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4-01-18 18:10:49 教师 我要投稿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必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必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时间是挤出来的二语王启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我的暑假作业-读后感。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和前辈交谈,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抚平了我心中的焦躁,点亮了迷途的夜灯。书中每的每一条建议都来自于他的实践,加以理论剖析,令读者叹服。其中有写到老师的时间哪里来,我常常苦于处理种种事情没有多余的时间让自己好好读书写字,爱好也是需要时间来完成,并从中得到快乐,所以我常感疲惫,并不是教学上任务重,而是没有时间去释疑解惑,或者说没有解得透,内心不轻松。每天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管好女儿的学习、弹琴,做一个尽职的家长,读后感《我的暑假作业-读后感》。苦于身心疲惫间读到了霍姆斯林的建议,心中逐渐坦然。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对话就是和爱人一起喝啡。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诚然,我对学术著作的拜读甚少,时常忘记时间是挤出来的.,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皮毛。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要乐安天命,平静的接受,安静的看待,清静的对待。把师爱比作春雨,润物细无声最恰当,再轰轰烈烈的爱都要归于平凡。常读书、常思考、常反省、常进步,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真实的反省和内省,敢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说一句:不要找借口不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利用一段时间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触颇多,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感触: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

  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来讲,怎么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二、要关爱学生 ,首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其次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地,耐心细致地辅导。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塑造的苍白魂灵。我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尽力去改变自己教学中这种状况。

  三、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真正的学习需要借助有效的表达和倾听,要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不断的学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能从错误中学习。我认为,其实,并不是我们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只要我们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就是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

  四、做一个有情趣的教师。

  工作后觉得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主要因为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在工作之余要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人生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以上是阅读后的一些简单想法,希望通过实践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收获。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读书是由译者根据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编写,其中还融合了苏氏的其他著作的精彩条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著就了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文章事例生动,理论精辟,见解独到,可读性极强。

  文章一共介绍了100条给教师的建议,其中有几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让我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中第2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我想每位老师听到别人形容教师放假时间长,工作内容轻松时,都会感到很无奈,只有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事情让老师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尤其是当班主任的同事,在备课时总会有各种事情被打扰,于是书中介绍了一位历史老师,结束了一个观点,备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一节课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的,这种准备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随着教师的知识储备越来越长,量变就会变成质变,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来越得心应手,正如作者所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要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

  其次,第33条——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几点建议。

  作者总结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的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是在这个时期里,总还是能够找到时间,来逐渐的,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地精神财富——教育是明智的。”所以趁着年轻,我们需要做的事有很多。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精神教育自己,要使共产主义的理想通过多种多样的,具有深刻个性的特征从每个不同的`独立个体中体现出来,最后,年轻的朋友们,每个月要有三本书,学科方面,榜样人物以及关于人的心灵的书,这会让你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光传授知识,更能充盈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教育者要具备一种对美丽的精细的感觉,要在创造美的劳动跟人有精神交往。

  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中记载的100条建议可以说为我们教师量身打造,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光要教授知识,还要帮助其养成好的习惯和性格,不光要呵护学生成长,还要让他们拥有自信和坚强的意志,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我们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这条“百年育人”的教育长河中,我们需要不停学习,不停积累,才能不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假期,作为新教师的我读了《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从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有多来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告诉新教师,年轻教师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虚心,持一点恒心。有了自信,就会让自己的潜能释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进而创造自己的精彩。告诉年轻教师自己面对的是日益成长的学生,是日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全社会的拷问和关注,所以要多读书,多学习,从身边学起,从身边的老教师学起。

  本书还告诉我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轻教师要敢于坚持,要有一颗恒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本书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作者举了很多案例,具体讲述了一些新教师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例如身份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压力;新教师如何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等。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师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要能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问题,要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要学会与同事友好相处,要尊敬领导;要让和自己相处的孩子感受到快乐,为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师更要将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上网查资料,请教身边的老教师,不过有时学生们并不领情,课堂上东倒西歪,我也曾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这种过分“活跃”而沮丧过,心想这些学生与想象中的乖巧可爱真是差别太大了,他们每个都是那么“活跃”,那么的不听话,上课时总是给你捣乱,真是令人心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学到很多方式方法调节自己和管理学生。我这才终于明白了“爱学生”的真谛,不仅仅是爱听话的孩子,还要爱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也是那样的可爱和聪明,走近学生的心灵,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就算他们偶尔的调皮捣蛋,也不会觉得心烦气躁,只会更觉得他们天真、可爱。

