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

时间:2024-02-21 07:23:18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2篇(实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2篇(实用)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1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学生很感兴趣。与试教课相比,小袁老师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思路更为明晰。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小袁在这第一教时中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可爱。然听后感觉内容少了些,检查字词、归纳每段主要意思都比较拖,花了很长时间,而地球的美丽、可爱却“着笔”不多。

  阅读教学要强调学生读的`训练,只有学生自己去读文本,才能对文本有所了解,有所感悟。教师精彩的教授,精辟的分析,虽然能把教材中蕴涵的东西挖出来,但毕竟不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欣赏、接受。所以要让学生自己读,才能真正的理解文本,感受文本。

  因这堂课是作为青年教师“微课辅助”展示课,课中必须要有微视频来解决教学重点,小袁把它安排在感受地球美丽一段。说实话,这段视频并没有使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动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还需要配上简明精要的讲解,学生才会留下印象。

  作为公开课,建议小袁上第二教时的课——感受地球的“易碎”,抓住宇航员发出的“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来展开教学。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意识到生态灾难已经深深地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那么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2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整节课教者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助性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具体表现如下:

  一、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刘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刘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刘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当然,这也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刘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美丽、壮观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对地球热爱之情。而后,让学生带着赞美、感激的语气自读这一段,再指名让学生在全班朗读,感受地球的可爱。在讲“地球资源有限”这部分时,教师也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使他们强烈的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

  四、联系实际,提升情感。

  课文即将结束时刘老师让学生以“-----,我想对你说”来写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了训练,也宣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今后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使学生意识到要保护地球就要付诸行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主意识。

  五、商榷。

  再好的课堂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刘老师如果不忘把那段《沙尘暴》的视频放给学生看,如果在出示那段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文字资料时让学生充分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会更能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态灾难已经深深地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那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自然而然的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

  总之,暇不掩玉。虽然我们组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供大家商榷。但毫无疑问,这是一节活泼、生动、有效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课堂上刘老师发挥了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言,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的评述,评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