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写的作文

时间:2024-01-11 09:59:44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写的作文(合集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写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写的作文(合集3篇)

春节写的作文 篇1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这是我们自己唱的,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妹妹的手,一口气跑到街上,“好美啊!”我不禁发出赞叹。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到街上东游西逛。啥?耍狮灯的来了!你看,狮头左摆右扭,看上去非常凶,可当它钻来钻去的时候,我又有点担心,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啊!后来又想了想,那么聪明的狮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又继续静下心来看灯。人太多了,只好跳起来看。

  “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啰!看花灯哟!我们去那边看吧!”妹妹大喊了起来。“花灯?花灯!我终于看到你了。”原以为现在的灯越来越少了,今年也许看不到花灯了。这太让我喜出望外了!我高兴地回应:“let’s go!”妹妹听我说了句洋文,似懂非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我顺手一拉,看花灯去了。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春节写的作文 篇2

  在闽南一带,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年)开始,闽南人就觉得“年兜”(闽南语指的是“年节”,即过年时节)已到啦!一年忙着,到了“年兜”,可以轻松快乐地过个节日!

  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正是从腊八开始的。腊八要喝“腊八粥”。接下来是“小年”,即农历腊月廿三,要祭祀灶君,俗称“年兜年兜,糕饼祭灶”。除了祭灶,在小年,家家户户还要祭拜祖先。过了小年,一直到除夕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忙年”。

  闽南人“忙年”可真的很忙,一天做一件事,每天忙着不同的样子,一直忙到春节前夕:农历廿三祭灶神、祭祖宗,敬神,即祭祀“灶君公”,敬祖先,怀念过世的祖先们,祈求祖先保佑晚辈;农历廿四,要扫屋扫房,扎“春枝”(一种写着“春”字用红黄两色扎的纸花,闽语中的“剩”,其读音与“春”相近,“春枝”是用来插在过年饭上,象征年年有余),写春联;农历廿五,要磨豆腐;农历廿六,要杀猪宰羊;农历廿七,要宰鸡鸭;农历廿八,要炸枣花,蒸芋头;农历廿九,要蒙香斗(梯形棱台状的斗,上宽底窄,用来盛五谷杂粮进行祭祀的,斗外用红纸蒙贴,四周镶金箔纸,金紫金磷,富丽堂皇),蒸年糕;除夕当天,白天要洗浴换新衣,晚上团圆吃年夜饭。有顺口溜念曰:“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大字(春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大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蒙香斗。三十日,过大年!”很顺口,很欢快,很巧妙地念出了“忙年”的要点。

  “忙年”的那几天,虽然非常忙碌,但“年兜”的喜庆气氛让大家忙得很热乎,也很“乐乎”!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围炉团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传统,但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闽南一带,围炉很有特色,也很讲究。闽南人吃年夜饭时,要“添碗筷”,就是说,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双,要多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为还没有来的亲人准备着,摆成双数,成双成对,多出几双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闽南语中的“剩”与“春”字同音)。

  同时,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饭有好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长年菜、年糕、鸡、鱼、萝卜、血蚶等。一家围炉时,每个人都要盛一碗米饭,而且,不能把米饭吃完,表示年年有“剩”(与“存”或“春”同音),饭后大家还要吃柑橘,如意“吉”祥。

  围炉同吃年夜饭,年年有“春”(“剩”),幸福“吉”(“橘”)祥。

  吃完年夜饭,要高堆“过年饭”:以陶钵满盛着大米,象征着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着年糕,因年糕俗称为“发糕”,象征着岁岁大发,年年升高;放些柑橘,象征着吉祥如意;搁着涂红的鸡蛋,象征着红火、祥福;还要放些红米丸,象征着团圆、圆满;再放些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着财源广进,还有插上春枝,象征着年年有“剩”,年年逢“春”,年年有“存”。

  一钵高堆的“过年饭”,富有想象的意味,丰衣足食,大发高升,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年年有存,这是多么祥福的期望啊!

  闽南人在过大年时,还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上和在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意味着年年有余,岁岁有“春”(即“有剩余”)。在烧香的供桌前还要置放一个火炉,象征着家运亨通,红红火火。一直到傍晚,燃放鞭炮,子孙们就跪拜祖先,诚孝祭礼,感恩辞年。

  在大年夜,门外已贴上春联,大门内还要搁置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闽南语的“蔗”,与“佳”近音,寓意这渐入佳境。同时,据说,放上株甘蔗,可以顶住大门,防盗防贼,新年一年,就免遭被窃,平安康乐!

  正月初一,也就是古时说的“元日”,“元旦”,黎明便开门,梵香燃爆,称为是“开正”,也就是正月开始了。晨起祭祖先,敬奉先祖。清早要吃面线,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长寿。人们穿着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分高低依次拜年问好。在路上,如遇到邻居,或碰上了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祝贺新春快乐!当客人来家时,以甜茶、糖果、蜜饯等诚恳款待,如客人带着孩童来访,还应送给礼柑、瓜果,祝贺健康成长。

  此外,在正月初一,垃圾粪土不倾户外,寓意着存贮财富,新年兴旺。

  正月初二,被称为是“女婿日”,女儿偕夫君回娘家,娘家人要盛情款待,当然,来岳母家懂事的女婿,最好能给个红包,感谢岳父岳母当年对女儿的培养教育,也表示女婿的孝顺。如果女儿是带着小孩回娘家的,娘家当舅舅的,要送给外甥红包,表示关爱和喜庆。

  正月初三,闽南人一般不登门拜年,都要在家里祭祀亡灵,人间有热闹喜庆,也别忘了祭奠逝去的人们。

  初四到初八,探亲访友,喝茶谈天,聚集喝酒,拜神求签,旅游度假等,多样的自由活动,尽显休闲欢乐的气氛。

  正月初九,被认为是玉皇大帝诞辰,闽南称为是“天公生”,这一天闽南人家家户户要敬“天公”,祈求上天的保佑。当然。如果近期有奔丧的,要停祭“天公”两年。

  正月十五,古时称“上元”或“元宵”,即“三官大帝”的诞辰日,上元之夜往往要闹花灯,有街景灯会,热闹非凡,父母往往要带着孩子提灯上街参与热闹,同时也欣赏街上的的灯展。像泉州开元寺附近,厦门的中山公园、白鹭洲公园等,都举行“元宵灯会”,同时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舞龙等活动,很是喜庆、热闹。

  元宵是春节的“尾声”,也是最为热闹的,人们尽情地在这一天享受春节的时光,让自由与快乐尽情表现,以便过完春节,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工作中。

  久远传承下来的闽南春节习俗,洋溢着热情温馨的亲情气息,非常给力地展现了闽南人欢度春节的瑞祥气氛和快乐生活,在这样的吉祥日子里,人们心中一定呼喊着:“节日万福!”

春节写的作文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外婆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外婆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

  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外公外婆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

  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婪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上天,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屁股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春节写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的春节的作文10-15

写《春节》的作文11-06

春节写的作文10-17

写春节的作文06-28

【经典】写春节的作文08-01

写《春节》的作文【经典】08-20

【精选】春节写的作文09-18

[经典]春节写的作文09-29

[经典]写春节作文09-30

春节写的作文(精选)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