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写作技巧

时间:2024-04-10 18:26:32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表达交抄流部分明确要求:观点要明确,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进一步提高记叙、议论、叙述、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议论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表达方式之一,因而议论文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可是现实情况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不会写作议论文,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高考话题作文一统天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基于这种情况,学生写记叙文多叙述,缺乏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作议5261论文,不着边际的叙述代替了深刻有力的'分析;写作说明文,不知如何下笔。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

  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议论这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因此议论文也成为高中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的一种文体。针对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担负起引导者的责任,指导学生写作,切实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我认为,教给学生具体论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几尝试,略见成效,仅此抛砖引玉。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2

  从高考的语文试卷来看,与艺术有关的试题占有一定比例。高考试卷中的艺术试题不可小觑,一是题量比例不少,二是试题分值不少。

  高考语文艺术性试题较常见的有修辞试题、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等试题。

  修辞性试题,就是围绕使用修辞方法命拟的考题,先看几个实例。

  例1:2005湖北卷20题: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1)略,(2)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例2:1999全国卷22题: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例3:2007浙江卷20题: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技巧。

  例4:2004全国卷19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以上例子,有的试题是直接提问修辞方法的,如例1、例2。这样的试题对考生有利,因为考生可以从题干中知道所考内容,答题目标比较明确。有的试题是间接提问修辞方法的,如例3、例4。这样的考题对考生不利,考生必须深入到具体的试题当中,通过分析、理解,才能知道所考的内容是与修辞有关的。意识不到回答修辞问题,往往所答非问,不能得分。

  我们在回答修辞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并答出使用的修辞方法。提问修辞方法的试题常常还要提问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或好处,所以考生还必须清楚每种修辞方法的功用。比如拟人的修辞方法有生动形象、人格化、性格化的功用,而比喻的修辞方法则有具体鲜明、生动形象、可感性强的功用。我们在回答修辞方法的功用时,应该注意将修辞方法与文章、或段落、或句子的内容紧紧结合起来,来谈它的作用或好处。任何就修辞谈修辞的答题都是不完美的。

  另外,回答修辞方法的试题时,不要只从艺术的角度答题,还应该结合思想内容来回答,这样的答题才严整、完全。例如2006福建卷13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道试题的答案是这样的:“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这个答案首先回答了第一问:“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是艺术方面的。其次是回答第二问:“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内容方面的。又如2006天津卷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这道试题的答案是这样的:“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扩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这道试题答案的前一部分是修辞方法,属于艺术方面;后一部分是作用方面的,它侧重于内容方面。

  我们在考察大量的修辞试题时,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回答修辞试题时,既要有艺术方面的回答,也要有内容方面的简明分析。

  高考语文艺术性试题还有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等试题。我们来看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方面的几个试题实例。

  例1:2008江西卷18题: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例2:2007全国卷Ⅰ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例3:2008湖北卷16题: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3

  一、话题作文审题指要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为发挥考生的写作才能而缩小了限制性,加大了自主性,相对材料作文而言,题面的要求说得比较明白,所以审题难度有所下降。但是,如果考生审题意识淡薄,既不重视把握题目内涵,也不注意审清要求,还是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比如20__年上海卷要求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按理说不存在什么审题障碍,但仍有考生出现偏差,例如写成“帮忙”。“忙”的内涵应该是显性的,变成复合词“帮忙”,也就改变了它的本来涵义。另外,有考生由上海方言中的“帮帮忙”、电话术语“忙音”等切入话题,也都偏离了“忙”的原意。20__年高考分省命题,共涌现出九道话题作文,考生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情况依然突出。像全国卷一的话题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可能是引出话题的玻尔的回答(“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让部分考生难以理解,于是他们就反复考虑这句话,在这句话上大做文章,大谈“愚蠢”“聪明与愚蠢”“天才与愚蠢”“成功与愚蠢”,以致与话题谬以千里。有必要提请考生注意,话题作文审题时应做到三点:

