做了绩效考核表,量化了考核指标,年终实施了考核,就是做了绩效管理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这种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是将绩效考核与完整的绩效管理割裂开来,往往使得公司的绩效管理系统未与公司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虽两字之差,却蕴涵着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绩效管理是通过在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能力的协议,在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使组织,群体和个人取得较好工作结果的一种管理过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即对各级部门和员工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是否符合管理者期望的评估环节。

  两者的区别是:绩效考核是管理过程中局部环节和手段,而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绩效考核侧重于判断和评估,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绩效考核是事后评估,绩效管理是事先沟通与承诺;如果将绩效考核的目标表述为让人们用正确的方式做事,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绩效管理的目标表述为让人们用正确的方式去正确的做事。绩效管理离不开绩效考核,同时,绩效考核也应该与绩效管理的其他方面紧密联系。我们只有将绩效考核纳入绩效管理当中才能对绩效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2.绩效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

  企业普遍的一个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当然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做,我们的一些管理者只做一些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指示,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做的好坏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绩效管理不单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也不是管理者控制下属的工具,它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并且自觉自愿参与的企业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对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负有责任,但绝不是完全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流程、程序的制定者、工作表格的提供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至于是否推行、用多大力度推行则与人力资源部门无关,这是领导的责任。推行的责任在企业的高层,尤其要取得最高层的支持和鼓励,离开了高层的努力,人力资源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白费。其次,还要获得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参与,让广大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要对绩效管理产生抱怨甚至抵触。

  获得高层和全体员工的支持和投入,从认识上改变状态,所以那些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人力资源部门事情的人们应该马上转变观念,积极充当绩效管理的鼓舞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总之,绩效管理是组织中所有人的任务,人力资源部门只是负责协调它而已。

  3.绩效管理不是额外的工作

  在很多管理者看来,绩效管理只是他们正常管理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这就造成原本正常的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管理者们通常认为绩效管理是额外的工作负担,态度上比较消极,经常被动应付、敷衍了事。几种常见的认识是:一是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该关心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二是认为绩效考核是个得罪人的工作;三是认为做绩效管理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使自己不能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交不了差;四是认为执行公司的绩效管理政策,就是填写人力资源部要求填写的表格;五是认为评估员工的绩效,就是在考核表格上简单打分;六是认为做绩效反馈,就是通知员工自己给他或她打了多少分;七是认为给员工打完分就意味着绩效评估工作的结束。所有的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是对绩效管理的一种误解。

  我们的管理者应对绩效管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应该正确地认识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看成是企业提供给自己的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不断地参与其中,知道每一步自己要做什么工作,该怎么做,该做到什么程度;不断进行沟通与辅导。只有对绩效管理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人们才不会把绩效管理当成额外的工作负担,才会对绩效管理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有了正确的心态之后,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4.绩效管理的重点不在绩效考核

  企业绩效管理的重点不在绩效考核,而在绩效经营和绩效改善两个方面。绩效管理体现的是管理这个过程,它注重的是过程,通过过程来控制结果。

  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步骤,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面谈。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的重点是绩效考核,因为绩效考核反映的是结果,有效的绩效管理需要合理的绩效考核来支撑,绩效管理不仅注重所取得的结果,同时也注重整个管理过程。从绩效计划到绩效实施与管理,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对被评估者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在整个绩效期间内,都需要管理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反馈。在绩效结束的时候,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主管人员对下属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绩效管理的过程并不是到绩效评估打出一个分数就结束了,主管人员还需要与下属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下属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并且,下属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求上司的指导,所以说绩效管理的过程非常重要。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进行的管理循环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强调达成绩效的结果,更通过目标、辅导、评价、反馈,重视达成结果的过程。绩效管理循环始于绩效计划,历经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总结,终于绩效开发,而绩效开发又成为下一个循环的始点,因而,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闭环,所以说绩效管理的重点不在绩效考核,而在整个过程的管理。

