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03-07 14:35:21 春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春节的作文(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春节的作文(推荐)

春节的作文 篇1

  今年我回苏北老家过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我一大早就爬起来了,因为爷爷昨晚说今天要带我到集市上去购买春节用品。

  爷爷骑着电瓶车拖着我,大约行了半个多小时才到了集市上。过年前的集市上可真热闹,只见到处人山人海,各种物品琳琅满目,让我看的眼花缭乱。只见马路两边都摆满了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再往前走,那些挂历,春联,字画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和爷爷买了一些。我们又继续往前走,爷爷又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食品。最让我感兴趣的东西还没有卖呢?我拉着爷爷直接走到了买烟花爆竹的地方,爷爷买了些礼炮和冲天炮,在我的一再请求下,爷爷又帮我买了些适合小孩子放的手拿式魔术弹,我高兴的差一点要跳起来了。我们东西购买都差不多了,但是小集市的人还是那么多,春节的小集市和往常的可真不一样,听爷爷讲,平时的小集市上没有多少人的,因为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到过春节都回家了才会这么热闹。”听了爷爷的话,我想:“小集镇的热闹不仅仅代表着农村的发展,还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对春节团圆的重视。”

  春节的小集镇可真热闹,这种热闹是没去过农村的人体会不到的。

春节的作文 篇2

  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传统节日,还有一些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但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除夕过了,春节也就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除夕那天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当天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春节的光景与除夕那天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在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嘭”天空中五颜六色的。原来每年必放的烟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把自家最美的.烟花放上了天空,烟花在黑色的夜空中绽开来,一个比一个光彩夺目,天空中似乎正在举行一场选美比赛。美极了!所有人顿时停留在了那一刻,只听到烟花绽放时的惊叹声,大人们脸上露出了童真的笑容,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童年。

同时,我们都悄悄许了愿望:希望今年我能以一个优秀的成绩考上一座中学!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今年六年级的同学都一齐努力,用一个好成绩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春节的作文 篇3

  过年了!过年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你知道过年要吃什么东西吗?对了!要吃饺子,吃饺子是过年习俗之一。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人来到奶奶家,这时,妈妈说:“今年过年,咱们吃饺子吧!”大家都同意了。我们全家出动,爸爸压皮儿,奶奶,妈妈,姑姑,包饺子,妈妈对我说:“你也来包饺子吧!”

  我说:“好啊,我也正想学包饺子呢!”说着,我便拿起一块饺子皮,一股脑似的放了一大块陷儿,使劲一捏,陷儿像小娃娃一样跳了出来,这时,妈妈对我说:“我来教你吧!”我点了点头,仔细的看着妈妈的动作,等妈妈做完,该我做了,我紧张极了,照着妈妈的`样子,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半圆的饺子,我的心里了开了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时,妈妈提议说:“要不咱们再包一个饺子,里面包个硬币,看谁吃到谁运气就好。”大家都一致同意了。包完饺子,奶奶就去下饺子了,过了一会儿,饺子熟了,妈妈给我盛了一碗,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是代表团圆的意思,包饺子既开心又有意义!

春节的作文 篇4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是在乡下的岳父家过的。

  一进腊月,岳父家和其他乡下人一样,就开始准备过年,杀年猪、打粑钯、磨豆腐、炸糖馓、打年货…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大年三十这一天,就专门办年饭、吃年饭,过大年。

  早上七点钟,浓浓的年味就已扑鼻而来。岳母像换了一个人似,敲开一个个房间,把一家人喊起床,然后简单地吃过早餐后,岳父便将岳母呼来换去,将我们指挥得团团转,于是大家开始忙起年来。

  岳父和岳母在厨房里忙做年饭。按照惯例,岳父主厨,岳母当下手。岳父是村里有名的厨师,炒得一手好菜,年青的时候在街上开过饭馆,村里办什么喜事都是他主厨,办年饭更是拿手好戏。在岳母杀鸡、宰鸭、破鱼、烧猪脚、泡海带、洗香菇…的时候,岳父已经生燃了灶火,并将大灶锅洗干净,缕缕炊烟在屋顶上升起,又随着风儿散去,与临家的炊烟融在一起在村庄的上空飘荡。