  首先要全面。即凡是命题者给出的材料、提示语、要求或注意事项,都要一一看明白,不能遗漏。与材料相比,命题人给出的提示语更应认真阅读。比如20__年高考试题的提示语是“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这就交代得很清楚,试题用登山者的故事作为材料,但并没有限定考生一定要写生死抉择或帮助别人的题材,所以也就不一定按照这个故事的帮人救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来立意,事实上,许多心灵的选择是不属于帮人救人的,有一大批优秀的考场作文没有写帮助他人,而是从自己的阅读和生活中寻找素材,同样产生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其次要吃透话题的内涵。比如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明确以下几点:(1)“记忆”是指“保存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不是“思维”“性格”“精神”,当然更不是“身份”“地位”“面貌”。(2)“移植”在这里是指“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转移到另一机体上的一种医疗手术”,不是“克隆”“复制”,也不是单方面的“删除”,而是有“移”有“植”。通过这样的分析,就不会闹出移植爱因斯坦记忆后自己也长出大胡子之类的笑话,也不会写出“借尸还魂”等荒唐故事了。(3)“假如”,表明这是一个假设的判断,即已经假定这是一种“事实”,接下来只能对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而不必对移植技术本身的可能性、可靠性发表什么意见,决不能死抠住材料中“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自说自话地以“记忆是不能够移植的”为观点作文,否则得分必然少得可怜。又如写“纪念”,要弄清:不能把它等同于怀念,因为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即“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

  近年来,关系类话题作文是高考测试热点中的热点。对于此类试题,审题时须将两者(甚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离题意。从何处着手呢?搞清各自所属的领域或范畴,搞清各自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这两者在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下有何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是显性关系还是隐性关系,是偶然联系还是必然联系;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或者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搞清关系之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准确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并以此来构思作文。

  最后一点,要围绕话题选材。根据话题范围确立主题后,还要精选材料,充分表现主题,这样才算真正符合题意。有些考生没有注意这一点,作文开头也能抓住话题,但主体部分却不能围绕中心行文,这也是不符合题意的表现。

  二、命题作文审题指要

  (一)咀嚼含义。即弄清题目的意思。比如20__年北京卷要求“以‘转折’为题”作文,“转折”的意思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式等”(《现代汉语词典》)。可见,这是一个中性的名词性概念,古今中外,称得上有“转折”的人与事都可入文,且不分是向好处转,还是向坏处转——向好处转可以提供经验,向坏处转可以提供教训。但是从审题上看,“转折”不同于“转变”“转化”“挫折”,更不同于一般的“变化”。又如以“自嘲”为题作文,须用辩证的眼光审视题目——自嘲作为一种正视尴尬、自我宽慰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会沦落为阿q式的心理麻醉。

  (二)明确重点。即要找出“题眼”。比如“我的财富”,重点在“财富”,而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近墨者未必黑”,重点在“未必”,不能把“近墨者未必黑”混同于“近墨者不黑”;“今年花胜去年红”,重点在于一个“胜”字,隐含着“今年”与“去年”的优劣比较。

  (三)确定范围。即弄清题目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对象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比如“我的财富”,内容上应扣住“我”来展开;“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块土地上”应指比较广大的地域,假如写教室、宿舍、家庭等很小的范围,就不够切题。

  三、材料作文审题指要

  (一)努力抓住“关键词”。材料作文一般有多项“指令”,这些“指令”往往以“关键词”的面目出现,考生应当努力抓住这些“关键词”。比如20__年福建卷要求“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有三个“关键词”巧妙地“嵌”在试题中——“请你联系提示文字”的“联系”,“对它们加以比较”的“比较”,“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的“都相关”。“联系提示文字”,启发考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规范”与“新颖”、“稳定”与“多变”、“周长短,面积大”与“周长长,面积小”等彼此间的关系;“比较”“都相关”,则要求兼顾两幅图,而不能只说一幅。那么,怎样抓“关键词”呢?南京师大何永康教授的建议是:一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试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二要在找出“关键词”后,先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拉四;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

