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作文

时间:2024-01-08 15:09:49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回家的作文4篇[精品]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回家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回家的作文4篇[精品]

春节回家的作文 篇1

  年,在中国人的心中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的春节,单位提前放假,于是我背起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心想让自己在家乡过一个愉快的新春佳节。

  亲情难却

  今年萌发回家的意愿,主要还是因为我的的哥哥一家回家过年。年前哥哥就多次提醒,他们一家在腊月27号回家,希望我们一家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给父母一份慰籍,借着单位放假时机,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以便顺利启程。

  2月15日,忙碌完假前最后一天的工作,下班后才想起回家的事情,于是赶紧跑到巴扎市购买回家探亲礼品。在琳琅满目的巴扎内,为买点什么礼品伤透脑筋,礼品盒太大太沉,衣服鞋帽又怕不合身,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买一些地方特产较为合适,于是让销售员打包了不巴旦木、杏干、核桃等,满满装了一大箱子。

  回家路上

  2月15日,从麦盖提县动身,我和单位同事从喀什飞往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到济南,山水相隔万余里。由于大雪,飞机延误严重,原本只需2个小时的航程,我们坐了4各小时小时才到达乌鲁木齐;接着转战火车。

  回程趣闻

  回程的路上,为图方便照样乘坐的是火车。火始发点为乌鲁木齐,目的地为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地,在这个常住人口来自四面八方的城市区,发车时车上就上满了回乡的人。途径两个小站之后,抵达吐鲁番市,搭乘这趟列车的乘客已将左右两条走道挤满,男女老少,原本100座卧铺,装了整整120人。严重超载引起车上不少乘客的愤怒,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诃诉司乘人员,不能为了挣钱灭了自己的良心,把一车人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的责备也得到不少乘客的附和,但也有不少急于回程的`乘客发出反对声音,认为乘车是自愿行为,列车员并没有强迫谁搭乘,有本事的自己买车去······

  车上的铺位分三排,每排上下铺共6个床位,由于人多混杂,车上气味杂陈。幸好提前买票上车,有个宽约尺许的铺位,有铺位的乘客均由一条小被子御寒。没位置的乘客只好挤在车里的两条通道上,用行李当枕,走道地毯当床。我的铺位居于车身中间第三排的下层,后上车的两位中年夫妇将我位置的左右通道占领,一位身材肥大的大哥在我右边坐下后,很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他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原本还可以多休息几天,避开春运高峰期,只因家里有事,让她提前回去,所以就提前了几天返回。左边这位大姐似乎比较沉默,坐下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李袋和医务,就势躺在了走道上。车行驶四五个小时之后,去郑州的这位大哥,将他带的一些零食拿了出来,并招呼我们一同享用,并说他就是要吃饱才能睡。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大家似乎没有了任何忌讳和戒备,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我们也不客气,一起边吃边聊了起来。

  夜晚十点左右,许多人已经昏昏欲睡,我也靠着垫枕开始眯上了双眼。朦胧中,感觉身上的被子在向右移,脚底凉风习习,于是用力将被子撤了回来;过了不久,上半身感到寒冷,醒来一看,原来左边这位大哥将我的被子拖过去了一个角盖在他身上,还正打着呼噜呢。被子本来就小,一个人盖还勉强可以,两个人盖就捉襟见肘了。

  火车经过3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目的地,下了车终于松了口气,因为已到家门口啦!这个春节虽然过的轻松愉快,但在春运列车上的感受,却令我永远难忘。

春节回家的作文 篇2

  我们渴望去一个地方,很少有人是毫无目的的。就像春节回家,如果没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供您想念,我想在春运挤成狗的时点,你会去凑这个热闹吗?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有一首歌,歌名是《过年回家》有韩庚唱了这几句:“突然间泪水悄悄流在脸颊 这一站就是我的家 空气中充满记忆熟悉的味道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啦,”我想这句歌词道出了春节回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家是我们熟悉地方,那里还有我们的最亲的亲人。

  古人云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远在千里,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回家,就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不是属于我们的家。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 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

  小时候,家是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找到的地方,不要说我们人类,就是小时候放的牛,只要晚上要回家的时候,你跟着它都可以找到你迷路的家。

  年龄大了,回家是一种对父母最真挚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而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的坐在目前等待归来的儿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噙着泪水的。

  有的人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是那一条信息,一通电话或者视频通话都让我们想到线路那一头满满的期待,这一头心中的怅然若失。家里不是缺少谁而不能存在,家就像我们人类的一副皮囊,因为我们有了感情,我们才成为人,我们想家,就是要让我们人的感情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皮囊。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最好的时光,因为家,所以我们无论多远,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路,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家里有等待我们的妈妈。

  春节,我们回家。

春节回家的作文 篇3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兴奋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开心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明白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过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很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

春节回家的作文 篇4

  迎着阳光,这次春节倍儿爽!

  “你幸福吗?”对我今天就“姓福”!

  “新年好啊,新年好……"一到早晨,无论老的小的个个蹿出来拜年,无论烦的愁的个个都挂着笑脸。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终于又听到了这震耳的炮响,我的心突然长了脚,飞跃到了鞭炮上,我提起一个鞭炮用“圣火”点燃,迅速甩起手臂,“啪”的一声使我的心无比满足,觉得要和它弥散在含着火药味与鞭炮之响的乐趣中。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哈”那崭新红钞票真令人激动,它使我激动、快乐更多的是无限的幻想。透过那刺眼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主席正对我微笑,这就是我无限的幻想吧。

  吃午饭了,大盘小盘,大碟小碟都挤在了大圆桌上,看着这圆桌就想到了团圆,鱼肉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团圆”!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太阳公公也回家团圆去了,月亮姐姐来了,她不能和家人团圆,不要觉得她很可怜,因为是她淡放光芒,我们都是她的亲人,她在和我们团圆呢。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象在过年!

  饭后,我们来到阳台上欣赏夜景。天空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宝石,月亮和星星闪闪地镶嵌在它上面。各处的灯光也次第亮了起来,万家灯火和苍穹中的“明灯”相互辉映,河水也在灯光的投照下波光粼粼,随着波浪的起伏,晃动着,闪动着,象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倍儿是好看。

  这一天很赞但也很暂,时间如水这话一点都不错,但今天不是水而是激流。春晚开始了,许多新面孔映入我眼前,许多好歌曲传到我耳边,郝建又一次让我爆笑,我的心再次燃烧,我爱这一天,因为”团圆“因为”幸福“!

  春节多么美好的节日。夜深了,烟花也都放完了,我们回到家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闭眼,因为那鞭炮声和大家的欢笑声还在耳旁回荡呢!

【春节回家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回家作文03-17

春节回家的作文12-10

春节回家作文12-12

[热门]春节回家作文01-05

春节回家的文案01-10

春节回家的说说10-10

春节回家说说11-18

春节回家的句子11-06

春节回家的经典文案05-25

春节回家说说12-01