  读了这本书,使我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艰难的,自己在工作当中不能因为这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多与自己身边的老教师交流,要学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相处,为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理想并追逐下去,只要有恒心,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最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内容,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课堂提问。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教师要能“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课堂提问便是一种引领,课堂中提问的意义是要激发求知欲,提问点应该恰当到位,应该是铺垫学生获取知识的台阶,好的提问就像节奏明快的韵律操,流畅优美。想想自己的课堂上真正有效的问题有多少呢?想来觉得如芒在背!

  关于学生注意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完全在于教师的引领与调控,教师要抓牢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才能确保高效课堂。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借着读书活动的契机,前几天,我阅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他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他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都凝聚着他的聪明与智慧,都彰显着他的热情与博爱,都寄托着他的梦想与希望。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内容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一位教师在他所教的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些教学常识,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深的教育理论素养,如何胜任自己的工作呢?读过这本书,深刻反省一下自身,真是惭愧至极。我的业余时间大都浪费在了闲谈和看微信上了。我想我应该有所改变:走进图书馆,去翻阅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我还应该制订一份读书计划,多读一些国内外的教育家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方面的著作,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并将好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同时注意积累、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自己的身后也留下一串歪斜而踏实的脚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今天,我拿着枕边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翻看着。突然,我对“合作是竞争的归宿”中的“第12条:在过去的一年中,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引起了我的无限思绪。回想在本校工作以来的三年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发现自己好象已经不止一年没有参与理论学习了。对一些先进的、优秀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我完全不懂。很多观念都还停留在原有的理论知识水平线上,这让我感到莫名的恐慌。因此,我认为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理论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条,可我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只有学习专家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正确理解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如何借鉴和运用,才能提高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尤其能帮助我把工作的点滴积累起来,归纳成为精炼简洁的理论知识体系。理论有深有浅,而作为在一线工作不久的我,应该从最浅显的做起,结合自己的实际实践,不断努力提炼自己,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家长们的信任。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一、来自自身的感受

  记得每次写案例时,我在叙述事件的.过程都轻而易举的一气呵成,不含糊,同时脑子里也依稀的觉得这件事情隐含着很多的教育意义,很值得挖掘。可真正在分析、讲解案例所对别人的教育和启示时,我都觉得内容、条理不清不楚,阐述混乱,主次不分。这种种困惑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不应间断,而应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像现今科学技术非速地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的普及,让我不得不为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的提高而担忧。

  二、来自家长的感受

  每当家长向我虚心请教时,我都深有感触。

  在和每位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时,我感觉到有很多家长都会带着问题来交流,他们谦虚地向我问道:“郑老师,我呀,现在是拿孩子越来越没办法了,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脾气也犟的很,我真想他天天上幼儿园呀。”是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经常被一大家人宠着、溺着、骄着、贯着,什么事都依着他,由着他的性子来,孩子能不倔强吗?其实,“不应骄贯孩子”这个道理家长也明白。可现在因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因此,在事情发生是,由于经验的不足,一时间没有想到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办法,反正为了“息事宁人”,只有满足孩子的愿望。当然,同样的事情会再上演,每次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能不变的倔强吗?所以,为了孩子们明天美好的未来,家长要学习,做为老师的我,更应该学习?因为,老师不仅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孩子,也有义务帮助和引导家长如何教育、养育孩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优秀的教师采取什么手段保证课堂一丝不苟,井然有序?他们的秘诀在于预防,严格的课堂管理方案、亲切的态度和时时掌控的主动权。有效的纪律体系可以预防学生的规范行为!