  (二)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准确确定论点。材料作文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少见。比如“达·芬奇画蛋”的材料,至少有三种含义:一是“天才出于勤奋”,二是“要练好基本功”,三是“名师出高徒”。找出材料的多种含义后,应注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直接、最佳的一条来,作为将写的作文的主旨。试以1995年高考试题为例。这一年所给材料是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本则材料含义甚多,选择时千万不能抓住其中的某一个局部,由此扯开去,讲到其他问题(比如由“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讲到要追求心灵美)。正确的做法是:由个别到一般,抓住材料中七种鸟共同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那就是——要全面地、辨证地、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能“看别人一块疤,看自己一朵花”。这是材料最直接的含义。此外,还可以察“前因”(为什么会这样),探“后果”(这样会带来什么结果),确立“要以正常的心态待人”“要注意调查,实事求是”“要加强团结”等论点。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4

  模板一:总分热点式

  这种模板是把总分这一常规形式和热点内容有效地统一起来。结构上的常规有助于考生考场正常发挥,内容上让文章贴近热点,具有时代气息。

  “总分”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然后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2、先分后总。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热点即近期受关注的话题。考生一般在考前都要注意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热点素材以“分”的形式出现,可以采取在文章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等具体形式出现。

  优点:操作简易,贴近时代

  模板二:美句片断式

  这种模板一般是: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结尾点题深化。

  文章开头调动各种表达技巧,让其文采斐然,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开头可以:1、巧用对偶,让文章有整齐美和韵律美;2、妙用比喻,让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3、巧用排比,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有气吞山河之雄伟和水泻千里之壮观。片段可以是历史故事、现实故事、他人故事、自己故事、国外故事、国内故事等,尽量镜头式描述,各有代表性,多角度,有内在联系,不要重复。结尾可以卒章显志、深化议论、回首线索等。

  优点:吸引眼球推进观点

  模板三:美段串牵式

  我们要在极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以期获得更高层次的作文等级,将多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美文统一在一篇文章里不失为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我们将观点辐射、延伸出去,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然后可以采用小段落模式使其独立成段。这样,我们平时积累的美文片段就有了用武之地。但要注意的是辐射、延伸出去的内容虽然各自独立,却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还要注意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一线穿多珠,形散而神聚”是这一模式的要求。

  优点:结构醒目化难为易

  模板四:哲理论证式

  这一模式将哲理和论证过程统一起来,论证过程即为文章的结构模式。论证过程可以采用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思路清晰明了,充满哲理的内容紧紧跟随论证的每一过程,让文章处处展现出思想的光芒。这样的模式可以避免因结构过于传统而受阅卷老师排斥的现象出现,而文章的思辨性又可以让文章在发展等级上占优势。

  优点:传统求新突出思辨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5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第1段150字左右:

  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第2段200字左右:

  段首讲述分论点一,如第一节的内容是几个分论点的简单组合,则“分论点一”适宜放在段尾。这样和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的位置区别开来,使行文有变化。“分论点一”论证不许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第3段200字左右:

  段首讲述分论点二,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时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自己举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没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样要求叙写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对文体特征会产生重创,影响得分。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第4段200字左右:

  段首讲述分论点三。采用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本文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的实际可以是学习、生活、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是或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正邪,或提出解决的方法途径,或揭示某种疑难迷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第5段150字左右:

  要再现中心论点,扣住中心论点写出作用、意义、号召、展望等。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6

  一、常用论证方法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议论文写作容易出现的错误

  1审错题,立意错误

  我告诉你,你完了....

  多读几遍题目,找找关键词,争取不要审错题

  2中心论点千呼万唤始出来

  简单点,提论点的方式简单直白点。老师看那么多卷子很累的`。

  3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年轻人,你这种做法很危险啊

  4文体似是而非

  不要考验老师对于文体的认识。千万别写“四不像”的文体。

  5论据太多却缺乏论述

  不要过多描述论据,论据要简洁有力,更多的是要对论据进行论述。要一直提醒自己啊,平时看到论据,要自己概述一下。

  6论据不贴切

  其实提问者的第二个例子我觉得有点不贴切。平时多注意积累论据。千万别觉得某一个论据特别好,到哪都想用它。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7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 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拟题技巧: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法,也是很重要的。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借、仿、拼、抽、代。“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例如:《回忆我的母亲》可仿写成《回忆我的初中生活》,《想和做》可仿写成《学与思》等。“拼”,就是把相关的几个题目中的有效成分,拼凑起来产生一个新的作文题目。有的“拼”意义,有的“拼”词语,有的“拼”用法。如1990年高考作文题有人拟为《花与刺》,而又有人在此基础上“拼”上“联想”二宇,拟为《花与刺的联想》,可谓锦上添花。“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如1990年高考作文中,就有人从所给材料中抽取了“花”“刺”“姑娘”三个词语而拟成一个极有文采和吸引力的作文题《花。刺。姑娘》。“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谈……”“记……”“介绍……”等。

