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读后感

时间:2022-07-03 16:51: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吆喝》读后感

《吆喝》读后感(一)

《吆喝》读后感

吆喝就是商人在卖东西时大声的叫卖声。

我们刚学完17课〈吆喝〉。讲的是旧中国的北京,生意人做生意时是怎样吆喝的,我感到很有兴趣。我在上学的路上,路过菜场时,能够听到菜场里传出各种不同的叫卖声——也就是武汉人的吆喝。“卖黄瓜嘞,我的黄瓜又绿又脆,可以生吃,可以凉拌,维生素多,赶快来买嘞”。“快来买菜嘞,我这里的菜品种繁多,任意挑选,不好包退,还有的。。。 。。。”换季节的时候到了,买服装的人吆喝声更巧妙,“走过的,路过的,进来瞧一瞧,看一看,服装大甩卖,大换血,全部打折,价廉物美”,一遍又一遍的从扩音器里传出,不少人还真被他们的吆喝生吸引住了。但有的商人在吆喝叫卖自己的物品时是有欺骗性质的,我们可千万不能上当受骗。

假如,将来我有一天当上了一名商人,吆喝的内容要真实,实在,做到买卖公平,还要讲究招揽生意的艺术性。

《吆喝》读后感(二)

吆喝,是老北京城的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怎么能丢?怎么能够因为时间的洪流而走出人们的视野,这是老北京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历史因为文化消失的悲哀,北京城因为传承的消失而悲哀,我为这种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绝迹而消失,更为他人的袖手旁观,毫无责任心而悲哀。吆喝之所以称为文化,因为它是古往今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朴素与智慧结合的物质;城市之所以称之为城市,是因为它具有了它们独特的内涵与独一无二的文化。吆喝作为北京城声音的文化,更加显得重要,其地位不可动摇,也许这与现代化建设有些出入,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它们完全摒弃,应该将它融入到建设中来,让吆喝声也能在这个拥有信息与传媒技术的社会里永久的保存下来。

《吆喝》读后感(三)

我认为吆喝是北京人民的精神文化传承。身为一个人要站直,必须要有精神脊梁的支撑。我们不能因为现代化发展而忘本,失去这种内心深处真正的财富。现代或早或晚总会发展,而这种精神文化我们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吆喝》读后感(四)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忘记了曾经的东西,不应该将曾经的文化遗失,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它们,将它们记录下来,同时记在自己的心中。在将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不让文化被磨灭。我们需要保护它们。就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也不能忘本,不能将文化推向毁灭。

《吆喝》读后感(五)

我认为应该留下口头广告,口头广告是一种文化遗产,拥有独特的地方语言的魅力。我们吸取发达国家的传媒方式是固然的,但是我们也应保留自己的特点。并吸引其他国家学习我们的口头广告。如果我们以为学习发达国家的传媒方式,那么每个地方的吆喝将被默默淡忘,渐渐逝去。那么我国也会成为一个没有特色的民族一个失去文化的民族。

《吆喝》读后感(六)

读完这篇文章,我会想一个问题,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有些东西的落没是否是时代的必然的呢?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吃上一顿饱饭重要呢,还是保留一些古迹重要呢。不只是吆喝,新的时代到来,必然会有旧的东西淘汰掉,适者生存,更可悲的是,我们做的事是没有错的,也是都有错的,都是犯错误,只是选了一个伤害相对少一点的罢了。因为人的性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吆喝的牺牲是必然的,也没有会保留一点的想法。而现在,作为活下类的后代的我们,无疑要去弥补这些东西,保留现在仅存的文化,让中国还不至于太过可悲下去。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我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凡人,不会去想那么伟大的事,比如民族的兴旺,拯救国家什么的。话说好像不知不觉悲伤了,只是在历史的长河面前,我们也只是把头埋在淤泥里的虾子罢了而已。

《吆喝》读后感(七)

读读《吆喝》有感: 我作为一个曾经亲眼看到自家的老屋子被拆除的人来说,如今心中还是有些东西被触动了。吆喝声对于老北京人的意义就如老屋子对我的意义一样,不仅仅是有声有形的一种存在,它还是一种牵挂和一种文化。是的,我承认时代需要变迁,现代化建设需要进步,但是这种变迁和进步并不是需要完全牺牲中国的文化底蕴的。可如今不断地更替,不断地埋没,终将会换来什么呢?恐怕换来的是灿烂文化的泯灭吧。没有古老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内涵的,是会毁灭的,历史的车轮还在不断前进它不会为任何事情停住脚步,当他行至我们面前时,若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这个国家将会被狠狠地碾在在车轮下。中国人就真的忍心看着这一切发生吗?“保留文化遗产真的不能和现代化建设同步进行吗?”我想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啊。。。。。。

《吆喝》读后感(八)

完这篇文章,我会想一个问题,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有些东西的落没是否是时代的必然的呢?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吃上一顿饱饭重要呢,还是保留一些古迹重要呢。不只是吆喝,新的时代到来,必然会有旧的东西淘汰掉,适者生存,更可悲的是,我们做的事是没有错的,也是都有错的,都是犯错误,只是选了一个伤害相对少一点的罢了。因为人的性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吆喝的牺牲是必然的,也没有会保留一点的想法。而现在,作为活下类的后代的我们,无疑要去弥补这些东西,保留现在仅存的文化,让中国还不至于太过可悲下去。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我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凡人,不会去想那么伟大的事,比如民族的兴旺,拯救国家什么的。话说好像不知不觉悲伤了,只是在历史的长河面前,我们也只是把头埋在淤泥里的虾子罢了而已。


【《吆喝》读后感】相关文章:

吆喝教案07-03

吆喝教学设计08-09

《吆喝》教学设计05-27

吆喝课堂实录07-02

《吆喝》的课堂实录07-02

吆喝的课堂实录07-02

《吆喝》说课设计07-04

吆喝评课稿06-01

吆喝课堂教学实录07-01

《吆喝》课堂教学实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