  站着讲课是一个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不锻炼身体,你是没有办法坚持站着讲课的;每天站到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学生开始早读,是一种习惯;微笑,站立都是微小但过硬的基本功,必须得天天用心的去做,才能贯彻“你还好吧策略”!和学生相互之间每天简单的问候,上课学生才会“买你的账”。能让你轻松赢取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一声真诚的“欢迎”,为你和学生一整天融洽的相处开了一个好头,学生喜欢那些欢迎他们的地方,而且,只有在积极健康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取得成功,想让他们成为快乐、成功的学生吗?那么,别忘了说上一声:“嘿,你好!”其实,学生成功时给学生一个拥抱,她们会感受到,她们是受欢迎的,被需要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朋友,背着人可以责怪,当着人要赞扬!”实际上,每一位老师拥有一间自己的“私人办公室”,而且这办公室就在离班级不远的地方,这样的可以谨慎行事,和孩子们私密的解决纪律问题……老师要做的,是走到犯错误的孩子身边,俯下身子和他低声的讲几句话。远离其他同学,一对一的进行谈话指导,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那么的“桀骜不驯,”相反,乖巧听话的很!做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修炼自己的脾气。虚怀若谷、大智若愚、宠辱不惊!私下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做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其实,一个小小的赞扬“谢谢你举手”、“感谢大家的合作”、“你坐下来听听别人的答案”……会有神奇的效果。学生渴望我们的.关注,会不遗余力地来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意识到乖一点就能得到你的关注,就会自觉自愿的乖起来。注意好行为的老师遇到的课堂纪律问题,要比那些只关注学生淘气行为的老师少得多。正如高金英老师说的:“要变着法儿的鼓励和赞扬学生”。即“夸”学生,只是惭愧没有高老师的情商,她夸学生的水平很高,我也一直努力的坚持学习,可有时“夸”的时候,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是时机不成熟,就是情感表达的不透彻。只读书,不写感悟,是没有收获的,每天坚持做到写几句话,这是自己对自己读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坚持自己内心深处最细微的东西,自己会变得更很踏实。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郑洁校长给教师的建议,也是一位教育改革者的畅想,语言真诚、观点新锐、风格独特。他的这本书共分为四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下面谈一些我读后的一些体会:

  给快乐找个理由。

  郑杰校长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的不凡与伟大。《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他的书,我想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简单、沉重、丰厚、幸福。

  说它简单,那是我的主观“臆断”,是我单从书的内容上来说的。一百篇文章,每一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像一篇篇小品文,不需要作者的刻意雕琢,但每字每句都是心灵深处的有感而发,释放的得体,到位。读了《教师要有静气》后,我也倍受感染,从前的浮躁心态的确收敛了许多;读了《何不玩一玩》,让我认识到学生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学生也并不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达到心灵上的净化,也使他们有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也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读了《欣赏缺憾》后,我才发现,缺憾并不都是一种难以容忍的过错,学会欣赏,需要的是大度和豪放、宽容的心态。我也第一次感觉,那些在我心中“有问题”的学生,竟然也有那么多不被人看重和忽略的“美丽”。想想,我扼杀了多少孩子们的梦想啊。

  说它沉重,是我从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发现了自己多方面的不足,发现了郑杰校长切中要害的剖析了自己及众多教师心灵上的缺憾。原来的我,就如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方向的乱撞,找不到可以让自己停下来反思的地方。曾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厌烦和反感,总是想逃离这个职业,教学的兴趣大减。而今天,在反复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又慢慢恢复了以往的状态,沉静之中又多了几分热情: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我为何要为难我的学生和我的价值观呢?金钱固然诱人,但我从事的事业又有多少金钱能衡量得了呢?

  说它丰厚,是我认为这本书的很多观点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没有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站在课堂的边缘观看学生的变化,而没有走近他们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说悄悄话,所以也错过了欣赏美丽的机会。肤浅的认识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还谈何演绎“真理”呢?更不用说像郑杰校长一样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独特感悟了,他给我们教师枯竭的心田注入了清清的小溪水,我们拿什么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在炎热的夏季感觉到清爽的味道呢?