  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快,拟得更好。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8

  1、准确审题。

  首先要仔细研究作文命题,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写作的各种要求。

  (1)分解试题: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一般来说,一篇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考生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找关键词:在上面三个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容易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把握。

  (3)变隐为显:将试题中的隐含信息说破,使其变为明示信息。

  (4)化大为小: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

  如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三)》包容很大,需从小处落笔,包容很宽,需从巧妙处切入。本文从金鱼的老住户和新朋友的相互默认,红黄两色调和之后的温柔鲜丽说起,提出生活中需要包容,然后扩展升华。从而使主题深化。恰当的角度使得行文自然流畅,如泉水自然涌出,处处妙趣横生。广东一考生的`《沟通隔膜的桥梁语言》能准确审题,紧扣语言与沟通的关系,通过记叙母女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使用语言去加强沟通,两代人之间就容易出现隔膜,产生矛盾;使用语言去沟通,这些隔膜与矛盾就容易消除。全文是切合题意的。

  2、巧妙联想。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东晋丞相谢安喜爱文学,善于清谈。一天,窗外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谢安与侄儿侄女一道欣赏雪景,不由诗兴大发,他想考一考侄辈的诗才,便指着窗外的大雪笑问:白雪纷飞何所似?侄子谢朗略一凝思说:撒盐空中皆可拟,侄女谢道韫从容不迫的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了谢朗的话说: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盐在空中马上就要落下来。用撒盐做比喻,能准确的表现大雪飞舞的动态吗?而谢安听了侄女的话后,拍手大笑说:好!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象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贴切。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

  江苏一考生的《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联想到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独特感悟。江苏一考生的《人间四月天》,作者由话题水的灵动,联想到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水一般灵动的人生、执着的爱以及富有独特色彩的生命永恒,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准确。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9

 一、字迹工整、卷面清洁

  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首先看的是字迹。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切忌草书,行书,要写一笔一划的楷书,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从字开始上征服他!

  作文一定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少,八、九以上个段落又过于啰嗦杂乱。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布局以六七个为最佳,每段不能超六行,我们常用的就是“黄金七段论”。卷面一定要保持整洁,不能涂涂改改,这是高考满分作文。

  二、动笔前要会巧拟题目

  拟题目要注意不能太长或太短,一个好的题目会起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震撼作用。拟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巧用套路拟题(不能脱离大方向),二是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的,背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巧用经典

  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忌“大头作文”。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小散文诗、小诗等,或用修辞手法开头,比喻、排比、设问、对比等。巧用修辞,含而不露,应用经典起到先声夺人,学识丰富,彰显底蕴的作用。

  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即结尾或呼应题目,或呼应开头,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又能唤起读者心理上一种首尾圆合的美感。

  四、理清思路,巧列提纲想了题目列提纲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一个优秀的作文需要5到8分钟的时间列提纲,这样你文章才会顺畅,思路清晰,避免大脑断路,出现胡言乱语和凑字的情况。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0

  话题作文的文题,很大、内容很多(包括四个方面)。它不像传统命题作文文题那么简明——就是一个孤零零的题目。话题作文文题的四个部分组成是: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高考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源头,由它引出来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这个材料不是写作的具体内容,而只是个启发你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有的是材料,有的是一个事实、一段小故事、寓言等。

  话题作文的文题是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材料,是个引子、例子,仅供参考;提示语,是对材料的注解和补充;在材料和提示语的共同帮助下,来引出话题。话题,是写作范围,而不是题目。题目,是你把话题“化一为万”,再从“万里挑一”,确定你自己喜欢写作的题目来。要求,是指令,是限制和约束。要求的内容,你必须照办。

