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4-04-12 15:41:41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3.画出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荷花。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从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对LOGO语言的浓厚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培养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2)难点: 1.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分析:本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内容的第四课,是在掌握了用重复命令画圆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使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画弧,应用弧画出漂亮的图案。

  教法建议:首先展示小海龟画的荷花,激发学习兴趣。分析荷花图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即画弧和画花瓣。把本课的知识要点整合在站中,让同学在站上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学逻辑思维的能力。然后集体交流,提出遇到困难,突破重难点即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在掌握了画弧和画花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画五个花瓣的荷花。由于花瓣的命令有点长,可以把它定义成过程,再进行调用,就比较简单了。当然也可以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荷花,但是命令比较长,容易出错。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5册第5课 “绘制”长卷

  教学目标:

  学会综合运用ACDSee和画图程序完成绘画长卷

  教学重点:

  使用画图程序设置图片大小以及“粘贴来源”命令;使用ACDSee中的“添加文本”工具。

  教学难点:

  合理设置画纸大小并对图片进行拼接。教学方法:操作演示;针对学生的问题个别指导

  教学准备:

  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ACDSee这一图片编辑软件,并学习使用它对图片进行调整、修复以及艺术加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面已经学过的ACDSee的一些知识,并使用画图程序来制作绘画长卷。同学们见过绘画长卷吗?

  生:见过(没见过)

  师:大家看课本30页的图1-33《七彩课堂》。这就是绘画长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这样的一幅绘画长卷。

  二. 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师:要制作这样的一幅绘画长卷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板书展示)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开始制作(按照板书所写步骤演示,演示的过程中重点指出设置画纸大小以及粘贴图片的方法;重点讲解ACDSee中“添加文本”工具的使用)

  师:这样,一幅绘画长卷就制作好了。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 题?

  (学生说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或操作演示)

  师:没有要问的问题,现在大家就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幅绘画长卷,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请举手问老师。

  (巡视学生操作,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三. 成果交流:

  师:我看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让几位同学轮流上来展示)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综合运用ACDSee以及画图程序完成了绘图长卷的.制作,学会了这些工具的使用,在我们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中都是很有用的,大家下去以后要不断复习旧知识,联系新知识,这样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编辑过程和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找出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对保存过的过程进行编辑和修改是我们在程序设计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所以本节课是学习和理解程序修改与优化的基础。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修改与重新定义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定义过程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指导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改过程的方法;利用尝试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两种定义过程的异同点。

  [教案]

  [课题]第11课过程的编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编辑过程和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难点:引导学生找出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让学生将事先编辑好的过程保存在文件夹中备用。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定义过程、保存和调用过程,下面请同学们调用保存过的过程ZFX。

  2.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如果要将正方形的边长变为90,那该如何编辑(修改)ZFX这个过程呢?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DITZFX并按回车键,在打开的“ZFX”窗口中将边长50修改为90。

  (3)学生探索新知,有问题可以借助教材或与同学讨论。

  (4)小组讨论:写出编辑过程的命令和步骤。

  ①调用保存过的过程ZFX。

  ②用EDIT命令编辑过程ZFX。

  ③在ZFX窗口中按要求进行修改。

  ④关闭ZFX窗口时要保存修改。

  (5)提出问题:小明上节课因为生病没来上学,所以没学习和保存过程ZFX,但今天小明很聪明,他用EDIT命令同样完成了一个正方形的过程ZFX,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中“用EDIT定义新过程”一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6)你能说说如何用EDIT命令定义一个新过程吗?

  (7)小组讨论:用TO命令和EDIT命令定义过程有什么异同点?

  3.练习

  (1)用EDIT命令定义一个长为80宽为50的长方形过程CFX,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并且用EDIT命令将其修改为长为100宽为60的长方形。

  (2)你能用定义好的过程CFX来创作出一些特别的图形吗?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

  一、引入:

  1、展示:

  ①上节课学生的作品——《画鼻子的游戏》(字体、字号、字形设置)的打印文稿。②这节课的范例《20年后的我》的彩色打印文稿。

  2、出示不同配色方案的作文范本。(和谐的和难看)

  学生体会,文章进行美化设置后与前的对比。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字体的变化。

  体会色彩搭配的和谐感!