  认真读过这本书后,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觉得读书的快乐奇妙无穷,所以,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吧,这就是快乐的理由!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正文:尊重学生,教给阅读——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先生送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一直搁着没看,待到听完曹鸿飞老师的讲座,才将此书拿出来翻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他堪称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个性的和谐发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深深感动了我,震撼了我,也指引了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成功源于他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他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是的,他正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有一个女孩为了给病中的祖母带去欢乐和宽慰,在学校的暖房里采摘了那朵为全校师生极为钟爱的蓝色菊花,她决定让祖母看后就还给学校。当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后大为吃惊,但了解情况后,他感动地说:“孩子,你再采三朵吧!一朵送给你自己,为了你这颗善良的心;两朵送给你父母,为了他们培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本该受到批评的孩子竟然得到了赞赏,这就源于他对善心的呵护,对自尊的维护。一个生命,无论是强大的、弱小的、高贵的、平凡的、聪明的、愚笨的,作为人的尊严,永远是无价的。我们说,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塑造美好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树立却基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却是在尊重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总之,没有尊重,就没有德育;不懂尊重的老师,是决计培养不出道德高尚的学生的。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更多的宽容,更多的赏识,那么我们将收获的是教育的奇迹。这位教育大师,用他对孩子的信任和关爱重塑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他眼里,每一颗心灵都是可以趋于真、善、美的。而且他总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比如对待“后进生”,绝不言弃,耐心、深入地研究,制定恰当的方法,期待孩子们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班上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对于数学有严重障碍。针对这个孩子,他撷取生活中的故事作为题目让费佳思考,还给他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100本书和册子,可供三到七年级。后来这孩子成了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在回忆中说自己从来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只是教给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我去年调到现在的学校,接任的是全校公认的垃圾班,学习成绩姑且不提,单就行为习惯就很是叫人头疼,纪律就是一大问题。我刚接手,打架事件应接不暇,任课老师的告状接连不断,作业不做屡见不鲜······怎么办?每天忙得交头烂额,过得提心吊胆。在翻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在这进步发达的社会,在这充满竞争的年代,身为教师的我深感自己的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工作将近10年,实践说明时间就是经验,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总是抽出时间来阅读教育书籍,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厚自己。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他讲的不是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道理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给我的教学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我感受到了一个教师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感悟到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使我对教师这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并明确目标:

  一、微笑面对工作

  笑,是世界上最灿烂的.语言。一个微笑可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一个微笑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一个微笑可以是一个爱的鼓励,微笑总是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它可以感染身边所有的人,带给你愉悦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工作起来也特有精神。那就需要有一颗会微笑的心去对待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是怎样选择呢?是前进还是退缩?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个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动力,以微笑去面对,将会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二、有一颗宽容的心

  我们要学会宽容,当批评学生时我们常会看到孩子难过的表情和无辜的眼神,我也常会有舍不得的感觉,但时常在心软后,往往感觉自己太苛刻。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大人都会犯错,何况一个小孩。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并巧妙合理地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育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改正错误,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在错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多更精彩的人生体验,在错中可以学会发现和创造。

  三、要不断学习

  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另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

  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差事,那你永远都无幸福可言。读完郑杰校长的这本书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珍惜自己”、“赏识学生”、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那么我就是快乐的,我也会是幸福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第一次听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一个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和两朵玫瑰花。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把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里,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震憾了,他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有孩子摘花时,我们又会怎样做呢?不闻不问、又或者是批评教育。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温暖,能让孩子感受到真、善、美的.苏霍姆林斯基。

  当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更是被苏霍姆林斯基深深的感动了。他是真的爱教育、爱孩子;爱思考,爱研究;爱阅读,爱自然;是一个智者,也是一个有着无穷想象力的孩子。

  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反思,在我大一,刚刚接触关于教育的课程时,我很相信,只要够耐心,每一个孩子都有花开的时刻,可是我自己以及身边同学做兼职的经历,我发现我们似乎自然地就会对那些聪明认真的孩子有一种偏爱,而那些现在看来学习有困难,态度也不好的学生,我们好像很难走进他们心里,我越来越认同边界问题,有的孩子的问题以老师的专业确实没办法,可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给了我新的认识,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要去研究、去尝试。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去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有没有用错方法,孩子不应该只埋头在练习题、教科书中,这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厌恶学习,要走进自然去观察、感悟,走进有趣的书籍去拓宽视野;有没有总是代替孩子思考,本来需要他自己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却让他重复自己的步骤,并对他说不懂就把它记下来,我小时候老师就经常这么说,可能我永远也不懂,也可能在某一天我突然理解了,但我不会喜欢这门课,因为我想像一个大侠一样,冲破难关,孩子们也喜欢在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与自信,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问题的难度,最重要的是教会儿童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我喜欢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们精心创设的校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心爱的角落,在劳动中创作,这解放了孩子们的双手,也解放了孩子们的思维,同时也需要教师也有着一颗童心,愿意去想象、去尝试。

  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手边,不断回味的经典。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读一本书时,我总是喜欢从书皮开始读,然后是目录和序言。从目录里我会粗略选取自己喜欢的篇节去读,在序言里,我看到作者说“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我想对于做教师的我们而言,这是很有用的书吧!