  开阔眼界,磨砺思维

  在写作中养成“袖手于前,疾书于后”的审题习惯,对构成话题作文的四部分——引导材料、提示语、话题本身和写作要求要一一的解读,不要过多受引导材料或者叫背景材料的牵制,不能简单诠释话题或者是复制话题,应该以材料与话题作为写作的起点,要从起点上扩展开去,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选择切合话题精髓的立意角度。文章要写的大气离不开立意高远,必须在作文中表现积极的观点、健康的情趣、高尚的追求。不能与主旋律唱反调,唱响主旋律不等于讲空话、说套话。多读书、多看报,关注世界风云,了解民生疾苦,对时事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电视栏目。

  规范文体,夯实基础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文体不限,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文体不分和文体不明。有的考生忽视文体要求,写出一些非驴非马、“四不象”的文章来,结果丢了不少分数。在写作训练中,要坚持认认真真地写几篇比较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打牢各种文体的基础,力争做到记叙能畅达曲折,描写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挚感人,说理能严谨精辟,说明能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再发挥特长、求异创新。写作文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后“活”,“死”去“活”来。

  化整为零,分项训练

  高三如果总是写成篇的大作文,往往是疲于应付,难以打起精神,而且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也很难被发现和纠正,很可能会出现老毛病一犯再犯、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现象,为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可以进行分解专项训练,把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要求,对考点要求分项解析,然后按要求,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审题、立意、拟题、开头、结尾、层次安排、语言表达等专项训练。如文章的开头训练,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好头非常重要,如果在开头多动点脑筋“露一手”,有时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可以先搜罗精彩的话题作文的开头,仔细分析琢磨人家的开头好在哪里,总结出一些规律来,然后找一些题目专写开头。实践证明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强训练的力度和实效性。

  扬长避短,打造亮点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如出奇兵一路”,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先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特点先进行“盘点”,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点长处,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要在经营好“大路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长项”得到充分发展,考场上则要善于“藏拙”和“露美”,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要有追求“亮点”的意识,征服人心的好作文一定要有“亮点”,这个亮点,或者是一段条分缕析、无懈可击的论证,或者是一段精彩动人的描绘,或者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或者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情,或者是令人顿悟的哲思……三两处“闪光点”就有可能把全篇照亮, 以求得在某一个方面跃入发展等级,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

  写话题作文时,不能套用材料作文的方法。也就是说,对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必推敲、不必概括材料的深层含义、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主题。既然话题作文的材料,仅仅是个“话引”,题目中的材料,只是让你知道要写什么话题。因此,在行文中,就可以适度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置之不理,写起来,就不用它。材料和提示语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是引出话题,另一方面是减少解题的难度。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1

  一、正话反说,讽刺鞭挞

  “正话反说,讽刺鞭挞”即运用反语、夸张等手法,故意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使读者在幽默、讽刺中领会到作者的真正意图。

  《独眼龙的求职信》堪称采用此方法的成功之作,作者巧借“求职信”的格式,运用杂文式的反讽手法,塑造、鞭挞了“任人唯亲,唯亲是信”的独眼龙形象,机智、幽默而又辛辣地抨击了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认知事物的社会流弊。

  二、换位思考,自我反省

  “换位思考,自我反省”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位置,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反省自己,或许可以使自己更加接近真理。

  《雾中的战场》写一个“美军陆战队士兵”先是受爱国情的蒙蔽,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待、参加对伊战争,后受伊拉克战地老人点化,站在伊拉克和世界人民的立场上审视这场战争、自我忏悔。通过换位思考,在自我反省中表明“理智总是会被某种不知名的感情欺骗,最终被驱逐”这一主旨。