  之所以要展示打印好的彩色文稿,是让学生感受具体的'实物!

  二、任务一:

  字体颜色

  1、学生自己尝试设置颜色;教师巡视,选好典型;

  2、教师演示通过工具栏和菜单栏设置颜色;

  3、学生演示设置其他颜色;

  4、教师选取典型,反馈交流,学生的色彩搭配情况。

  1、学生自己尝试设置颜色;

  2、学生将文章设置为自己喜欢的颜色

  先学生尝试,然后教师演示,再学生自己完成。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

  交流反馈非常重要。(有些学生会用一些可爱的字体,可以稍微介绍一下,这些字体是人为安装到电脑上的!)

  三、任务二:

  美丽的文字效果:

  1、教师示范如何设置动态效果(也可让学生示范);

  2、(有些同学会将整篇文展设置成动态效果)教师也要展示一下;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1、学生将标题设置为自己喜欢的效果。

  2、自己探索在对话框中还有哪些特殊的效果?

  3、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示范也可让学生示范;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简单,这时也可放手让学生去当小老师!

  四、练习:

  可再出示几篇小故事,让学生选取喜欢的,根据故事情节整体效果的设置,包括色彩,字体等。

  有时间的话,进行练习,熟练操作。

  五、小结:

  1、字体颜色可以通过工具栏和菜单栏进行设置;体会电脑操作中同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的便捷性;2、动态效果的设置;3、选择好对象后再操作。

  小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改变文字的颜色与前一课中的文字设置方式类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防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归纳设置的方式。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和色彩相互搭配的和谐性,以及文章内容与文字色彩间的和谐统一上。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六年级一共六个教学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新编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内容是全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的简单应用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网络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延伸,相对受硬件的影响较大,可以视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适当的接触网络方面的内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网络知识的简单应用。

  重难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仪教站制订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制作相应的信息技术作品。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学方式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主要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侦测控件和判断控件的功能,能够独立制作出赛车游戏。

  2.通过教师问答、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赛车游戏的编制,渗透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思路,体会计算机的神奇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侦测控件和判断控件的使用。

  【难点】侦测、判断控件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互动问答的形式营造情境,提问学生们是否喜欢玩遥控小汽车,学生会给以积极地响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否不使用手动遥控,而让小汽车自动地在轨道上行驶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并不能给出答案,此时教师宣布课程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利用Scratch控件控制小汽车在轨道上自动行驶,看看哪位同学最终制作出来的小汽车可以行驶起来!”

  (二)新课讲授

  1.赛车前进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上节课已经设置好舞台和小汽车角色的文件,提出第一个问题:如何确定赛车的初始位置和方向?学生可以回答出:鼠标拖动小汽车,放在起始点位置。教师指出为了严谨性和保证小汽车每次启动时的位置和方向,需要用控件来决定,然后组织学生完成初始化脚本的搭建,时间1分钟。【将“移到x:0y:0”控件和“面向90度方向”控件顺序连接到“当绿旗被点击”控件下方,并修改数值为起点坐标值。】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了保证赛车“持续”行驶,需要用到什么控件?预设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重复执行控件。之后组织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尝试完成赛车直线行驶脚本搭建,并请学生展示作品回答操作步骤。【用“重复执行”控件嵌套“移动1步”控件,再连接到“面向90度方向”控件下方。】之后请学生仔细观察程序运行效果,提问学生现在赛车存在什么问题?大多数学生回答:只能沿直线行驶,没有随轨道改变行驶方向。由此顺利转入任务二的探究。

  2.纠正方向

  教师请学生思考,遥控小汽车在轨道上行驶时,是怎样操作能够使小车偏离轨道后纠正方向,重回轨道?学生凭生活常识回答:当小汽车左边偏离轨道时,就操控汽车向右转;当小汽车右边偏离轨道时,就操控小汽车向左转。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示,可以用到侦测控件和判断控件。

  教师先演示并讲解检测左侧方位若偏离后调整右转的操作,拖动红色传感器碰到灰色拖入不成立控件中,然后放入到判断控件中,最后将右转15度嵌入其中。接着节将右侧的绿色“传感器”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后请学生自行按照教师的`讲解完成纠正方向的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终点停止