  一切准备就绪后,岳父和岳母就开始办菜,岳母切菜,"嚓嚓嚓…""哚哚哚…"的声音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弥漫;岳父炒菜,"沙沙沙…""哗哗哗…"的声音似一首激昂的乐章在流淌。浓浓的菜香不时从厨房里飘出来,向院子外飘出去,与临家的菜香混合在一起,在村庄的上空荡漾。厨房里还不时飘出岳父和岳母的说笑声。

  我、妻子,还有小姨子、小舅母贴春联、挂灯龙,扯彩灯。妻子将红纸裁好,铺在八仙桌上,并将墨倒好后,我就开始写春联。岳父在村里算个文化人,年青的时候曾当过村里的秘书,对春联是很讲究的,这几年岳父家的日子越过越火红,先是起了两层楼的新房子,后是给小舅子完了婚。

  昨天晚上,就春联的内容岳父和我探讨了一夜,后来岳父选了这么几对春联:"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日暖华堂春燕舞、龙蟠宝地彩云归"、"年丰人寿家家乐,发展和谐处处春"、"灯火千门藤春气,笙歌万里颂尧天"、"矢志耕耘金土地,纵情歌唱好生活"、"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我写,妻子和小姨子、小舅母就贴,于是大门、窗棂、门楣等都贴上春联,就在她们贴的过程中,我往其它人家一看,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红红的春联将乡村映得一片通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好春联后,我们又开始挂灯龙和彩灯,灯龙是那年起新屋时,亲戚送的,一共四对。每年过年,岳父都要求我们挂灯笼,岳父说,除夕挂灯笼,过个吉祥年,让日子像灯笼那样红火。我们将四对八个灯笼挂在屋檐下,挂好灯笼后接着又扯彩灯,电线接通后,灯笼里的灯和彩灯就亮了,虽是白天,彩灯一闪一烁,煞是好看。

  小姨父、小舅子、我儿子、还有外甥女则忙于买爆竹。大人盼中田,小孩望过年。早晨一起床,我儿子、小姨子的女儿就嚷着要买鞭炮,于是一吃过早饭,小姨父就开车上街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拉回了一车子鞭炮,有一万响,的大地红,有三百多元一坨的大礼炮,什么"万花筒"和"",还有冲天炮、花炮等。儿子和外甥女又唱又是跳,还没有进屋,就喊道:"家公--""家婆--""快来看,卖了好多鞭炮!"岳父和岳母一齐跑出来,看到小姨父和小舅子从车上下鞭炮,满脸笑容。那是一种幸福的笑、一种骄傲的笑、一种自豪的笑…

  在岳父和岳母的笑声中,丰盛的年饭菜办成了。于是,岳父搬出了整整搁置了一年的大圆桌,摆在堂屋正中央,岳母用水洗了三遍、用抹布擦了三遍。之后,岳父在大圆桌上摆了一个电磁炉,我记得前年吃年饭的时候用得是碳炉子、用得用得是酒精炉,今年竟用上了电磁炉,真是鸟枪换大炮,仅仅一年,岳父家的生活条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切摆好后,一家人就出出进进,从厨房里将菜端进堂屋,摆在大圆桌上。

  中午十二点正,岳父带领一家老小来带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和礼炮。"过大年,放鞭炮,家公戴上大红帽,我和家婆看烟花,爸爸妈妈笑哈哈。"儿子和外甥女手舞足蹈地唱起了儿歌。这时,村庄里的家家户户也都燃放起鞭炮和礼炮,顿时鞭炮声声,此起彼伏,绵延不断,落红满地,灿若云锦…