  三、物化拟人,打造卡通

  “物化拟人,打造卡通”就是运用拟人、拟物、想象、夸张等童话、寓言式的手法进行创作。

  在《理智·情感·认知》中,作者把“理智”和“情感”看作一对亲兄弟,赋予它们以人格,写成了寓言哲理文,闪现出睿智的光芒。

  四、反弹琵琶,推陈出新

  “反弹琵琶,推陈出新”即逆向思维,反向立意地构思行文。

  《人言诡鬼——舍弃欺诈,还我诚信》即运用此法。作者展开逆向思维的翅膀,反其意而用之,为鬼翻案,把原来受到大家称赞的捉鬼英雄宋定伯描写成一个毫无诚信、专事欺诈的小人,而鬼则是一个诚信可嘉、不幸受骗的弱者,在鲜明的褒贬中表达了作者对欺诈得势的鄙弃,对诚信善良的同情和呼唤。

  五、认同求异,新意旁出

  这种方法不同于“反弹琵琶,推陈出新”那样运用逆向思维,推出完全对立的结论,而是承认对方某种或某些与自己相同或合理的见解,再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派生出新的意义。运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态度显得委婉,易为人接受,加之观点较全面、客观辩证,因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如《天平和七弦琴》就是先承认感情容易模糊认知的双眼,理智不可缺少,接着阐述“但我们就能因此完全排除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这样新意顿出,使文章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有力地凸显出文章理性的高度。

  六、接龙改写,编构杂合

  “接龙改写,编构杂合”即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续写或改写,也可另择名篇大作、名人史事紧扣作文话题进行续写、改写,还可参照材料顺向或逆转编构故事。

  《丢掉“诚信”的背囊之后》和《“智子疑邻者”说》就是对高考作文材料的续写和改写。对名篇名著、名人名角续写改写的就更多,如《赤兔之死》和《〈小重山〉后的选择》等,参照材料顺向或逆转编构故事的有《保姆与家教》和《小学的玻璃事件》等。

  七、跨时越空,梦幻游访

  “跨时越空,梦幻游访”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发挥丰富想象,写梦写真、写虚写实,或时光倒流,或置身未来,在上中下三界不分,古今未三时交织中使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

  如《另类童话》把古希腊神话与现代社会嫁接起来,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神话与现实的界限,用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思辨的空间,阐述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一个生命个体对诚信的严肃思考;《穿越历史的选择》和《从泪到血——孙膑访谈手记》则是时光倒流,叩问古人的游记和访谈录;《永夜——2050年第364天清晨》则是飞越现在,置身未来的科幻作品;《石碑上的历史》则把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采用“双轨”结构,在古今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话题的认识;还有亦幻亦真、借梦抒怀的,如《我选择善良》。

  八、剪辑杂合,砌砖接链

  这种写法是紧扣话题选取适当的`素材,剪辑杂合成较为典型的题材片断,自成单元,可分章断节,拟写小标题,也可连珠成串。采用这种写法的文章层次明晰,同时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调控自如。

  如《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就是采用总分结构,中间用四个小标题分别概写李煜、辛弃疾、闻一多和朱自清笔下情怀各异的水,篇末点题,指出水同情异的原因是认知受到了感情的影响。

  九、奇装异服,巧选文体

  马要金鞍人要妆,好的文章体式恰如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使文章顿生辉彩。自从高考作文取消文体限制,可自主选择以来,每年均有不少考生创造性地选用文体,书信、日记、报告、访谈录、论辩稿、网页设计、诗歌、词赋、剧本、话本说书等,可谓应有尽有。奇文妙趣,新巧别致,令人叫绝。

  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就采用报告的形式,套用医学术语,通过“坐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个层次由表及里地勾画出诚信沦丧者的丑恶嘴脸,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出诚信丧失的原因。“治疗方法”、“医生建议”部分则提出回归诚信的主要方法,堪称奇文。

  十、假设于前,演绎归纳

  “假设于前,演绎归纳”就是在某种假设的前提下,通过想象、推理、演绎归纳,从而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必须在“记忆可以移植”这一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展开,如果考生纠缠在这一假设的真假问题上,就背离了命题意图。20__年《生命之床》也可算一篇假设之作,作者把“我”假设为一位临产孕妇,一位有心脏病、不能生小孩的“准妈妈”,在自己与婴儿、生与死的选择中,用“妈妈”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和永恒。