  请学生运行观察目前完成的效果,然后提出问题:现在这个游戏中有什么不妥之处?学生会发现:赛车一直在轨道上循环往复地行驶,不能够停下来。教师抛出疑问:那小车该怎样停下来?停在哪里?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使用停止控件,侦测到目的地的小红旗时,赛车停止行驶】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4人为一小组,互相帮助,完成赛车到达目的地停止的脚本编制。期间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为遇到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最后总体点评:大多数同学搭建得都非常正确,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后,教师组织一个小竞赛,请学生再制作一个小红车,制造出“小红车在后面追小蓝车”的展示效果,看哪位学生完成的又快又好。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很优秀,也都有自己的收获。

  作业:探究赛车行驶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对赛车行驶进行改造,添加一些精彩的效果。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

  【适用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

  【适用单元】小学信息技术第四版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掌握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热带鱼和海底植物,把各种图形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课件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绘制海底世界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问题。

  重点:绘图软件各工具的运用和图形的组合。

  难点:变形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命令的运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20分钟左右。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图画作品的创作。对作品的保存和上传也有基本掌握。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课件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3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在电视或书本上一定看过海底的景色吧,美不美?今天老师再一次带领大家去游览海底世界,愿意吗?

  (课件演示海底世界视频片断。学生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想做点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老师也想到了把它画下来,并且老师已经画了一条热带鱼,大家想看看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产生了想画一画海底世界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了学习任务。

  <新课学习阶段>

  (一)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课件演示:一幅只画了一条热带鱼的范画。)

  教师提问:观看这幅画,想一想要画出这样的鱼,要用到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或者命令。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直线工具、曲线工具、椭圆工具、油漆桶工具、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作品的创作方法,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尝试学习打下了铺垫。而且学生在观察分析作品的同时,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了任务。

  (二)尝试学习,完成任务

  教师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这样的鱼呢?

  学生尝试练习。

  练习要求: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和课件中的范画进行学习,如果遇到了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先记下来,一会儿一起解决。

  像的复制方法,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质疑,同学间解疑,教师演示,学生演示解答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练习,训练思维

  教师:通过刚才那位同学的操作之后,大家发现画面中已经多出了几条鱼了,但是海底只有鱼吗?还有哪些东西呢?(学生会问答:水草、石头等)那看看老师画的这幅画像不像呢?(课件展示:已经绘制完成了的海底图,包括鱼、草、石头、泥沙等)那同学们自己也来创作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吧!老师相信你们会画得比我好的。有信心吗?开始动手吧!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课件播放轻音乐)

  教学意图:拓展练习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作品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成功的地方。

  同学互评。互相学习,说出同学作品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

  教师点评。以鼓励、希望为主。

  教学意图:作品评价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薰陶,同时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进,对于教师来说,更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课外延伸、学习总结阶段>

  (一)环保教育,注重情感

  教师:刚才展示的作品都是做得很好,有的同学还给海水着了色。同学们海水是什么颜色的?海水原本是蓝色,但是由于人们的污染现在的海水也并不全是蓝色了。请大家看课件(展示被污染了的海洋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

  教师:那我们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

  (二)教学总结,完成建构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

  教师:海底世界是美丽,海水是湛蓝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不注意,美丽的海洋已经在遭到破坏,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大海,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蓝色的地球,也看不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了。请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课件演示海底世界的视频)

  七、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2.情感目标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幻灯片修饰,让我们的作品有了统一的风格,今天来看看怎样让我们的作品动起来。首先请大家看看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操作。

  二、讲授新课

  (一)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步骤1: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命令,打开“录音”对话框。

  步骤2:按照提示录制声音。

  步骤3:播放幻灯片,检查声音播放效果。

  (二)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插入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的插入与声音文件的插入操作基本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插入声音的办法,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

  投影广播任务:四人为一小组,尝试在幻灯片中插入有关藏羚羊的视频文件。(教师随堂检查并指导学生。)

  (三)设置幻灯片的“预设动画”效果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做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幻灯片。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我们还可以让幻灯片中的内容动起来。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就像一个个小“演员”,而幻灯片就像一个大舞台。“演员”的出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飞”进来,可以“钻”出去,表演完后,还可以“飞”走。这些都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也是幻灯片的一大特色。

  powerpoint中预先设置了一些常用的基本动画模式,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方便地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怎样让这些“演员”飞起来。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幻灯片中的图片伴随着“嗖”的'一声,“飞入”幻灯片中。是不是很可爱呢?