  堂屋的大门敞敞地大开着,神龛上的蜡烛熊熊地燃烧着。一家人按辈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座,围着大圆桌开始吃年饭。菜一共十二个,每个菜都有的寓意:一是鸡肉,寓意着一切都像鸡一样赶早;二是鸭肉,寓意着像鸭一样爱家顾家;三是清蒸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四是猪脚炖海带,寓意着将各种福气连带起来;五是扣肉,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六是红烧牛肉,寓意来年牛气冲天;七是油炸豆腐,寓意着一家人都有福;八是红烧猪头和猪尾,寓意着一年从头到尾都有肉,做事也能从一至终;九是小炒猪花,即猪肚、猪舌、猪肝、猪心等大杂烩,寓意着全家和和气气;十是酸萝卜和酸白菜,寓意着乡下人爱吃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十一是肉丸子粉丝汤,寓意着一家人健康长寿;十二是青菜,寓意着一家人清清白白。"菜""财"谐音,十二道菜寓意着寓意月月发财。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觥筹交错与谈笑风生之间,一家人又送走了一个年,同时一种幸福又油然而生。年饭一直吃到中央电视台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谈论着,话题是扯东谈西,想到什么就扯什么,谈到哪儿算哪儿,当然大家谈的最多的话题还是农村这些年的变化。在扯谈和看"春晚"的时候,我们不时地往墙上的挂钟瞟几眼,看距抢新年的时间还有多久。终于,晚上十二点钟到了,"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岳父又带领一家老小来到院子里,岳父烧了一堆大火,我们先放一挂一万响大地红,接着就放礼炮,随着"嘘--"的声音,一颗颗礼炮升上天空,"嘣--""哗啦--"礼炮在高空中炸响,放射出一道耀眼的乳白色的光芒,随即有开成一个圆球的,有开成花环的,还有开成单个的.花的,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绿色…煞是好看。儿子和外甥女则放烟花,只见"唰"的一声,烟花棒立刻闪出了亮光,一颗颗火花如同清泉般洒向人间,犹如一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好似朵朵菊花开满夜空。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

  一时间,万家鞭炮齐鸣,竞相传出,震响天宇,喧嚣的夜空中绽放着五彩缤纷的礼花,夜空一片灿烂…整个村庄沸腾了。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一家老小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放爆竹,无比欢乐,岳父和岳母也仿佛年轻了好多岁,成了小玩童,手舞足蹈。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缤纷的彩灯,院内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除夕的热闹气氛在此时达到了最高潮。我不禁想起了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段描述:"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红红火火的新年,终于盼来了,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岳父家,走进了村庄,走进了城市,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春节的作文 篇5

  在渴望和期待中,春节扬着甜甜的笑容,迈着轻轻的脚步,带着浓浓的情意向我们走来。

  “春节”这个称呼是有来历的。听奶奶讲,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它的名字叫做“年”,老虎、狮子见到它都会吓得扭头就跑。但是,年怕响、怕火、怕红色。人们知道它的弱点,就可以抵御它了。一次,几只年跑下山来去村庄滋事。村民燃起篝火,点起爆竹,年立刻被吓跑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枣、花生等好吃的东西一起分享,相互祝贺。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

  每当到了“春节”这天,家家户户就会贴春联,燃放炮竹,点红蜡烛,穿红衣,以“红”为吉利的'象征。爆竹声声,震耳欲聋,鞭炮齐鸣,响彻云霄,彻夜狂欢。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春节的喜庆场面,我知道,它在祝福我们学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祝福老师和家人健康平安,祝福农民伯伯风调雨顺,硕果累累,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谐强大!

  去年春节我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过的。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出去散步,看见了一群舞龙的人。那龙活灵活现,扭扭身子甩甩尾,摇摇胡子笑眯眯,可好玩了!虽说因为雾霾天气的缘故,大家都提倡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沿路还是有好多人放烟花,把天空映得比白天还要亮,还要美。那闪着五彩的光拖着长长地尾巴的火花,早把雨后的彩虹都比了下去。春节联欢晚会的喧闹也透过玻璃窗传了出来,有令人捧腹的小品,有感动肺腑的故事,有旋律优美的音乐……

  深夜,主持人大声倒数“3——2——1——”新的一年开始了!

  春节是系在人们心头的中国结,是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是一盏照亮人生的红灯笼,照亮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我们的人们更幸福!

春节的作文 篇6

  过年了,工人们拿着工资回家,孩子们拿着优异的成绩等着街坊邻居们夸奖,外出的游子终于和父母们团聚了。

  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福字和春联,到处充满了节日气氛。到了晚上,爷爷家灶台里的火一刻也不停歇,烟囱不停地冒着袅袅炊烟,“大元宝”和“小元宝”(花生和瓜子)香味四溢。各家各户都灯火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吃年 夜 饭,各种各样的菜肴端了上来,看得我眼花缭乱,一家人围着桌子谈笑风生,聊过去发生的趣事以及新的一年里的期望。长辈们给孩子们发红包,孩子们手里捧着鼓鼓的红包,心里甜滋滋的。