  当然水无恒形,兵无恒势,文无定法,以上作文之法仅供参考而已。何况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新的立意、再妙的构思、再巧的方法,也要借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最关键的是:千万别忘了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2

  首尾相应结构严谨

  例:

  1、(开头)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2、(开头)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

  (结尾)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壳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到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缩放的美丽。

  自然收束

  例:(开头)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过程,很多事,很多人,失败过,经历过才会懂,才会成熟。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要伤悲,而应该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锻炼的机会。冲过去,会更美好、更灿烂的生活等着你,更会有一番成就感;如果退而不前,那只能迎来更多的失败,更多人生的遗憾。

  (结尾)当我们快要走完人生路时,回首这一生,特别是那些困难和失败时,会觉得,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战胜、克服了它们,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瑕。

  画龙点睛

  例:(开头)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结尾)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使用诗歌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妙用修辞

  例: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3

  一、美化形象

  1、拟好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一个姑娘有了一双有神的眼睛,光彩照人;好的作文题目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对文章的好感油然而生。平淡的题目丝毫不能引起阅卷者的注意,更不能激起阅卷者对作文的阅读兴趣和好感。

  2、设计精彩的开头。开头要写得像姑娘的脸蛋那样美丽,且能引人往下阅读。方法有: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开头。可用整句写,也可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写;或式引用诗词,或用描写的方式写等。

  3、简短有力的结尾。方法有: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这种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明了。点题的方式很多:抒情式,希望式,推理式,感悟式,比喻式,歌曲名言式等。呼应开头式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记叙事件式结尾,即以事情的结局作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描写景物式结尾,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

  4、一身漂亮的衣裳。语言通顺,这是作文的最低要求。要想拿到发展等级分,文章写得通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文采。有文采,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即要在选词择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多下功夫。但有文采,不等于堆砌辞藻,也不等于掉书袋。文采产生于文化的底蕴。只有厚实有物,文句见情见美,读来方能有滋有味,耐人咀嚼。语言要有个性,要独特,要能给人新鲜之感。在高考作文中,只要有某一点出彩的地方,就会被阅卷者肯定。

  二、丰富内涵

  丰富内涵,主要指的是作文的内容和材料方面。作文材料要足够,没有材料的文章就是一个空架子。材料要够用,这是基础等级的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材料丰富。

  1、针对记叙文而言。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避免程式化;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营造氛围,或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或意境深远,皆以佳景真情取胜。

  2、针对议论文来说。论据要典型、真实而准确,最好有时代感和新鲜感。这些在行文中的道理引证、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要充分有力,避免空洞的分析,不泛泛而谈,不人云亦云。充实的论据来源于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文中用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所用材料要为论点服务,列举材料后要紧密联系论点作精要恰当的分析议论,万不可把材料堆砌在一起后不管不顾,更不能选用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那样的材料再多再好也不能选用。

  三、与众不同

  基础等级要求作文中心突出,切合题意。一篇偏离题意或中心不明的文章得分是很低的,是不能算作符合要求的作文。一篇合格的作文首先要做到的是中心明确,审题准确。在此基础上作文想再上一个台阶的话,那就要追求与众不同了。要想卓尔不凡,就要求深和新。

  1、深刻

  (1)透过现象看本质。纷繁复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有了若干这样的过程,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论证的常用方法。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分析它,发掘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症结点,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性。这是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能使读者引起联想并有所顿悟。写议论文,能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激浊扬清,充满对社会进步的真诚关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写记叙文,取材要鲜活,小中见大,充满情感,卒章显志,从而催人奋进,使人产生联想,通过关注周围的人、事而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2、创新

  (1)见解新颖,材料新鲜。写议论文,观点要新,例证要新,不能人云亦云;写记叙文,故事要新,立意要新,不能因循守旧。新的见解,新的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个人的.感悟中来,而不能照搬照套。

  (2)构思新巧。同样的题材,因构思之巧,就会各领风骚。同是《咏梅》,_与陆游迥异;同是写灯,巴金与柯罗连科各异;同是写《乡愁》,余光中与席慕蓉各有不同。构思无定法,但以下几点要注意:①要刻意挖掘事物内涵,追求立意高远;②要学会蓄势,写出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开头;③要写出落地生根、余音绕梁的结尾;④要学会运用抑扬、张弛、正侧、起伏等手法。