  书的序言里面有一个词“好管闲事”,经过提升和修饰之后可美称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好管闲事这个词,于我有深深的感悟,在我们这样一所寄宿制学校,无时无刻不在与学生打着交道,我们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给予学生精神的陪伴,班主任更是要多管闲事,约束学生的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和教导,俨然父母在身边一样。对于学生在去寝室的路上、去饭堂、去教室的路上,遇到在楼梯间打闹的学生,我都会处于多管闲事的角色,对他们进行提醒和教导。慢慢地整个年级认识我的学生也就多了,每次见到我出现总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走廊上抄起课本,装作读书的样子也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书中有一段语言文字也很打动我。说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你面对的`是孩子,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这些美,那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赋予。所以享受职业幸福,就要对美好的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诚然,开始在这些方面,我也走了一些弯路。因为琐碎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度对孩子们失去了耐心,面对成绩的压力,我和我的孩子们开始陷入了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枯燥的死循环中,孩子们的体音美课也成了我和课任老师用来提高成绩的牺牲品,这时候的我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忽视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忽视了孩子渴望的眼神,忽视了孩子对知识的探索,对自由的向往,一味地对他们进行知识的灌输,要求他们读背,把原本纯真善良美好的童年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课堂。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太高涨,反而对课堂产生了一些厌倦,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开始反思。我发现,我与孩子们玩耍放松的过程,孩子们也并不是不愿意去学,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于是每到考试前,我就会带着孩子们去操场上玩耍,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谈心。变要求为沟通,变责备为玩耍,和孩子们做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反而孩子们与我很亲近,也变得愿意去学了。所以我觉得世间并不缺乏美好的事物,缺乏的只是我们的心境和胸怀。当了班主任以后,对此更有深刻的体悟。

  读完整本书以后,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悟,同时从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对自己的未来也多了些许思考和规划!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虽然我还没有仔细得阅读完这本著作,但现在觉得自己有了不少的想法。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了,但是苏联的教育却依然对全社会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作者在书里面讲到的很多条建议里,我认为可以归纳出两个字“思考”,提醒我们教师时刻得“思考”着。不管教师对待学生的问题时,还是对待自己教学的问题都应该思考。

  我们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只可能包含一定阶段和范围的 知识水平,他不包括活生生的孩子。既然是“活生生”的孩子,那么我们怎么能不思考就对他们实施教育。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他们的问题很多,从他们一年级一入学他们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进入一年级,孩子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了,他们会喜欢吗?他们会思考吗?他们会记忆吗?﹍我已经带过两届的一年级了,学生在一开始都非常得配合老师,来上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没有一学期,有时甚至只有2个月,就不耐烦了。为什么呢?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知道自己太不了解孩子了,没有真正得思考他们。当然你不懂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把你丢弃。以后我就会首先去思考他们,然后再尝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光思考孩子们还是不够的,还要思考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我常常羡慕那些上公开课上得很漂亮的`老师,以为肯定很辛苦得花了几天准备了一堂课。但是苏说真正优秀的课是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可以是随时拿来。但细看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不,绝对不是,那是要花一辈子的功夫在思考的。一辈子似乎夸张了点?没有!优秀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我教的是数学,觉得有的孩子天生没有数感,刚讲过的东西换了一种形式他就不会了。现在看来是自己不会思考学生,更没有思考方法。我要给自己准备两套教学大纲:一、就是教育部门发的;二、就要给学生准备和其有关的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源来源。那么当我提出问题时尤其是较难的时候,他们不会搞得手足无措,他们的脑子里马上反应出与之相关的事物。这样他们对数学感觉不是那么抽象,而是越来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来越敏锐。

  以前正是因为少了这份思考,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努力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比别人少,但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没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我找到了原因,不善于思考的教师永远是不合格的教师,他只能是一名教书匠。那么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做个善于思考的老师,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我每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有二十三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最近总是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忙于备课、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可细细一想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却不主动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与时俱进,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总是为自己没时间读书找各种理由,想来真是惭愧。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07-04

《给教师的建议》教师的读后感06-26

《给教师的建议》的教师的读后感06-26

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06-09

大班教师建议07-04

《给教师的建议》感受12-16

给教师的建议摘抄06-23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2-21

《给教师的建议》有感07-06

给教师的建议学习心得体会_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通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