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六要素

时间:2021-01-10 09:44:52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阅读六要素

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语文阅读六要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pincai网获得更多内容。

语文阅读六要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传统记叙六要素的内涵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当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很多人认为叙事的六要素很好理解,在这里赘述是多余的,但很多人对六要素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至少是片面的。下面对六要素的内涵进行一一讲解。

(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一般简称为时间。内涵一:任何一件事都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中间的每一个动作又有其对应的具体时间,这个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星期天一大早,我就急冲冲赶往星海公园,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内涵二:有些事,从开始到结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写作时交代的时间,不是事件开始的时间,而是整个时段。例如,那年夏天,我在姥姥家学钢琴。内涵三:时间有模糊表达和确切表达两种形式。需要具体的时间,就明确表达,时间不影响叙事内容时,可以具体表达,也可以模糊表达。例如,有一天,我遇到一位盲人坐在街头乞讨。“有一天”就是模糊时间,这样的时间表达还有有时、那时候,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时候等等。而“周六下午,我陪妈妈逛街”中“周六”这个时间,就影响着后面的叙事,学生写作文,都以学生的身份出现,不是“周六”、“周日”、“假期”这样的时间,“陪妈妈逛街”就会被认为是说假话。这样的时间,一般用确切表达形式。内涵四:模糊时间和具体时间常常组合使用。例如:一天下午,一个夏日的早晨,前面的“一天”和“一个夏日”都是模糊的时间,而后边的“下午”和“早晨”都是具体时间。内涵五:进行时态,必须与点的时间配合,因为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等呈现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不用超过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样的时间段来描绘正在进行的动态。时间点运用的越小,描述的越细腻、越生动。

叙事时,既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也要以多种形式,交代必须交代的某个动作、或某个行为阶段的时间,至少表现为一种先后顺序。

(二)事件发生的地点

人物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每一次运动,就会发生具体地点的位移,一件事,发生时在一个地点,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人在不断地运动,地点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叙事过程中会出现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地点,那么哪个地点是六要素当中特指的那个地点呢?答案:都不是。六要素中所指的“地点”,是涵盖这些小地点的最小地域范围。例如:一件事从教室里开始,接着转移到老师的办公室,最后在操场结束。事件发生的地点就是囊括这三个小地点的最小范围——学校,而不是教室、办公室、操场,也不是其中的一个。

叙事要求:我们在叙事过程中,不仅要交代整个事件发展过程覆盖的地域范围,而且每次涉及较大的空间位移,都要点明地点的变化;想精彩地描述某个细节,小的空间位移也要交代清楚。例如:他上前一步,细细打量着这棵老树,然后转到树后,若有所思地想了两分钟,径直走到树跟前,将身体贴在树上,紧紧地抱住了大树。

(三)人物

人物既包括人、又包括物。例如:有的作品写的是关于某个或某些人做的事,而有些作品讲述的小狗、小猫、小麻雀等具体事物做的事。其中人还包括:主要人物(小说叫主人公,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线索人物,侧面人物,童话、动画和神话中被人性化了的物体、妖魔鬼怪、神仙精灵等。

叙事过程中,人物只要发生的变化,就必须点明,否则我们笔下的人物与具体行为表达就会张冠李戴。

(四)事件的起因

一件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时以主观原因为主导,有时以客观原因为主导,有时主客观原因不分主次,共同主导事件的发生。事件的起因,指主导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主要原因。

叙事过程中,我们常常抓一个原因就写,让读者感觉这个“因”不会必然导致这个事件的发生,所以给人以虚假的感受,因而,我们在叙事时,交代原因一定要先进行比较,找到主导原因,如果主客观原因不分仲伯,就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同时交代。且不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五)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经过,指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或者更细致一点,指事件发生先后经历了哪几个较大的阶段。这一节的训练主要指整个过程的概述。详细分成几个阶段是下一讲要重点学习的'。

事件从一个起点开始,到不同的时间点停止,人物表现出来的行为名称是不一样的,前面已经讲过。我们概述事件经过的时候,要根据行为终点的变化来准确表达。例如:他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到商场——站在柜台前大量商品,这个过程我们认为此人的行为整体是“购物”,如果再往前延伸,变成:他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到商场——站在柜台前大量商品——见一顾客购物时钱夹里有很多钱,立刻尾随跟踪。那么此人的行为过程就不再是“购物”,而是“偷钱”了。

叙事时,我们要根据人物的行为起点到终点的全程,来准确定位事件的经过——根据行为终点确定,此人此物到底在做什么,定性一定要准。

(六)事件的结果

事件结果的内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事件本身的结局是什么;二是这一事件的发生,对其他人事物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叙事时,不能只盯着事件本身生成的直接结果,还要关注事件间接产生的影响。同时视角要开阔,要从不同的视角来总结事件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把主要的结果都表达出来。

二、六要素齐全叙事的训练

(一)六要素准备训练

让学生掌握六要素叙事法,必须先让学生参与、体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借助音像媒介再现某些事件,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忆,准确判定每一件事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先做好语言表达原材料上的准备。

我们可以采用“六问法”,强化训练:

(1)你看那是谁(什么)?

(2)他(它)在做什么?

(3)他(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4)他在哪里做这件事呢?

(5)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6)他最终做的怎么样呢?

这六个问题,孩子在回答时,老师或家长要注意某些问题答案不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有所选择,前面已经讲过,训练时要把六要素的准确理解带入问题训练中,否则这些答案要么不准确,要么不全面,下面的表达训练就无法进行。 同时,这种训练要反复进行,形成一种能力,达到略一思考,张嘴就能准确说出来的水平。

(二)运用六要素完整叙事的语言表达形式训练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六要素以后,我们接下来的是语言表达训练。六要素组合在一起,完成对一件事的完整叙述,各要素所在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要让学生掌握它们有几种组合形式,最好不要给他们提供现成的模式,而要采用开展小活动的形式,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多种表达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积木拼接法进行训练。将一件事的六要素分别写在不同的小纸条上,设定——保证语言通顺,逻辑合理的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排列,找出综合表达的多种形式。

例如:时间——原因——人物——地点——经过——结果先后组合模式;也可以是原因——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结果等等。

(三)书面表达训练

完成了前面两个训练,学生先准备好了表达的原材料,然后明确了六要素完整叙事的语言表达形式,就可以进行综合书面表达训练了。训练时可以采用先参与活动后写作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先观察别人活动,后写作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观看影视媒介后写作的形式进行。


【语文阅读六要素】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解题技巧01-03

助你网申成功的六大要素12-19

中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10-28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2-29

家居健康环保必备四要素12-07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0-28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1-08

幼儿黄金性格6要素育儿心得10-28

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01-04

时间管理10大关键要素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