  令人期盼的“春节联欢晚会”到了,晚会内容丰富多采,有优美动听的歌舞,有幽默风趣的小品,有逗得人开怀大笑的相声,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杂技表演。新年的钟声响起,紧跟其后的是崭新的一年。顿时,响起一阵阵炮声。再看天上,寂静黑暗的 夜 空划破一道道口子,烟花好像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一样。爸爸也拿出烟花和鞭炮,燃放了起来,声音响彻天空,震耳欲聋。新的一年已伴随随沉重的炮声非常隆重的来到人们身边,此情此景,禁不住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拜年。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各不相同。像我们老家,大年初一要喝糕茶,“糕”与“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的意思。喝糕茶就是在桌上摆上许多点心,面前倒上一碗茶,但是桌上的点心一盘也不许吃完,碗中的茶也不准全部喝完。我当时听着也觉得奇怪,那么多点心为什么一盘都不能吃完呢?原来是因为年年有余,如果把点心全部吃完今年不就什么也不剩下来了吗? 还有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要说一些好话,不能说一些晦气的话,这是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凡是在这一天,有人来家里做客,主人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喝糕茶。

  新的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希望大家岁岁平安,学业进步。

春节的作文 篇7

  河源的春节不同于广州般热闹,河源的春节在一派祥和中流露出质朴。

  河源的春节开始得并不早,在年三十之前除采买外就并无过年的迹象了。在年三十当天,一家人要洗得干干交净净,换上新衣。晚饭,也就是年夜饭吃得特别早,天刚刚染上灰时就吃了。

  年夜饭还是一如既往地丰富。河源人的年夜饭上除了鸡鸭鱼基础的菜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豆腐——酿豆腐、豆皮丝、豆干等。有时还会有野味,是山上新挖的冬笋。

  吃完年夜饭之后是要守岁的,不管大人和小孩。彻夜都在放烟花,放鞭炮。在跨年的那一刻,更是不用说,全村的人都在放鞭炮,烟花。灯火通明了半边天,即使是睡得再熟的孩子也是要嚷着起来看的。

  到了大年初一,老人与小孩们不觉得累似的,一早就起来写对联了。手巧的女孩子还会剪出各种各样精致的窗花来。到了近中午,大人们开始忙里忙外。杀鸡敬祖,烧香拜神,还准备了极其丰富的午饭来。

  午饭后,在丝丝暖意的冬阳下,全家出动,开始贴对联,贴窗花。一家人搬着个梯子忙来忙去,好不热闹!

  在河源,春节过得并不久。在初一之后,初七之前,所做的事就无非是走走亲戚,串串门了。

春节的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每一个地方过年的习俗都不一样,今天我来讲一下宁波的春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按照宁波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八就开始了。在这一天,有许多人都会熬腊八粥,这是一种传统。这天,家家户户还要赶着大扫除,买年货,预备过年喝的、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等到腊月二十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上天述职的日子,因此人们一般会供奉“祭灶果”,好让灶君菩萨上天庭后给人间多说好话。祭灶果是宁波传统食品,由麻枣、红白球配上油果、黑白糖、芝麻脚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等组成。等祭灶仪式完成后,大人就把祭灶果分给孩子们吃,可热闹了。

  除夕到了,男女老少穿起了新衣,贴上了福字和春联,家家忙着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鞭炮声时不时地传来,门前的'炮花皮也洒落了一地。一家人围着桌子,开开心心地吃着精心准备的团圆饭,个个笑意盈盈,不时举杯,送上真诚的祝福。吃完年夜饭,大家坐在沙发上,一起欣赏着别出心裁、精彩绝伦的春节联欢晚会。守到十二点左右,我们又放了“关门炮”辞旧岁。

  正月初一早上,我们全家到亲戚家去拜年,这天是我们孩子最欢喜的日子,大人们都给大红包—压岁钱,人们的畅谈欢笑声不绝于耳,总是说着祝福的话,比如猴年吉祥、万事如意等等。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要到元宵节了,元宵一过,春节就结束了,大人上班,小孩上学,宁波的春节真是别有滋味啊!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回忆春节作文-春节作文01-25

春节的作文07-02

春节作文07-02

春节经典的作文06-25

春节的作文01-05

春节作文02-05

《春节》作文04-07

春节的作文03-14

★春节的作文07-03

春节的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