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文

时间:2024-03-30 12:01:19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作文

  心理学作文 篇1

  1.过度学习效应,过度学习效应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意为在学习中刚好达到完全正确反映时(100%学习),再巩固强化的学习。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比较重要且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已达到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再追加40%-50%的时间进行强化学习。尽管会在前期落后于100%学习,但是过度学习能够使基础知识更加熟练和扎实,对之后的逆转学习也就是考点的理解与迁移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过度学习亦有度:一般说来,过度学习以程度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消极效应[2]。

  2. 感觉器官记忆,生物学信息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记忆系统,视觉听觉对于生物学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图像记忆,因为生物学有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更多的视觉信息。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像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根据这些特点,生物知识识记的基本方法就是对内在有逻辑联系的材料进行理解和记忆,对机械性的材料要加工成某种内在联系进行强记。那么图像及表格便可以在比较、系统、简化、规律的层面上达到我们的目的要求。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中,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部分,书中对生物的变异类型做了精细的描述,但是,很多学生却经常在对此处进行记忆时出现变异类型分类上的混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将生物的变异类型归纳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图像:

  再如“必修”3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节,教材为了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提供了三个图像,教师如果能将这三幅图像整理总结成一幅归纳性更强的图像,将更方便学生进行记忆。

  (二)强调理解运用的知识

  生物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3]。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理解性知识。在理解教材编订者思路意图后,将其适当揭示给学生。比如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在意的教材目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了解全书的体系结构,把握教材“灵魂主线”,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减轻记忆负担。解题教学中,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泄露”给学生。课前不备解题方法,与学生一同进入解题思维,让学生直接看到解题的原始思维过程,从而对学生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二、非智力教育

  非智力教育指对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据沈德力观点,非智力因素是指除去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完成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柱(包括适当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和工作兴趣、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优良性格等)”。智力高者未必智慧高,这说明除去思维方式的限制外,智慧还受到价值观、利益观、人生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主要支持。此外,大量事实表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智力与非智力这两类因素的互动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随着年龄增长,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日趋突出[4]。以生为本,以内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唯一中心,尤其重视学生人格发展。运用“皮格马列翁”效应,实施激励教育,让自己的期望对学生产生自信心,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和学生谈话时,经常使用“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你可以做到”等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受到鼓励;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追问补充让学生感到老师重视他的回答进展,这样来达到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提问与有效倾听。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担当朋友、心理艺术家、心理医生、心灵导师等其他角色,要在了解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于教学过程中,不当只教手艺的工匠,不作只影响头脑的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影响精神、灵魂等潜意识观念层次的导师[5] 。

  心理学作文 篇2

  那是一场心灵上放空的旅行,当我尝试去探究所谓的心理——

  初次涉及到这个领域,是因为我在网上看到了“双重人格(Dual personality)”。当时脑子一下子冒出个念想“有趣”。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自从看了广义相对论后,这具有强烈的相反性的词语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忍不住点开了网页,文字似乎富有魔力,我被吸引着看完了相关内容。

  “好酷哦……”我情不自禁地说道。但是转念又想“该怎么治疗呢?”于是又搜索了一大堆相关资料,看了患有双重人格的人的病史,感叹道:“好可怜,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要一直隐藏自己吗?”我轻抿下唇,手撑着下巴:“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帮助他们。”

  接着,我似乎一直在付诸于行,因为我确定了我的目标,当一名心理医生(psychologists)。

  我轻笑道:“我似乎从来都没有这么坚持一件事情。”因为我很多时候心态都是轻飘飘,不拿一件事当事看,性子总是懒洋洋的,多半是假正经。当我这么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也无法相信。

  以前有很多次,对他人谈论我的理想,我也只是一笔带过,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职业。他们只是略有所思,微微地点头:“哦,是医生啊!好的好的!”