  (3)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想象是创造的开始,是腾飞的双翼。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种独到之处。推理,也只有抛弃人云亦云,才能独到。独到,是根植现实而又有超越,因而它不是违反生活逻辑的瞎说或荒诞。

  (4)有个性特征。写作是一种生命运动,是最富有个性色彩的劳动。承认个性、张扬个性,是一种人本的回归。要想写出有个性特征的文章,依据笔者个人数十年教学和写作的经验,似乎可以归结为一句:用自己的言语写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抛开这一点,很难有个性可言。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应试作文尤其如此。对于发展等级,每位考生,不论原来水平高低,都应该追求到一定的发展等级分,不应放弃。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要求都能达到,固然很好,但就多数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时,只要考生的作文能突出发展等级中的一两项就能获得高分。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4

  有的热点过于新闻化,有的热点事件繁杂、头绪众多,并不适合直接入文,这就需要我们筛选信息,有所取舍。如何恰如其分的引用热点呢?

  招法一:小处切入,专注—点

  热点素材,往往影响很大,涉及面广。我们必须从小处入手,寻找与作文主题相关的“点”,切忌面面俱到。如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回到原点》片段: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

  【解析】“回到原点”这个话题,可以选择的角度众多。本片段只是从小处着手,选取了作者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这也是我们熟悉的画面,贴近读者生活,激发了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的思考。

  招法二:概括热点,提炼主题

  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没有必要再做详细叙述,取而代之的应是对事件本身的高度概括,进而提炼出主题或结论。如高考大纲卷的优秀作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片段:

  顺手的小事,彰显的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被“彭宇案”“许云鹤案”吓怕了的十八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怜的小悦悦遭受两次车轮碾轧之苦却不敢只是顺手地将她拉到一边。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冷漠的心。还好,还好有人愿意伸手,还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愿意拉小悦悦一把。她这一拉,不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个拾荒者,有的却是超越众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足以使冷漠的灵魂为之震颤;她的美,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足以让每个人都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解析】考生由材料中修船工顺手补洞的善举,写到拾荒阿婆陈贤妹、十八位路人,因为这一事件影响极大,所以作者并未描述事件细节,而是高度概括,将重点放在了议论上面。

  招法三:再现情景,抒发真情

  热点素材若细节展示得并不充分,也有可能缺乏感人至深的力量。我们可以精选某些细节,再现情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致张丽莉老师》的片段:

  一切都来得如此突然,校车突然启动,学生惊慌失措,呆若木鸡。司机也惊呆了。可是他们看到了让他们更吃惊的一幕。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勇敢地迎上去,坦然地扑向那个庞然大物。在高大的校车面前,您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样的渺小,却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您“轻易”地推开了两个手足无措已经吓瘫的孩子。车轮肆意地从您的腿上碾过。学生得救了,您高位截瘫。

  【解析】在叙述的人称选择上,作者选取了第二人称,既便于抒情,又便于说理。在叙事内容上,考生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细节描写,在叙事真实生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5

  1、高考作文要写出题目

  俗话说: "看书看皮 ,看报看题。”题目是文章的眉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文,人要衣装,文要题妆,一个亮丽的题目给人以悦目之感,给人以击节之叹,给人以回味之思。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同时也可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

  2、高考作文要亮出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也许正因为难,它才有价值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比如“爆竹”"撞钟”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名开门见山。

  3、高考作文要亮出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材料。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才能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的合理应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都是亮语言的好方法。

  4、高考作文要亮出层次

  层次是作者的.思路。层次也是文章逻辑线索的外在体现: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分、总分.... .总之, 你的文章,要有你的思路标志层次、段落。

  5、高考作文要亮出材料

  高考作文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要做到典型性: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必须是吻合观点的;必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熟、俗、怪、僻的材料要避而远之。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07-04

高考辅导:作文写作技巧06-24

语文写作技巧01-20

关于高考作文写作技巧06-24

关于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09-08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06-24

高考作文开篇写作技巧06-24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训练06-24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汇编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