  (四)提供机会,学生动手实践

  投影广播任务:根据老师的操作,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

  1.尝试使用其他的“预设动画”效果,观察每种动画的特点;

  2.给幻灯片中的其他对象设置“预设动画”效果。

  教师随堂检查并给予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练习都很认真,体验了“预设动画”,下面老师请大家说说它都有哪些优缺点。

  (五)设置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师演示操作“在幻灯片中设置‘自定义动画’”过程:

  三、授课完毕,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视频;

  2.学会设置“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效果。

  四、课堂作业

  1.尝试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各种不同的动画效果;

  2.针对文本,还可以设置每个字的动画效果,尝试设置文本的动画效果,让文本按照字的顺序出现。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矩形”、“直线”、“橡皮”、“放大镜”工具的使用。

  学会如何保存文件。

  课前准备

  电子教室系统或多媒体投影设备。

  学生优秀作品。

  课题

  画一张抽象画

  教学重点

  真确使用“矩形”和“直线”工具。

  教学难点

  直线起点或终点处是否能与图形紧密连接,为下节课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导入

  1、看一组学生画的抽象画,他们画的好看吗?

  2、研究一下这些画他们大概是怎样画出来的'。

  3、要画这些抽象画并没你们想象中那么难,今天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有一幅属于自己的抽象画了。

  打开画图程序。

  展开

  一、矩形工具的使用。

  1、单击工具栏里的“矩形”按钮,就选中了矩形工具。

  2、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矩形工具是如何使用及他有什么特点。

  3、小结。在画面上画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粗细的矩形。

  4、巡回指导。

  二、直线工具的使用。

  1、分析范画:在画上还有许多直线连接着矩形的边。

  2、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有相同之处。

  3、任意用直线连接矩形的边,注意线的接口不要有空隙。

  4、巡回指导。

  三、运用放大镜进行检查。

  1、讲解放大镜的使用。

  2、把有空隙的地方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填充颜色。

  简单讲解如何填充颜色。

  五、保存作品。

  1、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选择“保存”

  2、在文件名中给你的作品取个名字。

  3、单击“保存”后,你的作品就保存在你的计算机上了。

  4、巡回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络常用的功能。

  (2)学会并体验网络的常用功能。

  (3)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打下基础。

  (4)养成从需求出发,合理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网络的服务及功能。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各种功能完成信息的获取和发布。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一段老师的经历,同学们请看屏幕(展示QQ空间发表的说说),QQ空间里老师表述了到大港来的时候,老师借助网络平台考虑并选择了出行方式、欣赏了伯先中学和大港中学美丽的校园,并随手记录下这些事。

  老师运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经历,相信网络对同学们来说都不陌生,今天我将要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体验网络改变生活。提示课题《网络改变生活》。

  二、明确目标,确定探究方向。

  播放视频“互联网影响人类未来生活”,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网络具体的'应用有哪些?

  学生观看后交流,PPT作小结。

  可见网络已是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便利与快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网络带来的改变吧!

  三、结合生活,适时点拨。

  由“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引入旅游话题,马上国庆节到了,又是外出旅游的好时节。小明一家准备去北京游玩三天,他们一家三口进行了分工,打算依靠生活中网络应用来制定一份旅游计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否用智慧和技术来帮助小明一家人。(出示分组任务与学习帮助)

  1.学生分组实践,并使用“飞鸽传书”软件来交流信息、传递资料。

  2.教师巡视指导并拍照。

  四、解决疑难,明确知识。

  看来同学们平时都是网络小达人,很多同学轻松的帮助小明解决了困惑。下面让我们请每组代表来展示本组的实践成果。

  五、灵活应用,分享快乐。

  同学们刚刚体验了网络带来的变化与便捷,其实网络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资源共享,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完成实践任务,利用QQ空间发表说说或相册,分享课堂精彩瞬间。

  六、深入学习,拓展交流。

  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使用的网络服务远远不止这些,其他应用等待同学们课后去实践。同学们以后如果有什么学习问题,可以加信息技术课QQ群(xx),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xx。期待着网上与你相识!