  在中国,心理学在近几年是大有兴起。可以看到许多学校中配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看到电视广播节目中频频出现“心理(mentality)”这个词,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谈论到关于心理学的内容。我总是笑着面对这些,这可是一件大好事,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中需要心理医生。

  只是对于一名初中生,我对心理学完全只是自学,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从事心理学可以选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考级只针对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我皱眉:“那学历不是要很高吗?做一名心理学家的话至少是要博士水平了,发表的论文针对全国才有影响性。”我很担心自己的水平没有那么高。事实的确是这样。

  这四年来,我看过的心理学也才几百本,阅读过的相关资料不下几千,看过的讲座也有几十场。幸好我的父母是支持我的,不然这条路,我很难走到至今。对于心理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过那么一件事,也是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对于画画,我并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没有坚持。素描班书法班都是补习了两年,可老师教的'就是让我觉得无聊,提不上多大的兴趣。但是对于抽象画,又不一样了。毕加索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他的风格都让我眼前一新,看厌了俗世的种种作品,偏向于毕加索那思想中神奇的世界。书法中最喜欢的是草书,可是老师就喜欢教我楷书。或许什么都要从最初开始吧,我老是这么安慰自己。

  但是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真的很烦。我每次都后悔去坚持这个决定。可是又后悔不坚持。可能我自己就是情感的矛盾体。

  近期,我创作了一副画作,名叫《Important Dream》绚丽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交织出一个不凡的梦想。的确很难看懂的一副抽象画。但这副画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会理解到不同的含义。这是我的骄傲,因为这幅画真的令我倾入了太多的心血。我在其中注入了我的心理学水平以及文学、哲学的水平。也算是一种坚持,对得起我这几年来所付出的点滴努力。

  因为心理学,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涉及到了更多的领域。我能更好地控制我的情绪,也能更好地去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哲学中,更多地保留了一种理性思维。而我喜欢玩一些逆向思维小游戏,来增加的更多的逻辑判断能力。很多事情开始不再那么循规蹈矩,但也总是限定在一个怪圈里。

  我总喜欢发呆,总喜欢在幻想中思考,之后我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思想是无限度的,而控制了思想,就不能发展。”

  这便是人类的心理学吧,但是我喜欢这种灵魂上的沉入。

  心理学作文 篇3

  “真想快点忘了那件烦心事!忘了它我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去追逐幸福了!”有些事你越想忘就越忘不掉。你本可以过得更舒心更快乐,结果却被心头的巨石压得苦不堪言。

  不光是你,大家心里都有块或大或小的石头。可人的大脑就是这么古怪,你想让它记住的事它却记不住,你想让它忘掉的事它又忘不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神为什么要把人的大脑设计成这样?

  生活中,有些人迫切地“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也在为之而奋斗,可结果却不尽人意。有些人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活得稀里糊涂的,却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你不觉得上述情况有点不公平吗?可遗憾的是,就心理咨询案例来看,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追求幸福有错吗?追求幸福就只能得到不幸的下场吗?会不会是你“努力的方法”不对头呢?那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你如果正为不幸而苦恼,我建议你把本书从头到尾好好地读一遍,本书能清除掉你心头的巨石。它会以最科学最明了的方式告诉你该如何面对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制造出让双方都满意的幸福感。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认知心理学”与“记忆心理学”的精华,希望你在阅读之后能早一天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

  近几年的美国心理学界十分关注被称作“白熊实验”的认知研究与记忆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把想忘记的事称为“白熊”。“白熊实验”就是探讨怎样才能让人彻底忘掉某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你越告诉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白熊”的形象就越会在你的头脑中时隐时现。也就是说,你越想忘掉某事,记住它的几率就越高。

  心理学家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为“精神控制讽刺过程”。即如果你强迫自己做些禁欲精神训练和自我启发,也许到头来只能起到反作用。“越想做好越做不好”的现实会让你倍感痛苦。而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的痛苦却理直气壮地折磨得你痛不欲生。抛开这些理论不说,你想获得幸福,首先就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心中存有“白熊”的事实,其次你还得掌握驯养它的方法。

  尊敬的心理学家魏格纳先生是本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前些天召开的学会中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人如果没有"可想"的事,也就没有"不要去想"的事了。”

  我认为这句至理名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的特点。你要是想着:“赶紧把那件事忘了吧!”就等于在提醒自己:“哎?我想忘掉"什么事"来着?”这样一来你就又把想忘掉的事回忆了一遍。

  记忆的“讽刺机关”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悄悄开启,你如果总这样自虐地回忆那件事,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精神创伤。

  因此,为了不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你就得牢牢记住那件你想忘掉的事。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它绝对是正确的。即便你能对此产生“原来如此”或者“也许真是那么回事”的同感,但仔细想来也会觉得很棘手。那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呢?究竟怎样做才能赶走心中的“白熊”,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放心,有我在你还怕什么!我会用最新的心理学知识向你详细介绍具体的“对策”。如果你连自己的心理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和别人相处呢?更遗憾的是,不少时候你的处理都产生了“南辕北辙”的效果。

  你如果能掌握认知心理学与记忆心理学的精华,就能大大降低错误处理问题的几率。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焦虑与不安。照我说的去做吧,错不了!