  5.绩效管理的结果不仅仅是用于奖罚

  企业中很多人都认为进行绩效管理就是为了奖优罚劣。很多公司在进行绩效管理时,主要出发点是如何根据结果进行利益分配,这就使得绩效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用于奖惩这样最为基本的人员管理目的。首先,绩效管理的结果可用于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发现员工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技能上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改进计划。其次,绩效管理的结果可以比较公平地显示出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的大小,据此可以决定对员工的奖励和薪酬的调整。此外,通过员工的绩效状况,也可以发现员工对此职位是否适应。根据多方面和一定时期的综合考虑,决定相应的人事变动。最终,绩效管理的真正目标是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提升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意识,促使员工团结一致向组织目标奋进。

  【内容推荐】:

  绩效管理的常见认识误区

  一、绩效就是工作结果

  绩效的直接表现是工作结果或产出,如产量、质量、销售额、关键绩效指标的达成情况、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等。提到绩效,人们容易将其看成是完成工作的结果。强调工作结果,有利于形成提高工作效率、追求高业绩的导向。但是,如果将绩效单纯视为工作结果,会造成不公正的考核。影响工作结果的,包括可控因素,也包括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员工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及组织管理制度和政策,可控因素则是员工个人的行为。员工可以改变自身行为,但通常对环境和组织管理无能为力。有利的环境和制度政策可以促进工作结果的形成,不利的环境和制度政策则相反。

  过分强调结果会使员工只注重结果,忽视结果的形成过程。为了更好的结果,员工的行为可能趋向短期化和自利化,甚至会不择手段,出现违背组织价值观的背德行为和违法行为。例如,生产中偷工减料、掺杂使假,销售中坑骗顾客、损人利已,工作中虚报瞒报、欺骗上级。结果导向也使组织投入资金培养员工的素质能力的意愿降低,缺乏知识、技能和良好行为倾向性的员工不可能具有卓越的工作表现,也就难以形成突出的工作业绩。因此,管理者应对绩效概念做出全面的理解,把绩效视为一个多维结构,工作结果只是其中一个维度,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素质能力也是绩效的维度。这三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工作结果受制于工作行为,工作行为则取决于素质能力的高低。进行绩效指标设计和绩效考核时,应以这三个维度为依据。

  二、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有的管理者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为一谈,认为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等环节,绩效考核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上位概念,绩效考核是下位概念。二者是整体和部分、流程和环节的关系。二者彼此依存,绩效管理为绩效考核的实施提供前提和归宿,绩效考核为绩效管理的目标实现提供保障。

  将绩效管理同绩效考核割裂开来,是一种孤立偏误。反之,如果将绩效考核放大为绩效管理,以考核代替管理,则会犯等同偏误的错误。只进行绩效考核,会忽视绩效实施中的上下沟通,上级对下级会疏于指导,考核结果得不到及时反馈,管理者也不会根据下属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设计绩效改进计划,以前的问题可能重复出现,员工的绩效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进。绩效考核针对过去的工作绩效,具有滞后性、阶段性,是反馈控制,绩效管理则承前启后、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是包括前馈控制、事中控制、反馈控制的全过程控制。因此,绩效考核无法代替绩效管理。只进行绩效考核,试图将绩效管理过程简单化,是管理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无异

  目标管理是通过建立目标体系,利用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及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引导和控制员工的行为。目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出现先于绩效管理,二者的思想一脉相承,在管理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目标分解、评价考核等术语在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中都被大量使用。可能是这一点,使得一些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绩效管理继承和发展了目标管理的思想。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首先,目标不同于绩效,目标强调的是工作的结果,绩效的内涵则更为丰富。目标管理具有强烈的结果导向,比较注重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员工容易出现短期行为。除了结果导向,绩效管理还有显著的能力发展导向,注重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强调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其次,目标管理要求员工在实施目标时进行自我控制,突出目标责任对员工的约束作用。绩效管理则要求在绩效实施中,管理者和员工实行合作和持续沟通,管理者承担绩效指导职责,绩效目标的实现是上下级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次,在目标实现情况评价上,目标管理十分注重定量评价,但方法较为简单。绩效管理则有专门针对组织、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记分卡法等,方法的系统性很强,并且以定量评价为主,适当结合定性评价。基于以上不同点,绩效管理不能简化为和还原于目标管理,正确的做法是吸收目标管理的思想内核,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四、绩效管理的惟一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员工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及时向员工提供绩效反馈信息,改进员工个人的绩效,员工绩效的改进可以保证部门绩效的改进,部门绩效的改进进而可以保证组织绩效的改进,从而不断提升组织竞争力,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不过,实现组织目标并非是绩效管理的惟一目的。绩效管理具有管理目的。绩效管理应与薪酬管理相联系,绩效薪酬的确定要与绩效考核的结果挂钩,真正做到高绩效高薪酬。绩效考核的结果应成为员工晋升降职、续约解聘、留任调整等人事决策的依据。通过分析归纳高绩效员工的特征,考核结果还可以应用到岗位聘用条件的确定上。实现绩效管理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建立员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员工绩效的改善。管理目的要求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到员工的日常管理中,让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如果对考核结果不予应用,绩效管理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变成一种形式。