  网络就像一个“万花筒”,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所不能,无所不有,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请同学们牢记网络就像实际生活,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养成健康使用网络的道德意识,明确网络“责任与义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了解键盘操作指法。

  3.学会中排键的操作指法。

  4.学会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5.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重点>

  学会基本键指法,学会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

  不看键盘输入基本键字母。

  <课前准备>

  实物键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一览键盘

  1.引入:(播放键盘打字卡通画),“你想成为键盘操作高手吗?让我们从认识键盘开始吧。”

  2.认识键盘:(播放课件、键盘实物展示)

  四个功能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主键盘区、小键盘区

  二、摆好姿势(播放课件)

  1.说一说:“打字和写字一样,需要有正确的姿势,你觉得应注意哪些呢?”“保持正确的'打字姿势好处是什么?”

  2.要求:两脚放平,腰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手贴于腋边,身体可略倾斜,离键盘20~30厘米。

  3.意义:防近视,减少疲劳。

  三、弹指“功夫”

  1.引:“要想成为键盘高手,可要下一番苦功夫哦,老师这儿有一些武功秘籍,大家想不想学呢?”

  2.指法规则:

  3.找一找:“怎样做到不看键盘,将各手指‘安家’?”

  4.摸一摸,放一放

  四、一展身手

  1.引:“到哪里去输入文字试试自己灵巧的手指呢?”“写字板”

  2.练习(先按一定顺序,后打乱)

  3.小结教案《3.键盘一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2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打开Windows中录音机所录制的声音文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学会使用录音机,并能播放音频文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打破信息技术的神秘感,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录音机”的窗口

  2、 学会打开“录音机”

  3、 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音频文件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快速的打开“录音机”

  教学准备:

  欢快的儿童歌曲《三只小熊》、著名诗歌朗诵《咏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之前准备的音乐,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播放音乐,如何使用播放器——录音机。

  二、新授

  1、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例如糖果盒子,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讲出要拿到盒子里的东西,首先要打开盒子。

  目的:引出要播放的音乐也是放在一个“盒子”里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盒子”的思考。

  2、实例展示“录音机”,在计算机里的呈现方式,直观的描述“录音机”的组成部分,从而学生可以认识到录音机的菜单栏里有“文件、编辑、效果、帮助”4个按钮以及“前进、后退、暂停、停止、录音”三个按钮和进度显示条。

  目的:直观的讲述,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录音机”的窗口。

  3、运用多媒体显示打开诗歌朗诵的文件,在Windows桌面中的“开始”按钮中程序菜单中选择“附件—娱乐—录音机”,这样就在“盒子”里找到把录音机找到了,再进行“录音机—文件—打开”操作,出现“打开”窗口,找到我们要播放的诗歌朗诵的文件,并点击打开,所要播放的内容就出现在了“录音机”里,点击“播放”,就可以成功播放诗歌朗诵。

  目的`:通过教师带领大家实际操作来掌握使用“录音机”播放音频文件。

  三、巩固练习

  (一)整体练习

  每个同学都操作播放音频进而巩固上述所操作的步骤。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个人展示

  请不同的同学给大家展示如何使用“录音机”.

  四、总结体会

  带领学生对所播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可以使用的“录音机“来播放的音频文件

  五、课后作业

  录一段自己想说给父母的话,表达感恩之情。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3

  分析教材

  本篇文章讲述了江苏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中关于画矩形的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内容。

  教材第一、二部分介绍了如何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来画车身和车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椭圆”工具,故本课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掌握。第三部分则是关于椭圆工具的复习。此外,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可以解决如何画出正方形和圆角正方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例如先画出图形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的方法,同时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操作。

  分析学情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椭圆”工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教师也应该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让掌握较好的同学帮助掌握较慢的同学,以保证教学效果。

  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能通过组合矩形和圆来画出一些基本图形,通过完成大卡车的绘画,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学习“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运用矩形和圆来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设计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活课堂

  引入画矩形的课题,同时通过情景创设如大卡车来激活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兴趣。

  二、分析任务

  通过观察大卡车的图形,分析其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画出这些基本图形。

  三、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

  介绍“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四、练习组合基本图形

  让学生通过练习组合矩形和圆来画出一些基本图形,并在此基础上练习画出大卡车。

  五、总结课堂内容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测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这辆卡车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车身、车头、车轮)

  2、车轮需要画吗?用什么工具?为什么?