  做到下列四步你就能变成“理想中的自己”了。即:振作起来;正确地看待问题;成功地与人交往;变得人见人爱。

  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性格改变,人生的“色调”才会改变。你可以把仅有一次的人生渲染成黑、橙、蓝等各种颜色。在此,我真挚地祝福你拥有多姿多彩的每一天和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心理学作文 篇4

  自卑情结,心理学定义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人感觉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糟糕情绪。

  说到自卑情结,那势必就要关联上另一个名词,优越感。优越感可谓是自卑情节的必要补偿情绪,无论是刻意或是潜意识。一个有自卑的情节的人,内心必定是胆怯懦弱的,势必常常感受到由外界带来的焦虑,因此他们会迫切的需要优越感来中和焦虑,以此获得心理的满足。然而如此并不会真正的解决问题,只会将更大的问题越埋越深。

  人类在获取错误的优越感的过程中往往会对他人或自己的社交生活造成消极影响。对他人,一个怀有自卑的人的对优越感的极大的渴望会造成他人的不适,这会通过言语或者行动表现出来。自卑是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潜意识对主观来说几乎不可改变。任何潜意识的内容都会从言语和行为中找到缩影。自卑的人为获取优越感,言语上可能打击,捉弄他人,以侮辱他人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抑或是在背后讲闲话,增加与他人融入度抬高自己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这些行为势必会引起他人的不满,而这些对于情绪化潜意识化的自卑者来说却显得十分自然。长此以往,不满不断加深,对自卑者的社交圈将是一个极大的破坏,最后也落了个“孤独无依” 的下场。

  绝大多数想摆脱自卑感的自卑者在行为上会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他们会喜好去模仿集体中有权威,相对强势的人的行为,甚至会将这些行为中强势的部分表现得更加过火。一个自卑的人,或许呆在阴暗的角落,一声不吭,或许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表现得极度的盛气凌人。可是自卑者依旧是自卑者,尽管在外显露的盛气临人,内心依旧十分的脆弱,只要稍加刺激,就会惊慌失措,懦弱不堪。因为他们的霸气是展露给别人看的,是一种为了自我保护而形成的防御机制,而且往往刚开始这会产生一些不错的效果。可他们永远骗不了他们自己,他们胆怯弱小的内心是十分真实的,而且几乎不受主观控制,一旦接收到一些对他们心里的刺激,他们几乎会立刻崩溃,他们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完全没有平日盛气临人时的姿态,而且一旦被刺激,这种糟糕的状态会在他们心中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会加深他们自卑的程度,他们会觉得一时间失去了缓和目前状态的唯一方法,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度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获取优越感的他们自认为完美的途径失去了。

  对自己,生活毕竟不是坦途,总有一些磕磕碰碰,而且人外有人,这些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可对于自卑者来说这些确实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在获取优越感的途中一旦遭遇一点挫折,他们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当中。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行,感觉上天就是对自己不公,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自暴自弃的行为,例如可能再不认真工作,冷眼看待每一个人,包括自己最亲近的朋友等等,极大的毁坏自我的生活。更有极端者甚至会选择自残的方式,他们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对这个世界抱怨上天的不公,通过表示可怜来获取优越感。这种自伤有时候会有不错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它将极大地伤害身心健康,加深自卑情结,最后现在身心的双重痛苦中无法自拔。

  而我们应如何为自卑情结找一个合适的解决途径呢?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够勇敢的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我们应该直面自卑情结这个根本上的问题,而不应该迫切的去解决生活中由自卑感引起的问题,因为那只是为了获取生活中错误的优越感,它只会暂时解决当下的问题,却无法一劳永逸。而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他们的行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对达成目标毫无用处。只有在自身奋斗的同时学会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益处,才可能轻松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在你收获到优越感的同时,他人同样也可以收到。

【心理学作文】相关文章:

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06-28

心理学初中作文06-27

经典心理学03-03

经典心理学的03-20

爱情心理学心理学与读心术06-28

高考作文心理学06-24

心理学作文(精选27篇)09-06

考研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必考重点07-03

每天学点心理学:求职心理学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