  绩效管理还有开发目的。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发现员工素质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员工绩效的提升,也可以发现员工素质能力突出的'方面,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促进员工发展,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员工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绩效管理中,组织和员工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有效的绩效管理应将员工目标和组织目标紧密联结起来,在实现员工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目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员工目标。绩效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只重视组织发展、漠视员工发展的绩效管理,不会得到员工的有力支持。

  五、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与组织文化无关

  组织文化是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平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于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推行。在不良的组织文化条件下,无论绩效指标和标准设计多么科学,绩效评价手段多么先进,实施绩效管理都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组织可能投入很多时间和资源,然而却收效甚微。例如,在一个讲资历不讲能力的组织中,绩效管理的设想和做法很可能会遇到老员工的抵制。在一个员工彼此互不信任的组织中,很难确信各绩效评价主体会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关于考核结果的信息很可能是失真的。

  优秀的组织文化首先是一个信任合作和开放沟通的文化。在这样的组织文化下,员工才能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会畅所欲言,表达真实想法,才能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才能充分地交流和沟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优秀的组织文化还是一个追求高绩效的文化。高绩效的组织通常具有考核公平、奖惩分明,良性竞争、比学赶超,鼓励学习、提倡变革等特点。在高绩效的组织中,员工可以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实施绩效管理的组织,首先要审视组织的文化状况。如果组织文化达不到绩效管理的要求,就要强化组织文化的建设。

  六、绩效目标的确定就是一个目标分解过程

  绩效目标的确定,需要一个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组织的战略目标首先要转化为较为短期的年度绩效目标,组织的年度绩效目标可分解为部门的绩效目标,部门的绩效目标再向下分解为员工的绩效目标。这样,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绩效目标体系。不过,绩效目标的分解不是上级向下级硬性派发目标,每一级目标的确定都要通过上下级协商的方式进行,给予下级员工绩效目标制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上下级意见统一后才能签订绩效合同。

  绩效目标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分解过程。它也与岗位本身的职责有关。岗位规定了怎样的职责,工作就要完成相应的绩效目标。按照岗位职责,应该由该岗位员工完成的绩效目标就由该岗位员工承担,不该由该岗位员工完成的就不能做出由其承担的决定。当岗位职责发生调整时,岗位人员承担的绩效目标也要随之调整。绩效目标的确定还要兼顾业务流程的要求。业务流程中的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需求是员工工作的驱动力量。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认真考虑为哪个部门或岗位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客户对服务的数量、质量、成本、时间和速度要求怎样,如何工作才能令客户满意。同时,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考虑其接受哪个部门或岗位提供的服务,接受什么服务,对服务的数量、质量、成本、时间和速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服务提供者如何工作才能令其满意。只有按照客户需求设置绩效目标,才能使员工的工作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绩效管理的认识】相关文章:

酒店绩效管理规定07-28

工程管理认识实习目的12-06

绩效管理如何取到真经08-21

如何打造高绩效的管理团队01-03

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报告11-11

浅谈医疗档案管理的新认识10-19

如何找到企业运作的绩效管理地图08-21

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方案07-28

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06-10

财务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本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