  3、车身和车头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描述?(参考课件的分解图)

  4、要画出这辆车,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画车身和车头,然后再画车轮)在绘图时,注意先后顺序很重要。

  5、动手实践任务

  1)学生按照个人喜好自主绘制卡车,老师提供个别指导。

  2)展示优秀作品,积极评价。

  3)学生阐述绘制卡车的步骤,并解释原因。

  4)老师介绍绘制正方形的方法:使用Shift键。

  5)填色时你和同伴使用的填充模式相同吗?(共有3种填充模式)

  6、总结

  在绘制生活中的物体时,需要先分析物体的形状,思考先绘制什么,再绘制什么,以及使用什么工具来绘制。

  7、感悟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8、课外练习

  绘制一些你喜欢的图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道“画图”程序的位置。

  了解“画图”程序的界面,简单的认识工具栏里的工具。

  学会使用“铅笔”和“刷子”工具。

  课前准备

  电子教室系统或多媒体投影设备。

  老师的范画。

  课题

  画一组大山

  教学重点

  不同的工具在使用时不同的形状

  颜色的选取

  清除图象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铅笔和刷子的相同点及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书本上的两幅作品。

  你们知道吗?计算机画画的本领可不小,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机画画。

  展开

  一、打开“画图”程序

  1、单击“开始”按钮,把鼠标指针依次指向“开始”菜单中的“程序”、“附件”。

  2、单击“画图”程序以后,就可以把“画图”程序打开了。

  二、认识“画图”程序。认识界面,简单讲解功能。

  你有办法认识工具栏里的工具吗?

  三、铅笔。

  1、点击“铅笔”工具,在画布上随意画一条直线。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铅笔工具如何使用,它有那些特点。

  3、自己画一些线条看。

  四、清除图象。

  1、如果你对你自己画的线条不满意,那只好把它清除,你知道清除它的方法有哪些吗,动手试试看!

  2、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还可以用撤消、框选删除、全部删除等,重点讲解橡皮工具。

  五、刷子的'使用。

  1、如果你觉得铅笔画得太细,可以选择刷子工具。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刷子工具是如何使用的,它有哪些特点,它能画出哪些与众不同的线条呢?

  六、运用不同的线条来画一组山。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工具,他们都是怎么使用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

  一、学情分析:

  《浏览网页》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小学生初步接触因特网和浏览器,属于网络教学模块的第一课,网络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此前,学生在电脑知识基础方面,已熟练汉字录入,学习并掌握了画图软件、Word 软件的使用,学生对上网非常向往,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因特网知识、常用上网工具的选择、浏览器的简单使用进行零的突破,以培养学生基本的上网技巧,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奇事物很感兴趣,处于对事物理解的感性认识阶段。感知事物时,往往是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辩不清,还不能客观或全面地分析问题。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关键在于诱导、疏通与渗透。

  三、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1、掌握使用因特网上网查找信息、浏览信息的基本法。

  2、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检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浏览信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因特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IE浏览器的启动,认识浏览器窗口。

  2、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

  3、学会网址的输入方法。

  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方法 。

  2、自主探索学习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战争年代、和平年代两个影片)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战争年代”影片

  (师播放影片,生观看。师巡视,生的表情复杂,有的女生看着故事中的战士们牺牲了,她们哭了,有的男生对牺牲的战士充满了敬意。)

  影片继续播放“和平年代”

  (师巡视,生的表情愉快,同学们对新学生活充满了希望)

  师:有谁愿意同大家分享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许多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争着发言)

  生1:看完“战争年代”我哭了,我觉得他们太伟大了,虽然他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生2:我觉得能够活在和平年代太幸福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生有的点点头,平时比较调皮的生现在听了同学的一席话也端坐着。)

  师:是啊,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的幸福日子离不开当年战士们的英勇牺牲,为了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与崇高敬意,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默哀、缅怀他们

  生2:到纪念碑前去扫墓、敬献花圈

  生3、好好学习

  ……

  师:为了表示对战士们的崇高敬意,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缅怀、祭拜他们吧!但是正在课堂上的我们怎么去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30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26

小学信息技术备课教案07-03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模板06-12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07

【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15

【推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推荐】07-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07-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荐】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